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老乡,就必然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双方之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用家乡话作见面礼,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带给你的种种好处。
(2)利用乡产
在与老乡打交道时,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既为同乡,互相帮忙,如还用送礼物给对方,这不太俗了吗?这种想法在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广义来说,则是谬论。
老乡与其他关系不同之处就在于,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情存在于心上。“乡产”也许是很普通的东西,本身并不贵重,但在“乡产”上所包含的情意却非“乡外人”能看出来,体会出来的,它会起到勾起老乡思乡之情的作用,然后会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对你这位老乡“另眼相待”,照顾有加。
(3)利用乡情
一个人,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也许一开始并不感到有什么难过,但时间一久,或在他乡碰到不习惯的生活习俗,或遇到挫折,他就会感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也许,这个时候,一个人才会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家乡上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那是支持着游子出外去闯世界的精神倚靠。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割据,因此各个集团为维护自己的势力,老乡关系在这时受到了格外的重用。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当时山西就流传出这样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阎锡山重用五台同乡,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都被五台人占据。陈炯明是广东海丰人,他做了广东提督后,大用海丰人,省政府里到处都能听到海丰话。孔祥熙是山西人,他在他的金融系统重用山西人,理由则是“山西人会理财……”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也不可忽视老乡的作用。罗某是个早年离开家乡出外闯荡的游子,现在异乡成家立业,家庭生活美满,但美中不足的是,罗某一直为没回家乡而感到遗憾,哪怕在这里能碰上几个老乡也好,思乡之情可见一斑。
恰在这里,同在这个城市的另几位老乡,深感有必要成立一个老乡会,定期聚会,加深感情,有什么事大家以后可以多加照应。
罗某一接到邀请,就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其中,积极筹划、联络老乡,把这个同乡会当成了自己的又一个“家”,并成为其中的领导者之一。
经过两年的时间,同乡会终于发展到了具有近500人的规模,罗某也等于多认识了近500人,这些老乡,各行各业,贫穷富贵,兼容并包,用罗某自己的话说:“我现在办什么事都很方便,只需一个电话,或打声招呼,我的老乡就会为我代劳……”
正是因为罗某充分认识到了同乡会的重要性,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结交老乡,才会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可以借力的群体,这于己、于他人又何止是简单的一些方便呢?
所以,结交好老乡关系,对于帮助自己办事成功,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在这里要说明的就是,去找与老乡之裙带,是希望彼此在关系上有一层另外的保护膜,但这层保护膜千万不能是自己做了一层贴上去的,那样的关系是持续不了多久的,一旦膜破了、裂了,于己、于他人都不是一件好事!
2、以裙带连裙带
亲故亲故,无亲不顾。亲之所以亲,就是因为彼此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因此也就有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之说,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促织》里的这句话道出了“亲”的性质、精髓。
之所以要搞好亲戚关系,那是因为亲戚之中很有可能会有人“得道飞升”,那么,除了面上亦觉有光外,也就可以沾点仙气,得一回“道”。
着名诗人徐志摩当年拜师学艺,就多亏了一位亲戚的引见。
徐志摩还在7岁的时候,就已非常聪明,且对语言及文学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直到15岁了,他还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长进不大,迫切需要一位精于此道的老师来指点他。
当听说有一位叫梁子恩的人在这方一面很有造诣时,他很想投入其门下去学习,但苦于没有人从中引见。
恰巧的是,徐志摩的表舅与梁子恩是同窗好友,于是,他就前往表舅家请求表舅从中为其引见。
在与表舅的一席交谈中,徐志摩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迫切愿望,他那坚定而又略带哀婉的语气,以及对长辈的谦恭之情,深深打动了表舅,使表舅觉得此子乃可造之材,于是,最后答应了他,并亲自带徐志摩去梁子恩的家,让其拜在梁子恩的门下,从此,老师的辅导加上自身的努力,徐志摩在诗歌上的造诣突飞猛进,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利用亲戚关系时,言语起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善用亲情在很大程度上要善用语言去说服对方,感动对方。
除了言语技巧外,在中国的亲属往来中,也可以用“投桃报李”之法。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平常,但运用起来往往因人而异,结果大有不同,这其中也是有奥秘所在的。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中的这句话,道出了人际关系中的酬报原则。
在社会交往中,任何人都免不了帮别人的忙,也免不了为别人所帮忙,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亲属往来中,当求助于亲戚时,出于亲戚关系,表面上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可真正做起来时,却会拖拖拉拉,或借故推托。
为什么呢?在亲戚的眼中,求助人即使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一个普通人,当彼此之间并没有很近或很深的血缘关系时,亲戚无须加以特别照顾。
因此,在利用自己的亲戚关系之前,何不先让人家利用一回,让对方欠下一个人情,或者干脆说,让对方小小地利用一回,欠下一个小小的人情;继而,在“投桃报李”的社会道德的约束下,在亲情的基础上加上恩情,何愁所求之事不成?
