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制力2(实践版):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命运?
30035100000006

第6章 情绪断层线(1)

要战胜挫折,需要我们加强情绪的克制力,更需要充分地洞悉挫折乃至人生的本质,超脱于成败得失之外,才能控制命运,并控制自己的人生。

◎没有任何好消息--挫折

当我选择课程地址时,一度非常头疼,因为我很清楚“现代人”对情绪的苛刻要求。有一部分人脆弱,有一部分人敏感,还有些人属于另一类:他们被坚固的外壳包围。要让所有的人都对环境感到满意是不可能的,因此课程小组的成员绞尽脑汁,费了不少心思,最终还是决定:

“我们什么都不做,为什么要告诉人们‘这样还是那样’?”

“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接受并改变环境,为什么现在不行了?”

“我们不提供适应性,而是应让人们自己适应,并把环境作为测试的一个环节。”

很好,我们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我们向人们真实的情绪水平更接近了一些。在2002年,我们已经提出了“情绪断层线”的概念,即出现情绪断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致力于分析是什么导致了情绪问题,用它来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指数,以及制订正确的情绪管理计划。

比如,当你下定决心去做一件可以使你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事情,并制订了挑战计划,却临时止步,不敢向前。因为你害怕计划的失败--你接受不了任何期望之外的结果,尤其是惧怕听到不利的消息,并且抵抗不了随之而来的挫折心态。

这时,挫折本身往往无足轻重,其背后的“那根刺”才要人性命。挫折情绪的断层可能有“万里之遥”,或只有“一沟之宽”,这都无关紧要,你更关心的应该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道心灵裂痕。

产生期望之外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总按计划行事,并习惯了计划给他带来结果,他就可能会在计划或渴望失败后产生挫折情绪。玛丽说:“我是一个不幸的人,我在公司曾经连续六次被列为同一个职位的候选人,但每次都失望而归,老板从没有考虑过我。”玛丽为此患上了晋升恐惧症。每次公司宣布要提拔一些人时,她就情绪不稳,十分紧张,失眠,工作效率下降,表现得更加“不值得提拔”。

还有些人的想法是另一种:他们的确想成功,想做好某一件事,但又害怕成功会给他带来副作用。

比如艾希小姐的担忧:“我现在开了一家小店,已经营业三个月了,生意很好,但我想关掉它。因为如果真的能赚很多钱,我的收入就会大大地超过丈夫,他是一名公司小职员,每月赚不了多少,未来也没什么机会发财。”

“哦,那你担心……”

“我想这会令他产生危机感,进而感觉我不再那么可爱了。到时,他不爱我了怎么办?我一想到此就无法入眠,时刻担忧这可怕的结果。”

所以,艾希小姐对店铺失去了“关注”,每天都会“无意”地犯些错误:在傍晚黄金时段突然宣布下班关门,或者有一些紧俏的产品忘了提前给供货商打电话,导致最近半个月的销售直线下降。

直到她和我谈过之后,才决心将家事与事业分开。她对于婚姻挫折的恐惧,不能成为主宰她事业成败的关键。否则,她早晚会失去自己的丈夫。事实证明,后来艾希把事业做得很好,她的丈夫也依然爱她。

对失败的强烈恐惧

有的人在担心:“即便我一开始如愿了,最后还是会失败。”他们觉得挫折感不会放过自己,一定在某个路口守株待兔,等着他送货上门,自投罗网。出于这种心态,他们不敢行动,宁可蹲在原地不动。这恰恰是失败的更大原因,让他承受更强烈的挫折感。

我在华盛顿给一家公司做培训时发现,一名市场部门的员工乔治很想去销售部门工作,但是他又十分担心:“假如我真得到了这份工作,我是否能够胜任呢?”因此,即便上司有意给他机会,但乔治总是不经意间在关键时刻出现错误,毁掉自己获得这份工作的机会。在那段时间的晚上,人们在公司外面的酒吧经常可以看到乔治酩酊大醉的身影,他在逃避,并被这种挫折情绪绑架了。

后来,我向他的行政主管讲明了这个情况,告诉他原因。然后,我请乔治到培训课程进行了完整的恢复,最后他终于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心声,成为了销售部门的一名主力军。

“谁在利用我?”

一个人即便有所成就,但如果发现或感觉自己被利用了,也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挫折感。当他再次面临类似的情况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难以做出客观的判断。

格雷是一家公司后勤部门的员工,但他喜欢电脑且有着不错的造诣,大凡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他都十分在行。因此他的上司打算把他调到设计部,那里有优秀IT人才的发挥空间。当格雷得知这个消息时,却表现得特别沮丧,就像被伤害了的小老鼠,缩进洞里不再出来了。

他的担心是什么?

