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批评下属的方法
与表扬艺术相比,领导者更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因而对待批评的态度和认识错误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人一点即明,知错便改;有的人虚荣心强,不愿听逆耳忠言,领导者对这些人进行批评,就应该讲究点方式方法,不宜直接进行批评;而有的人思想基础好,性格开朗,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领导者对他们即使批评的言辞直露、激烈一些,他们也不会因此而耿耿于怀;还有的人执迷不悟,或对自己的过错矢口否认,搪塞掩饰,甚至转嫁他人,领导者对于这些人就最好进行有理有据的直接批评,促使他们尽早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所谓渐进批评法,就是指领导者逐步地输出批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批评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领导者在进行批评时,对下属的错误和缺点不是“和盘托出”,而是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提出,由浅入深,耐心引导,一个层次接着一个层次、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逐步解决。这样做可以使下属对批评逐步适应,逐步接受,不至于因心理负荷过重导致心理失衡而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因此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从此一蹶不振。
愿意受表扬,不愿受批评,是人共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一特点在那些反应敏捷,性格倔强、暴躁,逆反、否定心理强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往往是遇批“色变”,一谈就“蹦”、一批就“跳”,致使正常的批评教育难以进行下去。但是,领导者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平等的地位,以商讨、探讨的口吻去进行批评,他们则比较容易接受。
由此可见,所谓商讨批评法,就是领导者以商讨问题的态度,把批评信息传递给下属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领导者针对下属的心理特点,改变那种居高临下教训人的批评方法,以商讨问题的态度,平心静气地对下属的缺点和错误进行畅所欲言、以理服人式的批评教育。这样做有利于改变被批评者可能存在的对抗动机,提高批评意见的可接受性,使他们感到领导者的批评意见是充满诚意的,从而虚心地予以接受。
所谓直接批评法,就是领导者通过直截了当地严肃批评,来促使下属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方法。通常做法是:领导者对下属的问题和错误,不绕圈子,不旁敲侧击,而是直接进行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批评,使他们在批评的直接冲击下尽早、尽快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与缺点。
在直接批评法的运用中,领导者应注意区分对象和场合,不可滥加使用,尤其是对那些虚荣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下属,更不能在公众场合下进行直接批评,否则不但不能奏效,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批评作为一种具有压力性的社会评价,能够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荷。这种心理负荷的大与小,又和批评的直接程度、集中程度和批评措辞的激烈程度成正比,也即批评的方式越直接,批评的问题越多,批评的态度越严厉,给人造成的心理负荷就越重;反之,造成的心理负荷就越轻。然而,由于人在长期的客观环境中所形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同样一种批评就会对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心理负荷。例如,同样是实事求是、直截了当的批评,那些胸怀坦荡、性格开朗的人就能够比较愉快地接受,而那些虚荣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就很难接受,并会因此而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根据下属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批评方法。
参照批评法,就是领导者针对下属的错误和缺点,借助他人发生过的、并为下属所知晓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法衬托出批评的内容,促使下属在参照物的对比所产生的压力下自我反省,深刻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缺点。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阅历浅、盲目性大、自我觉悟和自我意识差、理智感弱、易受感化的下属。
领导者在集体场合对人们进行公开批评,往往会使被批评者感到难堪、“下不了台”,并因此而产生抵触情绪或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为避免这种消极后果,领导者应该采用暗示批评的方法。
暗示批评法,就是指领导者在集体场合进行批评时,为不伤害被批评者的自尊心,不是直点其名,而是通过“对事不对人”的批评,既使被批评者感到是在批评自己,又使知情或不知情的群众从中得以警示和受到教育的方法。暗示批评法是在公众场合进行批评的一种好方法,也是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与其他方式相比,幽默批评法更容易被人接受。
幽默是一种可笑而又含义深长的情趣,它可褒可贬,使人在笑声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所谓幽默批评法,就是领导者用有趣且又意味深长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对下属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善意的批评,使其在笑声中思考和改正自己的问题的方法。
幽默批评法是一种技巧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强的批评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场合和各种性格类型的人。领导者运用幽默批评法,可以造成一种平等、和谐、愉快的气氛,较好地消除被批评者的对抗和沮丧心理,促使他们自觉、愉快地接受批评意见。需要注意的是,幽默和讽刺有着本质的区别。幽默是一种善意的批评,而讽刺批评却带有一定程度的嘲弄,运用不当,幽默批评就会变为讽刺批评。因此,熟练运用幽默批评法,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心理和科学文化素质。
触动批评法是种言辞比较尖锐、语言较为激烈的批评方法,它通过领导者批评内容和语调的强烈刺激,使下属的思想受到震动,并从震动中得到醒悟。
触动批评法主要适用于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性心理比较突出的人。例如,精神不振,萎靡颓唐,行动散漫者;被动性强,自我意识薄弱者;以及犯了错误,不愿正视自己的问题,怀有侥幸心理者,等等。对于这些人,领导者适度加大批评的刺激量,就能使他们的内心受到应有的触动。需要注意的是,触动批评法“火药味”比较浓,大多数属于“正面交锋”,如果运用不当,很可能会使领导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发生对抗,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领导者应当慎重使用。
所谓集体批评法,是指领导者针对下属拒绝批评的否定性心理,集合领导成员、党团员骨干和全体人员的力量,对被批评者进行批评教育,以此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其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方法。
集体批评法通常适用于头脑灵活,歪道理多,试图通过狡辩和钻空子来拒绝批评的人。这类人大都能言善辩、工于心计,他们或找种种借口推卸责任、掩饰错误,或钻领导工作和领导关系的空子,来减轻、转移批评的分量。领导者运用集体批评法,就可以堵塞漏洞,消除可能被利用的可乘之机,迫使他们在事实和舆论面前低头认错。集体批评法的适用对象十分有限,领导者具体运用时要谨慎,不可不分对象地频繁使用。
领导者表扬下属的要求
表扬并不是靠随便说几句好听的话,就能奏效的。领导者必须遵守真诚、及时、具体、如实、多样、看长处、适度等七个原则。
表扬要具体,是指领导者要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这个事实,不仅指工作具有成绩,也包括被表扬者为克服种种困难而作的努力和付出的心血。表扬只有言之有物,有血有肉,道出了被表扬者的心血和精力之所在,才能使人感到表扬者观察得细致人微,从而激发被表扬的知音效应,产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动力。
在现实中,有的领导者的表扬常常犯空泛而不着边际的毛病。比如,“某某人的工作很好,值得大家学习。”至于好在什么地方,下属无法得到具体的把握,只感到调子很高,却无实际内容,十分空洞。同时领导者这种表扬只能给下属一种言不由衷,故作姿态,敷衍客套之感,因而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领导者如果使表扬具体化,其效果肯定要好得多。比如,表扬某一下属很能干,不如说他某件具体事办得漂亮更实在些;对某个有才的下属,领导者空洞地说他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不如说在某件事中,他的建议主张对解决问题起了什么作用更合适。社会心理学家海伦曾用大量实验证明,表扬用语越具体,其有效性才越高。因为,表扬越具体,说明你对他越了解,你对他的长处和成绩越敬重。这样,对方才感到你的表扬是诚实的,不是在吹捧,从而才有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