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企业的领导者都能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带头建立这样的文化。可以想象一个领导不能带头遵守公司制度的企业,员工是否能够遵守制度?要想提高企业的制度执行力,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在企业中塑造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力文化氛围。
第三类:号令执行力。即主要是对人的依赖性,公司领导者一声令下,员工齐心协力将事情做好的能力。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号令执行力可以分为个人号令执行力和团队号令执行力。由于号令都是由领导者发出的,号令执行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领导者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和领导者在下属中的威信。
在不同的企业中,宣传和突出的重点不同,号令执行力的表现也不同。有的企业善于宣传和突出最高领导者个人,这时企业的号令执行力往往就是个人号令执行力,而以团队为导向的企业,其号令执行力往往就是团队号令执行力。
一个依靠个人号令执行力的企业,往往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在中国企业中,这种强大的号令执行力更多的是个人号令执行力,其来源于优秀的企业领袖,例如海尔的张瑞敏、联想的柳传志和长虹的倪润峰。而大家讨论较多的企业接班人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人号令执行力转换的问题。过去的企业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和决策能力使得他具有很强的个人号令执行力,一旦新的接班人上台以后,他的个人魅力和决策能力暂时无法为企业员工认可和接受,他的个人号令执行力将无法树立。这时,企业运作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动荡。
而优秀的成熟企业的号令执行力则表现为团队号令执行力,即高层管理团队所表露出来的号令执行力。团队号令执行力一般不会因为领导者个人的变更而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从个人号令执行力向团队号令执行力的不断过渡将是企业从不成熟迈向成熟,从成功迈向卓越的具体表现。
在初创型的企业中,号令执行力往往是比较强大的。因为这一时期,人们的团结精神十分突出,而且这时企业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企业的运作主要依赖于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只要员工认可了领导者的决策,就会不遗余力地执行。
而在一个大企业中,号令执行力的强弱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领导班子的团结程度和领导层的决策能力。事实上,优秀的大企业,号令执行力都是十分强大的。
制度执行力永远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执行力做保障,企业的运作也就无法规范,企业的许多优势也就不能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执行制度绝不能有例外
服从制度,不能有任何借口。领导者不能抛开制度打招呼、批条子,更不能借口或特殊贡献为某些违规行为开“绿灯”。
在平时工作中,为何有些老板总有这样的感觉:制度非常严密,规章也非常细致,为什么在一些领导身上还是会产生一些违反企业制度的行为?让员工不能满意。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在执行制度时有了例外。因此,要堵住违纪,领导作风建设能开展得实实在在,让员工对我们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满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服从制度时不能有例外!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应该是服从制度的模范,领导是决策者,更应该有服从制度的严肃性和主动性意识,而不应该超越制度、凌驾于制度之上。那样,既破坏了民主,也亵渎了法规制度。制度如果成为某些人随意搓揉的面团,员工便会丧失对领导的信任。因为领导有了例外,也就会有人进行模。为何我们在办事时,不是凭制度、凭规章,而首先想到找熟人、托关系,这实际上也昭示了制度可以放在一边,通过找关系或找熟人把不能办成的事办成的不正常现象的存在。这种领导者在服从制度时的例外,具有极大破坏性的示范和教唆作用。
服从制度,不能有任何借口。领导者不能抛开制度打招呼、批条子,更不能借口或特殊贡献为某些违规行为开“绿灯”。领导者嘴上要求严格服从制度,但一旦碰到特殊情况,就借口说某某对我们有贡献、某某是上级领导,以后在资金、项目上能够多多关照我们。那么上级又凭什么在服从制度时随意而“自由”?难道奖金的下拨和项目的确定,就是个别人说了算?还不是在服从制度时有了例外,让个别人享有特权。
《明史杂俎》记载,朱元璋有一次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乐?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最快乐,有人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最快乐,而一个叫万钢的大臣回答:“天下守法者最快乐。”朱元璋听后大悦,夸赞万钢“见解甚是独到”。
可以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只有有所敬畏,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保持清醒头脑。与个人作用、个人责任相比,制度问胚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要着力在领导中树立规范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的意识。把”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作为警戒。
有了小方面的例外,就会有大方面的借口。一些领导者就从小开始,先是为熟人开后门,办些小事,再到为亲朋好友提拔任用拍板无不是从服从制度有例外开始。也正是因为有某些领导这种”带头“精神,在企业内也就有许许多多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而不能及时被发觉。况且,服从制度的例外,也不是普通人能‘例外’得起来的。即使想例外,也得找领导者或权力部门才能例外得起来,这当中就会产生必然的违纪行为了。
因此,应该倡导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无论谁都不应该有特权和例外,领导者不仅要在服从制度上做表率,还要在全社会营造严格服从制度的氛围,让大家做服从制度的模范,做服从制度的监督者。破除例外,尽显公平,这才是我们享有尊严和体面的基础。
执行不力是因为监督不到位
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监督,就会给组织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但是,监督和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
很多企业在执行实践中,常常会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况,一般有两条:一是执行不力的恶果反馈,一是监督考核的发现。第一种发现是被动的,第二种是主动的更具有意义。
监督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监督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它却发挥着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监督,就会给组织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但是,监督和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监督过严使下属口服心不服,监督不力则可能使现场的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
1.监督是对制度的提醒和强调
工作的监督如果得不到严肃的对待,清晰而简洁的目标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没有及时监督与控制,而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
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没人监督,二是监督的方法不对。前者是只要做了就行,做得好与坏没人管;或者是有些事没有明确规定该由哪些部门去做,职责不明确,所以无法考核。常见的如,企业中的管理真空或者管理重叠问题,后者是监督或考核的机制不合理。
1997年,美国安然公司为了保证员工不断进步,采用了一套绩效评估程序:对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横向比较,按绩效将员工分为5个等级,这些级别将决定员工的奖金和命运。
但是,事与愿违,这套系统实际上形成了个体重于团队的企业文化。有位老员工说:“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和某人是竞争对手的话,我为什么要去帮他呢?”
到后来,这种压力拉动型的绩效评估机制也就逐步转化为一种拉帮结派的官僚系统。有些经理开始捏造问题、篡改记录,赶走那些自己看不顺眼的员工。公司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了。在组织目标落实中,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对执行过程会造成不力的后果,此时,在查找问题时要先查找制。
2.监督是落实的灵魂
监督是落实的灵魂,所有善于落实的人都会去监督组织所制订的计划的落实情况。
监督能够确保一个组织按照规划的时间进度表去实现目标。不间断地监督和跟进,就能够有效地暴露出规划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和问题,并迫使管理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协调和纠偏整个工作的进展,以期完成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目标。
3.监督控制的方式
工作监督控制通常有三种方式:其一是管理者依据工作计划进度与事先预计安排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去跟踪检查;其二是约定执行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汇报工作进度与相关情况及相关原因;其三是下工序或相关职能人员应在什么时候进行跟踪监控与回馈信息或递交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