书城传记千古智圣——诸葛亮
29555000000041

第41章 流芳百世

诸葛亮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蜀军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定军山是当年蜀、魏两国交战的战场,蜀军曾在这里大破魏军,斩杀魏国大将夏侯渊。诸葛亮不要求葬在蜀国都城成都,而是选择前方战场作为墓地,表达了他志在统一、壮志未酬、埋骨沙场的壮烈情怀。诸葛亮在遗嘱里还交代,他的丧葬应力求俭朴,依山形造坟,墓穴大小只要能容纳一口棺木就行。入殓时,只穿平日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器物。

诸葛亮一心为国,不谋私利,积劳成疾,死在与敌国交战的前线。他的去世,在蜀国上下,引起了巨大震动和悲痛。

后主刘禅速派大臣到定军山吊唁,宣读祭文,痛惜诸葛亮在事业即将成功之时,不幸去世。赐诸葛亮“丞相武乡侯”官印,并给予“忠武侯”的称号。后来,人们尊称诸葛亮为“诸葛武侯”。

为了寄托哀思,蜀国各地官吏、百姓纷纷要求给诸葛亮立庙纪念。后主把这事交臣下讨论,有人认为在成都立庙,跟昭烈帝(刘备)的庙建在一个地方,身份不相称,不妥,后主一时就未批准立庙。百姓听说不让立庙,心里更是难受。逢到纪念日,各地便有不少人私自在街头、田野上举行祭奠仪式。

后来,蜀国官员向宠等人联名上表,向后主申诉应为诸葛亮立庙,他们提出的理由是;“自从汉朝以来,有小善小德的大臣死后,图像立庙也是很多的,何况诸葛亮的道德、功勋这样高,蜀国能维持不败,实是靠他的努力。现在不给立庙,让百姓到处私祭,不合表彰功臣的道理。”他们提出在定军山诸葛亮墓附近立庙,可让亲友按时祭奠。后主终于同意了这一提议,同意立庙,百姓们激动的心情才稍稍平静下来。

诸葛亮去世后,不仅他的亲友、部下,万分悲痛,普通的老百姓也念念不忘他的德政。就连曾受过诸葛亮处分、撤职的官员,也很悲痛。在益州梓潼郡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有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人,听到诸葛亮病死的噩耗后,立即在自己的住所,设置了诸葛亮的灵位,摆上了祭奠用的果品,穿上丧服,跪在灵位前痛哭。这位老人,就是那位在诸葛亮北伐时运粮不力、假传圣旨、延误战机的前大臣李严。他自从被诸葛亮查清罪过、奏明后主、削职为民后,就被流放到老家梓潼郡。但是诸葛亮宽大为怀,仍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他的儿子,照样信任,委以官职。保留了李严的全部田产、房屋、奴婢。还特意写信给李严的儿子,让他转告其父,要静心思过。李严想到诸葛亮一心秉公,不念旧恶,自己太对不起诸葛亮了。如果诸葛亮健在,自己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现在丞相一去世,还有谁来惦记着自己这个失去权势又名声不好的老人呢?看来自己官复原职是毫无希望了。他越想越伤心,又沉痛又失望,不久生了一场大病也死了。

诸葛亮去世后,即使在敌国,人们也不得不尊重这位声望极高的贤相。景耀六年(263),魏军三路进兵,大将钟会率军攻入汉中。汉中是诸葛亮生前长期驻军的地方,诸葛亮的墓地即在此,钟会知道后,立即派专人上定军山祭扫诸葛亮墓,还下了一道军令,严禁部下兵士在诸葛亮墓地附近放马、砍柴,表示对已故蜀相的敬意。

西晋时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是这样评价的:“诸葛亮作为丞相,安抚百姓,昭明法度,裁减官吏,制定合于时宜的制度,诚心对人,宣扬公道,忠心耿耿。有益于国家的人,虽有仇隙也一定奖赏;触犯刑律,玩忽职守的人,即使是亲友也一定惩罚;能诚心认罪吐露真情的人,虽然罪重也可以释放;狡辩抵赖掩饰罪过的人,即使罪轻也一定严惩;为善不论多么轻微,没有不奖赏的;作恶不论多么细小,没有不贬责的。各项事务精通熟练,处理事情能抓住根本,对人的考察根据名位要求做到符合实际,弄虚作假的人不予录用。终于使得蜀国境内的人都畏惧他又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峻,却没有怨恨他的人,这是由于他用心公平、劝诫分明的缘故。诸葛亮真可说是懂得治国之道的优秀人才,是和管仲、萧何同样杰出的人物。”

东晋末年,氐族人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十六国之一)后,在成都少城为诸葛亮立了武侯庙。东晋大臣桓温灭成汉时,毁了少城,但保护了武侯庙。据说桓温在蜀地,问过一位经历过蜀汉时代的老人:“你看现在的人,谁能和诸葛亮相比?”

