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温古知今
29677400000016

第16章 民生改革篇(6)

【注释】

水波文:水波纹。

鹤氅:一种以鸟毛为原料的毛织物,大概样子像道袍,而不缝袖,所以披在身上像一只鹤。

毳疏:鸟兽的细毛。

农桑:农业,农事。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绫袄的温暖、轻盈。“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是介绍新袄的用料、式样。绫是一种提花软缎,制成绵袄,自然地呈现出水波状的衣纹,这是外表;至于袄内则是丝绵絮成,故暖而且轻。可见,这是一种极高档的过冬御寒之物,下联用“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下雪行”来说明这件绫袄的用途。“兴”是指早晨睡醒起床,“好”与下文“宜”互文见意,都是适宜于做某事的意思。冬天的早晨天气寒冷,能够晒会儿太阳自是舒适可人;而晚上出门访友,穿着暖而轻的绵袄,踏雪赏月更不失为雅事。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是从侧面表现绫袄的优点。鹤氅是古代官僚贵族时髦的披戴,木棉在当时也是珍稀品。它们徒有虚名,不如丝绵,更加衬托出诗人这件用丝绵所絮绫袄的实用舒适。这几句分别从用料、御寒的效果、与鹤氅、木棉的对比几个方面表现了这件新袄的不凡,穿着这样高级舒适的衣服安然睡到天明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诗人其实是不能够“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作了鲜明的回答。想到大多数平民百姓都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无法得到救济,他独独一个人温暖,心中滋味并不好受。因为想着农民的艰难,致使他的耳旁经常响起贫民冻馁饥饿之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的产生,却是诗人日夜为贫寒百姓思虑所致。“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为贫民着想的可贵精神。

从艺术上看,全诗用了很大篇幅表现绫袄的温暖舒适,这与下文贫民的饥冻形成强烈的反差,前者愈舒适,愈显出后者的艰辛,“耳里如闻饥冻声”才更显真实感人。

10.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总理引古

“当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存在着明显发展差距。如果你们到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旅行,就会看到高楼林立、车流如织、灯火辉煌的现代景观。但是,在我国农村特别是中国西部农村还有不少落后的地方。在那些贫穷的偏僻山村,人们还在使用人力和畜力耕作,居住的是土坯房,大旱之年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古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还有3000万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还有6000万需要社会帮助的残疾人,我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艰苦奋斗。”

引古背景

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在演讲中,温家宝说到中国发展现状,以及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均衡,西部还有许多地区的状况令人担忧时,动情地引用了这一句古诗。

论今之妙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郑板桥的诗中的一句。温家宝总理引用这句话反映了他忧世伤生、心系底层人民的情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说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存在着东西部发展悬殊,差距较大的问题。东部地区现代化进程较快,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但西部大部分地区仍然非常贫穷落后,许多条件亟待改善。温家宝总理没有将目光只停留在发达的东部,他时时刻刻将全中国都放在心里,时时刻刻牵挂着贫困地区的人民,时时刻刻为人民的生活而忧虑。他心里还记惦着中国有3000万人没有达到温饱的程度。这一切无不在牵动着他的心。人民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为之高兴,当看到有些人还吃不饱穿不暖时,他感到痛心,这就是我们的总理,一个时刻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

古语源头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流于世。

阅读拓展

【原文】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

衙斋:衙门里供官员燕居之处。

些小:微小。吾曹:我辈。

【赏析】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1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总理引古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把促进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办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信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决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尽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把灾区建设得更美好,让灾区人民过上安康的生活。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发达。”

引古背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0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二〇〇九年春节团拜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同首都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喜迎新春佳节。在会上,温家宝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他总结了过去,展望了未来,并引用这一古语特别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和谐安宁。

论今之妙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尚书·五子之歌》。当初,大禹传位给启,启传位给太康。太康只图安乐享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打猎百日不归,丧德失民,怨声四起。有穷国诸侯王后羿,看到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就废了太康。太康的母亲和几个弟弟聚在一起,追述皇祖大禹的训诫,于是,作了《五子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祖父大禹早有训诫,对待人民只能亲敬,不可怠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

此后,肯定和发挥这一思想的名家层出不穷。比如,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司马迁说:“制国有常,利民为本。”王安石说:“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朱熹说:“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人民是国家之根本,这话一点都不假。熟悉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一个现象,就是每朝的开国皇帝都会是一个明君,都会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而他的后代却一代不如一代,最后直至亡国。这是为什么?因为每个开国帝王都是从人民百姓中走出来的,他们都知道百姓的需求,也知道民心的重要,再以此为基础去治理国家,这样正应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而他们的后代,则久居深宫,远离民心,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一些权势小臣的作弄,把祖先的基业败得一干二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民生,是关系到国家昌盛、民族兴亡的大事。今天我们坚持以民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最终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我们理应站在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出发,高度重视民生,把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首位;深入了解民生,把真正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能否做出工作实绩的追求;切实保障民生,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古语源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尚书》又称、《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ze)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孔子:(前551—前479),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真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

阅读拓展

【原文】

《尚书·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注释】

五子之歌:《史记·夏本纪》说:“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相传夏朝开国君王夏启除子太康外,还有五个儿子,都是太康的兄弟。太康沉湎游乐,去洛南打猎时,被有穷国君羿阻挡在黄河北岸,不能回国。太康的五个兄弟苦等百日,不见太康,于是作《五子之歌》,表达了对太康不修德行而丧失帝位的指责和怨恨。本篇属梅赜《古文尚书》。

太康:夏王启的儿子。尸位:蔡沈说:“谓居其位而不为其事。”尸,主。古代祭祀时,处在鬼神位置的叫尸。

豫:乐。

黎民:民众。成:都。贰:有二心。

盘:享乐。

洛之表:洛水的南面。

旬:十天为一旬。反:同“返”,返回。

有穷:古代国名,位于东方。后:君。羿(yi):有穷国的君主。因为善射,所以用帝喾时代神箭手羿的名字。

距:抵御。

御:侍奉。

徯(xi):等待。汭(rui):河流汇合或弯曲的地方。

述:遵循。

皇祖:指夏王朝的建立者大禹,是太康及五子的祖父,启的父亲。皇,大。训:训诫。

近:亲近。

下:轻视,疏远。

予:大禹自称。一:都。

三失:多次犯错。三是虚数,言其多。

明:彰显。

见:显现。图:考虑。

兆民:天下民众。《孔传》说:“十万曰亿,十亿曰兆,言多。”

作:兴。色:女色。荒:迷惑。

禽荒:指沉湎于游玩田猎。

甘:爱好。嗜:爱好,不满足。

雕:绘饰。

或:有。

惟:发语词。陶唐:指帝尧。蔡沈《书集传》说:“尧初为唐侯.后为天下,都陶,故曰陶唐。”

冀方:指古代冀州。相传尧建都平阳,舜建都蒲坂,禹建都安邑,都在古冀州范围之内。

道:治道。纪纲:法纪纲常:

底:致。

明明:明而又明,无比英明。我祖:指大禹。

万邦:泛指天下诸侯方国。

典:典章:则:法则。

贻:遗留。

关:门关之征。石:古代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这里指赋税。和钧:平均调匀。

荒:荒废:坠:失落。绪:前人的功业。

曷:何。

万姓:天下百姓。仇:怨恨。

畴:谁。

郁陶:忧愁悲伤。《孔疏》说:“郁陶,精神愤结积聚之意,故为哀思也。”

颜厚:羞愧于色。忸怩:内心惭愧。《孔疏》说:“忸怩,羞不能言,心惭之状。”

追:补救。

【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