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智圣——诸葛亮
29555000000047

第47章 长于巧思

陈寿曾指出:“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也就是说诸葛亮在军事方面有一些创造发明。这些发明创造都是实在之物,都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

什么是八阵图呢?

阵,是指交战时的战斗队列(队形)。由于交战时情况变化无常,军队行军打仗的队列以及屯驻的防御部署,也要根据敌情、地形、天候等不同情况,加以变化,这就需要讲究阵法。图,在这里指法度。阵图就是阵法。不仅两军交战时要讲究阵法,行军屯驻时也要讲究阵法。军队行军打仗的队列以及屯驻时的防御部署,总是要有一些基本的阵形。这些基本阵形及其变化,就是阵图。八阵图就是阵法的一种或者说是当时阵势的通称。基本上是八种阵形变化之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八阵。汉代学者郑玄认为孙武有八阵。《孙膑兵法》中也有“八阵”、“十阵”等篇目。“八阵”篇论述了运用八阵作战的原则,并且指出“知八阵之经”是“王者之将”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十阵”篇论述了十种阵法的特点和作用。东汉时期,窦宪曾用八阵击破北匈奴。

诸葛亮很讲究阵法,他的八阵图在学习继承古代兵家的布阵之法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正因如此,他的行军(包括前进后退)、作战(包括进攻和防御)和宿营方法,在实践中无懈可击,使魏军吃了苦头。东晋时期桓温征蜀时,看见白帝城下诸葛亮八阵图遗迹,“以为常山阵势”。孙子说:“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可见,诸葛亮的八阵图在指挥作战时是很机动灵活的。诸葛亮病逝,蜀军退走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可见,诸葛亮用八阵法宿营是很讲究的,深得司马懿的叹服。诸葛亮自己也曾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这不完全是自诩之辞。

西晋李兴评价诸葛亮的八阵图时指出:“推子(诸葛亮)八阵,不在孙、吴(意为孙子、吴起时没有)。”李兴所说的意思,应该把它理解为诸葛亮在八阵法方面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并不是古时没有八阵法。李贤在为《后汉书》做注时说:“兵法有八阵图”,窦宪以八阵破北匈奴,“由是观之,则八阵图盖古法也。非诸葛亮创为之也。亮能因古法之意而推行之耳”。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诸葛亮制定的八阵法,对后世曾产生过一定影响。《晋书·职官志》记载,曹魏掌权者司马昭灭掉蜀汉之后,命令“明解军令”的陈勰学习诸葛亮的“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并且用“武侯遗法教五营士”,即用八阵法演练魏军。“围”在这里指守卫,魏延为汉中太守时,“皆实诸围,以御外敌”,就是这个意思。“倚”指依托,“伏”指隐藏,是讲阵地的防守。“甲乙校标帜之制”,是指不同标号的军队,以旗帜为标志,进行调动的方法。陈勰所操练的军队,调动自如,很有效用。

据《晋书·马隆传》记载,西晋的武威太守马隆讲究行军布阵之法。他依照诸葛亮的八阵图,“作偏箱车”,转战西北,在困难的条件下战胜树机能等,平定凉州。北魏的刁雍上书献文帝,建议“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被采纳,在反击柔然侵扰边境的作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唐代军事家李靖根据诸葛亮的八阵法创制了六花阵法。六花阵法是营法(防御部署)和阵法(进攻措施)相结合的布阵方法。杜牧之在《孙子注》中说:“诸葛武侯以石纵横八行为方阵,奇正之出,皆生于此。奇亦为正之正,正亦谓奇之奇,彼此相穷,循环无穷也。”

总之,诸葛亮的八阵图是在继承前代军事家阵法的基础上和在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在阵法方面颇有独到之处。在练兵打仗过程中,诸葛亮注意运用这种阵法,提高了蜀军进攻和防御的能力。八阵图表现了诸葛亮的“巧思”和军事才能,但并不像传说或《三国演义》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什么“有气如天”,能够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从而把它神秘化了。

诸葛亮八阵法的详细内容,没有流传下来。有的书上所绘的八阵图,是后人附会的,不足为据。相传诸葛亮曾聚石布成八阵图,以训练将士。据记载,石垒八阵图的遗迹主要有三处:一是在今陕西勉县南;一是在今重庆奉节县南江边(白帝城下);一是在今四川新都县的弥牟镇。三处遗址的真与假,尚无定论,但这些遗址的确是蜀汉军队当年作战和练兵的地方。即使其中有真的石垒阵图遗迹,由于年代久远,我们也无法从中来推断诸葛亮八阵法的具体内容了。

什么是木牛、流马呢?

