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小学、中学,与全国统一,涉及到升学问题,必须依汉文教材教学。(3)科学研究领域。科研与学校教育是互相衔接的,在这里汉文资料占有绝对的优势,研究人员一般掌握的是汉文,因此,汉语文在科研领域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4)县级以上(含县级)的工业、交通和商业活动。由于这些活动跨民族,跨行业,跨地区,必然以汉语文为主。不过不少县城的市面交易多用双语,甚至以壮语为主。乡间交际也是壮语的天下。(5)外事活动。汉语占优势。不过民族风情游中壮语文也有其作用。(6)文化活动。壮汉多民族群众共同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文艺创作、文艺表演、展览、图书、影视、出版、竞技体育……汉语文占绝对优势。(7)公共传媒。面对各民族的县级、市级、自治区级报刊杂志,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电脑网络,汉语文占绝对优势。(8)电讯系绕。邮局的各种业务活动,如通邮、通信、电报、通话、咨询……汉语文占绝对优势。乡村通话除外。(9)医疗卫生领域。各种医疗卫生保健出版物,都用汉文,县级医院诊断用双语,但文字则是汉文。地区级、自治区级医院汉语文占绝对优势。(10)法制领域。法院、检察院、公安的各种法律文件、报告、布告、公告、公诉行文、律师相关行文以及治安管理、交通管理、边防管理的有关行文,都用汉文。总之,汉文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占绝对优势,各民族之间,壮族内部各县之间,也以汉语文作为交际工具。面对历史形成的这种主流文化的广大涵盖面,壮族要发展,就必须努力学习汉语文,学好汉语文。要尽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而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这才有利于吸收现代科学信息,有利于对外交流,有利于走向全国,有利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但是,汉语文毕竟是汉语的符号,汉族文化的载体,汉文结构又比较复杂,对于像壮族这样居地连片,又有自己完整的民族语言的民族来说,它的功能并非是无限的,绝对的,涵盖面是有限的,给壮族广大乡村留下了文字的真空地带,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壮族的发展,并影响到了整个广西的发展,这并非是壮族的愿望,谁不希望过上文明幸福的生活!因此,凡是汉文功能达不到的地方,汉文功能不完整的地方,便是壮文发挥其功能的地方。所以,壮文和汉文的关系不是互相矛盾,而是功能互补,就看人们如何认识,如何运作。那么,壮文可以而且应当在那些方面发挥其作用呢?第一,农村扫盲:50,60年代开展过壮文扫盲,轰轰烈烈,脱盲达到290万人,成绩很大;80年代以来在少数地方恢夏,也有70万人脱盲。可惜后来停止了。有人认为壮族已经没有文盲,其实不然,壮族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文言脱节,汉文难以巩固,小学毕业回乡,大多复盲或成半文盲,初中毕业回乡,也有一部分变为半文盲,脑子里剩下的一些汉字,难以用来吸收科普知识和实用科技。笔者90年代初对壮族74个村寨做过调查,在总人口64600多人中,大学生526人,占0.81%;中专生1053人,占1.6%;高中生1468人,占2.24%;初中生4552人,占7.1%;小学生15330人,占22.8%,各类学生总数为22929人,占34.55%。其余65.45%中的老人小孩除外,也还有50%左右的青壮年是文盲,如果把小学生加上去,则高达70%左右,这还不算初中生中的复盲人数。十年过去是不是已经有很大变化?变化肯定有,也许比较大,但我估计,文盲半文盲起码也还过半,农村中在生产第一线的恐怕还是文盲占多数。这么个大队伍,用汉文来扫盲显然无法与壮文的效果相比,在这里,应当是壮文的广阔天地,就看有关部门给不给了。第二,城乡科普:壮族乡村的乡级、村级圩场和广大农村,最需要的科普主要是科学种养、乡镇企业技术、医疗卫生防治知识等实用科技,这些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到种养和乡镇企业与市场的接轨。农村的农民夜校,只有将种养技术用壮文交给农民,他们才好理解和接受,也才能巩固。1999年以来,自治区语委先后在横县、马山、平果、环江、武宣等县开办十多期农民壮文科技培训班,效果很好,受到学员的欢迎,证明农民需要壮文科技知识。乡镇企业贴近农村,其经营人员一般汉文也不高,不容易理解相关汉文技术资料,使用汉壮两种文字,可以互相补充,效果更好。医疗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如农村卫生、预防保健、爱国卫生运动、计划生育知识等,与一般群众关系密切.