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常识的集合。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J.Sargent,1943—)
194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目前在纽约大学教授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萨金特一直是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对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和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等。
用数学模型来计算经济
灯光亮起,一个长着大众脸的外国老头出现在讲台上,微笑着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是萨金特,ThomasJ.Sargent,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些经济学的小问题,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老师的态度非常谦和,张山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相比于一个张狂而又自信的经济学家,萨金特老师脸上的笑容很亲切、随和。
“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一些数学方面的内容。各位对经济学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老师的笑容从来没有断过,提问的时候都是细声细气的。
“数字”“图表”“很难懂”等各种答案先后响起来。
“谢谢各位。”老师在黑板上随手写下“数学”两个字,标准的方块字,能看出来老师是个中国通。萨金特接着说道,“数据帮助我们考察一个地区生产力的增长,了解世界各地的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这些发展对于美国、日本这样的先进国家有什么样的影响,每一个地区每年的劳动力增长和就业,也能帮我们了解某个企业资金、资本的流动。”
老师的笑容越发灿烂了:“如果把所有的这些数据都收集起来,总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图,然后从中找出固定的规律,并且试图让这些规律能印证未来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数学模型。请问一下,有没有学数学的同学,告诉我们一下数学模型是什么意思。”
王永军老师评注
把所有数据收集起来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花上再多的人力,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还原一只鸡蛋的全部数据。
一位瘦高个子站了起来,教科书式地回答:“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而且,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不同假设的基础上的,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老师挥了挥手示意这个同学坐下:“谢谢这位同学。我们看到数学模型的外貌,也应该注意数学模型的本质,那就是假设。然而经济是研究现实问题的,而假设似乎不成立,这就诞生了一个悖论,数学模型真的能用来表述经济的发展吗?”
“我一直认为,那会很困难的,而且首先经济模型得解决它的天敌。”萨金特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上“奇迹”两个字。
教室里一阵骚动,毕竟这两个字实在是隐含了太多的煽动性,不过没人说话,大家都静静等待老师的解释。
“我来给大家举一个经济奇迹的例子,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中国经济腾飞问题,从1995年开始计算,和更早一点儿的日本、韩国相比较,它们是从1980年开始计算的。看看这些国家一直在持续增长的经济指标。”老师变戏法一样掏出一张大纸。
张山由于坐得比较靠后,所以看不大清楚,只能看见上面有几条各种颜色的纸条。萨金特老师侧过身子,用手指在纸上边勾勒边解说道:“这条线是人均生产总值,中国的可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研究者会叫它奇迹的原因,因为它比美国增长率高得实在是太多了。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哪一个经济模型都解释不了。”
萨金特老师的笑容很亲切,还做出引人思考的样子,实在是很可爱。他翻了一下手中的纸,指着背面说:“这是我统计到的1990年至2000年的一个表格,这个蓝色的一直在持续上升着,可以看出,中国比美国的发展更加迅速,这真的是一个奇迹。”
老师不住口地称赞:“来看一下这个表格,单位产量增长并不是很快,但是生产力的发展非常惊人,占据了极大的一个比率。这也是我们在中国看到的惊人奇迹,也因此产生了问题,就是生产力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生产力增长是怎样进行的?然而,没有任何一个经济模型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股票市场上的指数变化表,是以秒为单位变动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或者数学家能画出下一分钟股票市场的指数变化图,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模型空间来对股票市场的变化进行预测,然而大家熟知的是很多经济学家能预测到未来几个月,或者半年内的股市变化情况。
“这个与预测天气刚好相反,在短期内能知道会不会下雨,但是不可能知道未来几个月后的天气,就像天气预报专家说今年将是个暖冬,那肯定是一个笑话。”萨金特老师的笑容没有了,好像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一个模型,在各种数据的收集上非常准确,然而不能在任何小范围上进行预测,但是可以完美地解释未来的经济运行,即使是经济奇迹,经济学家也可以提出新的模型来猜测未来十年的发展状况……”
一个急性子的同学打断了老师的话:“老师,请问一下您到底要说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啊?”
“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萨金特老师一点儿都没有为被打断生气,依然笑呵呵地说,“我开始不是说了,有几个小问题想和大家探讨探讨吗?怎么可能给出标准答案呢?”
