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语文故事
29774700000010

第10章 神秘莫测的方块字故事——情系汉字群争艳 力透万年尽国魂(4)

原来,这本书写成后曾交给沙皇书报检察官审查。书报检察官在审阅时,把有损沙皇淫威及达官贵人声誉的内容都删去了,有些删削毫无理由。

普希金对此非常愤慨。为了向反动派表示抗议,他就用省略号来代替整章、整页的诗句,而且特意把它印在书上,作为对沙皇统治的无声抗议和无情嘲讽。

当然,省略号代替整页整章的文字或诗句,是一种特殊用法。

汉字的禁区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美誉,他一生共写近三千首诗,题材之广可以想象。但据说因其母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写到“敏”字时也总少写一笔,读作“蜜”,因为林黛玉的母亲名字是“贾敏”。杜甫和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做,起因于古代的家讳。

所谓家讳,就是在日常言谈或行文用字时,要求回避父祖以及所有长辈的名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族的血亲祖先是最重要、最该供奉的,父祖被认为是宗族或家族血统的象征。正是出于这种敬祖的思想意识,中国人的家讳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家讳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封建礼法的承认。《礼记·曲记》上说“入门而问讳”,就是说到别人家做客之前一定要探明人家避讳什么,否则便是没有礼貌的表现。例如,南齐谢灵超的父亲叫凤,有一次他去拜访王僧虔,然后又去看他的儿子王慈。王慈正在练毛笔字。当时王氏子都以书法见称于世。谢灵超看到王慈练字,随口问道:“你的书法和虔公比怎么样啊?”王慈因为他触犯了家讳,毫不客气地回敬道:

“我和父亲相比,犹如以鸡比凤。”谢灵超因此狼狈而退。

《世说新语》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桓玄被任命为太子洗马后,乘船赴任,船停泊在荻渚。当时有位同仁叫王大,刚刚服了一种药名叫五石散,就去看望桓玄。桓玄为他备办了酒宴。王大因为服用了这种药而不能喝冷酒,于是不停地告诉侍从说:“叫他们温酒来!”桓玄听了这话竟然呜咽着哭泣起来,这使王大很不自在,就想离去。桓玄赶忙一边用手巾拭着眼泪,一边对王大说:“这只是触犯了我的家讳,关你什么事呢?”这件事以后,王大赞叹桓玄是一个旷达的人。按照晋代的习惯,触犯了已故尊长的名讳,必须依照礼节而哭。王大口口声声地说“温酒”,正好触犯了桓温的名讳,所以桓玄听了就哭泣起来。

家讳是受法律保护的。《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后削去官职,并判一年的刑罚。最倒霉的是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便郁郁寡欢而死。

子辈需要避长辈的讳,奴仆也要避开主子的讳。北齐的熊安全,一次去见和士开、徐之才。徐父名熊,和父名安,他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犯讲讳,于是将自己的姓和名的第一个字都改了,自称为觫觫生。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怕自己触霉头了。《红楼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薛蟠的老婆叫夏金桂,更是厉害。

“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个字来,凡有人不留心,误道一字者,她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一日她与香菱说话,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在古代,由于家讳没有国讳那样神圣,人们避家讳,只是在说话写字当中临时避讳,而不会去改变地名、物名、官名等固有的名称。不过,历史上也有朝廷会为臣下避家讳而不惜改换字。例如,宋人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

“后唐郭崇韬父名弘,以弘文馆为崇文馆。建隆间慕容彦钊、吴廷祚皆拜使相,而钊父名章,廷祚父名璋,朝廷改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二品。绍兴中沈守约、汤进之二丞相父皆名举,于是改提举书局为提领书局。此则朝廷为臣下避家讳也。”不过,这种朝廷为臣下避家讳之事,归根结底,是统治者为了取得权势大臣的支持、维护自己的统治。

