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掉王宗实后,刘、韩两人派人在皇帝的寝宫中进行了一番搜寻,最终在卧榻下找到了金匮,发现了那封要立魏王李佾为太子的密诏。刘行深与韩文约当即毁掉了密诏,另外又伪造了一封,指控魏王李佾、凉王李、蜀王李佶和威王李4人蓄意谋反,按律当斩,并改立晋王李俨为储君,立嫔妃段氏为皇太后,李俨更名为李儇。紧接着,由国舅段文楚出面,宣布唐懿宗已经病故,并将密诏公之于众。
在刘、韩两人一手的安排下,公元873年,12岁的晋王李俨在懿宗灵柩前继嗣皇位,史称唐僖宗。而李俨的4位兄长,以及与他们相关的族人则全部被处死。一时之间,唐王朝的宫廷内血流成河。刘行深与韩文约利用如此血腥的手段,完成了废长立幼的阴谋,同时掌握了更多的政权。
吃喝玩乐李俨称状元,一闻政事僖宗便头疼
唐僖宗继位后,年仅12岁的他对政事没有任何兴趣,只顾贪图享乐,与他父亲唐懿宗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了解,唐僖宗的娱乐生活十分丰富多彩,斗鸡、赌博、骑射、剑槊、音乐、下棋等,几乎无所不及,且无不精妙。此外,唐僖宗还非常喜欢打马球,并且掌握了很高的技术。他曾经无比自豪地对下人说:“如果我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肯定可以中个状元。”可见,这位皇帝虽然一无所长,但却十分自恋,同时他也似乎没有感觉到自己沉迷于游戏的做法是祸国殃民的大忌。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唐僖宗为了能够观赏到精彩的马球游戏,还时常拿国家的江山做赌注。有一次,他选了3位大将军进行马球比赛,并许诺得胜者可以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最终一位叫做陈敬的将军得了第一,唐僖宗遵照承诺,立即派他去西川任职。事实上,陈敬不仅出身卑微,而且在军事上也没有任何才能,据说他最初以卖烧饼为生。后来在其弟弟田令孜的帮助下才成为了一名将军。
田令孜也是唐僖宗统治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且同样为宦官。他在唐僖宗幼年之时就开始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使这位小皇帝对他产生了很深的依赖,并亲昵地称他为“阿父”。唐僖宗继位后,田令孜被任命为神策军中尉,他手中的权力,也丝毫不逊色于将李俨推上帝位的刘行深与韩文约,同时他对唐王朝统治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唐僖宗沉迷于游戏,将政事全部交由宦官们处理,而各位宦官则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根本就不顾国家的安危,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唐王朝衰落的步伐。在此期间,不仅宫廷内部混乱不堪,而且外部也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终导致了黄巢起义的爆发。
黄巢起义是指发生在公元878年~公元884年的一场起义运动,这场运动自濮州(今河南濮阳东)和冤句(今山东曹县北)两地而起,分别由王仙芝和黄巢领导,并得到了大批农民阶层的支持,势力强大。
据说在唐朝后期,由于官盐价格昂贵,许多百姓都没有财力购买,所以便出现了大量的私盐贩子,他们为了进行武装贩运,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组织,而黄巢起义的两位领导人王仙芝和黄巢则都是盐贩出身,且在组织中出类拔萃,各有所长。另外,在黄巢起义之前,关东地区还发生过旱情,百姓生活越来越困苦,但却仍然要承担税赋,使得民怨四起,从而为后来黄巢起义的队伍增加了更多的人力。
黄巢起义军一路横扫唐王朝大片地区,于公元881年攻入长安,并且得到了长安百姓的全力拥护。同年,黄巢建国大齐,年号金统。而唐僖宗则在宦官田令孜的帮助下逃往四川。
公元882年,在经过一番调整之后,唐僖宗对黄巢起义的大军发动了反扑。其在义武镇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宰相王铎,以及驻同州重镇的防御使朱温等功臣的帮助下,于同年将起义军赶出了长安。公元884年,黄巢起义军被彻底消灭,次年,唐僖宗返回长安,重新称帝。
