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29674100000062

第62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

典出: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经典今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在西安被贬黜充军伊犁前,与家人告别时写下的诗句,表明了他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决心。

鸦片战争之前,英国鸦片贩子大肆向中国倾销鸦片,导致很多国人染上毒瘾,倾家荡产甚至卖儿卖女。十五年内,因鸦片走私国家损失了六千多万两税银。鸦片危害中国,朝廷屡禁不止,便派林则徐到广东销烟。林则徐到了广东后,铁腕打击鸦片走私,查扣鸦片约两万多箱,广东虎门海滩鸦片堆成了小山。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点火焚烟,这把火竟然烧了整整二十三天,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虎门销烟。

林则徐打击鸦片走私激怒了英国人,“日不落帝国”恼羞成怒,悍然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结果以清廷战败告终。昏官们不敢得罪洋人,竟然把战争的导火索归咎于林则徐,说他过于刚愎自用,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得罪了洋人,致使洋人发动了鸦片战争。如果林则徐当初在洋人面前谦虚点、客气点、顺从点,洋人也不会这么生气。虽然今天看来这完全是一派混账逻辑,但当时清廷的状况就是这样。

最后道光皇帝降罪,林则徐被打上“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

当林则徐告别家人,踏上西行的漫漫旅途时,他一定有满腔的悲愤。一心为国的人,竟然受到如此打击,他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但林则徐是英雄,他内心的豪情依然:别说让我去伊犁,就是让我为国赴汤蹈火,我也会义无反顾。

经过漫长的旅途颠簸,林则徐到达伊犁。他不顾年事已高,一心投入到建设祖国边陲的工作中。在任期间,他足迹所到三万里,考察地理民情,为把边疆建设好日夜操心。为了让当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挨家挨户推广坎儿井和纺车,解决百姓吃水和穿衣的问题。今天人们到新疆旅游,还能见到当年的坎儿井,当地人又称之为“林公井”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志士。

慧眼看经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信念,鼓舞着无数的仁人志士。确实,当一个人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自己一生的最高追求时,任何非议、诘难和打击都不能使他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