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我们的情绪处理逻辑在很多时候会犯错--时而让你帮助别人,时而又控制你让你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人们在工作中缺少了互相照应的默契,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变得紧张;在生活中又冷落了亲人,疏远了朋友,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冰冷,心里的纠结就像一个死扣,越系越紧。当它紧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心灵就会走向一个难以逆转的方向。
所以,一定要有情绪管理。而且,对过去的已经不合时宜的情绪处理逻辑,一定要懂得怎样扭转和颠覆,让它重新平衡起来。
颠覆A:关注消极的结果,而不是引发消极的因素
如果你总是盯着“谁让你变得消极”这样的问题,你会发现问题越来越严重。它意味着你的心中充满了报复和问责的思维,在知道是谁害了你以后,你要做的往往是“让他也尝尝这样的下场”。关注消极的结果,表明我们要看到消极情绪对自己的伤害,然后说服自己远离它。只有看到伤害,才知道怎样躲避伤害。
颠覆B:控制野心和欲望的最好方法,是关心你“失去的部分”
过于亢奋的情绪经常出现在我们得意忘形的时候,人们因为野心的部分实现而走向积极情绪的极端。这时欲望的伤害也降临了。物极必反,许多成功者都是在这时候突然走上了下坡路。所以,为了避免自己拥有太多的野心,与其去跟欲望本身搏斗,不如去看看你到底失去了什么--例如那些成功的野心家在家庭和亲情方面的缺失。然后问问自己:“我幸福吗?”你就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适应新的逻辑,不等于完全改变旧的逻辑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自己,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也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完全抹除过去的印迹,把自己建造成一个全新的但又完全陌生的生命体。同时,我们又面临融入社会的任务,社会很大,每一个人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在中间取得平衡--保持个性,同时又适应社会。
所以,适应新的规则,不等于完全消灭旧的规则。过去,我们固执和坚持,绝不向现实妥协,即便撞得鼻青脸肿,也高唱理想之歌前进--事实上却成了没有意义的孤家寡人,直到有一天才突然发现自己是错误的,却已没有挽回的余地。现在,我们只需从现在开始,及早行动,学习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适应那些无法改变的环境。那么,心情改善了,我们就能改变结果。这种改变,既是痛苦的,又是必须做到的。
改变自己的缺点--提升人生基本面;
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发现正确的人生方向;
改变自己昨天的思考方式--提高内在力量以及改善我们的行为方式。
当这三种改变同时发生时,我们的情绪机制才得到了改善,你才能改变生活境遇,摆脱贫困,拥有乐观,变得积极起来。你的人生才可以从失控走向有序,从悲伤变得幸福,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这几年,在ONG公司的大厅内,始终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你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是我对员工的期待,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激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说虽然大环境很难改变,但小环境是可以改善的。从现在起,建立这样一个信念吧!这是我们唯一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也是力所能及的伟大之举--还有什么比成功地改变自己更“成功”的事业呢?人们总是在说性格决定命运。是的,性格很重要,但性格又是什么,它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呢?在生活中,性格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自动化和习惯化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例如,我们行为的90%以上都是由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决定的,有的人整天浑浑噩噩,有的人则专注力十足;有的人爱发脾气,有的人则极为冷静;有的人做什么都是半途而废,有的人则能够坚持到底,从不放弃。它是我们性格的映象。因此,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人人生境遇也就出现了极大的差别,正是由这一点决定的。
我们经过多少年的积累和重复,这种反应方式已经变得僵化并成为一种本能的程序了,所以时间越久,它就越顽固。
改变我们旧的情绪产生机制,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自控力较差的人而言。可是,如果你能纠正过去的逻辑,按照新的计划一步步脚踏实地进行更新,不追求巨大的飞跃,只要求自己每一次都取得有效的小进步,你很快就能纠正情绪的坏习惯,培养起新的情绪反应机能。
情绪颠覆原则
过度消极:你应该去关注消极会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引发了消极的因素。只有看到伤害,我们才知道怎样躲避伤害。关注消极的结果,表明我们要看到消极情绪对自己的伤害,然后说服自己远离它。
过度亢奋:怎样战胜自己的过度期待(野心和欲望)?去关心我们为此失去的部分吧!看看我们在家庭、友情和亲情方面失去了什么,然后再问问自己:“我幸福吗?”你就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平衡原则:适应新的规则,不等于完全消灭旧的规则。就像我们要抑制A,不等于就要倒向B。你需要懂得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然后尽可能在多数时间都待在那儿。保持个性,同时也要适应社会。
◎建立可识别机制
我们为什么要对情绪进行自我追踪?在与联邦政府合作的团队情绪观察和跟踪项目中,阿莫利进行了一次专业的总结。他说:“严谨的数据表明,对情绪进行长期的观察和交流,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走向,同时建立一个可用的识别自身情绪变化的机制。好处显而易见,它有利于我们在情绪失控之前的关键5秒内采取有力的行动,为自己修正方向,而不是任凭它失去控制。”跟踪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自己的即时情绪和事后的感悟、理解,每天用笔记录下来--就像某种健康日志--追踪身体的基本情况,比如心跳、体重、睡眠、锻炼、摄入的营养等。
睡眠
睡觉时间
醒来时间
睡眠质量:是否失眠?
