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
29667600000034

第34章 萨缪尔森老师主讲“生产”(2)

萨缪尔森接着说:“譬如一位千万富翁,很可能因为欠了200万元的账而郁郁不安,一位经理很可能因为遭受总经理的白眼而心事重重。也就因此,许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活得快乐。甚至千万富翁自杀了,经理辞职了,而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其实完全可以使一个穷人得到很大的快乐,他们之所以非常抑郁,只是因为他们的分母太大了——再多的效用,也被他们变成小数了。”

说完这个,老师在黑板上边写边说:“现在我们最后总结一下,快乐公式是这样的。快乐=O+(N×S)/T+Cpm+He,其中O代表室外活动,N为与自然的关系,S代表社会关系,包括与邻居和朋友的关系,Cpm为童年的美好回忆,T代表平均温度,He为即将来临的假期。”

王永军老师评注

哪里的人们最快乐?法国公务员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休假。

谁是救世主

“刚才我们说到快乐的问题,那么现在问一个大问题,你们快乐吗?”问这句话的时候,张山似乎看到了萨缪尔森老师的脑门上都刻上了“兴奋”两个字。

“这是什么问题?”张山心想。回头看看同学,大家也是一脸的疑惑。

很明显感受到教室里气氛不对,情绪高涨的老师终于收起了兴奋状态,开口说:“抱歉。我想问的是,现在的经济状况能让你们感受到快乐吗?”

这个问题就好回答多了,但是答案还是无法明说,所以依然没有学生回答。

萨缪尔森老师只好自己回答说:“我们知道,从2009年开始,世界的经济就处于动荡中。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世界震撼,美国依然债台高筑,绑架全球,欧洲债务危机烽烟四起,希腊基本上处于崩溃边缘,先是意大利,接着是西班牙,债务危机连绵不断,也就是说,全球的经济从表面上看基本上没有希望好转。试问,这种情形怎么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呢?更别说饥饿的非洲人民和把钞票当成废纸的津巴布韦人了。”

“大家看的美国电影中,当出现危机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超级英雄来拯救世界,那么现在到底谁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呢?”说完,老师还做了一个单手向前的动作。

张山觉得很是好笑,旁边还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是说阿童木吗?”这句话让张山忍不住笑了出来。

老师没有觉察自己的可笑,依然保持飞翔的姿势问道:“人们把目光转向欧洲、美国和中国,那么到底谁才是救世主呢?”

不过很显然,老师统一思想的魄力不够,有一个“爱国者”站出来问道:“老师,每个国家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凭什么我们中国要为美国的债务或者世界的经济债务买单?”

老师一下子愣了,说道:“虽然你爱国,但不要忘了我是个美国人,而且我们正在研究的是经济学,我认为如果你把国家差别带到经济学的学习中去,你是不可能获得关于经济学的真谛的。”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全球化浪潮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当前环境下,世界经济大国都因为欧洲的债务危机陷入困境,中国也是不可能脱离干系的。因为地球村是一个‘利益联合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织在一起,根本无法把欧洲的债务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欧洲的债务危机已经不是单纯的欧洲问题了,不仅关乎欧元区生死存亡,也关乎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当然包括中国。

“虽然只占欧元区经济总量比例很小的希腊非常弱小,似乎其债务问题不足以带来毁灭性危机。但是,如果希腊问题恶化甚至被迫退出欧元区,那么后续国家如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就危险了。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张倒下的可能是很轻的纸,但是最终可能让山都崩塌了。”

“而你,难道愚蠢地认为,中国不帮忙把这张纸扶起来,反而等到山压下来的时候,欧洲早就崩溃,中国力挽狂澜吗?”萨缪尔森老师把“枪口”指向了那位提问的同学,而且意犹未尽地接着说,“毋庸置疑,2012年开始,世界经济复苏的速度已经放缓,欧元区债务危机让世界经济再一次经受考验。而在这个浪潮中,各国必须尽快达成一致,并制定拯救世界经济的计划。”

“这个世界没有英雄,也没有超人。”萨缪尔森老师斩钉截铁地总结说,“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救世主’,人类的问题永远由人类自身来解决,那么世界上所有人共同缔造的世界经济,也应该由世界上所有的人来处理。就像刚才那个同学所说的,中国没有义务协助别的国家,然而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世界经济需要世界各国的协调和努力,而中国也不例外。”

可能是发现了那个同学不服气,萨缪尔森老师笑了笑:“看样子,你对这个理论不是很赞成,那么我们举一个例子吧,就是所谓的恐怖均衡问题。”

“美国金融危机,美元贬值,原来中国持有3万亿元的美元资本,然而因为美元贬值,原来可以买3万亿个面包的这部分外汇储备,现在只能买2.9万亿个了,也就是说中国少了1000万个面包。如果按照爱国的观点,要么不能让美国佬得利,要么中国政府放任美元贬值,最后3万亿元只能买到1万亿个面包。而如果中国帮助美国挺过美元贬值的这段危机时间,最后美元价值稳定,那么中国重新获得3万亿个面包,请问,你该怎么选择?”问完这话,萨缪尔森老师非常得意地笑了起来。