“老板难道不是在利用我吗?是不是让我去解决一下设计部眼前正遇到的麻烦,然后再把我解雇呢?如果我帮他们解决了问题,却又发现那里没有我的位置,我就没有退路,也没有前途了。”

瞧,这是多么丰富的联想,但的确有人会在职位调动时这么想并因此夜不能寐。他的部门主管打电话向我求助,因为他认为格雷非常优秀,不想因为这种抗拒情绪就惩罚他。我就对这位上司建议:

“你可以告诉格雷先生,他可以在调任设计部60天内,随时申请调回原部门。”

上司对他做了如上保证,格雷去除了心病,顺利地去设计部报到。他表现良好,没几天就适应了新的职位,然后撤掉了上司写给他的书面承诺。

无法面对自己的弱项

许多人包括我,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在我擅长的领域,人们提到我就竖起大拇指;在我不擅长的领域,人们提到我也会赞美有加。”男人希望自己可以同时经营好事业与家庭,女人希望自己永远貌美如花。这是人生的完美状态。

但现实并非如此。人总是有自己的缺陷,而且有些缺陷是无法弥补的,它跟随你一辈子,和你一起埋进坟墓,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能接受吗?不能,就会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测风云”;能,你的人生就拥有了弹性。

我的产品开发部经理泽恩·怀特从高中时起就是一位“完美主义先生”:他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他是体育场上的健将;他是情场高手;他是男孩子最希望拥有的朋友,女孩子梦想得到的“最佳男友”。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及获得自己的第一桶金(用一个项目为公司赚到了3000万美元),他都是骄傲的,也是“完美”的,始终高昂着头。

直到他求婚时被拒绝--相恋两年的女友劳拉·霍里菲斯推开他捧着奢华戒指盒的双手,让他站起来。

在人来人往的大厅,他刚单膝跪地,自信满满地看着她,就像在看一只已经得手的猎物。

“亲爱的,嫁给我!”

劳拉当着几十名围观的同事对他说:“不,亲爱的,早在两年前,我就对自己说,当你向我提出求婚时,就是我们分手的时候。现在,你确定还要这么做吗?”

怀特度过了有生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会遭到这么干脆的拒绝,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劳拉没有丝毫犹豫,她根本不想和他结婚。在她看来,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蠢货。后来劳拉告诉他:“你只适合做一名情人,至于婚姻,我不想跟一个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男人过一辈子,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无穷无尽的痛苦。”

从此以后,怀特患上了一种情绪病:他没办法从这种自我印象中走出来,开始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虚假和让人讨厌的家伙。他遭受了人生中的重大挫折,然后一蹶不振,差点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我什么都不是,与我有关的任何消息都是坏的。”

2007年,当他来公司面试时,尽管他的工作履历极为优秀,非常适合ONG公司的需要,但坐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个不抱任何希望的颓废之客。我说:“如果我告诉你没有办法录用你,你能接受吗?”怀特笑了笑,用嘶哑的嗓音答:“在我预料之中,我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啊……”我说,“留下电话号码,明天中午我给你最后答复。”

第二天,当我决定录用他时,怀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给他发送正式录用邮件并让助理打完电话以后,我想,这个决定除了证明他拥有过人才华之外,也一定会改变他现在的状态,让他重新燃起信心,扭转一些错误的认识。后来的发展验证了我的判断,怀特的工作能力很优秀,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时间也逐渐冲淡了他那一段充满阴影的过去,让他从求婚失败的挫折中走了出来,而且他现在已经可以冷静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每一个优点和缺点。

找到自己的弱势,并且努力弥补它,才能避免身上的缺点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情绪波动。我们为什么不睁开眼睛看看现实呢?平心静气地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后制定相应的回避策略,去扬长避短,而不是故意撞墙,才能真正地填上挫折的情绪断层,避免产生过多的挫败情绪。

挫折感确实会给我们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它会成为有毒的种子,扎根于心灵。处理好了,它也可以转化为对人生有益的经验。不管怎么样,只有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理性看待失败,才能平衡好情绪。

感到恐惧时:大胆挑战,而不是退缩。

感到悲伤时:找到地方大笑,对它嗤之以鼻。

感到沮丧时:大声唱歌,想想自己做过的成功的事。

感到自己无足轻重时:温习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发现自己的优势。

感到疑惑不定时:提高说话的声音,坚定意志。

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时:换件衣服,换个发型,再次重新评价。

当你不得不利用一些暂时的工具控制情绪时,就可以采取上述方法来平息自己的“沸腾之心”。归根结底,要战胜挫折,需要我们加强情绪的克制力,更需要充分地洞悉挫折乃至人生的本质,超脱于成败得失之外,才能控制命运,并控制自己的人生。

情绪自我管理课程

自我解剖挫折

★“我每天都有不顺心的事情,特别多,大事小事全都不顺,所以我经常生气。”

★“我现在没有什么进取心了,因为社会磨平了我的棱角。我对这个社会极其失望,没有我发挥才能的空间!”