老人说:“丞相在世时,也不觉得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自从他去世后,没见到能同他相比的人了。”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老百姓对诸葛亮怀念之深。

诸葛亮之所以受到普遍敬重,还由于他是一位一生谦虚谨慎的政治家。“诸葛一生唯谨慎”,这在古代政治家中是十分宝贵的政治品格。诸葛亮身为丞相,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他深知自己如不谨慎,决策稍有失误,势必误国误民。他主张君主应实行“纳言之政”,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多闻多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这就好像有了更多的眼睛、耳朵,才能看得广,听得全,使人避免失误。

为了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他在丞相府内设了“参署”的机构,以“集思广益”。他多次表扬能提出不同意见的属下,采用他们好的意见;他多次要求属下“勤攻己缺”,直言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处理问题,发生失误,他绝不推卸责任,而是首先责备自己。

诸葛亮智谋很高,但是他不自以为是。他曾对部下说起,他当年未出山时,虽是年轻人,而能知道天下大势,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天分,而是因为能广交朋友,得到朋友的许多启发、教诲。朋友之间经常对各种政治问题切磋商量,甚至争论不休,但是大家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自己虽然天分不一定很高,见识却增长很快。

诸葛亮真正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把众人的智慧,集中起来,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他认为自己“担子重,才能轻,办事缺点、漏洞很多”,所以决策之前,一定要广泛征求意见。如刘备征汉中前,诸葛亮征求了杨洪的意见,才下决心急速派兵支前。刘禅即位后,诸葛亮听取了邓芝的建议,派邓芝出使江东,与孙吴和好。南征时他主动征求马谡的意见,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善于把众人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这正是诸葛亮智慧的源泉。

人们之所以敬重诸葛亮还由于他是一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贪名利、为官清廉、注重品德修养的政治家。他一门三代,都是忠烈,可谓难得。

诸葛亮身居高位,对子女要求却很严格。

诸葛亮起初没有儿子,将他哥哥的次子诸葛乔过继来作为长子。他北伐时,让诸葛乔随军锻炼,和其他将领的子弟一起,率士兵在山谷中押运军需物资。做到与将士们“同甘苦,共荣辱”。诸葛亮自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要求子侄也应如此。他给子侄写信要求他们“志当存高远”,要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向先贤学习,排除私欲,注意意志情操的培养,抛弃庸俗的东西,把自己锻炼成有所作为的人。

诸葛亮很注意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也要求子侄们注意读书学习。他在《诫子书》中说:“一个有品德修养的人是这样做的:以心静来修养自己,以俭朴培养美德。不清心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没有心情宁静就无法达到深远的境地。学习必须心静专一,才干必须通过学习取得,不学习是无法增长才干的,没有明确的志向是不能成就学业的。放纵怠慢就不能精益求精,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时间飞驰,意志容易逐渐减退,如不趁年轻时努力,将要成为无用的枯枝落叶,不能投身社会接触实际,只能悲伤地呆在家里,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侄子教育是成功的。诸葛亮后来又生了一个幼子叫诸葛瞻,在他的严格教育下,诸葛瞻成长很快,成年后当官,为官清正,忠于国家。诸葛亮去世后,在魏军进攻蜀国时,他领兵抵抗,英勇战死。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虽然只有十几岁,也随军作战,听说父亲阵亡,叹口气说:“我父子深受国恩,只因没能及早铲除内奸,以致有现在的战败,而今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说完就骑上战马,冲人敌阵也战死了。诸葛亮一门三代,都是忠烈。

蜀亡之后,诸葛亮的名声反更大,身价反而愈高。晋王司马昭在灭蜀以后,立即就叫陈勰学习诸葛亮兵法,其子晋武帝司马炎还亲自向蜀汉降臣樊建请教诸葛亮治国之方,而司马懿早就称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了。对诸葛亮的推崇,晋代开国的司马祖孙三代算是给后世开了先河。

从晋代开始,历代都在给诸葛亮升官晋爵,赐庙加号。晋封武兴王;唐封武灵王,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则更追封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代朱元璋钦定“帝王庙”,选从祀名臣37人,“忠武侯与拥焉”;清代不但把许多纪念诸葛亮的胜迹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孔庙时还以诸葛亮从祀。

历代统治集团更是对诸葛亮推崇备至。晋武帝对诸葛亮的治国之法很是称道,感叹地说:“我要是有诸葛亮辅佐,怎么会像今天这样劳累啊!”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向臣下称道诸葛亮治国的忠勤,他认为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有“贤相”诸葛亮为政“至公”,要房玄龄等大臣效法诸葛亮“公平”治国。宋代大学者朱熹认为:“论三代而下,以义为之,只有一个诸葛孔明。”简直把诸葛亮称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清代康熙帝赞叹说:“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乾隆帝亲撰的《蜀汉兴亡论》,大发“用贤与不用贤,关系国家存亡”的议论,对诸葛亮推崇备至。至于各朝文人骚客,武将名流,争相为诸葛亮著书立说作传,歌功颂德,更是蔚然成风。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诸葛亮的颂扬,自然有着他们本身的政治目的,但是,诸葛亮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人治较为完备的成功者,有两点是被后世公认的:一是他忠于信念,矢志不移;二是他谦虚谨慎、克己奉公。前者反映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后者表示他尽瘁终身的思想作风。这永远值得后人追缅和学习。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往事越千年,诸葛亮所处的三国乱世早已成为历史,但诸葛亮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却是永垂后世的,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谋略大家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