壮文相关资料会受到欢迎。第三,学校教育:壮文进小学是根据“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十六字方针”进行的,多年的实践表明,双语文教学比单纯学汉语文效果普遍好。究其原因,是由于乡村孩子入学前讲的是壮语,入学后要学汉语和汉文,比汉族孩子只学汉文难度增加一倍,文字与思维短期难以统一。教汉族孩子可以用汉语,文言一致,壮族孩子不行,要用壮语解释汉字,学生不容易记忆,不容易复习。如果有壮文帮助,这个困难就好解决多了。由于尝到了甜头,《上林县壮文进校工作调查》提出了九条建议,期盼壮文进校工作能结束它漫长的试验阶段,冲破20000人的藩篱,推广开来。实际上,不少壮族地区初中一年级也是用双语教学的,壮文在这里也仍有辅助功能。壮文进校不仅能帮助掌握汉文,从长远来看,给学生增加了一种沟通信息的渠道,不能升学回到农村,可以用之于吸收科学知识。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形成了有别于美国的教育模式,这使德国的工农业获益匪浅。遗憾的是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正在滑坡。壮族地区广大乡村要振兴,德国模式值得借鉴,面对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使用双语,这点认识越早越好。区壮文学校壮文教学水平比较高,应将重心逐步转移到职业技术教育上来。至于中央民族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的壮语言文学专业,当然离不开壮文。中央民族大学的壮语言文学专业目前重心上移,但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必须掌握壮文。第四,传媒:各县、乡的广播台、广播站、电视台、闭路电视网,一般使用的是壮汉双语,乡一级广播站多用壮语,在这里壮语是优势,壮文也应当是优势,其编辑人员、广播员都应当熟练掌握壮文,用壮话广播要有壮文稿子,这是基本的要求。目前拿着汉文稿子,随看随译随播,质量很难保证,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旦农村用壮文扫盲,县报就应当有壮文版,《厂西日报》等报刊也应当有壮文版。仅有《广西民族报》和《三月三》壮文版是不够的。遗憾的是,连这一报一刊也难以为继。目前的状况,实际广大壮族百姓无形中被排除在传媒之外,得不到相应的信息,你叫他如何进步?如何发财?第五,政治待遇:壮文进入政治领域是壮族的一种政治待遇,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需要。一个民族的广大成员参政的程度,是该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而这种参政的能力,与个人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程度有关,其中文化程度则是个人能力和思想水平的基础。在壮文进政治领域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区语委花了很大的精力,帮助部分党政机关挂上壮文牌子。又如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大会文件都译成壮文,开会时配有同声传译。《毛泽东选集》《周恩来文选》《邓小平文选》等领袖文集也译成壮文。但有两点令人遗憾,其一,这些文献翻译出版之后,束之高阁,未能与农村广大壮人见面,即便广大群众因为没有进行壮文扫盲看不懂,总能听懂的吧?应当通过广播系统用标准音和方言广播,甚至派人到农村念给他们听,他们有这个权利,但是没有给!我姐姐是农村农民,不认字,只懂一点日常汉语会话,我问过她,她50多年来从来没有听过一个完整的文件,只听农村干部传达文件精神,而干部又常说不清。像这样的农民农村很多,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实际是被排除在政治之外,有平等权利而不能享受,信息资源根本不能共享。其二,翻译的文献比例很小,自治区、地区(包括地级市)、县、乡从政府到职能部门的重要文件都没有译文;大部分壮族乡镇及部分县开会要用壮语,但无壮文;报刊上的重要社论、重要报道、时事述评、各项政策,目前除了《广西民族报》壮文版有反映以外,绝大部分都没有翻译,而《广西民族报》版面有限,容量不大,不能代替翻译;公检法的有关法律条丈、文件、地方法规,办案过程的档案、审问笔录、判案、布告等等,与百姓关系特别密切,应当有壮文。尤其农村办案,多用壮语,随听、随译、随记为汉文,已经出过错判……壮文进入政治领域,是壮族从封闭走向真正开放的重要一环,也是在壮族地区建设有千百万壮族群众参与的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一步。