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个身无分文、自身难保、债台高筑的挥霍者相比,我们可以从吝啬者那里获取更多的资助。
同情他人的不幸
当遭遇不幸或承受痛苦的时候,有些人喜欢去关注那些更为不幸的人,认为这样就能安慰自己。虽然这个方法人人都能做到,但想象一下,如果所有人都在承受这一切,我们还会有其他有效的方式么?因此,为了我们自己,还是多同情一下别人的不幸吧!
耐心和爱心
人类相互之间真正恰当的称呼并非是“Sir”(英语“先生”)、“Monsieur”(法语“先生”),而应是“Leidensgefahrte”(德语“难友”)、“compagnondemiseres”(法语“难友”)以及“myfellow-sufferer”
(英语“难友”)。这种称呼似乎非常古怪,然而却与事实十分吻合,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正确理解每一个人,并时刻提醒我们应保持坚忍、耐心,和对他人的爱——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该得到和需要给予的。
用包容和耐心获取别人的好感
要让自己容忍那些与自己相反的观点,并耐心对待别人对自己看法所提出的异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许就是牢记这一点: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经常对同一审视对象连续变换截然相反的看法?我们不也是会在短时间之内抛弃某一看法,而后又重拾这一看法,最后却又接受了与此看法相反的观点吗?这个对象在不同光线的映照下会显现出不同的样子,我们由此而相应改变自己的观点。
同理,在我们发表与别人看法相反的意见时,你可以这么说:“我以前持有的想法与你一样,但现在……”
不要苛求于人
没有人能够经得起真正的审视与检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会更为宽容地评判他人,我们也会更加珍视在他人身上发现的优点,无论这是出自其智力还是其他方面的因素。我们对他人的处境也将更为关注,并能认识到:从本质上来看,生活就是一种感到匮乏、不断需求与常常处于悲惨中的条件状态,不管是谁,都得为自己的生存奋力拼搏,因而就不可能总是一副笑脸迎人的模样。
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缺点
我们须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人们的愚蠢、缺点和恶劣的行径,因为我们眼前所见的这些不过是我们所属的人类的共同缺陷。而我们之所以会对这缺陷如此愤怒,只因为此刻我们自身还未显现这些而已。换言之,它们并没有现于表面,而是潜伏于深处。
学会怜悯
只有怜悯之情才是《圣经·福音书》中唯一倡导我们应该具有的“兄弟般的爱”。由此可见,唯一适合用来遏制我们的憎恨与鄙视情绪的是怜悯,而非我们口口声声寻求的“价值”和“尊严”。
嫉妒与同情
一个人道德上的善与恶,首先是从他对待别人的根本态度和心情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这种根本态度、心情带有嫉妒或者同情的特质。每个人本身都带有嫉妒和同情这两种对立且相反的特质,这两种特质来源于一个人对自己的状况和他人的状况所作的不可避免的比较。
嫉妒和同情之间是互相对立的关系——只要嫉妒产生的原因是别人处于与上面所述相反的情形,亦即处在良好的境况。因而,嫉妒与同情的相互对立首先在于诱发嫉妒产生的时机,然后,嫉妒才可以作为一种结果展现在感觉本身上。所以,虽然嫉妒并不值得提倡,但却是情有可原,并且通常来说也是人之常情。
看清他人的优缺点
每个人的完美优点与某一缺点相关联——这一缺点的形成是因此优点太过所致。反之,某一缺点又与某一优点相关联。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时常出现差错就是因为在和我们刚刚结识的人打交道时,我们往往会把他的缺点和与之相关联的优点相互混淆,或者反过来,小心、慎重的人就会表现得胆小、懦弱,节俭也就成了吝啬;或者,我们会把恣意挥霍视为豪爽大方,而粗鄙放肆就成了坦率真诚,有勇无谋就成了高贵的自信,凡此种种,层出不穷。
智力有缺陷的人很容易将自己虚假、卑鄙、下流的一面表现出来,而精明的家伙则懂得如何巧妙地将自己的这些劣性掩藏起来。另一方面,刚愎、乖张的心地常常会不以为然地妨碍了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智力其实可以被认清的真理!
