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2988100000027

第27章 少表现自己,学会示弱(3)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成功人物,虽然他们通过非凡的努力达到成功,但是这种努力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甚至比很多人都幸福。这种人懂得平衡事业和生活,不但生活幸福,而且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其实,坚持理想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幸福生活。而且越是坚持理想,越是要追求幸福的生活。

在电视剧《决战玄武门》中,江丰一心想成为天下武功第一,这是他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离家到昊天门去学武。和他青梅竹马的秦惜惜舍不得他,于是不顾他的反对,一直跟随着。然而江丰醉心练武,冷落了她。她感情失落,这个时候李世民出现了。两人很快产生了感情。等到江丰武功大有成就想找惜惜时,发现一切都已经晚了。后来秦惜惜成了帝位争夺的牺牲品,而江丰为了秦惜惜而答应帮助夺位。到最后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个阴谋,自己悲情谢幕。

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故事中的道理却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有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一展抱负,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牺牲,以为自己必须牺牲什么。结果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最珍贵的已经失去了。

因此,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珍惜生活,学会看重过程。不但要看重理想实现的过程,而且要看重理想之外的生活。生活和理想并不矛盾,只是人们的偏见在作怪。

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就必须注重过程的点滴。任何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如果我们只看到结果,而忽略过程,就像只看到远方,而忽略了脚下的路,我们一定会忽略了脚下的陷阱,最后目标也无法实现。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固然有目标,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能够埋头赶路。

台上精彩的表演,不是一天成就的,也不是即时发挥的,而是在于平时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19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被当时的媒体一致盛赞为天才,对此,萨拉萨蒂回击说:“天才?三十七年来我每天都苦练十四个小时,他们居然叫我天才?”我们要想表现优秀,就必须不断地锻炼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仅盯着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坚信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古时,有一个人的箭术很好,从来都是箭无虚发,百步穿杨,被人们称为神箭手。周围的人都称赞他箭术高超,他有些洋洋得意。这个时候一个卖油的老人很是不屑,说这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神箭手一听,有些生气。卖油的老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话,于是表演了一下他的绝招:把油从铜钱孔穿过,但不打湿铜钱。神箭手心服口服。

老狐狸认为,要相信日积月累,水滴石穿。

示弱是麻痹他人的手段

老狐狸认为,示弱是麻痹他人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可以保全自己,取得最终的胜利。

历史上,司马懿就是通过示弱来取得政权的。

曹睿在许昌得了重病,于是把后事托给了曹爽和司马懿,要他们同心辅助才八岁的太子曹芳。

曹睿去世后,曹芳当了皇帝。曹爽很快就夺了司马懿的兵权。从此司马懿装病不出,他的两个儿子也退居闲职。

曹爽出身富贵,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出城打猎,过着帝王一般的日子。弟弟曹羲劝他收敛一些,以免遭人忌恨,曹爽却充耳不闻。但曹爽还是有些担心司马懿。

曹爽的部下李胜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曹爽便让他以辞别为名前去探望司马懿的病情。司马懿故意装出十分病重的样子,麻痹了曹爽。

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暗中密谋,要伺机杀了曹爽。有一天,曹爽和皇帝一起出城,司马懿于是招来以前的心腹将士,关了城门,同时向郭太后说曹爽奸邪乱国,应该降罪,并派兵守住浮桥,要杀曹爽。

得知司马懿兵变后,手下众将都劝曹爽利用皇帝调全国兵力共同讨伐司马懿,但曹爽哭了一夜,却迟迟犹豫不决。后来司马懿派人传话说:“此举只是要你交出兵权,将军尽管放心回城商量!”曹爽居然信以为真,放弃了反抗。

不久司马懿便查出了曹爽造反篡位的罪证,便将曹爽兄弟三人和手下全部杀掉。魏帝于是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父子三人共同执掌国家大权。

然而,历史上有些人确实不懂得示弱,他们生怕不能表现自己,东汉质帝、东汉末年的杨修和弥衡都是这样的人。

东汉王朝从汉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最小的是只生下一百多天的婴儿。因为皇帝年幼,所以由太后临朝执政,而太后会习惯性地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这样就形成了外戚专权的局面。一旦有的皇帝死后没有儿子,太后和外戚就从皇族里找一个孩子接替皇帝,以便他们控制政权。公元125年,东汉第七个皇帝汉顺帝即位,外戚梁家掌了权。梁皇后的父亲梁商、兄弟梁冀先后做了大将军。梁冀是一个十分跋扈的人,他胡作非为,公开勒索,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等到汉顺帝死了以后,接替他的冲帝是个只有两岁的孩子,只过了半年也死了。于是梁冀就在皇族中找了一个八岁的孩子接替,就是汉质帝。汉质帝虽然年纪小,但十分聪明,对很多事情都看得清楚明白。他对梁冀的飞扬跋扈看不惯。有一次,他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朝着梁冀说:“真是个跋扈将军!”梁冀听了,十分生气,当时虽然没有发作,但后来一想,这样聪明的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定然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暗暗把毒药放在煎饼里,送给质帝吃。汉质帝哪儿知道饼里有毒,吃了以后马上觉得肚子不舒服,不久也就死了。从此梁冀更加跋扈。但后来也没有落得个好下场。虽然梁冀死有余辜,但是汉质帝的死却让人觉得十分惋惜,他是很聪明的一个娃娃皇帝,但是他不够明智,在自己羽翼还没有长成之前就公然对守握重权的大臣挑衅,最后落得个被毒死的下场。如果汉质帝驽笨一点,或者即使聪明也不表现出来,而是在暗地里操作自己的计划,那么他也不至于让人如此惋惜。

