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壮文论集
30023900000045

第45章 壮文教育的兴起及其展望(1)

在80年代改革的春风里,壮乡绽开了一朵娇艳的新花——壮文教育,它虽然姗姗来迟,却赶上了改革的年代。然而壮文教育毕竟是新生事物,迎接它的也不尽是风和日丽,莺歌燕舞。在它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比预想的要严峻得多,它注定地也必须经过任何新生事物都经历的艰难历程。本文意欲通过它产生的背景、现状和对它的展望,为它的成长呐喊一声。

一、历史和现实

壮人对壮文教育的寻觅,历经两千多年之久。它并非三阳交泰,着意即生。在历史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先秦的古越文(刻画文)至今只留下一些难以辨认的符号,这些古越文符号有的已有几千年历史,形态有别于甲骨文。它还未能得到发育,即遭刈尽。秦统一岭南后的800多年里,壮族祖先寻求文字的活动只得另辟蹊径。直到唐初,仿汉文创制的古壮字才正式见于摩崖石刻,但由于要懂得它须先懂汉文;官方又不断诋毁、抵制、压制和瓦解它;加上土官各自为政,难以规范,古壮字得不到发展,大体只用来记录壮歌和书写经书。既非通行的文字,当然也就无法产生壮文教育,壮人唯有依赖于汉文教育了。在历史上,汉文教育对壮族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汉文教育发端于秦并岭南,时为公元前214年。不久秦亡,赵佗割据,立南越国达93年。他在和辑百越的同时,大力在岭南传播汉族文化。史载“赵佗王南越,稍以诗礼化其民”。①又说“广东之文始尉佗,然佗真定人,或中国人相辅为之,未必南武人所作”,②由是岭南地区“冠履聘娶,华风日兴,入汉以后,学校渐弘。”③汉代,公元42年马援南征,嗣后继光武中兴而先后在岭南任职的锡光、任延,都治城郭,兴学校,凿渠道,大量传播汉文化。唐立科举,宋兴府学,明设书院,至清末建广西大学堂(1902年),汉文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据统计,清代51府、州、县设书院达85处以上,民间还有私塾。在桂系军阀统治时代,汉文教育又有所发展。两千年来,汉文教育为壮族培养了不少知识分子,出现了一百多个用汉文做诗赋辞的诗人。唐初,唐太宗大宴百官,命高凉郡越人首领即席赋诗。武周年间,上林土酋韦敬办、韦敬一先后写有《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碑》,刻崖传世。柳宗元时,“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④其中不乏壮人子弟。到了宋代,出现了覃光佃和覃庆元父子进士,祖孙三代诗人,其中覃庆元官至监察御史。明代壮族大诗人李璧,曾到金陵讲学,被尊为“今之胡瑗”(理学鼻祖)。清代大诗人郑献甫和冯敏昌,各存诗数千首,被称为19世纪岭南诗坛的烁然大星。解放以后,汉文教育突飞猛进,乡乡有中学,村村有小学,有些地方甚至寨寨有小学,短短几十年,培养出了大批干部、人民教师、专家、教授、学者。作为我国科技骄傲的原子对撞机,三个总设计师中就有一个解放后培养出来的壮族科学家。汉文教育在壮族中,确乎成绩斐然.然而也必须看到,汉文教育有它的局限性。它所使用的文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而壮人居住连片,90%以上以壮语为交际工具,文言断裂,导致了汉文教育的成功率较低。据统计,1700多万壮人中,掌握汉语汉文或只掌握汉语的壮人大约是几百万人,占壮族人口的1/5左右。除去老人和学龄前儿童,在扫盲对象中,尚有700-800万文盲,比例很高⑤。

究其原因,首先是学校教育成效低。壮族儿童人学,先学一个个繁难的汉字,老师用壮语解释,一般到初中二年级才能结结巴巴讲一些汉语.据对桂西几个壮族县小学作统计,能升上初中者仅占入学适龄儿童的20.2%。

其他大部分都因未取得小学毕业资格而被淘汰。参加高考,壮族分布的四个专区上线的比不上玉林一个汉族分布专区.1988年桂西某县高中生200人,上线8名,占同龄人的千分之零点八,其次是初中生的复盲率相当高,回乡劳动在壮话海洋中生活几年后,汉字也就剩不下几个了。再其次是扫盲难,几十年来,用汉文扫盲几乎都失败了。由于以上原因,壮人的就业率很低,仅为50.49%。按行业构成,90.06%人口从事农牧林渔业,而从事工矿、建筑、运输、邮电、商业、服务业、文卫、机关团体的仅占9.06%,也就是说,壮人90%以上居住在农村,从事农副业生产⑥。由于在生产第一线的壮人绝大多数是文盲,无法从汉文书刊中、广播电视中吸收现代科技,大部分人不得不用传统的落后生产方式从事生产,效率很低,这是广西多年来人均产值总是在全国中下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汉文教育在培养国家干部、较高科技人才方面有优势,但要靠它来较快提高壮民族主体部分即工人、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全民素质,无能为力。

正像中国人不能靠学外文来提高全民素质,在文字科学上其理相同。因此,有识之士大声呼唤壮文教育,终使它在改革的年代里应运而生。

二、试验和成果

1980年5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壮族地区恢复推行使用壮文。1981年壮文开始进入小学,至1989年,已在40个县办壮文小学306所,1071个班次,学生30879人,其中包括211个学前班,学生6059人。⑦与此同时,区壮文学校恢复招生,培养了大批具有中等学校水平的壮文小学教员。南宁、河池、柳州、百色四个地区的民族师范学校也开了壮文课。1989年9月,武鸣和德保两个县建立了民族中学(即壮文中学),这是壮族历史上第一批出现的壮文中等学校。以后不久扩大到22个县,建立了22个壮文中学。1983年,中央民族学院壮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恢复招生,到1990年已招4届。1985年起,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民语三系又先后与广西壮文学校在广西武鸣举办壮文大专班,至今已办了4期,培养了数百名大专生.1987年,民语三系又在广西壮文学校办了壮文函授班,学生近300人,已于1990年夏天毕业。近几年,民族语言研究所和民语三系还培养了一批壮语文研究生。1989年9月,美国得克萨斯州辛唯(博士生)、辛亚宁(硕士生)夫妇来民语三系学习壮文和壮族文化,这是第一批学习壮文的外国留学生。在广西,广西民族学院从1983年起就开办壮文专业本科班,1986年建立了民族语文系,主要开办壮语文专业。这样,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壮文教育便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学前班、小学、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业已完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此外,在南宁还出现了第一个壮文私立学校,这在壮文教育上是个创举。各地还有不少不定期的壮文短训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自治区机关还曾开办了壮文班,自治区领导中的部分壮族同志带头参加学习。在广大壮族乡村,扫盲工作正从点到面逐步铺开,全区有50多万群众参加学习,已有25万多人脱盲,出现了一批无文盲乡、镇。壮文教育体系是壮民族迈进先进民族行列的导航和曙光,是壮族地区开创四化建设新局面的肇端,它的出现已引起了一系列感应,首先是单一的教育结构改变了。

原有的汉文教育,在旧社会,只不过是为少数壮族上层提供进身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