这实际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内容之一。古代有两首民歌唱道;“日出而作,日人而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有人认为这是自然经济时代农民自得其乐的歌,实际上是两首讽刺统治当局的歌,意思是说,统治者只希望老百姓披星下地,戴月而归,什么也不要问,什么也不要知道,只要顺着皇帝的金口玉言去好歹活着就可以了。现在是21世纪,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宪法赋予百姓平等权利,但历史的惯性往往影响我们,有的干部自觉不自觉的就实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识不知,顺我之则”的办法,觉得很省事,实际害了百姓。第六,文学活动:长期以来,壮族的歌手、歌师、歌王和广大爱好民歌的民众,苦于没有一种方便的与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符号来创作和记录壮歌,用古壮字来记录首先得懂得一些汉字,方言土语的差别又严重影响交流,文字的不规范则影响对歌行的解读,有了文言一致的壮文,使用起来就很方便。区语委深知群众的这种要求,从2000年起连续办了多期壮族歌师、歌手壮文培训班,受到学员的衷心拥护和欢迎,从此,他们手里就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创作工具。北方游牧民族善于以热烈粗犷的舞蹈来发泄情感,而作为稻作民族的壮族则喜欢用民歌来表达自己细腻委婉的感情,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记录手段,创作经验的积累受到了很大影Ⅱ向,不少精品也丢掉了。用汉文来创作文学作品固然使壮族文学扩大了自己的空间,使作家文学得以发展起来,培养了100多位用汉文来写作的作家和诗人,从而使壮族文学提高了档次。但由于壮人对汉语文的奥妙很难吃透,要使自己的作品能达到汉族~流作家的水平并得到全国读者的认可,极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很难沉底,为广大壮族老百姓所欣赏接受。事实上长期以来,很多乡村壮族老百姓根本欣赏不到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影视作品,不少农家的电视机就经常闲着。自从有了《壮文j》,有了由《壮文报》演化而来的壮文版《广西民族报》,其上刊登了上万篇壮文小说、诗歌、散文、小品和曲艺,这一文学真空地带才得到了一些填补。
虽然范围有限,毕竟显示出壮文的功能。这个领域是有发展前途的。近来区语委还和区文化厅、电影公司等有关部门配合,对电影进行配音,广受欢迎,这个领域汉文也无法替代。20多年来,已经配音100多部电影,观众达几百万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七,文化活动:各县图书馆、乡文化站、圩镇文化中心、村屯文化室、业余文艺演出队、乡图书室和歌圩,实际都需要壮文作为工具。面对农村壮人的各种文娱活动,必须使用壮语,既用壮语,就应事先用壮文创作。目前农村的艺人之所以多不用壮文,是因为没有掌握壮文的机会。壮族有马隘壮戏、德靖木偶戏、师公戏、田林壮戏、隆林壮戏、广南壮戏、富宁壮戏、文山沙戏等8种剧种和末伦、师公调等多种曲艺,传统的创作方法一种是用古壮字,另一种是师父口传,现在也开始用壮文创作,在这个领域,壮文是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的。此外,壮族应当引进汉族的相声、说书、快板、渔鼓等多样的说唱艺术,用壮语来创作,一定会受到群众的欢迎。藏族就已经创作了多段藏语相声,很受欢迎。第八,整理遗产:壮族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包括语言文字类、口头文学类、艺术类、宗教经典类、历史类、碑刻类、文人著作类、医道医术类等。在挖掘整理这些遗产时,壮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其中语言文字类、口头文学类和宗教经典类壮文有绝对的优势。这三类足以两种形态存在的,即口头形态和文字形态(古壮字)。口头形态包括民歌、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谣谚、曲辞以及少部分以口头形式流传的史诗、叙事诗、壮戏脚本等,由于它们以壮语形态流传,只有用壮文原原本本记录下来,才能保存作品原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这类遗产,不久之前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建立了中国“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第一个专家组已经出发,沿西北“丝绸之路”搜集口头作品。