“太上元皇圣帝”,一个听话的牵线木偶
虽然重新夺回了统治权,但唐僖宗所要面临的困难却越来越棘手。首先他所面临的即是黄巢起义给唐王朝带来的严重影响,此时,国内的大部分领土均被镇压黄巢起义的几位功臣所占据,而朝廷所能够控制的地区仅有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等数十州而已。这种割据现象对唐王朝的灭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不仅如此,而且在唐僖宗返回长安后不久,宫廷内部又随即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动荡,使他不得不再度离开长安。这次动荡是因深得唐僖宗信赖的田令孜而起,他眼见河中(今山西境内)节度使王重荣借助反抗起义军有功而独占了境内安邑、解县两盐池之利,心生嫉妒,多次想要从王重荣手中夺得盐池之利,但都没能成功。于是便联合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向王重荣开战,王重荣予以反击,并得到了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节度使李克用的全力协助,最终大败朱玫和李昌符,并进军长安。
王重荣在进入长安后,便将田令孜的所作所为都汇报给了唐僖宗,使皇帝对这位昔日的“阿父”不再信任。所以当田令孜想要让唐僖宗与他一起逃往兴元(今汉中)时,却遭到了皇帝的拒绝,可见,此时的唐僖宗已经不愿再任人宰割了。
眼见唐僖宗不肯听从自己的要求,田令孜只能采取强硬的手段,趁夜挟持了唐僖宗,先逃到了宝鸡,后又汉中。宫廷的朝臣们得知皇帝被田令孜挟持的消息,十分愤怒,他们原本就对田令孜有很多的不满,于是纷纷献策想要去营救唐僖宗。曾帮助田令孜攻打王重荣的朱玫和李昌符,看到田令孜大势已去,便于公元886年自作主张将襄王李立为新皇帝,改元“建贞”,想要效仿刘行深与韩文约,让李煴充当傀儡,以把持政权。而唐僖宗则被改尊为“太上元皇圣帝”,简称太上皇。
另一方面,被田令孜挟持的唐僖宗设法脱离了他的控制,并以正统为号召,率先对朱玫开战。唐僖宗的这一举动,不仅得到了王重荣和李克用的支持,而且朱玫的爱将王行瑜也反叛投身到唐僖宗的旗下。公元886年12月,朱玫及其党羽被王行瑜等人斩杀。傀儡皇帝李原本想要在一些官员的帮助下逃奔河中,却被王重荣抓住并杀死,其首级最终还被送到了唐僖宗的所在地。
公元887年,唐僖宗动身重返长安,但却遭到了李昌符的阻拦。这位凤翔节度使显然没有汲取朱玫的教训,竟然公然对唐僖宗发动攻击,最终因失败而被斩杀。几经周折之后,唐僖宗最终于公元888年2月再度返回了长安,并举行大赦,改元“文德”。此时的唐僖宗已经因多年的奔波劳顿,以及战乱的困扰而身染重病,一个月后便不治而亡,死在了长安宫的武德殿中,结束了他动荡不安的一生,享年27岁。唐僖宗去世后,其弟弟李晔继位,称唐昭宗,而李俨则被谥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千秋评说
李俨是个从小在宫中长大的纨绔子弟,从12岁继位到被逼退为太上皇,几乎没有独立执政的时机,一生都在宦官的操控下过着忍气吞声的窝囊生活。
他虽贵为皇帝,但却无法行使执政权力,反而成了宦官任意操纵的木偶玩具,也因此而对政治极度失望,就整日沉醉在各种游戏之中,以宣泄心中的不满。什么“斗鸭”、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等游戏无不精通。甚至自我解嘲地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足见,李俨对皇权的无奈和落魄,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施展政治抱负,反而需要靠游戏来排解心中的郁闷,可见大唐后期宦官嚣张的程度和帝王的尴尬处境。
由于李俨的一生都属于权力落魄的边缘群体中的一员,自然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他所做的一切,只能加速大唐帝国的快速瓦解。
4.李裕——宦官软禁皇帝后的提前登基者
李裕是唐昭宗李晔的长子,原为德王。然而,这位唐朝第23任皇帝在历史上却不被大多数人认可,其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
