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寻求的这种文字,要兼有两方面的特征,其一是与“书同文”有某种联系,即从外观上看属于汉字系统(后世称“汉字文化圈”)之内,不违王法;其二是能成为壮语的文字符号,可记录壮语词语,表达壮语词汇的音义。这可把壮族祖先难住了。好在南越国很快建立,汉文化在岭南得到传播。越人吕嘉族中先后有70多人在南越国中做官,说明越人中已有部分上层掌握了较高的汉文化。但“书同文”也并未短期内使汉字统一,异体字、自造字、假借字在全国各地依然普遍存在,这就使壮族祖先的“仓颉”们从中得到启发,可以利用汉字的近音来表示壮语某个词。实在找不到近音词,则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和造字法重新创造,走类似日本的假名与汉字相结合的道路。这个过程差不多花了近900年的时间,即从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到公元682年古壮字见于《六合坚固大宅颂》的摩崖石刻,可见一种文字的创造多么艰难。从史籍上看,从汉代开始可能已有零星的古壮字出现。汉籍《尔雅·释畜》:“犟牛”,晋郭璞注:“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翠为形声字,上音魏,实为壮语vaiz[va:l2]的汉字记音,“出蜀中”说明是南方水牛。
东汉《说文解字》:“椽,黄牛虎文,从牛,余声”“余,从亦声。”此字音与壮语黄牛cwz(Gw2]近音。此两字可能是中原人拼造以记壮音,也可能是壮族祖先中“仓颉”拼造的最早古壮字,为两书所收录。唐代以前,古壮字在民间一定已流行了一段时间,并且得到色括地方豪酋在内的首肯,否则不会出现在《六合坚固大宅颂》(682)和《智城碑》(697)上。要知道,两摩崖石刻距唐建元才分别为64年和75年。两碑对作者均为重要文献。
韦敬辨是在韦敬一的合伙下,经过多年的阋墙之争,血洗手足,才夺得澄州(今上林全境及马山、武鸣、忻城部分地区)刺史之职的。为庆贺夺权成功,并企望权柄在其子孙手中永固,特建象征权力绵长的大宅,并刻石立碑以为记,斯时大宴宾客,歌功颂德,来者如云。展现于众人面前的两块碑刻的1484个字中,竞夹杂有若干汉字异体字、简体字、自造字和古壮字,若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公认,刻上去岂不有失身份和尊严?可见在此之前古壮字在壮族社会内部已得到上下的认可。其中有的古壮字,沿用至今。如蕾,念daemz[tam2],直译为水塘,意译为财产,壮人至今仍称财产为dae-mznaz(田塘)。水田可灌田,可养鱼,可放鸭,可种藕,故古时以之代表稻作农耕。古壮字既然是汉字文化圈的产物,其总体结构必大致与汉字结构相类。
通观《古壮字字典》⑤的4918个正体字和10700个异体字,大致分为:第一类,象形字,如.3(umj[Llrll3],抱)、3.(aemq[am5]背)。这类象形字已具有指事字的特征。第二类,假借(汉)字,分4种类型。1.借音形义,如龙(lungz[lL1112])、千(cian[~i:nl])、万(fanh[fan6])。2.借形义而念壮音,如父(boh[P06])、黑(ndaem[daml])、月(ndwen[dw:nl])。3.借音表义,如岑(gaem[kad,抓、握])、怀(vaiz[va:l2],水牛)、勒(lwg[Iwk8],儿子),这里仅借近音,这类字在古壮字中较多。4.借形另赋予音义,如兰(rox[r04],知道)、勺(yaek[jak7],将要)、护(ndawrdawl],里面)。这4种类型中大部分近形声字但木等同,其他无法归入指事、会意或形声。第三类,借汉字偏旁部首另造,这是古壮字的主体,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壮字。又分为三种类型。1.简化另造,如亘(gangj[kaD3],讲)、盯(daengz[tarl2]到)、汛(ranz[ra:
n2]家、房子)、熏(heiq[hei5],气体)、兀(ndei[deil]好)。这类字既非指事字,也不完全像会意字,其规则尚难掌握。2.会意字,这类字与汉文典型的会意字并不完全相同,它们是将汉字相加或减笔取义,以壮音表之,如孬(gyax[kja4],孤儿)、要(dinj[tiri3],短)、龛(dai[tail],死亡),以上为相加取义。“眉”字(ffllZ[tl112],减笔后为斤或胛(ndi[dil],没有)、“朗”减半为P(mbiengj[bi:1]3],半边)、“有”