广西用壮文来搜集壮族民间文学作品一直陆陆续续进行,所搜集的韵文作品资料分别存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分会、区古籍办、各地区及县文化馆、有关高校,累计多达几十万首(篇、部)。以古壮字形态存在的主要有史诗、民间叙事诗、传扬歌、经诗、壮戏剧本、碑文等,数量可观。仅《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收异文就多达29种,但还不是全部,民间可能还有异文。这些古壮字文献是壮族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它们的整理,第一步就必须转写为壮文。总之,在这个领域里,壮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九,古籍整理:壮族古籍主要指的是各种古壮字手抄本,民间蕴藏量极为丰富,这些手抄本在旧社会不仅官方不屑一顾,经常诋毁,壮族本身的一些知识分子也看不起它们,这是壮族的悲剧。实际上,它们都是壮族的传家宝,壮族古今社会的百科全书,有很大的价值。从这些古籍里,我们可以找到壮族祖先的来源,了解壮族社会的演进,寻找到珠江主流文化的源头,明确壮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探索壮族社会发展的特点,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促进壮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避免许多盲目性。这些文献就其生命力来说,不仅远远超越过任何权威个人,也远远超越时代。这些文献的整理,第一步是解读,由于方言土语的差别,所用古壮字又未经规范,诵读比较困难,一行诗有时须逐字琢磨解读,并且须立即以壮文注音。解决所有难点以后,从头到尼用壮文转写,作品的原貌这才得以显示和保存,任何懂壮文的人读它,不会再发生歧义,从而使作品真正成为壮民族的共同财产。在此基础上,加注国际音标、汉字对译、汉文意译,国内外读者就都可以欣赏利用,进入未来10多年以后世界各国发展起来的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整理出版的《布洛陀经诗译注》《壮族民歌古籍集成》(1、2)、《古壮字文献选注》等,壮文就发挥了这样的功能。
即将出版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的《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包括29种异文,8卷本,500多万字。整理的第二行就是壮文,没有这一行,其他工作就无法进行。第十,翻译出版:只要壮语存在,壮文翻译工作便不可或缺,上文已经提及,中央民族翻译局除了每年翻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还翻译出版了领袖文选等多种大型文献。这个工作的意义,历史将会作出评价。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几十年来先后出版了由区语委研究室、广西壮文学校、广西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和广西民族出版社自身翻译或编写的大量壮语文教材、文艺作品、实用技术、少儿读物、科普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民族出版社恢复以来,出版的壮文读物达240多种,近300万字,其中十多种获全国或广西优秀图书奖。
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教育厅、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文学校编写出版的壮语言文学专业、壮文中专、中学、小学的各类教材也有几十种。第十一,壮族研究:壮语是一种词汇丰富、能够满足壮族人民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交际需要的一种语言,和它同一语族的在国内有布依语、傣语、侗语、黎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仡佬语、布央语、临高话等,在国外有越南农语、岱语、泰语,泰国泰语,老挝语,缅甸掸语,印度阿含语等,研究壮语自身的起源、发展规律、特点和对它的完善,研究其与同一语族及语系的关系,探讨壮语所蕴藏的民族历史文他,任务很重,而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壮文。在这方面,区语委已经作了大量工作,编纂出版了《壮汉词典》《汉壮词汇》《壮语词典》《古壮字字典》《壮语方言土语音系》等工具书。