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世界如此危机
29714800000037

第37章 世界模式0: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模式(1)

为什么“大同社会”和“理想国”并不理想?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那些优秀的、具有前瞻性的学者,就在考虑人类社会的终极形式。西方以柏拉图的“理想国”最为著名,中国以“大同社会”最为著名。

大同社会不是理想社会

中国的大同社会主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社会,一言以蔽之,其实就是原始共产主义。笔者翻看过“大同社会”的出处认为,孔子提出大同,其实只是对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概况,而并没有说这种社会就是最好的社会,是大家应该追求的社会,追求大同只是近代康有为才提出的目标。

如果按照大同社会的字面标准进行衡量,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制度完全符合大同社会的标准。但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并不是很幸福,主要是因为那个时代生产力条件非常落后,物质生活非常的贫乏,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因此民众幸福的时代必须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是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时代。如果缺少了这一条件,即使达到了大同社会的标准民众也不会感觉到幸福。

柏拉图的理想国并不理想

西方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柏拉图的“理想国”最为有名。在理想国里实行“哲人”的统治,哲人就是那些受过道德教育的人。其实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已经实现了,但结果也不是非常的理想。因为即使统治者受过道德教育,也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的贪欲,而人的贪欲是由物质的贫乏、生活来源的不稳定以及人自私的本性决定的。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来保证物质生活的丰富,如果没有强大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证人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那即使对人进行再多的道德教育,也不能控制住人的贪欲。我国古代官员都熟读四书五经,经过了严格的道德教育,这种方式虽然也造就了一批严于律己的清官,但大部分官员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私欲。可见要保证官员有着良好的道德,仅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在国家的结构上柏拉图主张一种“生产建设兵团式”的国家结构,这样的社会如果没有物质产品的丰富,又不能给予人民一定的自由度,即使实现了同样也不能带来幸福。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与古代希腊的情况相对应的,古希腊主要有两个大的城邦国家,一个是雅典,一个是斯巴达,雅典尚文,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雅典人,斯巴达尚武,实行的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国家结构,柏拉图的理想国其实就是这两个国家优点的结合而已,并无过多的神秘之处。

按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人关于社会模式的构想还是太简单了,现实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其他学派的社会理想

墨子曾经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因此后世的墨家一般将“寒者得衣,饥者得食,劳者得息”作为社会理想,这一社会理想到了战国时期又有了发展,他们加上了“冤者得理”,这体现在《鹖冠子》一书中,原文为“寒者得衣,饥者得食,冤者得理,劳者得,此圣人之所期也”。这一社会理想到了明代,又有了发展,东林领袖之一高攀龙成立的同善会,可能是全国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他号召人人向善,希望建设成一个“寒者得衣,饥者得食,病者得医,死者得櫘”的社会。可见,中国古代并非追求大同,而是追求消除人们的苦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一般被称为“五有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内涵。

建设世界模式3.0

现在世界各国都进入了现代社会,由传统文化所导致的社会差异已经非常小,而且会越来越小,现在市场经济就是世界各国最大的共性,因此世界共同的模式,也应该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模式。

回顾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把古典自由主义指导下的低福利社会可以称为世界模式1.0,而福利社会则可以称为世界资本主义模式2.0,现在回归1.0模式是肯定不行,而2.0模式也并非理想,因此现在人类必须发展出世界模式的3.0版本。而笔者认为,这种世界模式的3.0版本就应该是低生存成本型社会。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提出,旨在解决现在人类所面临的难题,而现在的难题就是人们相信市场,又不想放任贫富分化的加剧,人们渴望福利社会,而又不加重税收负担,总结起来就是两对矛盾,即“市场经济和贫富差距”的矛盾,“福利社会和高税收”的矛盾。而这两大矛盾,只有“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才能解决。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怎么回事?

要想民众生活幸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民众有钱,而让民众有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民众的收入;另外一种是降低商品的价格,从而变相地提高民众的购买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第一种方法,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则是第二种方式。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不是要降低民众的生活品质,相反是要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民众的生活成本更低了,当然生活品质也就更高了。

现在人们总是一味迷信收入的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不一定给民众带来幸福感,美国、日本、欧洲可以算是世界上的高收入国家,但是那里的民众照样面临生存难题。因此要想让民众获得幸福,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改善民生,但由于市场经济的无序性,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能带来民生的改善。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普通民众“养家糊口”却越来越不易。民众普遍抱怨生存成本过高,这是因为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民众的生存成本也在增加,甚至增加的更快。在中国民生问题越来越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众收入的增长赶不上民众生存成本的升高,因为经济越发展,民众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就越多,因此民众生存成本提高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当然这不是要反对经济发展,而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民众从高昂的生存成本之苦中解脱出来。

高生存成本社会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种是生活所需要的物品越来越多,比如汽车地铁,比如高等教育,比如公共网络等,这些都是随着经济发展拉高民众生存成本的表现。

