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时间是你可以掌握在手中的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到时间的价值。我们应当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有限的人生中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掀起时间的面纱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钱。
哲人伏尔泰问:
“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长而又是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智者查帝格回答:
“世界上最长的东西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东西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着的人看来,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看来,时间是最快的;时间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时间会把它冲走,而凡属伟大的,时间则把它们凝固起来,永垂不朽。”
生命是由时间累积起来的,如果你珍惜生命,那么就要去珍惜时间。
“别忘了,时间就是金钱。假设,一个人一天的工资是10个先令,可是他玩了半天或躺在床上睡了半天觉,他自己觉得他在玩上只花36个便士而已。错误!他已经失去了他本应该得到的5个先令……千万别忘了,就金钱的本质来说,一定是可以增值的。钱能变更多的钱,并且它的下一代也会有很多的子孙。
假如一个人杀死一头能下仔的母猪,也就是毁灭了它所有的后代,甚至于它的子子孙孙。假如谁消灭了5个先令的金钱,那样就等于消灭了它所有能产生的价值。换句话说,可能毁掉了一座金山。”
这段话是美国着名的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段经典名言,它简单直接地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假如你想成功,就必须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时间是你自己可以握在手中的最宝贵的财富。那些在事业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时间的利用。我们来看看法国着名作家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自己一天的时间的。
午夜,墙上的挂钟敲了十二响,巴尔扎克准时从睡梦中醒来,他点起蜡烛,洗一把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是最宁静的时刻,既不会有人来打扰,也不会有债主来催账,正是他写作的黄金时间。
准备工作开始了,他把纸、笔、墨水都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这是为了不要在写作时有什么事情打断自己的思路。他又把一个小记事本放到写字台的左上角,上面记着章节的结构提纲。他再把为数极少的几本书整理一下,因为大多数书籍资料都早已装在他脑子里了。
巴尔扎克开始写作了。房间里只听见奋笔疾书的“沙沙”声。他很少停笔,有时累得手指麻木,太阳穴激烈地跳动,他也不肯休息,喝上一杯浓咖啡,振作一下精神,又继续写下去。紧张有序的写作一直持续到早晨八点。此时巴尔扎克草草吃完早饭,洗个澡,紧接着就处理日常事务。印刷所的人来取墨迹未干的稿子,同时送来几天前的清样,巴尔扎克赶紧修改稿样。
修改稿样的工作一直进行到中午12点。整个下午的时间,他用来摘记备忘录和写信,在信上和朋友们探讨艺术上的问题。
吃过晚饭,他要对晚饭以前的一切略作总结,更重要的是,对明天要写的章节进行细致缜密的推敲,这是他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晚上8点,他放下了一切工作,按时睡下了。
这普通的一天,只是巴尔扎克几十年间写作生活的一个缩影。
巴尔扎克曾经这样说过:“我发誓要取得自由,不欠一页文债,不欠一文小钱,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干到底。”他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尚未完成的《人间喜剧》。他向医生了解确实的病况,医生问他:
“你完成那些工作还要多少日子呢?”
“六个月。”
医生摇摇头。
“六个月都活不到吗?六个星期怎么样?”
医生还是摇摇头。
“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也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卷校订一下!”
医生只是劝他即刻写遗嘱。
“什么?六个小时?”
就在他这样问着的时候,死神悄悄地来到了他身边。
虽然巴尔扎克没有完成心中的夙愿,但是他惜时如金的精神使他为后世留下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一本杂志曾经对人一生在时间的支配上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站着,30年;睡觉,23年;坐着,17年;走着,16年;跑着,1年零75天;吃饭,7年;看电视,6年;闲聊,5年零258天;开车,5年;生气,4年;做饭,3年零195天;穿衣,1年零166天;排队,1年零135天;过节,1年零75天;喝酒,2年;如厕,195天;刷牙,92天;哭,50天;说“你好”,8天;看时间,3天。
英国广播公司也曾委托人体研究专家对人的一生进行了“量化”分析,有些数字可以作为上面推算的补充:沐浴,2年;等候入睡,18周;打电话,2年半;等人回电话,14周;无所事事,2年半。以上推算和量化分析并不全面,而且有些数字也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性,但为我们大致列出了一个生命的账单。
很多人看了上面这个生命账单之后都会感到生命的短暂。这份账单上的时间开支,有一些是非花销不可的,但有的却完全可以节省。
着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待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进,班杰明的房门大敞开着,眼前的景象却令青年人颇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班杰明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时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漾着微波。
可是,没等青年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看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时间的面纱就是那么的简单,每一分一秒都是那么的弥足珍贵,生命中最不能挥霍的就是时间。
所以,每个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必须考虑并安排好:我该为哪些事花费时间?哪一些可以忽略或缩短?