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权倾朝野,但有谁知道她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八旗女子登上太后的宝座的呢?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谈谈安德海——慈禧太后的一个远房亲戚。
慈禧太后原名叶赫那拉氏,十六岁时被咸丰帝选秀女时选中,作为一个普通的秀女,入宫之后,叶赫那拉氏每天对镜梳妆,精心打扮,等候着皇帝的临幸。可是,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曾见过皇帝的人影儿。因为皇上妻妾众多,如今又来了这么多秀女,哪里顾及得过来。所以,叶赫那拉氏也和无数的宫女一样,被冷落在宫中桐荫深处。然而,叶赫那拉氏可不甘心这样无声无息地呆下去,她的小脑瓜飞快地转着主意:凭个普通秀女,要接近皇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她懂得:人托人,能上天。于是,她找到了同是镶蓝旗的亲戚,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红得发紫的大红人)——安德海,请求他帮忙,安德海一见是一位不很熟悉的亲戚,起初并不热衷于帮助叶赫那拉氏。
很快,叶赫那拉氏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把每月由内务府发给的月银攒起来,买通安德海来打听皇上的消息。
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一时,叶赫那拉氏得到安德海送来的消息,说:“近几日咸丰帝每天饭后便乘坐小轿从初宫到水木清华阁去午睡避暑,来回都从桐荫深处经过。”
于是,叶赫那拉氏抓住机会,每天午后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那里婉转高歌;从此经过的咸丰帝被她的歌声与美貌迷住了,当即叫叶赫那拉氏到他的初宫去,召幸了她。
不几日,叶赫那拉氏便被封为贵人,但她仍不满足,继续给安德海以恩惠,而安德海在亲情与恩情的“威逼”下,成了咸丰帝与叶赫那拉氏之间的桥梁,及时地把咸丰帝的行踪与言谈告诉叶赫那拉氏。就这样,凭着这个亲戚的通风报信,叶赫那拉氏的地位迅速提升,从贵人到懿嫔,从懿嫔到懿妃,后又升为懿贵妃,最后终成为两宫太后之一,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叶赫那拉氏懂得利用“投桃报李”的方法处理与利用亲戚关系,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投桃报李”是一种互逆的过程,就是说,除了可先“投桃”后得到亲戚的“报李”,也可先让亲戚“报李”后再“投桃”。求助于亲戚时,在亲情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可先允诺“投桃”,从而得到对方的“报李”。
清朝中期的“红顶子商人”胡雪岩就很善于利用这种技巧去利用亲戚关系。
有一次,胡雪岩为了购进一批昂贵的珠宝,急需要一大笔钱,但苦于自身没有那么多的现银,找别人借又因为数目太大,没有人肯借给他。
于是,胡雪岩就去找他的堂伯,他是当时富甲一方的茶叶商人,家财万贯,且经常仗义疏财。当胡雪岩把来意说明之后,并向堂伯保证,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到时答应分给堂伯三分红利。
胡雪岩的堂伯一直十分欣赏他,认为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再加上有三分红利的诱惑,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于是,在没有任何抵押、担保的前提下,只有胡雪岩的口头承诺及彼此的信任,堂伯便借给了胡雪岩三百万两银子,这相当于他资产的三分之二。
结果,这笔珠宝买卖及最后的交易十分顺利,胡雪岩不但收回了成本,还赚了几百万两的巨额利润,并如数将先前允诺的本钱与红利一并还给了堂伯。
如此看来,在求助于亲戚时,可充分运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对方,然后做出承诺,让对方能够最大程度地相信自己。这样,才可能先得到亲戚的“报李”。
但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就是在做出“投桃”的承诺之后,就必须要凭自己的良心办事,要有诺必践,千万不要做出小人行径,暗中坑亲戚一把。果真如此的话,亲情这条路会被彻底堵死,相信一般的人都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3、明里暗里自我贴金
自我贴金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法,能使别人对你羡慕、相信甚至崇拜。它既能抬高贴金者的身价(即使这个人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又有了这种效果,不但会使你办事顺利,还有机会登堂入室,爬到更高的台阶上去。所谓“稻草变金条”,正是这个道理。