李裕这个被众人左拉右拽、上推下搡的继位者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位置,故而被世人称为唐废帝。而且,他的政治生命和身家性命都短得让人感叹,如沧海一粟般迅速消失在权力斗争的浑海之中。
继位内幕
大唐晚期,由于各种势力的集结,大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特别是在李裕之父昭宗继位时,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权力已经被宫内宦官和藩镇军阀瓜分殆尽。李裕的登基,就是宦官一手操弄的结果。可没想到这个被推上台的皇帝果然也只是个傀儡,懦弱得像个“软柿子”。这让宦官的气势更加嚣张,同时也引发了宦官与藩镇、朝臣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可叹的是,这位像皮球一样被推上去又踢下来的“王二代”最终仍然没有得到全身而退的结果,不禁让人感慨。
权宦肆虐,李裕成为政治摆设
李裕被推上政治前台,虽然有其偶然性,但也有其客观原因。李裕的父皇唐昭宗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他从小就目睹了宦官专权的惨酷现实,登基后便与宰相崔胤商量,准备铲除阉党。这让掌握京畿大权的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人既反感又恐慌。于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替代方案便被他们提到了日程上来。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李裕便被推上了政治前台,成了大唐名义上的最高执政者。但其实,他不过是攥在宦官手中的一只风筝,何时放飞、飞行高度,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左右的。
说到宦官专权,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刘季述;他也是让李裕过了一把皇帝瘾的最大推手。刘季述本来只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宦官,在唐僖宗时方显端倪,曾任右军中尉,屡升至枢密使。
昭宗向来痛恨宦官专权,依靠当时朝臣和藩镇的力量,一再裁抑宦官权势,除掉了杨复恭、景务修、宋道弼等宦官。但另一方面,神策军的领导权却仍然掌握在宦官手中,由刘季述、王仲先分别担任左右中尉。
刘季述和当朝宰相崔胤的矛盾很深,又怀疑昭宗要害他,一时间可谓是“左右夹击”。为了保住宦官的势力,右军中尉王仲先、枢密使王彦范、薛齐等人密谋的一场宫廷政变便悄然发生了。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11月的一天,昭宗在禁苑中打猎,大醉而归。趁昭宗沉睡之际,刘季述率领禁卫军1000多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尊奉小太子继承帝位。同时又假借皇后的名义,连夜传出命令:“皇帝听信谗言,肆意胡闹,随便杀人,皆大逆不道。两位神策军的中尉(指刘季述和王仲先)知道得很清楚。现在请让皇太子主持朝政。”
待到天色蒙蒙发亮,刘季述又陈兵殿廷,要挟宰相崔胤召集百官,控诉昭宗皇帝沉湎酒色,不配主持朝政。然后,把伪造好的敦请太子监国的文状出示百官,令众人签名同意。
宰相崔胤没想到刘季述会下手这么快,惊了一个踉跄,一时间也无计可施了,便只得在“废昏立明”的文书上签了字。接着,刘季述带兵护卫太子到了紫廷院。左有神策军的头目,右有驻京朝官,无一不被赶到思玄门高呼万岁,欢迎太子登基。
至此,在手里牵了多时的“风筝”被放了线。但刘季述知道,要想让这个“政治摆设”摆得稳,仅仅靠这些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趁热打铁,随即率领禁兵入宫。此时,昭宗刚刚酒醒,突然看见有兵士进来,“惊坠床下”,爬起来刚要逃跑,却被刘季述、王仲先拉住,左右挟持着坐下。
昭宗皇后何氏颇为见识,见大势不妙,立即站出来周旋:“军容长官本是护卫官家的,你们不要吓着他,有事请各位做主就是了。”刘季述立即拿出有百官签名的文书说:“陛下厌倦了这个宝位,大家的意思是要太子监国,请陛下颐养于东宫。”
昭宗哪里肯依,愤懑地辩解说:“我昨日与卿等欢饮,不觉过了点,何至于此呢!”
