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壮文论集
30023900000037

第37章 壮文推行现状简述(2)

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关于国家行政机关所挂牌子同时使用壮汉两种文字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桂政办[1984]41号),区语委开始为党攻机关牌子翻译壮文名称。特别是桂政办[1991]59号文件重申后,区语委加紧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名称设计牌匾和印章壮文名称,平均每年至少涉及到300个单位,壮汉两种文字牌匾和印文体现了宪法所赋予的语言文字平等权利,在政治上很有意义。

八、对外交流

①壮语与越南的农语、岱语、泰语,老挝的老挝语,泰国的泰语,缅甸的掸语,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语等同源,均属于一个语族,涉及到的国内外民族人口将近一亿,故而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国外早有泰文、老挝文等文字。作为壮侗(侗台)语族诸族中人口仅次于泰国泰族的壮族,有壮文在对外交往中也是显示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一个方面,在政治上很有意义。实际上,在研究壮语与国外同语族语言的关系中,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的壮文,受到相关国家学者的欢迎,他们可以从中寻找对比的材料。广西民族研究所与泰国合作的壮泰文化比较项目,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与泰国马希顿大学联合编纂的壮英汉字典和侗泰语词汇集(对照),都得益于壮文。壮文已在语言文化交流中产生效应。②美国学者艾杰瑞及其研究生(如辛维、辛亚宁)、梅思德夫妇、白荷婷等,就是通过壮文来学习、研究壮语,进而研究壮族历史文化的。特别是梅思德夫妇一家,在广西区壮文学校居住十多年,夫妇及子女都能讲壮话,他们与广西区语委合作编≤壮汉英词典》,这是类似辞书的首部。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贺大卫教授及其学生,不仅学会了壮文,而且通过壮文学会了部分古壮字,在他主持下,第一部壮文、英文、汉字、古壮字对照的壮族经诗,即将面世。贺大卫还接受壮语专业博士生到澳大利亚留学,交往日益扩大。此外,壮文还受到印度、欧洲一些国家学者的关注。以上8个方面,壮文都发挥了无法替代的功能。随着壮族人民对科学文化渴求程度的提高,随着壮文在实用中显出一定的优势,随着壮文在文化交流中作用的加强,壮文的功能必然更为明显。无疑,在汉民族作为主体民族的中国,汉文在壮族社会各个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壮族青少年一定要下工夫学好汉文,通过汉文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为振兴中华效力。但汉文的优势与壮文的功能并不矛盾,两者实为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尽管汉文处于强大的优势,但汉文是汉语的符号,是汉文化和汉民族心理素质的载体,而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传统,虽然这种传统受汉文化的深刻影响,但它有自己的体系和内涵。因此,汉文化不可能全部填充壮族的社会生活,这些汉文功能达不到或薄弱的地方,正是壮文可以发挥优势的领域。只有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壮族才能顺利发展。但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原因,壮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常常受到抑制,影响了壮族的发展。广西邻近广东,纬度、海拔、地势、气候相近,但广东20年来发展迅猛,在全国省区中居于前列,而广西经济始终徘徊于20名左右,有时候甚至掉到27位,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广西有38%的少数艮族(其中33%为壮族,5%为其他民族)吗?不就是因为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素质较差吗?壮族中有一半以上群众甚至更多,汉语文基本不会或全部不会,壮文又不给他们,手中无文,怎么发展?造成以上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认识问题

①超越论:此论始于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加上一些领导干部对语言具有较大稳固性这一特征缺乏认识,认为壮人可以超越民族语言文字发展阶段,超越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语言文化共同繁荣阶段,很快转用汉语汉文,不必推行壮文。但是40多年过去,也才有几百万人较好掌握汉语文,文盲、半文盲(对汉语文)仍然占壮族大半。事实批驳了超越论,但其影响至今未散。②无用论:有些领导同志脱离群众,对壮族群众实际情况不了解。加上浮夸风仍在一些地方流行,相关部门谎报壮族已基本扫除汉文盲,遂产生无用论,行动上必然影响支持推行。③矛盾论:有些基层领导忙于自身工作,又有忙于造政绩以期连选连任的短期行为,认为推行壮文麻烦,把推行壮文与现行工作对立起来。有些同志不了解汉文功能存在真空地带,把推行壮文与提倡学汉文对立起来,看不到两者的优势互补和相辅相成。

