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是“身、心、灵”的三个方面的健康的整合。“身、心”健康好理解,但理解“灵性健康”有一点困难。
先看看什么是“灵性”?
所谓“灵性”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达到较高阶段(哪怕是暂时达到较高阶段)后出现的能量畅通的状态。灵性意味着有较高的效能,能做到平时难以做到的事情。我们常常说某人有“悟性”、“灵气”、“灵感”等,这些都与“灵性”有一定关系。但是,这里所说的“灵性”,还有更多的含义。灵性也意味着对本源的、终极的东西的追求。所以“灵性”也可以理解为人追求、表达、实践自己“终极关切”的一种能力。
“灵性”与“终极关切”之间有密切关系。那么什么是“终极关切”?
在这里,“终极”既是指关切的对象,又是指关切的状态。它作为关切的对象,是指在宇宙中和现实中,“无条件地与我们有关”的、起着我们难以解释的神秘作用的那种力量。终极关切就是对这种力量的体悟、探究。这种力量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包括:“上帝”、“终极者”、“超越者”、“无限者”、“绝对者”、“全能者”、“真主”、“道”、“理”、“空”、“规律”、“真我”、“大我”等。
终极关切作为一种状态,它具有贯通能量、摈弃偶像崇拜、放弃执著、活在当下、不断追求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理想等特征。如果我们崇拜偶像、执著、活在妄念之中,或者故步自封,我们也就停止了终极关切。由于“终极”含有无法穷尽的意思,终极关切也是一种永远没有尽头的活动和过程。
那么,什么又是“灵性健康”呢?
“灵性健康”就是我们灵性的潜能得到有效与合理开发的一种状态。具有“灵性健康”的人,比较能够更连续、长时间地“活在当下”。
著名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关于“美好人生”(Good Life)的理念和“活在当下”很相似。他认为:
1.美好人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固定状态。
2.美好人生是一种趋势(Direction),而不是一个一次达到的目的地。
凡活在当下,就是流动的、时时常新的、破除执著的、摈弃妄念的,而如果我们想把这一过程固定下来,就变成了执著或者妄念,是一种僵化、停滞。歌德的《浮士德》也非常深刻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假如浮士德说出“太美了,请停一下吧!”那么他的灵魂就输给了魔鬼靡非斯特。歌德借此表达了人类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谓“请停一下”,就是想活在过去,就是想与“大精神”(Spirit)对立,终止时间与生命的流动。
所谓“灵性健康”简单说就是人在追求自我超越需要、大我实现需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量畅通的健康状况。
数学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终极关切的精神。我们可以通过数学精神来加深对终极关切的理解。
希尔伯特说:“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像无穷那样深深地触动人的情感,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概念能像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应该说,这种“阐明”是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数学家颇有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
康托尔说:“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
这种自由首先是思想的自由,无穷的自由的探索。有自由就有无穷的问题。或者说,因为有无穷的问题,所以有自由。
哈默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希尔伯特也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根据我提出的人格三要素理论,从心理素质的角度看终极关切,它不只是一种认知的活动,是一种智慧力的作用,也是道德力和意志力的作用,是全部心理素质的发挥,是整个生命的活动。终极关切需要调动我们全部的人格力量,以及人格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