饮食
吃饭的时间
饭量的变化
情绪频率
生气的次数(每周)
每次情绪波动的时间
生气的原因
性生活
频率正常吗?
质量怎么样?
工作时长
有无休息日?
每天上下班时间
劳累程度
工作心情好坏
对天气的看法
对天气的敏感度
喜欢坏天气吗?
情绪指标
易怒的程度
幸福感的长度
悲伤的频率
经常感到平静吗?
觉得自己漂亮吗?
你喜欢自己吗?
你觉得自己太胖是因为吃得太多?
从对情绪数据的收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你能够清楚地看到过去视而不见的问题,从而能够观察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为进一步的改变争取机会。
在短期内,你会觉得这很枯燥,但两周以后,你会发现这一切无比神奇。亲身体验会告诉你,你每天都经历了什么,可以了解到情绪管理的困难与如何提升,哪些内容是可以分享的,哪些内容是不容易倾诉的。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你也能对别人产生理解之心。
我的经验说明,对情绪进行自我追踪和记录,会有出乎预料的发现。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这么做并且相互分享,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相信那一定是巨大的进步,因为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懂得了面对自己和理解他人。这也是我的期望,更是我们的情绪管理课程所期待的美好愿望。
那么,你会坚持多久的自我追踪呢?
答案应该是--只要不影响享受生活,就一直追踪下去。
我的一份忠告是,追踪记录自己的情绪,并不是让你积攒那些情绪(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是建议你收集数据--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之后再想办法处理它,这是最明智的做法。
建立情绪可识别机制的方式
心理减压
人的心理压力通常是长期积攒而成的,但也不排除有的人把一个小问题压力化、扩大化,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很糟,但如果没能及时地得到疏导,使阴影在心里持久不能散去,他就很难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由此,调整心理压力很重要。减压最直接的方式是暂时离开烦恼之地,清晰梳理压力的来源,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忘却那件事。其次,正面回应压力,弄清楚几个问题:我为什么备感压力?事情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如果解决不了,我的承担措施是什么?
环境感染
情绪的酝酿需要环境的温床,不管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你要善于发现,学会为自己营造一个积极的外部环境,为情绪的控制创造良好氛围。如,当你感到失落的时候,你周围的人是如何对待你的呢?有两种情况:第一,大家漠不关心;第二,朋友主动关切。情绪的疏导和排泄需要一个充满友情的氛围,当你遇到问题,需要倾诉,寻求帮助的时候,如果能有好朋友或者亲人及时进行感情上的沟通,一些复杂的问题就能梳理明白,烦恼就很容易解决。同时,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能促进身心成长进步,不至于让你钻入认知的死胡同。
正确认识
情绪就像一面多棱镜,从各个角度反映出我们的认知。你要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是死守住事情的一面自怨自艾,这样才能防止情绪因片面因素的堆积而爆发。全面而辩证地看待问题,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树立起自信心。尤其是自卑的人,正确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一步。当你学会用理性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就不会轻易产生放弃的念头。一个人不管多么成功,总有不擅长的事情;一个人不管多么失败,也总有别人没有的优点。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并把自身的特点发扬光大,敢尝试,乐于拼搏,你会发现那个最好的自己。
鼓励自己
当缺乏自信心,畏缩不前的时候,你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充分的表扬与肯定--鼓励自己坚持下去。无论工作、学习中的点滴进步还是思想方面的积极表现,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可以成为你认可自己的理由。当然了,这种肯定不可以盲目,要恰当、准确、客观。当你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之后,就可以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这一部分的难度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降低,这个新的要求必须能使你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记住,不要完全否定自己,在做自我批评的时候,看到其中的积极因素,做到批评中有鼓励。
目标激励
如果在某个方面遭遇挫败和失意,人们通常会想到用其他的路径来弥补失去的成就感,他会想方设法在其他方面突破,做出超常的发挥,从而维系其心理平衡,这种自然的免疫机制可以保护其自尊心免受打击。如果一件事情失败了,可以重新给自己设立可执行易成功的目标,运用自己的长处,实现突破成长。这个过程中要结合以上几条做法,很快就会挽回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