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原则,实际是效用最大化原则;满意原则,实际是价值最大化原则。满意的“意”,可以理解为意义、价值。满意,就是对意义价值的满足。最典型的就是有钱与快乐的关系。工业化认为,有钱与快乐是一回事,有钱就一定快乐。信息化认为,有钱不等于快乐,快乐高于有钱;反对为生产而生产,要求明确生产目的,并通过信息化,实现信息对称,从而达到实现目的与符合目的的统一。
浪费让人快乐
经济学要求的是每一份资源都运用到极致,而且再生产必须不断扩大。然而人们会拿上大部分的收入放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电影、音乐,而且把浪费的部分越大看成生活水平越高的体现,也就是说浪费让人们更有成就感。
未来可以预测吗
“老师,您说经济学不可以预测未来,那么凯恩斯的国家经济主义是怎么回事呢?他的做法明明能控制未来十几年后的经济发展啊!”提问的学生很明显是凯恩斯的信徒,所以对萨金特一点儿都不客气。
教室里一下子紧张而兴奋起来,能亲眼看见其他经济学家评价凯恩斯实在是太难得了。
萨金特老师的风度很好,并没有生气:“谢谢这位同学。我个人也很喜欢凯恩斯先生,而且也承认他的伟大,凯恩斯拯救了资本主义。凯恩斯学说的核心在于面对经济萧条、消费不足的时候,政府应该果断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俗的解释就是雇一批人无所谓地‘挖坑’——政府欠账,第二天再雇另外一批人‘填坑’——政府接着欠账,这样GDP就上去了,居民的收入因此提高,消费也就增加了,政府从活跃的经济中收税还账,最后,危机因此得以解决。”
“这实在是很美妙的做法。”萨金特老师的笑容非常诡异,接着说,“但是问题来了,居民和企业家凭什么要相信政府这种与耍猴差不多的游戏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挖坑’与‘填坑’的工资表面上是政府发的,但是实际上都来自于他们缴纳的税,也就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而且如果让被耍的人们知道了这把戏的真面目,国民收入并没有增加,只是从居民的口袋流入政府的口袋再回到居民的口袋,还有多少企业愿意去扩大生产,有多少居民敢去消费呢?”
“老师,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而且在经济活动中,每个人都是感性的。”那个学生反驳道。全班同学听见后都发出善意的笑声,张山也边笑边想:“真是拿托马斯的矛,攻萨金特的盾啊!”
老师也在笑:“好吧,就算是人们看不穿这个把戏,或者看穿了这个把戏依然愿意相信政府的努力,那么另外一个问题诞生了,一旦经济真的因此而好转了,那么政府为什么还要兑现当初的承诺——那个拯救世界的承诺呢?如果政府遵守当时的承诺,经济就可能因此过热,引发下一次的危机;如果政府不遵守当时的扩张性承诺,下一次危机时,居民和企业家还会相信政府做出的承诺吗?”
这个反驳彻底让那个同学没意见了,但还是心中不服。
萨金特老师宽容地笑着说:“大家对政府保持信心是一件好事,然而别指望政府是一个蜘蛛侠。凯恩斯那种试图通过耍猴拯救世界的做法并不能获得成功,事实上,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所做出的所有关于消费、投资与储蓄的决策,都不是针对过去和现在的,而是希望能看到一点未来的发展轮廓。事关未来的决策,所有居民和企业家都需要对经济变量和经济政策未来的走向进行预期,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决策。”
“那么,什么才称得上理性的预期呢?我刚才说过预期在经济学中都是感性的。”萨金特老师开始了自己课程,“就是每个人尽可能收集所有的信息,并且妥善地处理分析这些信息,目的当然是未来时间里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我们能做到的不是一个正确的预测,而是一个开放式的预测,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对这个预测进行修正。”
“举个例子,中国现阶段商品房的价格赶上了美国的别墅,而人均GDP则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如果你需要买房,那么你就要对中国房价的未来走势做出预期。理性的预期会告诉每一个要买房的中国人,这样的房地产泡沫肯定无法持久,中国的房价必定要经历漫长的下跌过程。至于什么时候下跌,何时开始下跌,那么就要经过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王永军老师评注
100万元可以在澳大利亚或俄罗斯买别墅,在北京估计只能买个一居室了。
教室里的骚动更大了——老师提到了禁忌话题。
萨金特依然笑呵呵地说:“回到凯恩斯身上,如果引入理性预期,面对经济政策和危机,我们就可以得出与国家经济主义完全不同的答案。一国的经济出现了无可避免的经济衰退,于是政府根据凯恩斯的学说,大幅度扩大货币供应,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企业与居民预期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即将上涨,那么即使上调工资,改变的也是名义上的工资与价格,而实际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改变,所以实际上社会的总需求也没有增加。总需求如果不改变,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就不会扩大,也就是对经济的好转其实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如果企业和居民不能对这个进行预期,例如,政府毫无预警地增加货币供给,导致在短期内企业和居民没有预期到货币政策的变化,这样会让居民误认为自己的真实收入增加了,企业误认为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增加了。这样GDP就提高了,失业率降低了。但是,这只可能是短期的效果,人们被蒙骗而产生的经济效果很快就会被通货膨胀给抵消掉——短期内发行巨额的货币,肯定会导致通货膨胀这个长期后果。”萨金特老师的语气很促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教室里的气氛实在是很压抑,张山忍不住了,站起来问道:“老师,按照您的说法,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经济危机没有任何办法啊?”