只有像计较金钱那样计较时间,我们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开发时间的价值
很多人把时间当作河,坐在岸旁,束手无策地看它流逝;也有的人把时间当作自己忏悔的温床,躺在对过去的追忆与哀悼中,苦苦呼唤着已逝的时光;还有一些人把时间看作未来的宠儿,总是在晚霞中想像着旭日初升的欢愉,而时间自己却不管你把他当作什么,都按他自己的步伐从容不迫地走着;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而你对待这三者的态度决定了你是能抓住时间还是被时间所抛弃。
莎士比亚说过:“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定,一个人能拥有把握的就是今天的时间,虚度今天,就是毁了昔日成果,丢了来日前程。
安格斯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他,安格斯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断断续续地维持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他们知道与其骗儿子说外祖母睡着了(可他总有一天要醒来),还不如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安格斯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以后,安格斯每天放学回家,在家里的庭院里面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到地平线以下,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的。
时间过得那么飞快,在安格斯幼小的心灵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他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就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他觉得自己跑赢了太阳。以后他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完成的作业,他十天就做完了。那时他三年级,常常把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安格斯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20年里,他因此受益无穷,虽然他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来有的时间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快,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一个人如果要珍视时间,那么首先所要做的就是追赶今天的太阳,因为它太宝贵了,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忘掉今天的人也将被明天所忘掉,今天的每一分钟都是经过了过去数亿分钟才出现的,世上再没有比这一分钟和现在更好,一个今天胜于两个明天。美国诗人朗费罗说:“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时间就是一座脆弱的桥梁,我们每迈过一步之后,它就已经变成过去,变成永恒。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再属于我们。
生命有它的各个阶段:青年、中年、老年。我们每走过一个阶段,那扇门就在我们的身后关上、锁上了,而门锁则在门的另一边,没有人能够打开。
生命不能重复,时间不会倒流。
我们没有回头路可走,说过的话无法收回,做过的事无法重做。我们曾经拥有的事物不是被别人剥夺,而是被锁了起来,变成了尘封的历史。
但是,我们还有今天,我们可以创造今天。当今天在有朝一日写成历史时,我们可以赋予其更深的意义,就好像一出戏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一样。回忆过去不如奋飞今天,射出去的箭已经不能再回头了,过去,过去,过去,当你这么念叨的时候,现在就在你的念叨声中也成为了过去。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只有那些从头到尾利用好时间的人,他的时间才算没有虚度,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但是伟大的功绩就蕴含在这零星的时光中。
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黑夜与白昼有规律地交替,哪一方也不会更多地占去另一方的时间。生命则被分为有限的几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每一个阶段都有只适于这个年龄段的特殊工作,就如同种庄稼,一旦错过了季节,一切劳作都将是白费工夫。
既然时间是有限的,既然不可抻长也不能缩短,时间的价值又体现在如何利用上,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它、很好地利用它,而利用它就要把它开发到底。
“一天24小时,谁都是被平等地赋予”这个命题已成为时间管理理论的公理。但事实不然,我们所知道的大政治家、画家或音乐巨匠、文豪、学者,像罗马的凯撒大帝、日本的空海和尚、意大利的达·芬奇、德国的莱布尼兹、德国的歌德,以及现代分秒必争的铁腕经营者,他们在一天24小时当中,经手完成的工作量,无论在质或量方面,都是超乎一般人想像的。但同样拥有一天24小时的其他人,却不留下任何痕迹。可见,就是一天24小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被平等地赋予。同样一天24小时当中,两个不同个体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的例子,在现实中不胜枚举。所以,我们就要寻求以“钟表”计时的一天24小时之外,是否还有另创的一段时间。
例如莫扎特只活了35岁,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做了600首以上旷世之作遗留于世。而其他活了70年、80年的凡庸音乐家却比比皆是。以实际使用的时间来看,莫扎特的一天24小时,他的每一分、每一秒比起其他凡庸的音乐家,可说是更长。这个时候二者所拥有的时间是无从比较的不平等。
再以歌德和达·芬奇的成就比较。歌德通过诗、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作品。在他27岁被任命为瓦马尔参议员以来,在政界里也相当活跃,做出了很多业绩,1815年被任命为国务大臣。在此之外,他也绘画,还从事解剖学、地质学、矿物学、植物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他在小说方面有《少年维特的烦恼》、《威鲁希勒姆:管理者的明星生涯》;戏曲方面有《浮士德》、《塔利斯的伊菲可利亚》、《大可夫塔》;此外还有自传、论文作品如《诗与真实》、《色彩论》等。达·芬奇留下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其艺术成就却众所皆知。此外,他不只是一位艺术家,对于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建筑学、兵器制作、机械学、植物学也有相当研究,把文艺复兴的理想(万能的人)几乎完全实现。他的绘画名作,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圣安娜与圣母子》、《最后的晚餐》《壁画》,都是脍炙人口的;着述方面有《绘画论》;科学方面解剖学、空气力学的研究成果对后来降落伞、直升机的发明有启发性的成就。因此,显而易见的是:伟大的人、留下大业绩的人,总是世上把时间开发得最彻底的人。
今天的时间是个常数,然而对于那些时间的开发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六十倍。如果你把每分钟的时间都拉长了,时间就真的为你所驾驭掌控,“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你不需要夜夜秉烛,但你可以想想在空闲的时候干点什么,你闲暇的时间则往往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珍惜每一分钟
浪费时间是生命中最大的错误,也是最具毁灭性的力量。大量的机遇就蕴含在点点滴滴的时间当中。浪费时间往往是绝望的开始,也是幸福生活的扼杀者……明天的幸福就寄寓在今天的每一分钟里。
在美国近代企业界里,与人接洽生意能以最少时间产生最大效率的人,非金融大王摩根莫属。为了珍惜时间他招致了许多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