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30109900000019

第19章 "顺施诱惑而纵其错"(1)

---"让敌人听指挥"的奥秘

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以导瑕。敌欲进,赢柔示弱以至进;敌欲退,散开生以纵其退;敌倚强,远锋固守以观其骄;敌仗威,虚恭图实以俟其惰。致而掩之,纵而擒之,骄而乘之,惰而收之。

---《兵经百篇·顺》战场上致胜的关键在于调动敌人就我所范。然而在两军对垒中,双方都在力争"致人而不至于人",采取一厢情愿、强加于人的办法,敌人是不会接受的。高明的军事家常常能做到让敌人听指挥,其奥秘何在呢?彭德怀的"妙诀"是":顺施诱惑而纵其错"。他指出,要"深察敌人企图,顺施诱惑而纵其错,尽力隐蔽自己的企图,勿为敌察。如此,才能经常保持主动,克敌制胜。""要善于根据敌人之企图来诱惑敌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要顺着敌人的思路",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把敌人的行动引向极端,使他犯错误,不知不觉地为我所左右。

一、示弱纵骄,佯北引追面对骄狂之敌,如何调动其步入我之圈套?古兵法中有。

"两军对垒,不宜夸其所长,当匿其壮夫肥马,而以羸老弱,见短伏奇,以争一击之利。"彭德怀认为,最管用的招法是"抓住敌人的傲气",先给点甜头",养它一养,然后来个反手把它打下马来"。"示弱纵骄,佯北引追",正是这种"招法"的具体运用。在彭德怀的对手中,败在此招之下的不乏其人,其中名气最大的要算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了。

麦克阿瑟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军的高级统帅立下了赫赫战功,号称是"常胜将军"。二战后任驻日盟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远东美国陆军总司令,朝鲜战争爆发后,又多了一顶"联合国军"司令的头衔,更使他踌躇满志,渴望为自己的战功簿上再记上一个光辉篇章,特别是他制定的仁川登陆作战计划在力排众议而获得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通过并取得了成功之后,更是得意忘形,不可一世。

麦克阿瑟的骄狂,正是彭德怀所希望的。彭德怀还在入朝前与十三兵团司令部研究渡江方案时就指出":麦克阿瑟越猖狂,对我们越有利,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错误判断,隐蔽渡江,对敌人进行突然反击。"不出彭德怀所料,我志愿军十三兵团4个军和3个炮师共25万人秘密渡过鸭绿江竟不为敌人所察,结果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一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1.5万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虽然把"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从鸭绿江边打回到清川江以南,但歼灭美军主力不多,没有把麦克阿瑟打痛,因此第一次战役一结束,彭德怀就命令部队后撤隐蔽。美军从空中和地面侦察,在朝鲜境内未找到志愿军的踪影。麦克阿瑟的情报处长自信地说:"他们已离开了朝鲜,我早就说过,北京无非是虚张声势。"麦克阿瑟判断我只派少数志愿军象征性地出兵,认为中国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百废待兴,无力支持这场战争,断言"战争在两个星期之内会结束"。随即倾全力发起了"圣诞回国总攻势"。为了阻止志愿军增兵,命令空军"全部出动,以最大力量摧毁鸭绿江上所有的桥梁和沿江一带北朝鲜的城镇和村庄"。与此同时,命令所部从11月6日开始进行试探性进攻。

可就在美军每天出动1000多架次飞机对鸭绿江大桥和朝鲜边境城市新义州地域进行狂轰滥炸之时,志愿军后续部队第九兵团15万人于11月7日、12日、19日先后巧妙地由辑安、临江秘密渡过鸭绿江,担任东线作战任务。此时志愿军第一线作战部队达9个军30个师约40万人,为"联合国军"一线兵力的1.7倍。

在此种情况下,如何部署志愿军第二次战役?彭德怀在志愿军常委全会上提出了一个"示弱骄敌,佯北引追"",牵牛进屠场的作战方案"。他分析认为说":麦克阿瑟虽然遭到第一次战役的打击,但美军主力未受损失,同时他对我军的兵力还不清楚,所以,肯定还会向鸭绿江大举进攻。我军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装备太差,如和敌军死拼硬顶,肯定要吃亏。不如先避其锐气,故意示弱,边打边退,迷惑敌人,诱其深入。我军可以后撤30至50公里以分散敌人,然后在运动中寻机歼敌,这是我军的拿手战术。我们要在清川江畔钓大鱼。"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开始试探性进攻后,彭德怀即命令部队按照预定计划,以部分兵力实施节节抵抗,诱敌深入,主力转入敌侧翼隐蔽待机。把清川江、德川、戛日岭、杜日岭、球场之间的地区全部让给敌人。

