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艺术36计
2966500000027

第27章 学会与下属亲密相处

要有容人的雅量

在旅游的时候,偶然看见一尊大佛的两边写了这样一句: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读完心中感慨颇多,又有一种忽然醒悟的感觉:这人世间的许多事不全都在一个“容”字之上吗?

林则徐对“有容乃大”这几字深为喜爱,能容既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心理,而且这也是成就事业所必须具备的。领导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也应有容人之量,即要有容人之过,容人之才的气度。没有这点,领导者就留不住人也用不好人。

不能容人,对犯过错误的抱有成见就用不好人。由于领导者的成见,也就不可能给这样的下属委以重任,长久地弃而不用是常见的事,即便人家有才有能。退一万步说,就是领导者要用这人,也会老是给他挑毛病,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想工作好也是极难的,恰恰这时就是领导要下属干事的时刻。

不能容人也就难以留住人才。一般人工作追求的就是一个好的环境,如果领导不能容人之过,对人存在偏见,必然造成上下级合作的不愉快。而且由于领导的原因,自己迟迟得不到任用,这样发展下去前途渺茫,下属就会顿起离开之念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现实中人员跳槽已是极普遍的事。这样下去势必留不住人才,而人才却是发展的关键,没有足够的人才何谈事业的成功。

在国外利伯容忍了欧文斯成为企业界所传诵的佳话。

爱德华·利伯是一家玻璃制造商,一次厂里的工人在欧文斯等人的鼓动下发动了一次罢工。这次罢工使利伯损失惨重,被迫作出迁厂的决定。迁厂时利伯带走了大批工人,其中就包括欧文斯。利伯发现欧文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抛弃前嫌,重用欧文斯,3个月后他的改革建议也得以采纳。1898年利伯让他试验一种生产玻璃的机器,欧文斯经过努力于1903年获得成功,实现了自动生产。随后,利伯还大胆地拨出400万美元作欧文斯20年的研究之用,在欧文斯的努力下公司又改进了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利伯的成功在于能够不计前嫌,重用有才之人。面对利伯一步一步的重用,他也定会为自己曾经对利伯的伤害感到内疚,又为报知遇之恩,他就努力地工作。

之所以有容乃大,是因为容人之过太难,在以后的接触中不抱偏见也更难。但领导若是处理好了这一关,离成功就不远了。利伯因为容欧文斯之过而成功,中国的齐桓公也因容管仲之过而成就霸业。可见能容人是多么地重要。

特别是对合不来的下属,必须要有容人之量。

管理人员对某个下属有了“合不来”、“格格不入”的感觉时,对方一定对管理人员也有类似的感觉,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就领导者的立场而言,一般说来,由于年龄都比下属大,应该主动与这种下属接近。这种努力,应该有意识地去做才对。

这方面的要领,必须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

第一,改变你的观念。

世上绝不可能人人都与你“投缘”,你也必须与不投缘、合不来的人共事、打交道。

因此,对此类下属,你必须有下面的观念:

“好像与他合不来,但是,就为了这个缘故,我才有了与这种人打交道的修炼机会,对处人处事的经验来说,这不是极珍贵的机会吗?”

如此把观念做一百八十度的扭转,你对这个下属就不复再有任何“偏见”,也等于冲破了你自己的“壳”,向另一种可能性挑战,意义之大,自非寻常。

第二,剖析对方。

通常,与我们合不来的人,他的短处映在我们眼中会显得特别醒目。这是人性的弱点,除非你有克制的能力,否则谁也免不了。

你对合不来的下属,要养成“多看他人长处”的习惯,坦率地承认他人的长处,尽量不去注意他人的短处。

最重要的是从他人身上找出与你共同的地方,如此一来,你对他就更有一份“亲切感”,对拉近双方的距离有莫大的好处。

第三,积极地接近。

以双方共通的部分为“接触点”,拿它作为共同的话题,与他交谈,例如:

“听说,你很喜欢莫扎特的作品,真巧,我也是莫扎特迷呢。最近,市面上出现一套莫扎特作品集,你知道这个消息吗?”