萨金特回答说:“没有啊,我并没有这么说,只是摆明我的观点,至于是否正确,不是我的问题。”——“又是这种态度。”张山心里暗骂,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萨金特老师的做法非常有魅力。
萨金特老师的话
许多事情可遇而不可求,个人和集体会面临权衡取舍,平等和效率之间也面临权衡取舍,别人对自己的能力、努力和爱好比你了解的要多。
“我们跳过预测这个话题,回到预测的本质上,那经济为什么这么善变呢?”萨金特老师问道,接着自己回答说,“因为经济是一个流动的系统。先说系统,现代社会经济活动是一个极为庞杂的系统。人们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不断地消费着各式各样的物质资料,同时也有无数的工厂或其他制造系统不停地生产和制造人类所需的物质。在生产和消费的循环过程中,消费者如果不能得到所需要的物资,社会经济将会发生紊乱;生产者只有将产品转移给消费者才能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可以获得效益,使劳动组织者的各种劳动消耗得到补偿,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件组织再生产。因此,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建立通畅的渠道,这就是流通。”
“中国有句俗话‘钱能生钱’,就是这个道理,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资生活需要多样化,伴随着生产规模大型化,分工专业化,商品的经济圈也越来越大,并走向国际化。所以流通的程度、范围、内容和影响越来越大。”说到这里,托马斯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上四个方方正正的大字“户枢不蠹”,随后解释说,“这四个字和流水不腐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只有流动、运动的东西才能够生生不息。有没有人知道这句话出自哪一本书?”
教室里一遍安静,包括张山都觉得很是羞愧,作为一个中国人,被一个“老外”质问古话出自哪一本书,可是谁也答不上来。张山心想:“你这个中国通太离谱了,通到这种地步。”
“这句出自《吕氏春秋》的哲语充分揭露了经济的本质意义,那就是流通带来一切效益。当然,要记住的是,生产是流通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可供流通的商品,也就没有源源不断的经济流。反之,流通也有莫大的反作用。可以说,流通的状况制约着生产的规模、范围和发展速度。对生产者来说,商品要进入市场,只有通过流通领域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被生产出来的商品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而如果流通不畅,生产者就不能得到生产时的价值,也就失去了进行再生产的基础。如果销售不畅的商品越多,那么生产者蒙受的损失也就越大。
“另一个方面,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也要通过流通领域才能获取,流通不畅,不能及时得到原材料,生产就会陷入困境。有时候,因为信息流通不畅,生产者可能买下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高价原材料,让生产成本上升,生产者也会因此陷入经营困境。”
说了这么多话,萨金特老师明显累了,他休息了一下,接着说:“流通的作用大家在经济学的学习中肯定已经意识到了,我在这里特地强调一下,是因为我认为流通对中国经济的现状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显然很提神,学生对实际的问题往往比对理论更感兴趣。
“我很喜欢中国这个古老而又新生的国家,也喜欢被人称赞为中国通。”萨金特老师边笑边准备离开,“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流通不畅对生产的制约则日益明显,为了让流通对生产的制约作用转化为促进发展作用,一个经济的完整流通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信息速度,降低流通成本,才能让中国的经济奇迹继续下去。”
末了,托马斯老师还补上一句:“总之,我预测,物流行业在未来的中国还会获得长足的发展。”——“至于这个预测准不准,就不是你的事了。”张山边鼓掌边在心里琢磨着。
萨金特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托马斯·萨金特著。这本书创作于1979年,书中作者第一次详细揭示了经济计量和预测的过程。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学习用数字来分析经济现状。
《动态宏观经济理论》托马斯·萨金特著。萨金特时代面临着传统宏观经济学解体的困境,萨金特于1989年创作的《动态宏观经济理论》拯救了传统经济学。他在书中用动态经济学概念描述了新的经济学体系,对现代经济学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