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
29667600000019

第19章 李斯特老师主讲“保护”(1)

生产财富的过程远比财富本身重要!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List,1789—1846)

国家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先驱,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德意志的联合,主张经济应该为国家服务,所以他的经济主张主要围绕在政策如何保护民族经济,而经济如何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上。可惜生不逢时,李斯特的经济学主张在生前并不受世人欢迎。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大家好,我叫李斯特,不过我不会弹钢琴。”一个脖子上系着整整齐齐的领结,前半个脑袋上秃着,而后半部分的头发直愣愣地支着的老头走进来说道,“而且我是一个德意志人。”

老师一上来就和大家开了一个小玩笑,不过老师这个动作完全没必要——因为他的形象其实比话语更加可笑。坐在张山附近的那个经济学“专家”又开始卖弄了:“李斯特,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主要观点被称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强调国家在贸易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听到这里,张山心想:“这个老头子很主流啊,肯定特别受政府喜欢。”

“相比于现在的中国和中国人,我作为一个德意志人,生活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因为那时的德意志和现在的德国不是同一个概念,那时的德意志被大大小小的诸侯割据着。”李斯特毕竟是一个国家主义者,因此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为大家“宣传”德意志,“所以我设想的是理想中的国家和政府。”

李斯特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上“关税”两个字,高声说:“政府不能作为‘守夜人’,而应该承担‘植树人’的角色,应该积极作为,去制定各种产业政策,利用关税等手段来保护国内经济。”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关税?”李斯特老师问道。

这种问题比较专业,只能由专业人士来回答,于是那个学经济的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的边防站、海关等边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检察机关向进出口国境的货物所征收的税收。”说完便得意洋洋地站着等老师的夸奖,但是老师很扫兴地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让他坐下,说:“很抱歉,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从我这里出发,把关税变成了政府收敛钱财的途径,而失去了关税的本意。它应该是一种保护措施,而不是从境内外贸易的利润中给政府分成。”

“这种做法丢失了关税的本意。”李斯特老师一边说,一边摸着自己的胡子,“我认为,通过关税制度来实现贸易保护才是关税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制度的设计上,应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王永军老师评注

晚清时代,关税不能自主,中国的民族工业即使有发展也因为毫无关税保护而不堪一击。

“首先是对不同的产业征收不同的关税,特别是国内一些刚刚起步的产业,比如向对于国内民族工业产生竞争压力的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而用免税或关税回报等方式来鼓励国内不能自行生产的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口。其次必须是有选择性地保护,只有对那些通过保护有希望发展出来的产业进行保护,而对于那些即使努力保护也没有成长起来的可能性的产业则不予以保护。最后要适时调整,也就是关税税率的制定不能是无休止的,也不是无期限的,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受保护的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那么就应该取消对它们的保护。”

说到这里,张山举起了手,问道:“老师,您说的保护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怎么区分一个产业到底有没有发展的潜质呢?”

“这位同学请坐。我想确定一个产业发展的潜质才应该是一个民族经济学家忙碌的内容,而不是他们依靠研究股票或者债券来谋求个人利益。”李斯特老师好像忘了,自己是一个股票高手,而对经济学家的行为吐槽说:“比如德国,它与法国为邻,而且法国的强项产业就是酒和衣服等,德国又与以鲜花为强项产业的荷兰为邻,也与农业大国俄罗斯不远,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相比较之下,在这几大产业中,德国无论怎么发展,在衣服、鲜花、酒等方面都赶不上别的国家,那么可以放弃保护,通过贸易让国民获得利益。德国的粮食产业虽然与俄罗斯相比劣势很大,但是因为粮食是国家安全战略产业,因此就算是赔本也应该保护粮食生产的发展。”

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上“国家利益”四个字,并和“关税”之间画了一个箭头,然后强调道:“关税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包括政府利益。所以就算是贸易保护也不能妨碍自由贸易,这是因为贸易保护的目的是让国内的产业得到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而贸易自由能让国民以更少的代价享受更多的商品。”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财富生产比财富本身更有吸引力。”李斯特老师稍微平静了些,不过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爱国主义气氛中,边在黑板上写边说,“我承认,在我的经济理论中,政治色彩实在是太浓厚了。”

