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虽然力图构架一个整体,但是并不固化这个系统,它本身是在不断变动的。”蒙代尔老师在黑板的问号上画了一个圈,用力点了点说,“以过去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来衡量现在的经济现象或者和现在流行的经济学理论比较,这本身就是一种过时的行为。总之,只有过时的经济学家,没有过时的经济学。”
“这句话真给力!”张山心想。
钱,有什么本质不同吗
蒙代尔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微笑着说:“我希望和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不讨论这些让人气愤的话题。所以,大家看看这个。”说到这里,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美元来,“大家看看,我手上拿的是100美元,各位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那张红票子,比较一下。你觉得我这张钱和你那张钱有什么不同?”
一个十八九岁的学生站起来,搞怪地说:“老师,你那张更值钱。”
教室里发出轰笑声,就连蒙代尔老师也笑了:“你说得很对,相比较来说,美元的购买力比人民币的购买力要大,按照各位已经掌握的货币法则——劣币驱逐良币,那么为什么美元不能彻底把人民币给驱逐出去呢?”蒙代尔老师的笑声变得很诡异,“当然我无异挑起我这个美国佬和中国人的纷争。”
教室里沉默了一会儿,张山站起来说:“我想这是政府和国界的作用吧!而且,按照老师您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应该是人民币把美元给赶走了吧。”教室里几个同学都发出叫好声,全然忘了这句话的前提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是劣币。说完这句话,张山在叫好声中洋洋得意地坐下了。
“你说的貌似很有道理。”蒙代尔老师吸了一口气,“但是,老师们应该在经济课上一再和各位强调过,货币和资本的威力是法律、政策、政府、国界等行政手段能阻挡的。如果你稍微有点儿常识,你就知道历史上劣币(纸币)和良币(金属货币)曾经同时流通过,而且最终结果并不是和你们判断的金属货币被纸币取代,而是相反,纸币的价值不能保证,时刻存在被废除的危险,而金属货币的使用非常广泛。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蒙代尔老师问道。
教室很安静,谁也回答不上来,幸好蒙代尔老师也并不指望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自问自答地说:“其实,劣币驱逐良币的表述并不准确,经济学家在给出这个答案的时候,故意把这条规则的前提给遗忘了。”
“前提就是这两种货币必须以固定价格进行交换。如果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是以浮动汇率机制进行的,结果就是良币驱逐劣币。也就是说,货币越优良,应用的范围越广。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只存在于固定的汇率情况下,比如破损的美元、硬币和假币等特殊情况。”
“老师,主题。”张山听到有人在嘀咕,也在暗暗发笑,老师虽然把劣币驱逐良币的概念讲述得更加透彻,但是已经跑题了。
“大家不要以为我跑题了。”和别的经济学家一样,看透人心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老师接着说,“我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各位,所有的钱——这里指的是货币符号,是没有本质区别的,而只有交换价格大小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汇率产生的根源。”
老师在黑板上写上“货币符号”四个大字,他边写边说:“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钱,但是从货币的历史中我们知道,所谓的钱其实是货币的数字符号,而货币最常见的是什么?对,就是黄金。那么黄金和一般纸币有什么区别呢?”
“很简单,黄金肯定能换纸币,但是纸币不一定能换黄金。”经济学“高才生”站起来很潇洒地回答。
“你说得很对。”蒙代尔老师笑着夸他说,“全世界有多少黄金呢?有人统计过,有史以来,全世界的金矿总共产出了35亿盎司,约合12万吨,价格估算为15万亿美元。这些黄金中,10亿盎司在各国的中央银行里,10亿多盎司为各种首饰和工艺品,另外的则储藏在投机者手中。”
张山都能感觉到班里粗重的呼吸声了,毕竟这么多的黄金,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光听都能激起大部分人心中的贪欲。
蒙代尔老师又笑了,他很满意大家的反应,说:“醒醒,各位,黄金只是一种货币。而且相比于全世界的经济总量,黄金的量也实在是太少了。那么,我们的问题回到原来的位置,黄金和别的纸币的本质区别在哪里?真的有本质区别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世界分为很多的政府,人民币的发行权力在中国,而美元的发行权力掌握在美联储手中。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彼此的信誉,所以在大宗交换的时候,需要黄金来保障信誉。但是假设全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政府,那么这种状况不再需要了,庞大的高达几千万亿的经济总量再也不需要价值几十万亿的黄金来衡量。这个时候,黄金和纸币就没有区别了。
“各位同学不要以为,我说这话是自己的胡乱推测,事实上,历史发生过黄金和纸币等价的事情,谁能告诉我?”