何皇后一把拦了下来,改口道:“圣人,就依他们的意思吧!”随后,何皇后当着昭宗的面取出传国宝玺交给刘季述,表示昭宗同意退位。随后,昭宗、何皇后以及侍从10余人被关进东宫少阳院内。
为了防止唐昭宗给外边通风报信,刘季述下令,一支笔、一张纸也不准送进去;就连任何金屑器具如兵器、针、刀等,也一律不准送入。他还亲自给少阳院的院门上锁,门上的大锁也用铁水熔固,防止有人进出。饮食全都要通过墙上挖的一个小窟窿递送进去。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广泛收拢人心,刘季述大赦天下,滥封官爵。对于平时受昭宗宠幸的宫人、方士等人,一律活活打死,就连昭宗的弟弟睦王李倚也没能幸免。而且他还常在夜间杀人,白天分十车藏尸运出。有的一车只装一两具尸体,以此显示自己的威风。
一时间,宦官专权,阉气四溢。而已经被推为皇帝的李裕,除了稳坐龙椅摆个样子之外,一无所能。
宦官藩镇争权,李裕池鱼遭殃
李裕的上台,虽然成为暂时的宦官风景,却引发了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倾轧。在彼此博弈中,李裕被晾晒在了一边,好似观景儿的客。刘季述虽然囚禁昭宗,拥立太子,挟制皇帝,大施淫威,但别说朝臣的支持,就连许多地方藩镇也都蠢蠢欲动,准备兴兵勤王,以图反正。
说到此,又要引出第二个关键人物朱全忠了。此人原名朱温,本出身世儒。但成人后,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温尤凶悍”,“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公元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很快便叛降了唐朝,并且屡立战功,升为大将,被赐名为朱全忠。此时的朱全忠握有重兵,是为河南节度使,镇守一方。
宫廷政变时,朱温正在定州行营,闻讯后立即返回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为了稳定政局,刘季述派自己的干儿子刘希度到大梁找到朱温,说明废立皇帝的原因,亮出伪造的太上皇退位诏书。同时,又许诺如若支持,局势稳定后则把大唐的政权交给朱温全权掌控。
这边,以宰相崔胤为代表的朝臣派为了挽救残局,也私下给朱全忠修书一封,请他带兵攻打刘季述。
面对双方的争取,朱全忠一时也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朱温虽然有当皇帝的野心,但感觉此时还不到时机,他还需要昭宗这张牌。权衡利益下,朱温囚禁了刘季述的使者,派亲信蒋玄晖秘密进入长安,与崔胤密谋,打算铲除宦官,迎昭宗复位,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这场政坛各利益集团的恶斗中,宦官毕竟不是朝臣和藩镇联合的对手。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正月初一,王仲先坐着轿子上朝。行至安福门时,预先埋伏好的朱全忠手下齐发,当即将王仲先斩首。然后,禁军将领孙德昭提着王仲先的脑袋,捉住了监守少阳院的将士,恭请昭宗与皇后一起出了少阳院。接着,崔胤一路扶着昭宗登上了长乐门城楼,率领百官齐呼万岁,表示祝贺。
就这样,刘季述在与朝臣和藩镇的利益角逐中败下阵来,“幕后推手”被抓,活活打死在长乐门前。他们的家属和族人也都受到了株连。
随着宦官势力的土崩瓦解,李裕这位被劫持的皇帝自然很快也就帝位不保,被其父唐昭宗重新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