第四,活用他人的长处。

任何人若被置于可以发挥自己长处的状况下,都会情不自禁地奋发努力。

在“如鱼得水”的情况下,他的整个人都会变得开朗,能力也得以大展,人际关系也会变好。

另外,他对领导者有如此“识人之明”更会怀抱“感激之心”,因而图以工作成绩回报。对他个人也好,部门也好,这都是好现象。

第五,想通彼此的关系。

人与人的交往,可以深到肝胆相照,也可以浅到“只认识而不打招呼”,其间的状态真是不一而足。

与你合不来的下属,你能努力接近到什么程度,难免有个“最后的界限”。只要你确实尽了心力,纵然效果有限,也不必懊恼。

在这种“最后的界限”,你如想通一切,你就不至于未达“目的”而泄气。

不要求全责备

清末名人曾国藩家族中有件代代相传的趣事。说的是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有一天,湖南湘乡老家来信,称府上为盖新宅,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几乎闹到要打官司的地步,甚是不快,欲求助曾国藩的权势。曾国藩收到此信后,联想起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写的两首诗。于是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弟弟曾国潢,并附上张英的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父子兄弟读了曾国藩的信和此诗后,爱心油然而生,胸襟豁然开朗。“让他三尺有何妨”!毅然将地退缩了三尺。曾家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邻居,其邻居不仅不再与曾家争执,见自家的地很方便曾家,也秉着“让他三尺有何妨”的爱心与宽忍,转让给了曾家扩建新宅。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六尺胡同”。企业的领导者又何尝不应如此呢?要有谦让之德,容人之智、纳人之量、大智若愚之风,高处着手,妥善处理,既展现了领导者的高尚风格,又赢得了他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

领导者总是期待团队成员个个是优秀的人才,只有长处而没有令他担心的短处,但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长、短处参差不齐,或多或少皆有其不足的地方。领导者若是一心期盼找到没有缺点者才予以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所以,领导者的任务就是让团队中的成员皆能将其长处充分发挥。

《贞观政要》一书中提到,贞观十一年,有关部门向唐太宗启奏,说凌敬(贞观中期因魏征举荐而为官)向人乞求借贷。唐太宗听了之后非常生气,责备魏征等大臣滥荐官员,欲做惩处。

魏征听了之后回答:“臣等每次承蒙隆下垂询,总是会列出被举荐者的长处,并且会讲出他们的短处。凌敬这个人,有学识,敢于谏诲,是他的长处;爱好生活享受,喜欢经营财利,是他的短处。现在凌敬为人撰写碑文,教人读《汉书》,藉此附带请托,彼此交换条件来谋求利益,这不就与我向陛下所禀报的相同吗?陛下没有用他的长处,却只看见他的短处,而怪罪我们欺君罔上,实在不能使我们心服。”唐太宗听了之后觉得有理,就采纳了魏征的意见,没有做处分。

领导者经常很容易犯像唐太宗一样的毛病,当听到成员有不适当的言行时,总是很快的就作判断而直接怪罪责骂,而不去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做综合性考虑。这样欠缺思虑的处理模式极易造成彼此之间的误解,甚至造成人员的流失。

成功的领导者在带领团队时,并不是不知道人有短处,而是知道他的最大任务在于发挥下属的长处。然而,若是一个人的短处足以妨碍其长处的发挥,或者妨碍到团队组织的纪律、正常运作与发展时,则领导者就不能视而不见,必须严正地处理。尤其是在品德操守方面,正所谓:人的品德与正直,其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但是一个人在品德与正直方面如果有缺点,则足以败事。所以领导者要容忍短处但也要设定判断及处理的准则。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只关注一个人的缺点时,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期待他犯错,而不是关心他在哪里有更好的表现了。用人时若是尽挑短处,不仅无法放心委任,还容易变得患得患失。

帮助下属建立安全感

找出下属的弱点,帮助他们除去弱点,下属将对你言听计从。

大多数人都没有安全感。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大公司75%的员工,甚至包括总裁与副总裁都没有安全感……由一群没有安全感的下属组成的公司多不胜数。”