木牛、流马都是木制运载工具(主要是运送粮食)。由于它们是不吃草的牛,能转动的马,具有牛和马的功能,所以称之为木牛、流马。

诸葛亮北伐曹魏,粮食是个大问题,不仅要有充足的粮食,还要把大量粮食运到前线,这就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畜力。第一次北伐,魏延建议用奇兵袭击长安时,曾要求领“精兵五千,负粮五千”,“负粮”的与作战的兵员一样多。可见运粮问题的突出。

诸葛亮为了提高运粮的效率,减轻运粮的负担,经过苦心研究,终于制成了木牛、流马,并在最后两次北伐过程中使用。

由于木牛、流马的实物和图形没有流传下来,有关文字记载又有一些难解之处。专家推测,木牛是一种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创造出木制独轮小车,汉代称为鹿车(也叫辘车)。诸葛亮适应山地的运输,把这种鹿车加以改进,称为木牛。成都羊子山二号汉墓出土了“骈车”画像砖,从画像砖右下角推独轮小车的人的形象,可以看到木牛的大体轮廓。木牛大体上可载一人一年的吃粮(毛粮为六百多斤),这不算少。每天可走二十里,虽然“人不大劳”,但速度不算快。原因除山地运输不方便外,也是由于车轮太小。后来,诸葛亮在木牛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成了流马。流马是木制四轮小车,行走的速度比木牛加快了,也比较平稳。

不论如何,由于蜀国畜力不足,山地运输又不方便,诸葛亮运用巧思,改进制造了人力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只用人力推拉,减轻了背负的重担,不用铡草喂牲口,提高了运输效率,对蜀国解决向前线运输军粮的困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什么是连弩呢?

弩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镞的兵器,由弩弓、弩臂和弩机组成。装置在弓臂后面的金属(多为铜制)发射器叫弩机。一次能够接连发射多枝箭镞的弩叫连弩。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被使用,汉代出现了连弩。诸葛亮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着力改进武器装备,连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史书记载说: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这种“十矢俱发”的连弩,号称为“摧山弩”,就是因为它的威力强大,在当时被列为第一流的兵器。

除“元戎”外,诸葛亮还制有其他弩。王应麟《玉海》称:“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雅,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又有八牛、威边、定戎、静塞弩。”

当时,魏军的骑兵居于优势,蜀军则长于弩士。诸葛亮以尚武能射的劲卒,组成连弩士的特种部队。连弩士在魏军骑兵的冲击下,能够比较有效地保护自己和消灭敌人。曹魏大将张郃就是被蜀军“弓弩乱发”射死的。当步兵在作战地形不利时,就用车阵来应付,弩士以车为掩蔽物,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威力。所以李兴赞扬说:“神弩之功,一何微妙!”

1964年,在成都附近郫县出土了后主景耀四年(261)二月制造的铜弩机。这件弩机制作的时间,在诸葛亮死后27年,当是经诸葛亮改进后的弩机的一种。弩机的构造部件主要有机盘、钩括、扳机和望山(瞄准器)等,是一件制造精良的“强弓劲弩”。强弩用臂力是张不开的,发射时要用脚踏,扳机动后,钩括往下一缩,所钩住的弦随即弹出,箭镞就被发射出去。发射时用望山瞄准,命中率很高。

诸葛亮对其他兵器的制作,也要求提高质量,多次下达教令,强调兵器制作质量的重要性。他在《作刚铠教》中,命令“作部皆作五折刚铠,十折矛以给之”。就是说制作部门制作铠甲时,要冶炼和反复锻造五次,以提高铠甲的质量;对矛的硬度和韧性要求更高,要用冶炼和反复锻造十次以上的钢铁制作。至于蒲元根据诸葛亮的命令铸造的钢刀,非常锋利。

诸葛亮还制造出质量坚固,能够有效防御敌人刀箭杀伤的铠帽。据《宋书》记载,此帽极坚固,“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由此可见,诸葛亮确实制造过坚固的作战护身的筒袖铠、铁帽,这种连二十五石弩都不能射入的铠帽,在当时是质量精良的装备。

上述情况表明,称赞诸葛亮“工械技巧,物究其极”,是符合实际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