"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的一线部队由于有了上一次分兵冒进的教训,开始行动比较谨慎,前进速度缓慢,到15日,总共前进仅9到15公里。为解除敌人的顾虑,16日彭德怀电令各军一律停止向前进之敌反击,以诱敌放胆向我预定战场前进。各军在后撤时沿途丢弃一些枪弹衣物,似已溃不成军。

麦克阿瑟果然中计,判断志愿军是因为"兵力不足、装备低劣而怯战败退"。并认为"空袭战役"已封锁了战场,中共的后续部队已经被阻止,不能进入战场。断言志愿军的兵力"最多六七万人"",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于是命令部队加快前攻步伐。到21日",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已进至了麦克阿瑟规定的战役展开线。麦克阿瑟十分得意,自信他的"总攻势"就要大功告成了。命令"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于11月24日8时在全线发起总攻势。几乎与此同时,麦克阿瑟在东京发表公报,向全世界宣告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开始了",联合国军对在北朝鲜作战的赤色军的庞大压缩与包抄行动正在接近它的决定性努力"。他还给联合国安理会写了一份报告,得意宣称":空军部队已经控制了纵深地区,左翼部队向前推进只遇到软弱无望的抵抗,右翼部队在海空军和地面部队的支援下,可以充分发挥其有利地位,当两翼完全汇合的时候,事实上就是战争的结束。"并对部队广播说,战争很快就要结束",要迅速打到鸭绿江,回去过圣诞节"。

当彭德怀决定志愿军后撤诱敌作战方案刚提出的时候,朝方领导人十分不理解,询问为什么不乘胜向清川江以南追击。在彭德怀的说服和坚持下,双方达成了共识。此时,面对敌军的强大攻势,又有人对志愿军能否顶住飞机、坦克加大炮的敌人表示担忧时,而彭德怀却成竹在胸。他说":要诱鱼上钩,你必须先给鱼尝点甜头。麦克阿瑟吹嘘说他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看这次战役究竟谁把谁吃掉。"为了进一步给敌人造成错觉,彭德怀命令继续以小部队边打边撤。到25日,西线"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完全进至西起定州,经云山、球场,东至宁远以北一线我之预定战场",露,后方空虚。

联合国军"翼侧暴11月25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对麦克阿瑟的"圣诞总攻势"发起全线反击。彭德怀指挥各军乘敌立足未稳,分割包抄,断其退路,将敌军几个师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地域内。攻势之猛烈,战法之高明,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全线崩溃,陷于欲战无力、欲逃无路的境地。美国人小克莱·布莱尔曾描述过当时的情景:11月25日天黑不久,灾难降临了。约20万中国人穿插进沃克的第8集团军与阿尔蒙德的第10军之间的空隙,向第8集团军的右翼---即韩国第2军发起了攻击。韩国部队崩溃了,仓皇逃跑,使中部美国第9军暴露出来。第9军先是收缩,然后坚守,最后与在左边的第1军一起后退。两天后,11月27日在东部战场,另一支中国集团军攻击了第10军---奥利佛·史密斯的第1陆战师,中国军队插到背后,将海军陆战队围困在楚新水库地区局势很快明朗了",联合国军"遭遇的是第一流的军队。令人吃惊的是,中国人纪律严明,指挥有方。沃克的第8集团军被这突然的袭击完全打晕了头,很快开始后撤。

此役,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3.6万余人,仅西线就缴获各种火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余台。收复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全部领土,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自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一带转为防御,使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转危为安。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到十分震惊。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评论说:"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失败。"美联社惊呼":这是美国建军史上最丢脸的失败。"麦克阿瑟的嚣张气焰被打下去了。12月2日他在给杜鲁门的电报中承认":面临的是一场全新的战争"",以往那种成功地用来指导作战的战略思想,现在继续用来对付这样的强国就不行了。""示弱纵骄,佯北引追"作为一种诱敌轻兵冒进,以达到在运动中歼敌的谋略手段,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示形"功夫是否到家。彭德怀认为,其要诀有三:(一)严密伪装,隐蔽实力彭德怀曾深刻指出":我们应使自己不犯错误,而促使敌人犯错误,最好的方法是隐蔽自己实力,使敌估计不足。"因此在战役的计划和组织中,必须把部队的隐蔽工作摆在首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示弱诱敌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彭德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隐蔽实力的措施。早在志愿军进入朝鲜前,彭德怀就对志愿军出国后的宣传报道问题向毛主席建议":在战斗打响之前,应绝对保密。打响以后,新华社在报道和广播方面也应注意分寸。要设法转移敌人的视线,使其产生判断上的错觉,以便我军各路部队隐蔽过江,取得战斗的主动权。"在第一次战役中,当敌逃至清川江以南后,他果断命令各军停止进攻,结束战役。因此尽管敌人挨了打,却并不未摸清志愿军的实力在为第二次战役作准备的行动中,又命令后撤部队进入山林,严密伪装,昼不冒烟,夜不露光,消除各种可疑痕迹。正因为如此,敌人虽在空中和地面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进行侦察,竟然没有发现志愿军几十万人马的踪迹。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惊叹":代战争史上可称为是一件奇迹。"这在当(二)假戏真做",佯败"得法"佯北引追"的目的,是将敌诱至预设战场,然而,敌人也是有头脑的,他们也在对战场上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只有当确信自己掌握真实情况之后,才会做出决断。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用佯一方所制造的假象是否足已达到乱真的程度。这就要求"佯败"各种迹象都要合乎一般战场败退的常规,否则就可能被敌人识破天机,反为所乘。彭德怀曾批评有的部队不会假戏真做",常常是虚晃一枪,回马便走",这就等于告诉敌人你想干什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为了让麦克阿瑟将志愿军的主动后撤视为败退,彭德怀采取了节节抗击",战"而退之的战术,并适时地举行小的反击,如对于位于价川东北,瞰制平壤至满浦公路的飞虎山,是敌人向球场、江界进攻的必经之路,根据彭德怀的命令,我三十八军一一二师自11月6日起在这一地区抗击敌人5昼夜,击退敌人百人以上进攻57次,到10日方撤出战斗。因此,在麦克阿瑟看来,志愿军是经过苦战,实在顶不住了才败退的,丝毫没有发现志愿军诱其深入的蛛丝马迹。

