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壮文论集
30023900000009

第9章 关于民族文字与民族文化生态平衡问题(2)

他们为什么得不到科学技术,因为现在你没有把汉文负载的科学信息转换成他能接收的信息,这个领域怎么改变?所以这个领域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的要求,让我们把科学信息想办法转换成为壮族群众能够接收的科学信息。他们能够接收的信息当然是壮语壮文,别的信息如果能达到的话,我们何必费那么大的劲来推行壮文?其他的领域有的也比较严重,据我对基层的了解,比如说医疗领域问题,不光是有病到医院去看一看,更大的问题在于预防,目前我们医疗防病治病的所有宣传材料都是汉文,群众不好吸收,怎么防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到医院去看病,怎么开处方,由大夫来,那好办。而日常生活中的防治,就要靠一定的文化素质。这个领域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我着重谈一下政治生活对壮文提出来的迫切要求。我曾经对一个村子(从前的生产小队)做过一次调查,他们给我反映,说的可能夸大一点,说是几十年没有听过一个完整的文件。那是为什么呢?文件洋洋万言,党代会的报告,人大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一大把,写得很好,既有理论又有实际,但普通壮族群众看不懂也听不懂啊。过去生产队长也不怎么懂,他怎么传达?拿着文件给老百姓念下去,群众能听得懂吗?据村里的人讲,他们听到的是生产队长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到县里乡里开了几天会,回来给他们讲那么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算传达文件了。中央的文件,自治区的文件,县里的文件、决议、文告、通知……他们不能原原本本地听,怎么发财致富?怎么搞四化?大家想一想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站在普通群众的角度去看推行壮文,怎么想得通?我们在机关,文件一拿来,便可以哇啦哇啦地念下去,洋洋万言,没有问题,然后大家讨论讨论,很热烈,普通壮族群众行吗?他们有的懂点汉语但不懂汉文,有的既不懂汉语也不懂汉文哪!现在要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个体经济,法令、文件发T去,没法原原本本地读,琢磨,如何领会我们党和政府的精神?

为什么有些地方社会上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懂法。

我曾经到法院里听审判,听的是民事案件,两方纠纷,审判的过程,全部是壮话,顶多有点借词。用壮话问:“BaihduhMwngzdengmboujdeng?”

“Baihduhdemboujdeng.”原告被告双方都是壮族百姓,不懂汉语,审判员只能讲壮话,他有什么办法,他还能讲别的吗?书记员当即用汉文来记,记的准确程度如何,不得而知。最后的判决书是要用汉文来写的,他们审判完了以后,法官还要把这个判决书翻译给双方听。当然这些同志很负责任,但一般来说,只翻译个大概,难得准确;既然念的不是判决书的原文,要是在法律上出点差错,那就了不得了,不好办。据说个别地方曾因为壮译汉出现错误而判错了的,当然后来改了过来。假若录音并转写成壮文存档,据此译为汉文,就不容易出错。所以唐代柳宗元说壮人“愁向公庭问重译”,现在也还没有根本改变,这都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有些同志说壮文到我那地方有什么用?推行壮文不是为你个人,你掌握了汉文了嘛。当然对掌握了汉文的也未必都没有用,像我们在北京的一些同志,多掌握一种语言文字有好处,特别是从事壮族历史文化研究。所以在政治生活领域里面,如果没有民族文字,实际上我们乡下的普通群众,在某种意义上或者在某种特殊意义上讲,是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参与不了国家的政治生活。

他连文件都没有全部听念过,法令都没有全部听读过,他怎么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怎么样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现在实行民主化,就是软科学,也就是民主和科学的有定量分析的决策。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站在最基层的老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这种不平衡损害有多大!

在我家乡马山,有位老太太好不容易攒了几千块钱,她拿去干什么呢?在县城外的一座山上有个仙人洞,里面敬的鬼神很杂,过去人家去拜的时侯不好走,她把钱捐了出来,从山下修水泥台阶上去,直到洞口。后来遇到下雨,有个上山拜神的人从台阶上摔下来死了,人们认为这台阶不吉利,不敢走了,宁走旁边羊肠小道,几千元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我回家看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这些钱可以拿去发展生产,拿去搞个体户,她却拿去搞水泥台阶让人家上山敬鬼神。但你能怪群众吗?他们听不到原原本本的文件,不明了精神文明的意义啊!生活中因为不懂得文字而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现在要让壮文进政治领域就这么难,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我们能不能更多地站在最基层的群众的角度上去看这个问题,否则思想难以统一。我再讲一讲十个领域中的另一个领域——文学艺术领域。这个领域好像对搞生产的人来说关系不大,可是这个领域对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来说影响就很大。而目前我们壮族比较高层次的文学,基本都是用汉文写的,起码有初中高年级的文化才能欣赏。这些作品再好,跟基层群众难以直接联系。当然,作家有这个自由,也有这个必要,毕竟有他的读者群。最近有一个北大的研究生,也是我们马山人,叫黄凤显,很有才干,他写了一篇小说名叫《赶山》,刊登在《中国作家》的头条上,引起轰动,我认为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壮族最精彩的中篇小说。在《赶山》里,主人公恨不得把壮族地区的山都赶到海里去,让我们的老百姓生活好一点,对民族充满着热切的期待。小说是在武汉发表的,壮族地区不容易看到,看到了普通壮族群众也未必懂。假若译成壮文,群众又掌握了壮文,功能就发挥出来了。

汉族群众就不一样,汉族的文学艺术很发达,不光是小说,别的文艺样式都发达,而且能够渗透到基层。汉族也还有些文盲,看不懂报纸刊物,但可以听小说连播,看戏,听相声,听侯宝林的相声哄堂大笑,也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