★“昨天我特别想进的一家公司拒绝了我,这让我感到过去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失去了人生方向。”

★“我想买房子,但攒了五年的钱,连首付也没有凑齐,为此女友和我分手了,这算不算挫折?”

◎众人皆醉我独醒--自负

在心理学上,自负是一种过度的自信,也可以视为一种微妙的心理膨胀。它并不仅仅藏在心里,也会以行动或语言等诸多方式表现出来。你可以把自负看作无知,当然它实质是“不自知”的意识体现。

表现在言行上,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们都不行,只有我行;

你们都很笨,只有我聪明;

你们都不知道,只有我懂。

……

比如,我们经过五年的调查,有95%的大学教授固执地认为,他们的研究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我们知道,这当然不可能。如果95%的人都高于平均能力,那么这个平均值一定是错误的,但人们就是如此“自信”。每名教授都觉得同行不如自己,虽然他们拿不出具体的证据。

这种情绪非常有趣。人们易于过高地评估自己,它既有好的一面--利于自我肯定,也有坏的一面--轻视困难或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我们的任务并不仅是防止有害的自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还要查清自负的原因,充分扬长避短,把它完全地管理控制起来。

第一种原因:自视过高

他一般会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非常了不起,高于多数人。比如在辩论中,他们无视其他人的看法、意见和要求,独断专行,对与人平等地讨论问题很不耐烦。他们也很少关心别人,待人冷漠,人际关系很差。但他天真地以为,别人疏远他是因为敬畏或者自惭形秽,而不是出于对他的憎恶。

不管做任何事,这类人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会顾及别人,也尽量不向别人提出请求--这对他而言是耻辱。所以在他们的情绪词典中没有“热情”二字,因为他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为他服务。

我们当然知道,人人都能看到这类人的下场,他们逐渐就会无人理睬。

第二种原因:看不起别人

他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财富、知识、地位、出身等许多方面都可能成为他的“优越感”的来源。虽然现在是自由社会,人人平等,但他并不这样认为。而且,他是如此地固执,难以改变对别人的看法。如果他瞧不起一个人,往往会轻视到底,并将自己的这种观点强加于其他人。

有时候,他明知是自己错了而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错误看法或者轻易地接受对方的观点。他嘴硬、执拗、赌气,有时亦会行为失控,做出激烈的行为。比如,有些人在机场或其他公众场所羞辱空乘及其他服务人员,炫耀财富、地位等,就是这一种情绪的集中表现。

这类人总爱夸张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他们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也喜欢到处宣扬。所以,浅薄是我们的情绪词典对他的定义。

第三种原因:过度防卫

他对“成功者”具有明显的、匕首一般坚硬的嫉妒心,最亲密的人取得成功也让他“不爽”。尤其在与他相同的领域,他不能承受“被人超越之伤”,也不能忍受有人会比他更专业、更博见、更强大的事实。

这类人的自尊心极强,某种程度上还有自恋的成分。当别人取得成绩时,他无法容忍,选择的不是祝福而是打击。他尽一切可能、不择手段地去打击优秀的对手、同事、朋友甚至恋人,排斥、嘲讽、压制、羞辱和鄙视他们。

比如,有些平庸的丈夫会采取这种手段对付比自己优秀的妻子,目的是打击妻子的信心,让她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以防有人把她从身边抢走。

同时,在别人失败时,他的态度不是提供协助,而是幸灾乐祸。向他求助时,他也会先奚落对方一番,满足了自己的“快感”后,才可能“轻蔑”地帮助对方一下。问题是,人们会领你的情吗?所以他们没有真正的朋友,活在孤独、自恋和猜疑之中。

现在的问题是:为何自负情绪如此广泛?

我在旧金山大学的合作伙伴,也是情绪管理课程小组的成员阿莫利·凯森教授经过7年的努力,与多位学者共同撰写了一份全新的报告。他认为,多数情况下,是社会地位的诱惑促成了人们自负情绪的滋生和壮大。人们的心中有一个“自认为的我”,水平远远胜于真实的自己。人们在许多时刻都倾向于相信自己天赋出众、能力超群,出现短暂的幻想和盲目乐观,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冲动地做出自己无法兑现的承诺。

阿莫利说:“我们的研究发现了自负的作用,定义了它好与坏的方面。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多数时候的自负情绪,其动机是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感以及证明自己的出类拔萃。”

也许这项发现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自负的风险很大,人们却仍然普遍拥有这种情绪。此外,它也告诉我们,那些平庸的人能够战胜能力强于自己的同事获得晋升,平庸者超强的“信心”在其中起到了强大的作用。有时候,老板更看重下属的信心,也更容易被这种“信心的展示”左右自己的决定。这也许是自负情绪在一个团队中能够在个体身上产生的唯一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