(三)选派主力迂回敌后,断敌退路诱敌深入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歼灭,而要做到这一点,要害在于当敌人进入我之预设战场之后,迅速断其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如果切不断敌人的退路,到了嘴边的肉还可能溜掉。因此,彭德怀在部署和指挥此类战役中,最关注的问题是迂回部队是否能按时插到指定地点,是否能把口子扎紧,抗住敌人的突围与增援。他总是把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和最善打硬仗恶仗的指挥员用于执行迂回任务。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他让在历次战争中屡建奇功,而在上一次战役却动作迟缓没有按时完成阻击任务的三十八军再次执行西线的迂回阻击任务。并派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组成前进指挥所,直接指挥三十八军作战。临行前彭德怀对他说:"我听说三十八军过去在国内战如猛虎,很能打仗,这次我要再考验他们一次,看看他们的战斗作风到底怎么样。这次阻击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你们沿途遇敌不要恋战,必须不顾一切,直插交通要道三所里,这是我军断敌南逃北援的一道"闸门",一定要按规定的时间插到底。""在占领三所里和龙源里后,要不惜一切代价,像钢钉一样,狠狠地钉在那里。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后退!"三十八军在韩先楚的直接指挥下,坚决执行彭总的命令,27日夜派一一三师一夜长驱70公里,于28日8时抢占了敌军南逃北援必经交通要道三所里,使几万敌军乱成一团,全线动摇。敌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支援和引导下实施突围,一一三师在三所里和龙源里顽强坚持了50多小时,使南突北援之敌,双方相距不到一公里,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无法会合,对整个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蘑菇"战术,扰敌待机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既避免与敌决战硬拼,以保存实力;又积极主动创造和把握战机,各个歼灭敌人,从而促使敌我力量的转化,这可以说是战争指导艺术中的最高境界所在。解放战争中,彭德怀在陕北战场上以2万之众,迎战胡宗南的20万大军,且武器装备也远远落后于敌军。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胡宗南连吃败仗,整旅、整师、整军的被歼灭。许多有影响的军队高级将领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其谋略手段而言,最令胡宗南头痛的是彭德怀的蘑菇战术。

胡宗南1947年3月19日占领延安后忘乎所以,认为西野不堪一击。可就在其主力被西野部分兵力引导扑向安塞之时,彭德怀却在青化砭为胡宗南的三十一旅准备了一个"口袋",3月25日,当自川口、拐峁至青化砭的三十一旅钻进"口袋"后,西野以排山倒海之势,仅一个多小时,就将三十一旅直属队及九十二团2900多人全部歼灭,旅长李纪云被俘。此时距胡宗南占领延安不足一星期,此地离延安只有50里。

青化砭一役,给了还沉浸在"大胜利"中的胡宗南一记闷棍。他急忙从西安赶赴延安,召集各路高级将领总结初战失利的教训。认为三十一旅之所以被歼",一因兵力单薄,再因疏于警戒,三因未走山地而专走川道,遇伏击不能占领高地作坚强之抵抗而使全军覆没,是为前车之鉴"于是采用国防部为其策划的"方形战术"。就是把两个兵团排成数十里宽的方阵",行则同行,宿则同宿,只走山头,不下川沟"。认为这样既可以避免分散孤立而遭各个歼击,又可以在发现西野主力后不使其乘空隙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