一般人常常以为,那些经常出入高级场所与上流人物打交道的人,就是上流人物。一些人就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在上流场上冒充上流人物。他们会对饭店的构造、设备、菜单等,作一番详细的了解,在招待自己选择好的欺骗对象时,就表现出自己是这家饭店的常客。只要他的表演技术高明,警戒心很高的人,也常常会受迷惑。他会向你这样介绍说:“这家饭店的菜最有名,汤也是相当可口的。”当你想上洗手间时,他会毫不含糊的告诉你在什么地方。就这样,在他的热情招待下,你的警惕心就渐渐地放松了,并一步一步陷入他预先设计好的圈套。
同样,当你邀女友到某饭店用餐时,若对每位服务员都表现出很熟悉的样子,并以亲切的口吻对他们说:“你还是那样,生意不错吧。”这样,你的女友就会以为你是这家饭店的常客。
显而易见,这种技巧很有心理学的依据。当你与一位对你信心不大的对象洽谈生意时,利用这种心理,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你首次招待你久已仰慕的女友用餐,也同样使用这种方法,女友就会很容易地对你放松警惕,将你当作很可靠、可信赖的伴侣而陶醉在对将来生活的幻想中。
同样,泰然周旋于权贵之间,也极易使人产生你来历不凡的错觉。
曾担任日本商社副董事长的海部八郎先生,是公认的才华横溢的人,同时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贴金大王”。为增加自己的权威性,他经常亲密地称呼一些他从未见过面的政界大人物。他常对人这样说,“刚才田中先生打电话给我……”或说“我刚刚参加过福田纠夫的记者招待会”。
随意称呼大人物的名字,是抬高自己身价的一种绝招。因为如何称呼人,往往是两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亲密程度的反映。如果你想借田中首相的名字抬高自己的身价,称首相不如称田中先生效果好,而称田中先生又不如称田中效果好,换句话说,越是随便,就越能给人以“自己与大人物亲密无间”的印象。
另外,由于身世和经历是最容易打动别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办事过程中,如果能巧妙地改变自己的身世和经历,这种贴金术也非常奏效。
美国共和党人麦卡锡就是一个十足的“贴金高手”。
麦卡锡1908年出生于美国的威斯康星州,1935年毕业于马克特大学,后来从事律师职业。30岁那年,他第一次竞选州法官职位,与当时在职的一位66岁的法官竞争。麦卡锡为了在竞选中投机取胜,开始玩贴金的手段,在他们两人的年龄都有依据可查的情况下,麦卡锡居然不顾事实,竟把对手说成73岁,有时还说成89岁,并将自己的年龄减少了1岁。麦卡锡的谎言竟然获得了成功,他当选为州法官。这使初出茅庐的麦卡锡尝到了贴金的甜头。
二战期间,麦卡锡应征入伍,在海军陆战队中服役。他在服役期间,并没有参加过战斗,是在办公室里度过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他是侦察轰炸机第235中队的情报官,任务是在办公室内听取执行任务回来的飞行员的汇报。在二战期间,他的确受过一次伤,但并不是参加战斗负的伤,而是在一次水上飞机供应舰上的宴会上喝醉了酒,从梯子上摔下来,跌断了一条腿。
麦卡锡从海军陆战队退役后,于1945年当选为巡回法庭的法官。到任伊始,麦卡锡立刻制定了一个竞选威斯康星州国会议员的计划。他提出的口号是“威斯康星州在参议院里要有个机尾炮手”。为了成功,他重操旧业,故伎重演,用谎言来吹嘘自己在二战期间的“英雄业绩”。他吹嘘自己当过机尾炮手,曾多次执行战斗任务,在太平洋战争中出生入死、英勇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吹嘘自己怎样在战壕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漫长的夜晚,怎样给他领导下的阵亡战士的家属写信,表示他一定信守对烈士作出的诺言,把一团糟的国内政局清理一新。
1946年,这位善于贴金的能手在没有半句真话的竞选中,居然当选为美国参议院的参议员,麦卡锡再一次尝到了贴金的甜头,并且从中悟出了一个哲理,那就是谎言可以出人头地,可以飞黄腾达。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类似于谎言甚至自欺欺人的贴金术有失厚道,并不值得推广。但是应该承认的是,在现实中,比起顽固的老实态度,它宛如一张特别有用的通行证,确实更能使你畅通无阻,因此也更有利于你的发展。所以说,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尽快摆脱你穷人的身份,也不必太认真保守,有时在其他办法都行不通的前提下,不妨试一试自我贴金术。
4、巧借显贵,提高身价
攀龙附凤之心世人都有,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什么大人物,如果能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自己也便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说不定就从一个穷小子变成别人眼中的上层人物,从而在办事过程中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