王永军老师评注

对个人来说,财富生产即劳动的意义,和财富本身同样重要。

说到这里,下边有几个同学不停地点头,张山心里想:“这个老师虽然很狂热,但是还是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啊。”

老师并没有管台下面的“弯弯绕”,而是自顾自地解释说:“但是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经济学应该是为政治服务的。财富问题是经济学的核心,所以我认为,财富应该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核心,即在生产财富的过程中,全体国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能带来更多的效益,因为财富的生产过程比财富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老师接着又强调了一句,“特别是对于国家来说。”

“老师,您刚才不是说,如果确定了某些产业没有优势的话,要放弃保护吗?”一个同学问道。但是李斯特老师好像没有看到那个举手的同学,也没有听到他的问题,继续说道:“财富生产不仅可以让已有和已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也可以让已消失的财富重新得到回报。”

“我不是没听到你的问题,但是请不要打断我。”李斯特老师慢半怕地回应说,“刚才说的贸易保护或者贸易自由都应为国家利益服务,服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服从国家内部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需要。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落后或者某个行业全面落后于别的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就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当然,这种作用在自由贸易的状态下,是无法实现的。”

“这个老头子在说啥?”张山心想,而且也从别的同学眼里看出了这种疑问。

李斯特老师看出了学生们的疑惑,进一步解释说:“假设A国的甲行业落后,而B国的甲行业比较先进,那么A国政府将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财富。自由贸易,秉承着哪里便宜到哪里买的原则。A国政府不限制甲种商品的自由进出,每年花上价值100的国民财富去B国购买甲商品,而且通过进出口,政府获得了关税,国民享受了价值100的甲种商品。但是,这种过程是连续的,即这个国家、政府、国民每年都需要耗费价值100的财富来获得这种商品。

“第二种,选择生产财富。保护贸易,秉承的是一切为了生产的原则,A国政府限制甲种商品的进出,每年花上价值10的财富去购买甲种商品,然后花上价值180的财富去生产其余剩下的价值90的甲种商品。从表面上来说,A国做了一笔亏本的生意,因为它花费了价值190的财富获得了价值100的甲商品。”

李斯特老师停了下来,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了两遍,慢悠悠地问道:“如果各位是A国政府领导人,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呢?”

王永军老师评注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就在自己生产船舰和对外购买船舰做出过抉择,当然结果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短视政府选择了第一种方式。

虽然张山也知道老师选择的是第二种方式,但是他无法做出回答,因为他不知道在明明吃亏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选择第二种方式。

李斯特也没有希望从学生那里得到回答,接着说道:“我的话没有说完。当选择第二种方式时,实际发生的情形可能没有那么恶劣。首先因为生产的成本更高,所以国民对甲种商品的需求降低了,即他们只需要价值90的甲种商品,剩余的10由甲种商品的替代品取代,即A国只用消耗价值170的财富。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这里的价值160的财富并没有被消耗掉,而是变成了其他行业的生产动力,这个过程我们等一下再解释。反正结果对比是这样的。”

“第一种方式甲行业消耗了100的财富,获得了100的商品,然后为B国生产加了价值100的油。而第二种方式甲行业消耗了170的财富,获得了价值90的商品,然后为B国加了价值10的油,为自己加了价值160的油。”

李斯特老师很满意学生们接受“灌输”的样子,继续加“料”说:“还有另外一个问题,10年之后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种方式,10年之后的B国越来越强大,而且在甲种商品的生产上,A国的劣势越来越大,也许再消耗价值100的财富已经买不来价值100的甲种商品了。第二种方式,10年后,A国的生产水平慢慢地赶上来了,每年依然需要花上10的财富购买价值10的甲种产品,而现在只需要价值120去生产剩下的价值80的财富,而且B国从A国获得的发展助力很小,也就是说两国的差距减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