你的下属没有安全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有大好的激励时机。你不仅可以满足下属的需要,也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任何人都有弱点。没有安全感通常是人最大的弱点。

安全感来自其他人。

没有安全感的人老是恐惧别人对他的看法。你应该对他说:“你做得好极了,你的表现愈来愈好。”

没有安全感的人担忧做错事或被炒鱿鱼。你应该对他说:“真幸运,有你为我们工作。没有你帮忙,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没有安全感的下属对工作缺乏信心。你可以帮助他逐渐提高工作水准,让他在新工作领域内成功,以增强他的信心。

帮助没有安全感的人建立安全感,可使他依赖你,但过度依赖会造成反效果。如果被激励者事事依赖,将使你不胜负荷。

要帮助被激励者自立。

如果被激励者永远依赖你,永远不会成为自立的人。我用一根柱子将一棵摇摇欲坠的小树绑牢,由于柱子之助,那棵树总算挺直了。过了一阵子,我想那棵树大概可以独立了,于是将柱子拿掉。结果一阵强风就将那棵树吹倒了。

依赖别人并不能使人变得坚强、独立,但这往往是帮助没有安全感的人的唯一起点。正确的做法是:帮助被激励者建立安全感,然后逐渐帮助他自立。这样,你的组织会充满能力强而自立的下属。

学会寻求下属的帮助

领导者大多是叫下属该如何如何去做,而绝少谈一个帮字,其实,这小小的一个“帮”字却是大有名堂的。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命令下属去干那是很平常的事。但若领导者在吩咐去办事的时候说声“帮我去做”,这样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下属心里多半会这样想:“客气什么?我办就是了!”这样下属很乐意就会去办事,因为他从中感到了一点温暖,一点平等。本来都是一个人嘛,干嘛要听人家的使唤呢?既然领导者说了“帮”,就说明领导者没有摆架子,而是把下属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

在吩咐下属做工作中的事可以说“帮帮忙”,这样给人一种平等感。有时候,领导者如果有一些工作之外或是工作之中但又没时间去做,而且比较重要的事,这时也可以求下属帮助。比如领导者的老母亲要从国外回来,自己工作太忙而抽不开时间去接,于是乎,把下属叫来,让他帮忙去接一下,这样就给人一种既敬业又孝顺的形象,领导者在下属心中的地位自然提高。又从下属方面来看,领导连这些事都托我去做,说明领导者是把我当自己人,还十分地器重我,想到这里,下属心中当然是十分的高兴,工作起来也就更有信心。

领导者要能很好地统御下属,就应把自己的善意传达给每一个下属,让他们的心属于你。求下属帮助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有所注意:一是自己能做的日常琐事最好不要让下属帮助;二是尽量让下属从做家事中得到收益,他们才会不厌其烦地做下去。

不要文过饰非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即使是圣贤也要犯错误。而对错误,有人躲避,有人忌讳,也有人强辩,也有人认真反省。从这些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怎么样。对自己以前的错误遮遮掩掩,闪烁其辞,这种人一定不讨人喜爱,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扮演的是一个骗子角色;而那些虽然犯了错误,但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们会原谅他的过失,甚至由此而更加尊敬他。

肯尼迪在位期间也曾犯过许多错误,但他敢于承担责任而不对错误遮遮掩掩,从而更加赢得民众的支持,他也因此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之一。

美国支持下的雇佣兵进攻古巴,在古巴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的长滩和吉隆滩登陆,被古巴军队击溃后,国内一片沸腾,这时肯尼迪没有闪烁其辞来推卸责任,而是向民众表示自己应对此事负主要责任。此后,民意检测表明肯尼迪的支持率比以前攀升不少。

犯错误都是正常的事,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过一次次错误的洗礼,就难以有所成功。

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说明自己胸怀宽广,而能勇于改过,说明了自己对错误的重视。

领导者也会在决策以及与下属关系的处理上犯点错误,错了不怕,关键在于要承认自己有错误。

有时,领导者真该勇敢地说声:

“我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