同情别人的遭遇,而不是幸灾乐祸
人性之中最糟糕的特性莫过于对别人的痛苦始终感受到的快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灾乐祸。幸灾乐祸占据了同情本应置身的位置,而作为幸灾乐祸的对立面,同情却是货真价实的公义与博爱的真正源头。
从日常细节看透别人的性格
一个人的个性——即他既定的性格和智力——就像渗透力超强的染料,能够精确地决定他的所有行为和思想,甚至包括生活中最琐碎的细节——这真是奇妙至极。
在人类个性的影响下,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即记录着他的内在与外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会清楚地显现出他与另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差别。就像植物学家可以从一片叶子识别出整株植物,居维尔能够通过一块动物的骨头重构出这个动物,同样,根据一个人的某一种具有典型性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准确地了解这个人的性格。
换句话说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从这一行为而勾画出这一个人的,尽管这种行为只涉及一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但事实上,这些小事却常常能使我们认识一个人,因为在处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时,人们会很自然地提高警惕,小心地控制自己;而对于小事情,他们就会疏于防备,只是循着自己的本性行事。
从小事上鉴别朋友的好坏
任何人,如果在小事上不懂得体恤别人,那么他就会在大事上肆无忌惮。而如果忽略了一个人性格上的微小特征,那么,只有等他吃亏受累以后,才能了解到自己的特殊性格已暴露无遗了,而这也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
根据这个原则,当我们所谓的好朋友泄露出自己下流、恶劣的特性时——哪怕是毫不起眼的小事上面——我们就要立即与这些“好朋友”断绝往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误中他们的阴毒招数——只要时机一到,这些东西就会现形。
从吝啬者那里可以获得更多的资助
与一个身无分文、自身难保、债台高筑的挥霍者相比,我们可以从吝啬者那里获取更多的资助。西班牙有句俗语说得好:“身体赤裸者所能施舍的决不会比铁石心肠的人更多。”
和水平相当的人相处会更加自在
和与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在一起会更加自在,即使是智者,也更喜欢和同等的人交流,虽然这种交流一般来说只能通过这些同等的人的作品才能成为可能。所以,尚福尔的话相当正确:“没有哪一样罪恶能像过于伟大的品质那样成功地成为一个人拥有朋友的阻碍。”
识别诡辩者
诡辩者经常表现出很有学识和思想的模样,并且凭借这副模样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这些正是这种人寻找的幸福,也只有在这方面他们才会用心。如果我们想看出现实生活中的诡辩者,可以观察一下他们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方法。
尊严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
如果有人泛泛问及人的尊严应该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那对此的回答不用说,一定就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亦即道德建立于尊严之上,而尊严又是以道德为基础。
不要对所有的人进行尊严方面的评估
我们不应该对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进行价值与尊严方面的客观评估。因此,我们就既不应该考究他意志的卑劣性,亦不应该留意他智力的狭隘与局限,以及他头脑中的扭曲、反常的观念。
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这个人意志上的卑劣性就很容易使我们怀有对他的憎恨,而他的狭隘思想以及扭曲、反常的观念则引起我们对他的蔑视。
不要盲目迷信榜样
当榜样力量迫使一个人放弃他很想做的事情时,这种榜样所发挥的就是阻挠作用。换句话说,这是因为这个人并没有看到其他人去做这件事情——由此他得出一个泛泛的推论:做这件事情是不明智的,而且这件事情会给自己的财产或者声誉带来某种危险。
一旦这个人有了这种想法,他自然不乐意亲自调查一番,或者愿意亲眼目睹做过这件事的人所承受的糟糕后果。
看穿别人的面具
这个经过文明教化的世界,实际上只是一个巨大的化装舞会。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骑士、牧师、医生、律师、神甫、哲学家,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人。但这些人并非他们所表现出的那副样子,他们的外边就是一个面具。而躲在面具背后的,通常来说都是那些投机取巧,只知道谋取利益的人。
一个人为了能够巧妙地与其对手周旋,而戴上了从律师那里借来的面具——法律面具;而另一个人也为了同样的目的,选择了一款公共利益和爱国主义的假面具;许多人为了各自的目的而戴上了哲学、博爱的假面具,等等。
在一般情况下,所有这些面具的背后,都隐藏着商人、小贩、投机分子。
盯紧内心深处的魔鬼
隐藏在我们心中的憎恨、愤怒、嫉妒、怨恨和恶意。
这些郁积在心中的东西,就像毒蛇牙齿里的毒液,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喷发出来。而那时,人就变成了一个挣脱了镣铐、肆无忌惮、凶狠残忍的魔鬼。
如果没有等到合适的机会,那么最终它就只能抓住一个极其微小的机会,而具体的实施方式就是将这些发作的借口在想象中放大。
所以,我们必须要盯紧内心深处的魔鬼,不给它以作恶的机会。
不要轻易表现出愉悦
我们必须谨慎,不能对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感到愉悦,因为别人一旦知晓这些,就会有人做出与那个狱卒一样的行为:狱卒发现他管理的囚犯费尽心机寻找一只蜘蛛,并且将其驯服,以便从蜘蛛身上找到消遣,在狱卒发现了他的这个看来十分巧妙的办法以后,马上一脚就把蜘蛛踩死了。
时刻提防嫉妒之人
嫉妒总是与憎恨相伴相随。我们一定要提防别让怀有嫉妒之心的人成为自己名不副实的朋友。所以说,能够发觉别人的嫉妒之心,对于我们自身的安全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素质。
所以,我们应该研究、琢磨透彻、准确把握别人的嫉妒心理,从而能够破解他们的骗术,因为嫉妒的人随处可见,并且总是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地活动在我们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