除了生活所需的物品越来越多,随着分工越来越细,生活所需要购买的环节也越来越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越来越不能自给自足,什么都要买,衣服不能自己做,要买,鞋子不能自己做,要买。现在提到市场经济,大家都会想到高效率,但是从来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市场经济的高成本,市场经济是一种成本极高的经济模式。比如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但是极其昂贵,这也是很多人买不起保险的原因。而且经济越发展,社会分工越细致,生活成本就越高。

以上两点,生活所需产品的增多和生活购买环节的增多是民众生活成本增高的根本原因,我们不妨再说得细一点,举例,比如人人上大学和人人有手机、电脑这类生活成本的升高属于生活必需品的增加,而衣服由自己纺布做衣服,到找裁缝店定制衣服,再到商场买衣服,则是分工带来生存成本的升高。

民众生存成本的提高主要有两个最直接的原因,一是不同的生活模式导致了生产成本升高;二是由高物价直接导致生存成本升高。

一、生活模式不同导致生活成本升高

生活方式是造成生存成本过高的一个主因,中国正处于城镇化时期,我们可以从吃穿住行用等方面,将农村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进行一下比较。比如在吃饭方面:农民都是吃自己种的粮食、蔬菜,可以免去经销商的层层盘剥,也省去了运输费用。比如在居住方面: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盖房,付出的只是一些建筑材料费。而在城市则需要向开发商购买住房,而开发商则要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开发商也要牟利,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暴利行业,这导致城市房价非常的高,而且农民住自己的房,还不用每月交纳物业管理费。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人均收入对城市和农村进行比较,其实这样比较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因为农村与城市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城市人要想达到与农村人达到相同的生活水平,其收入水平必须远远大于农村人才可以。

二、高物价是导致生存成本过高的直接原因

曾经看到过一个朋友的QQ签名“我搬家了,很远,很便宜”,看到这种的话,不知道是幸福还是无奈。

同样是城市生活,在不同国家,或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生存成本也不一样,这主要表现为物价的高低不一样,高物价是导致生存成本较高的最直接原因,而物价的不同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1.高税收导致高物价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高福利国家,高福利国家各种税收非常高,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上,价格也就非常的贵了,比如北欧的所有商品都非常的贵,在各个版本的世界城市物价大排名中北欧城市都高居榜首,最关键的就是高税收导致了高物价。

2.高房价导致高物价

高房价导致高物价的情况在东亚地区表现得非常突出,或是一些大城市这种情况也非常突出。首先,房价高,工人的生存成本就高,工人生存成本高必然带动工资上升,工资上升又必然导致物价升高。这两年珠三角地区的通货膨胀并不很厉害,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也不多,但高房价却导致了工人生存成本大幅提高,因此很多人逃离这些地方。其次高房价也会带动商业租金的提高,而商业租金的升高直接导致了商品流通环节的高成本,也可以导致物价升高。

3.级差地租导致的高物价

级差地租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繁华商业区往往商铺租金较高,经营者必须靠提高商品价格来弥补租金损失。因此在同一城市,不同地段,商品价格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越是繁华地段,商品价格就越高,民众的生存成本也就越大。

4.廉价商业模式的取消导致高物价

同样的商品也会因为不同的商业模式而产生较大的价格差异,比如流动商贩的存在可以让普通民众买到一些便宜的生活用品。露天菜市场可以让民众买到一些便宜的蔬菜。那些高档的商业模式所必需的装潢费用、照明费用、营销成本等都可以大大增加商品的价格。而政府如果强制取消一些廉价的商业模式,就必须导致商品价格的总体走高,加重民众的生产成本。

5.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高物价

劳动力价格基本上与劳动生产率成负相关关系。劳动生产率越低的经济体,劳动力价格越低;而劳动生产率越高的经济体,劳动力价格就会越高。因此发达国家一般劳动力价格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格则比较低。

劳动力价格的提升必然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那些机器化生产的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因此在发达国家那些机器化生产的产品都非常便宜,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则非常的高,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由于服务业不能进口,所以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价格则非常高。

民众的生存必需品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食品、纺织品、建筑;而享受型产品大部分属于机器化生存的产品,比如汽车、各种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等。民众的生存成本,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存成本,基本上是由生存必需品的价格决定的。因此生存必需品价格的提高,必然导致民众生活成本升高,生活压力加大。

6.导致物价比较高的一些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比较有共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导致物价比较高,比如在俄罗斯很多轻工产品都不能生产,需要进口,因此商品价格都比较高,而在美国由于其特殊的医疗保险体制,导致美国的医疗价格奇高。而投机炒作严重扭曲了商品价格也会导致高物价,人类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后,商品价格已经不再受成本价值的影响,并且也经常不受真实供求关系的束缚,而投机炒作则可以使商品价格长期偏离其价值,比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属于这一情况。

以上是造成民众生存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具体到中国来说,各方面的原因都有,但中国最突出的原因还是房价问题。

三、“低生存成本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