明朝文字狱

文字狱几乎发生在中国的每一个朝代,作为极权政治的特色之一,都只是一些偶然事件。直到明王朝,朱元璋才把文字狱作为一种合法的谋杀手段。明朝初年,朱元璋严刑治国,大兴文字狱,这也是他刑杀作风的必然产物。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一贫苦农家。元朝末年,淮北大旱,瘟疫横行,朱元璋的父母与大哥均病饿而死。17岁时,朱元璋为了活命,先是四处打零工,后出家为僧。后来,朱元璋所在的寺庙被起义军烧毁,朱元璋走投无路投靠起义军,屡建功勋,至47岁建国称帝。由于朱元璋出身低下,文化水平不高,在他内心深处有一种很强烈的“自卑感”。所以,他对臣下的言辞格外敏感,导致了无数的文字狱,中国的皇权专制统治也因此而达到了高峰!

文字狱在明初朱元璋当皇帝时有个特殊的名称,叫“表笺祸”。明太祖登基后,按照前代典礼,规定凡遇正旦、万寿圣节,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尊号与册立东宫等礼节之时,内外文武诸司均需进表笺致贺。“表”指进上位之文,“笺”,则用于上东宫,二者体制有别,以示尊卑。这些表、笺主要是由官府的训导、学正之类的官员写成的,大都是一些粉饰太平、阿谀奉承之辞。

殊不知,许多官员就是因为这样的“官样文章”而惹上杀身之祸。

河南府尉氏县教谕许元所作的《万寿贺表》,其中有“体干法坤,藻饰太平”八个字,被怀疑是讽刺而遭满门抄斩。因为“法坤”音同“发髡”,“藻饰太平”音同“早失太平”。

陈州训导周冕曾作《万寿贺表》,内有“寿域千秋”一语,本来这是一个美好的词句。可是,朱元璋竟把“寿”附会为“兽”,又不认识“域”字,把“域”读为“或”字,而“或”字又和“祸”字同音,于是,周冕也难逃一死。

德安县训导吴宪所作的《贺立皇太孙表》中,有“天下有道,望拜青门”的话。结果,朱元璋认为“有道”就是“有盗”,“青门”自然是和尚庙了,这可就犯了他的大忌。所以,他立即下令将吴宪全家处死。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贺表》里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句。本来是歌颂朱元璋不仅自己,就连他的子孙都是世人的楷模。没想到朱元璋却解释说,“生”则僧也,“光”则秃也,“则”音近于贼。因此勃然大怒,将徐一夔斩首。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明朝有一个叫黄溥的人在《闲中今古录》中把它们统称为“表笺祸”。因“表笺祸”送命的人越来越多,主管此事的礼部官员上奏请朱元璋降一道表章,让天下臣民有章可循。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太祖命翰林学士刘三吾起草了一份《庆贺谢恩表笺程式》,颁布全国。命令以后如果遇到庆贺谢恩,官员们照表式抄录,送上即可。从此,文人学士乃至政府官员才避免因文字纠葛而蒙受不白之冤。

明朝初期,许多士子们不肯与新朝合作,也是朱元璋大兴文字狱的重要原因。士子们留恋旧朝,又看不起农民出身的皇帝,对新朝的前途缺乏信心,故此,大多数人都不愿出仕。所以,明初征辟士子,往往由地方官押解上路,如同囚徒。而一些武将自以为出生入死打下天下,见到文人被重用,心存嫉恨,屡屡中伤。有人在太祖面前说,文人善于讥讪,张士诚的名字是请身边文人起的雅名,却不知《孟子》中有“士,诚小人也”,其实是在借机骂他。

太祖一查,果然如此,因此非常注意从臣子的文字中寻找“讥讪”字句,屡兴文字狱。着名诗人高启,应苏州知府之请,为其新宅写了《上梁文》,结果因文中有“龙蟠虎踞”一词被腰斩。状元出身的翰林院修撰张信,是皇子们的教师,有一次,他教皇子们写字,随手写了杜甫的一句诗“舍下笋穿壁”作为临摹帖,碰巧给前来巡视的朱元璋看见了,认定张信是借古讽今,嫌朝廷寒酸,怒骂道:“堂堂天朝,讥诮如此!”随即下令将张信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