王永军老师评注
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理解经济学的人,从来不迷信专家的原因,因为关于未来经济问题的答案是不存在标准的。
听到这里,张山都傻了:“原来老师不是在谦逊,而是真的提出疑问来了。”他回头看看,发现其他的同学也是一脸的惊愕。
经济学:理性还是感性
老师看到学生们的反应也是一脸惊愕,反问说:“谁告诉你们经济学家或者老师就一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了?怪不得人家说中国的学生也是很难以琢磨的一群人。”
“拜托,这么多老师里最不靠谱的就是您了,好不好?”张山腹诽道。
萨金特老师接着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打算给大家标准答案的,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好了,跳过这个话题,我们来进行下面一个有趣味的问题吧,经济学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呢?先问一个简单的吧!你们觉得经济学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回答的,因为在座的学生已经见识过不少经济学家了,很快就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回答说:“我认为他们都很自信,知识渊博,非常严谨,目光长远,总之是给人可靠的感觉。”“花痴的答案。”张山心想。
“谢谢你的夸奖。”萨金特老师示意她坐下,说道,“我在这里无意炫耀,只是想说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让大家看一看,经济学的研究者究竟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有一次,记者问我,理性预期理论可否应用于对资产价格的预测。他的目的当然是希望我长篇大论,好让他能写出合格的稿件来,可惜我当时心情不好,所以只回答了一句,‘因为市场价格集合了所有交易者的信息,所以很难预测股价、利率和汇率等。’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是个可悲的记者呢?
“还有一次,我回到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且受邀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言。当时我在想,今天的主角应该是学生和他们的老师,而且从很多年前起,我就讨厌仪式,那通常是官僚而又冗长的,我可不想浪费时间,所以我走上演讲台说:‘我现在依然记得许多年前我从伯克利毕业时自己开心的样子,不过我觉得毕业演讲都太过冗长,这次我会言简意赅:经济学是常识的集合体。’”
教室里已经完全骚动起来,大家都在想这个老师实在是太有个性了,甚至有好些人已经开始宣称自己崇拜萨金特了。张山也在想:“真是活得潇洒呀。”
不过老师并不在意学生们的反应,表面谦逊实际上自由而高傲的萨金特也不在乎任何人,只听他继续说道:“我们再说一下经济学的问题。比如‘在游戏或者经济的均衡状态中,人们会满意于自己的选择,所以好心的局外人不管怎样都很难改变事态的发展’,这个是博弈论的重要内容。然而,表面上非常理性的博弈论实际上是感性的东西。因为,在未来你也会对局外人的激励做出反应,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生活中,有些承诺你必须遵守的原因。而且大部分时候,没人会相信你的那些承诺,比如‘我爱你一生一世’,因为人们都了解,以后履行这些承诺可能会不符合你的利益。总之,我们要学会的是,在承诺别人之前,想想如果自己的情况有所转变,还会不会履行当时的承诺呢?”
“让我们回到上一个话题,说到经济预测的问题。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个不能预测下一秒发生什么的经济学家怎么能从理论角度来预测下半年将要发生的事情呢?总之,预测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一种感性的猜想。至于证明自己正确的事件,都是在未来获得的。当然,如果未来证明这位学者的猜测不准确,那么他曾经猜测的声音就会消失。”萨金特老师好像特别高兴揭经济学的内幕,所以一直笑着。
王永军老师评注
经济学是上帝在掷骰子——你甚至不知道上帝到底掷没掷骰子,更别说结果是几了。
而同学们则彻底被“雷”到了,因为老师的话实在是颠覆经济学。
“如果你想问我经济学家到底能做点儿什么,”萨金特老师很得意这种效果,继续说,“我们只是理论型的经济学家,通过关注那些数字,来尝试找出发生了什么。这是我曾经对另外一群记者的回答。总之,我们要注意这几个重点,‘尝试’‘发生了’,这是经济学家真正能做到的事情。”
经济学中的“感性”事件
经济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习者成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即在经济活动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然而大部分情形下人们无法做到这一点。
比尔·盖茨捡钱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秒钟有几千美元的收入,现在假设他脚下有一张一百美元的钞票,那么他会不会花上3秒钟弯腰去捡起这笔钱呢?
满意比最佳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