“布雷顿森林体系。”几个声音先后在教室中响起来。
“对,就是这个。”蒙代尔老师从来不吝啬夸奖别人,“各位说得很好,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经济领域,美国事实上一统天下,所以,可以确立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经济体系,在这个背景下,黄金和美元这种纸币就没有区别了。”
说到这里,所有的人都恍然大悟。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
各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围绕着国际货币基金平价规定,做小幅度波动的汇率制度。一般来说,各国的汇率不变,上下波动在1%内,只有到一定程度时,比如某国发生大的灾难或者经济危机让货币价值变动很大时,才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申请重新制定和美元之间的汇率。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元的霸主地位难以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纷纷宣布放弃和美元之间的汇率机制,就连街边的乞丐也一度都不收美元说实话,人民币很另类。
“好了,仔细听课的同学告诉我一下,刚才我在讲义上留下了一个尾巴,是什么?”蒙代尔老师问道。
“汇率问题吧?”坐在第一排的女生站起来回答,不过声音很小,不敢确定的样子。
蒙代尔老师又开始冒出那种“萌”的笑容:“谢谢你这位女士,我想任何一位老师都会喜欢你这样的学生的。”
“在网上经常出现‘今天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的消息。这是因为中国彻底融入国际市场后,采取的是浮动汇率机制。汇率会因为人民币与黄金、美元与黄金的相对价值而变动,也就是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变动。汇率的变化,也就是把货币不再当成等价交换的物品,而是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在市场上按照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来进行自我价格调节。”
“我们所说的这个市场其实就是国际市场,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在这里,参与者必须交换彼此的货币,当然也就必须达成一个协议——关于彼此持有的货币到底价值多少的协议,否则交易就会发生混乱。在国际市场上,官方或者说政府规定的纸币含金量形同虚设。举个例子,如果日本说自己的一元价值中国的一元,你和某个日商的交易肯定无法进行下去。当然不仅是各国政府,联合国或者说国际联合基金的规定也同样没用,此时就必须借由市场自主调节汇率变化,这种方式就被称为浮动汇率机制。比如我们刚才说的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当时联合基金和美国都采取很多举措来补救体系的缺陷,但是事实上美元的价值早就无法维持对黄金的兑换,所以最后还是无力回天。”蒙代尔老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笑容一直没有断过。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固定的。国际市场自由交易货币,货币的实际价值如果急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实在是太快,那么会对进出口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可能因此引起国内经济混乱——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国家,严重依赖进出口的国家来说。”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国的经济总量还比不上几个大型公司的经济总量,这么一个大财团可以在24小时内利用它的浮动汇率机制,让这个国家的经济崩溃。是不是有点儿不明白?”老师问道。
王永军老师评注
事实上有20%的国家资本比不上全球500强企业。
有几个同学赶紧点头,于是老师解释说:“这个国家每天都出口某种产品来获得收入,然后用来购买生产、生活物资,如果一天之内汇率突然上升,那么可能原来计划获得的价值300吨黄金的收入就不到价值200吨,所以整个国家的百姓都可能饿肚子。所以在浮动汇率机制下,有些国家的汇率维持着不变的局面,称作固定汇率机制。”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单词。笔迹是花式字体,张山仔细辨认,才发现写的是“FixedExchangeRates”。
“这种固定汇率机制下,各国与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在国际市场上,固定汇率机制的前提是金本位制,也就是某政府声称自己的纸币含金量多少,那么持有这个国家纸币的商人可以向该国的中央银行换到足够的黄金。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会介入市场,可以调整货币供需,不过,也更容易造成黄金外流。”
老师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目光在教室里巡视了一下,很明显看到了同学们眼中的疑惑,于是更加笑容满面地解释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就是黄金,所以黄金不断地流入美国,到顶峰时期,美国拥有全世界59%的黄金储备。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实际价值下降,所以人们会在争取到美元后,迅速套取黄金。再详细一些,假设某种商品价值100吨黄金,可以套取100亿美元,但是生产这种商品其实需要120亿美元,所以商人就会拿到美元后,不再像十年前一样利用美元流通,而是先换成黄金,再换成别的钞票,然后再用钞票按照固定汇率兑换美元,再套黄金。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黄金不断外流,所以到最后美联储自动放弃了固定汇率机制。”
说到这里,有好几个学生同时举起手来。老师选择其中一个问道:“各位都有疑问吗?”那个学生和其他几个举手的同学眼神交流了一下,说道:“我们中国使用的是哪种汇率机制?黄金状况怎么样?”
“做经济学研究,急性子可不是一个好条件。”蒙代尔老师一点儿不生气,接着说,“我正要说这个问题,中国汇率机制不同于固定汇率,也不同于浮动汇率,采取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资本管制方法。原因就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已大幅度改变,固定汇率已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浮动汇率机制下,经济变化更加激烈,基于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所以采取可以变更汇率,这也是中国经济特色的一大部分。”蒙代尔老师苦笑了一下,“中国政府为经济学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
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上“AdjustablePegSystem”,并指着这个单词说:“至于人民币和黄金的问题,虽然表面上人民币可以和黄金自由兑换,但是中国对黄金的控制极为严格,固定汇率状态下,无法用人民币套购黄金,而浮动汇率机制下,套购了黄金也无法离开中国。所以即使有黄金流出,也不过是从中央银行的仓库中流入国内市场——这让很多黄金投机者非常恼火。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还真是讨厌的货币——在世界货币中,因为交换机制的不同,它怎么看也是一个另类。”
同学们听到这里,都发出笑声,被老师的幽默感染了。
“很遗憾,时间到了,我的课就讲到这里。”老师拍了拍自己的巴掌,向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突然又转身走上讲台,边把放在讲台上的美元放进口袋里,边说,“作为经济学家,不爱钱可不是个好习惯。”
大家都善意地笑起来,同时先后鼓起掌来。
蒙代尔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国际货币制度:冲突和改革》罗伯特·蒙代尔著。这本书出版于1965年,蒙代尔从国际市场上流通和汇兑的角度来看待货币,拓宽了人们对经济学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的通货膨胀与增长》罗伯特·蒙代尔著。蒙代尔到中国参观后,于1996年创作本书,里面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评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并预言了中国经济将要面临通货膨胀的危机。将这本书里的经济猜测与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相印证,能让我们对中国经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