中央民族大学壮语教研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有关学者也编写了《壮语简志》《壮语语法概述》《壮语语法研究》《现代壮语》《现代壮汉语比较语法》《壮语方言概论》等10多种著作。在这些研究中,壮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研究中壮文也完善了自己。其他如壮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壮医、风俗、宗教、地理、民族交往、壮族地区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壮文。第十二,对外交流:壮族是中国第二大民族,在少数民族中人口居首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外知名度不高。这除了诸多外部原因,与壮族自己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民族性格有关。但这么一个大民族,不引起国外的注意是不可能的。随着广西与外界交往的日益扩大,随着壮族研究的深入,近年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研究壮族在国外一些地方正在升温。为此,一些外国人已经或正在学习壮文。壮文正在成为对外交流的工具。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语言文学系壮侗语言文学教研室、壮语教研室与泰国玛希隆大学乡村开发语言文化研究所合作的壮侗语族各语言词汇对照集业已面世,其中的壮语词汇都用壮文。区语委与美国朋友合编的《壮英汉词典》也已面世。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类似交流也在进行中。
由于壮文使用的是拉丁字母,去年拉丁字母进入了国际标准化文字平台,这就等于壮文已经进入该平台,在世界各国都建立数字化图书馆以后,壮文文献便可以走向世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从以上12个方面看,不能说壮文无用。壮族确实存在着文字的真空半真空状态,就看人们承认不承认,是否面对事实。12个方面又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壮文有绝对优势的层次,如农村扫盲,农艮实用技术夜校等;第二个层次是壮汉文字功能相当,如古籍整理、文化活动等;第三个层次是汉文处于优势,壮文处于辅助地位。情况不同,推行的方法也应不同。那么,从总体上对壮文的推行应当怎么看?我认为可归结为三句话,这就是:不会宣布取消;不会轰轰烈烈;不会顺顺当当。从几十年的经历来看逃不出这三句话。不会宣布取消是因为有三个限制条件存在,这就是宪法有保障,政务院有决议,语文有政策,就看你用了没用,用够了没有?
不会轰轰烈烈,毕竟主流文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壮族知识分子又都在汉文化氛围中成长,掌握汉文又能为个人提供跳出农门的更多机会,大家又忙于赶快发财,因此壮文不可能大干快上,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不会顺顺当当,是因为有若干障碍,几十年就这么走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赞成区语委的做法,这就是一不动摇,二不埋怨,三讲实用,四多宣传。一不动摇无须解释。二不埋怨很重要,对于不理解、不支持壮文工作的同志也要有所谅解,让人家有个认识的过程。比如有的县级父母官,正忙于出政绩,面对换届选举,难免有短期行为,而壮文是长线工作,他不大支持可以理解。如果用大批判的办法,今天点某个人,明天批某单位,只能越批越对立,于事无补。讲实用是要害,区语委办壮文歌手班、科技班、电影配音,都尝到了甜头。我讲的12项里,有些区语委可以办,有些则要区政府办,有些要多单位联合,有些县民语办可以办,这就要不同级别的单位开动脑筋,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寻找突破口,干几件实事,总会感动“上帝”的,矛盾说也会减少或消失我在拙作《壮族文化概论》-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虽然离开故乡40多年,但梦魂总是萦绕乡情。由历史久远的民族所孕育的集体无意识的情结,已经融人到我的奔涌的血液里。”对于这块养育自己的土地,总是没法木眷恋她,所以一开口便收不住,多说了这么多话,供大家参考。你们在基层工作很辛苦,也很有经验,我在这里转达在京壮族同胞对你们的敬意。
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注释
①《唐书·食货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