杨修,字德祖,弘农人,才识广博。太祖杨震、曾祖杨秉、祖父杨赐、父亲杨彪,皆位居三公之位,官高位显,而且都有清廉的名声,杨氏是当时声震朝野的名门望族。杨修在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除郎中,25岁时被曹操请署曹属主薄,很受器重。杨修和临甾候曹植意气相投,谈词藻、论古今,交往甚密,有着很多千古佳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物,最后被曹操给杀掉了。原因何在?就在于杨修过于显示聪明。

杨修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喜欢说自己博学善言、文笔隽永,于是他恃才傲慢,目中无人,而且特别喜欢在曹操面前耍点小聪明,以为曹操是当时豪杰,自己能在他面前耍些小聪明,证明自己确实比他还要高明,殊不知这种想法本身是在意淫,最后落得个被杀的下场。当一次边关给曹操送来一盒食品,曹操亲笔写上“一盒酥”三个字,便把它搁置一旁。杨修看了以后,便擅自做主让左右分吃了。当曹操问这是什么缘故的时候,杨修回答说:“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我们怎么能够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听了,表面上嘻笑,但心里却十分厌恶。而杨修不知道,他自我感觉良好,他认为曹操不会为这种小事情生气,这样既可以显示长官大度,又能说明上下级亲密。而杨修完全错了,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埋下了祸根。曹操是能在小事上上纲上线的人,他能够提高到原则的高度上来看问题,杨修的作为完全可以看成是叛逆。

曹操平时十分害怕遭人暗算,于是曾经对人说自己患有梦中杀人症,告诉左右在他睡觉的时候,千万不要靠近,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为了给自己的病症找一个很好的证明,他话没有说多久,就在寝帐中杀了一个为他盖被的近侍。之后,曹操假装如梦初醒,先是故作震惊,然后是泣泪送葬。这本是曹操公示天下,以保证安全的好戏,但就在曹操表面痛苦流泪,心中暗喜成功的时候,杨修在一旁指死者而感叹道:“丞相不是在梦中,而是你在梦中啊!”曹操听说后更加厌恶杨修。

事过不久,曹操在斜谷一战失利中,终于抓住了杨修整理行装准备退兵的把柄,给杨修扣上了个“惑乱军心”的罪名,堂而皇之地拿下了杨修的脑袋。纵览史册,杨修之所以被杀,绝对不是因为鸡肋的缘故。曹操是一代袅雄,纵横捭阖,气吞日月,他处死杨修也绝对不是一时的愤怒,而是经过认真权衡的。弘农杨氏在当朝四世三公,而杨修的父亲杨彪是当朝太尉,杨修本人也才华横溢,作为一代名士而声名远播,绝对不是等闲之辈,曹操杀掉杨修是要承担很大风险和骂名的,曹操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曹操在杀死杨修后,曾修书一封送杨彪,并让夫人卞氏寄书给杨修之母以作解释。两封书信都充满了对杨修满腹才华的溢美之词,但其中有“屡违我军令”的字句,这可见曹操杀杨修之心早就有了。杨修的放浪形骸、锋芒过露、自恃清高而放荡不羁的性格,注定了他为曹操所不容。

杨修并不是一个武将,屡违军令的事情也很难影响到战争的格局,事实上杨修的所作所为对战争的格局确实没有多大的影响。曹操兵败斜谷和杨修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曹操却以“屡违我军令”之名杀了杨修,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杨修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他介入了曹操儿子的夺嫡之争,即使如此,但杨修在当时要想不死,却是完全有可能的,他只要不那么聪明就行,即使本身聪明得无法改变,也不要显示出聪明来就行,而他却做不到。

三国时期还有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物:弥衡。弥衡是当时的名士,以骂人闻名于世。其骂人的技巧堪称空前绝后,旷古未有。最着名的一骂,就是击鼓骂曹操。当时曹操选贤任能,孔融举荐好友弥衡。曹操也久闻其名,欲礼而贤之。但没有想到弥衡的恃才傲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朗朗乾坤,人才济济,能入弥衡之眼的不过一两人。在大堂上,曹操引以为豪的一班文臣武将被弥衡贬得一钱不值,张辽当即要杀弥衡以出恶气,而曹操还算有点爱才之心,不忍心杀他,于是让他当了鼓手。此举是为了羞辱弥衡一番,杀杀他的嚣张气焰。而弥衡倒好,竟然在曹操大宴宾客这种庄重的场合脱了衣服,光着身子大骂曹操,这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骂,不仅是擂鼓大骂,还脱光了衣服骂当时权倾朝野的曹操。

而高明的曹操并没有立即让他做刀下之鬼,而是把弥衡派到荆州刘表那里。当在曹操那里碰壁之后,弥衡却没有丝毫悔改,在刘表那里继续受挫。弥衡坚信自己并没有错,坚信自己是一颗金子,总有一天会闪闪发光,然而弥衡没有遵守入世的潜规则,他不是主动去适应那个社会,而是书生意气地寄希望于社会来适应他。于是弥衡被刘表派到江夏,弥衡又把刘表的大将黄祖骂了个狗血淋头。黄祖不是曹操,当场一刀就把弥衡给杀掉了,死的时候才24岁。

曹操、刘表和黄祖究竟该不该骂姑且不论,即使假设他们该骂,但弥衡有何等资格来骂他们。最后在曹操和刘表的阴谋中,在黄祖的鲁莽中弥衡丢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