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经典今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而且经常去练习、实践,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是一个能从读书中体会到快乐的人。康熙小时候就能达到每天读书十余小时的程度,除了睡觉吃饭,别的时间基本上都在读书。他或许是历代帝王中最勤奋、最喜欢读书的一位。康熙的求知欲很强,除了儒家文化传统典籍,他还对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有强烈的兴趣,这在帝王中更是罕见。
康熙学习自然科学,主要是受传教士的影响。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些传教士成为他的朋友。如传教士张诚,康熙外出巡游,好多次把他带在身边,在旅途之中,还抽空请教他几何问题。康熙的兴趣很广,自然科学中,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测算学等,都有所涉猎。张诚留下了记录康熙学习情况的文字:“每日午前二时间及午后二时间,在帝侧讲欧几里得几何学或物理学及天文学,以及炮术的实地演习的说明。上甚至有时忘记用膳。”就是说,中午饭前饭后要开两次课,康熙学习投入,有时把吃饭都给耽误了。
康熙不仅喜欢学习,还活学活用,“好为人师”。他多次在宫中设立讲堂,亲自“披挂上阵”当老师,为皇子皇孙们讲解几何、灌输文学及地理知识,而且要求极严。康熙的自然科学造诣在当时已经相当高,甚至能对号称“历算第一名家”梅文鼎的着作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康熙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图书出版工作,亲自组织编纂了《历象考成》《数理精蕴》等百科全书,一字一句都亲自审核,经常熬通宵,为自然科学技术的普及煞费苦心。
慧眼看经典:
朱熹有注云:“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解释为什么要快乐学习——因为效果好。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清楚明白地说明,快乐学习法是他心中的最佳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