减笔为有(mbouj[bou3],空的,不、没有),这类字是独具匠心的创造。3.形声字,这类字在古壮字中占相当比重。①外义内音,闪(haeuj[hau3],进去)、圈(dou[toul],门)、阀(ndaw[dad],里面)。②外音内义,如阕(mbwn[bwnl],天)、阋(maenz[man2],元)。③上音下义,如晃(dai[tail],死亡)、瞀(naz[na2],田)、圣(Youq[jous],在、停止)。④上义下音,如吞(mbwn[bwd],天)、昙(ngoenz[rjon2],白天、日子)、岜(bya[pjal],山)。⑤前义后音,如怯(vunz[VU112],人)、呻(gwn[kwd],吃)、馅(mwngz[I_IIWll2]’),你)。⑥前音后义,如视(raen[rad],看见》、鹉(roeg[rok8],鸟),鹎(bit[pit7],鸭子)。上述结构表明,古壮字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结构相对稳定的文字。它的产生受到壮族百姓的欢迎,宋代曾得到广泛的应用。乾道二年(1172)赴桂林先后知静江府和任经略安抚使的宋代四大诗家之一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对古壮字有生动记载:“俗字,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字,桂林诸邑皆然。”可见古壮字在当时使用相当普遍,像他这样的高官“阅讼牒二年,习见之。”一般官员经手必定更多。古壮字官方称之为土俗字,民间则称之为sawndip(sawldip7),意为“生而未熟的字”,即尚未成熟的文字,“方块壮字”和“古壮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称呼。从名称上就反映出古代的壮族文字坎坷的命运,不断受到官方的咒骂、贬低,决不让它出现在宋元明清蜂起的官方学堂里。范成大虽然承认它“偏旁亦有依附”,但贬之为“甚鄙野”,视为“边远俗陋”,以后历代官方及封建文人屡屡贬斥。如果说范成大时官方尚“习见之”,宋代后期至明清,便完全被排斥于官府之外,登不上大雅之堂。古壮字于是完全潜入民间,既得不到规范,更得不到扶持。长期贬斥的结果,在壮族上层官宦及文人中造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对这种文字不屑一顾。这种环境和气氛,古壮字不可能成为一种全民族通用的、有通常文字所具备的全方位功能的文字。但古壮字还是在民间一代一代顽强地传下来,并且留下了一大批弥足珍贵的手抄文献。这缘于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正常需求,缘于壮族百姓对一种文言一致的文字的强烈需要。从理论上讲,只要一个民族的语言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种需求就不会泯灭。在德国,人口仅有10万的布索人,处于7000万日耳曼人的德语包围之中,但他们依旧讲布索语,用布索文同时兼通德语;在英语占绝对优势的英国,在100万威尔土人、540万苏格兰人和60万爱尔兰人中,仍使用自己的威尔士文、苏袼兰文和爱尔兰文,并视之为人权的一部分,同时又都兼通英文。这说明,对与语言一致的文字的需求是人类的天性,是正常的需要,也是一种权利,它可以使人们多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多一种吸收知识的手段,多一项开发智力的利器。
这就不难看出古壮字存于民间的原因。尽管功能有限,1000多年来,古壮字仍在许多方面得到运用:①刻住宅碑、山寨碑、界碑、路碑、乡约碑、墓碑;②制定乡规民约;③书写讼牒;④写担歌、扁歌、信歌等信函;⑤写谱牒;⑥创作和记录民歌及民间长诗;⑦创作说唱本和壮剧剧本;⑧书写经诗;⑨记录壮药单方;⑩记事,包括红白喜事账目。其中大量用于民歌、民间长诗、经诗创作,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献。特别是用于记录、创作壮歌和民间长诗,至今未衰。这些古壮字文献,具有哲学、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象、医药、农事、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是壮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光辉的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而创造这些财富的既非百官缙绅,亦不是高人韵士,而是普通壮族百姓、歌手、歌师、歌王、宗教师、壮剧艺人、说唱艺人、寨老和少数下层知识分子,这是他们的丰碑。
三、壮文的现状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