王永军老师评注

因为恐怖均衡存在,大国发生经济危机,其竞争者一般都会帮忙的。

乘数效应有什么作用

萨缪尔森老师得意了一阵子后,可能发觉征服了的是“新兵蛋子”,而不是他的经济研究者同行,所以咳嗽了一声,接着说:“我们跳过世界经济的话题,回到怎么拯救世界经济的问题上来。很显然这个任务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全世界人民说了算的。”

“老师,您说过了。”刚才那个被老师打击的学生不耐烦了。

“好吧,对不起。”萨缪尔森老师的风度不错,道歉后接着说,“但是我想说的其实是,完成拯救世界经济的其实是一个经济现象,那就是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怎么说?”和别人一样,张山一样好奇起来,当然可能那个学经济的同学早知道了这个,所以耸了耸肩,但他没说话。

“先说一下定义。”萨缪尔森老师的风格就是先灌输理论,再接着讲现象,“乘数效应就是指在经济循环中,通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乘数增加效果,当然有时候是正面效果,有时候就不好了。”

“我们知道,在经济危机时,人们都把目光投向政府。那么政府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翻倍的作用,这是扩张效应;其次,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而对国民收入产生紧缩一半的用,这就是紧缩效应。

“而且不仅仅是对政府来说,对一个企业来说也能利用乘数效应来改善经营效果,当然乘数效应的结果也有可能无法实现。比如一个促销计划的实施,管理者希望这个计划可以成倍的增加,但是结果往往发现,如果没有其他配套的策略实施,乘数效应很难实现。再比如激励政策,管理者会希望1元钱的激励效果给自己带来10元钱的利润,但是最好的结果也可能只是对一些人的某些行为产生效果,也就是说,可能让这个接受奖励的人下个月工作业绩更好,而持续的激励或者自发的激励效果却不可能实现。不过,总体上说来,管理者发出100元的奖金所能获得的乘数效果肯定不止100元。”

“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张山心想,“既鼓吹它的作用,又否定它的作用?”

萨缪尔森老师并不在乎自己的说法对学生有什么作用,而是自己继续“爆料”说:“但是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乘数效应的作用是不能持续的,只有和相应的措施配合才能发挥功效。所谓的配套措施,是使当初的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发挥功效的配套措施,比如管理中的激励措施。如果单纯激励,是不可能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继续发挥作用的,必须要有相应的比如企业文化等的配套来支持。只有做好相应的这些措施,乘数效应的效果才可能进一步持续地发挥功效。”

王永军老师评注

如果政府投资被侵吞,那么乘数效应也就无从谈起了。

“好了,我刚才所讲的都是理论,现在我们进入实例,接着研究小浣熊干脆面和一元钱的事情。”萨缪尔森老师发觉了学生们对他的理论不感兴趣,所以转了一个方向,“假如某个地区政府陷入了危机,然后政府发行一元公债,这个钱当然是从银行借出的。然后这个一元钱流入了生产方便面厂家的手中,他们扩大了生产,生产出一袋小浣熊干脆面。表面上,还是一元钱换来了干脆面,然而实际情形是这样的。”萨缪尔森老师转过身,开始在黑板上画各种方框和箭头。

“先是,生产一元钱干脆面是厂家付给工人一毛钱工资,一毛钱给自来水厂,交了一毛钱的税,三毛钱给了面粉厂,一毛钱留给了老板,还有三毛钱给了其他不同的公司。那么直接进入消费的是老板的利润和工人工资,他们用这两毛钱投入了其他行业的生产。而获得剩下七毛钱的各种厂家也按照同样的比例进行生产,所以结果也有一毛四分的利润进入消费。这个过程无限循环下去,从方便面厂到面粉厂再到农民,然后到研究农学技术的专家都从这一元钱中获得利润,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出,每一次交换都交税10%,那么政府很快就能把银行的贷款给还清了。所以最终的结果是,一元钱仍然回到银行手中,不过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可就获得了不止一元钱的利益。这就是乘数效应。”萨缪尔森老师总结道,“而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好了,我的课完了。”萨缪尔森老师开始离场。

虽然他讲得似乎不是很靠谱,但是跟张山一样,同学们还是乐意把掌声送给这个“猥琐”的老头儿。

萨缪尔森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经济分析基础》保罗·萨缪尔森著。这本书出版于1947年,以数学为工具,使各种理论和方法获得基本统一的表述,并以此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成就。这本书把最大化原理和均衡原理结合在一起,是数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结合的经典作品。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保罗·萨缪尔森著。1958年,萨缪尔森与其他人合作出版了这本书,为经济学界新诞生的经济计量学做出了贡献。这本书成功地把价格理论、线性规划和增长理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