第二、工作问题

①由于认识问题未解决,推行壮文的物质基础得不到改善。50年代推行时拨款500万,40多年过去,物价上涨10倍以上,壮文经费仍是500万,致使广西区语委许多设想无法实施。②由于担心影响学汉文,壮文进中小学至今仍处于实验阶段,目前四个壮族聚居地区中学1200多所,学生60万人左右,壮文实验学校仅24所,占o.02%;学生17318人,占0.28%。小学32000多所,学生230万左右,壮文实验学校"66所,占0.002%;学生20766入,占0.009%,这就大大制约了“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方针的贯彻。③由于对壮人扫盲成果估计不准确,水分过多,致使绝大部分地区壮文扫盲工作停顿,对壮人智力开发、精神文明建设和种养科学影响很大。④由于经费制约和对壮文实用抓的不力,致使壮文种养科技培训班起步过晚,影响了壮文在农民发财致富中的吸引力。应该译成壮文的与农村关系最密切的各级文件从不翻译并全文宣读,农民领会文件只凭农村干部零碎的传达;应当用壮文稿广播的广大壮族乡村广播站不用壮文稿,而仅凭广播员手捧汉文稿即译且口播,常出错误;以壮话审判的法院,用汉文随译随记,已发生听错、译错、判错现象。

第三、研究问题

①壮文是个新生事物,极需理论的指导,过去虽有研究,但不系统,缺乏持之以恒。区语委研究机构、区教育厅、区社会科学院系统、区高校系统的研究工作都跟不上。推行壮文的必要性等若干问题,壮文本身的词语规范化和借词规范化问题,在实用中标准音与方音关系问题,都没有得到较好的研究,这对推行不无负面影响。②对推行中一些部门和领导的不同意见和不正确认识,要做耐心工作,以理服人。过去有时方法过于简单,个别时候甚至采用大批判方法,适得其反。③田野调查不够,事实不清,情况不明,比如某个壮族聚居点掌握汉语文的比例;农村种养技术的科技含量和吸收障碍;壮文实用中的实例,大都缺乏第一手材料。

第四、孤立对待

在信息时代,地球已经成为地球村,像壮族这样人口与澳大利亚相当的民族,一个在全世界2000多个民族中排在第60位的民族,它的任何较大举措都会在外界发生反响,壮族已经不是囿于峒场山鼻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幺的时代了。以壮文推行而言,已涉及到三个层次或空间,第一个层次和空间是涉及到壮族本身的发展。第二个层次和空间涉及到党和政府语言文字政策的落实。壮文是新中国由政务院第一个正式通过的新文字,国内许多少数民族(尤其南方无文字民族)都把这当成是落实政策的体现,南方不少无文字民族眼睛都盯着它,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个层次和空间是国际关系层次。国外友好人士都把壮文的创制和推行看成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光辉的民族政策成果之一;国外反华势力也借壮文做文章,有消息表明,美国一些国会议员正准备把壮文推行工作中的问题歪曲为人权问题,打算在2002年的人权会议上用它作为攻击中国的炮弹。有鉴于此,我们在考虑壮文问题时不能孤立对待,要从全局来考虑,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都应当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①首先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市县各级有关领导要统一认识,这是关键。②区语委等民族语文机构可精简人员,但绝对不要取消机构,保留相应级别机构才有可能推动。③自治区应制定民族文字法,从法律上给予保证。④增加拨款,改善工作条件。⑤定期召开研讨会,对推行壮文及时给予理论指导,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⑥切实把壮文的实用放在首位,使它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种养中体现出优越性,长远效果和近期效果相结合。总之,壮文推行既然是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就应当把它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部分来抓,把它和壮族乃至广西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发挥其相应功能,使这项工作不致流于形式,能够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