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城市体育范围扩大
城市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开展以健身、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其主要作用是有助于市民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在我国,城市体育正向社会化、社区化、家庭化、设施配套化、活动内容多样化和高档化方向发展。
下面以城市社区体育为例,简要阐述城市体育的发展步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优化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正在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追求的目标。城市社区体育也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
社区体育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体育旅游等多种体育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各种不同的体育需求,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其提供更多的体育服务,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提高其工作能力、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同时重视和发挥体育活动对调节心理、联络感情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以老年人居多,青少年参加者较少,中年人参加者则更少。老年人退休后参加体育锻炼,一是有较多的余暇时间,二是受身体机能衰退和心理变化的影响,更加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则在沉重的课业、创业负担压迫下,渐渐地远离体育锻炼。而中年人由于上有老、下有小,在家庭生活的重负下和工作繁忙的压力下,基本上脱离了体育健身锻炼。青少年和中年人除了客观原因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外,可能更多的应该是受自身体育观念和意识的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健康意识和体育观念,总是认为自己年轻、身强力壮,可以不用锻炼身体。锻炼是以后的事,到时候再说。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功能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和培训来传播科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形成体育健身的舆论导向,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激发大家参与体育的动机,培养体育健身的兴趣,树立花钱买健康、投资健康的新理念。同时要加强对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科学指导。实际上在体育健身活动中,许多人由于未能获得科学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和技能,极大地影响了锻炼效果,甚至发生了不应有的伤害事故,严重挫伤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信心,导致他们从此远离体育运动。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参与者科学健身的帮助与指导,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学会和掌握科学体育的健身常识、技术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并从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健身的信心,提高体育健身的实际效果,进而更好地推动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健康发展。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健康发展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培养体育意识,强化体育健康观念,科学地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以外,还必须有较为完善的体育社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辅助。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运动不足和营养过剩,诸多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神经衰弱等)”以及环境污染等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为此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健康,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日趋强烈,期望拥有健康,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因此,构建完善的社区体育社团是十分必要的。各种体育协会通过经常举办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将有相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社区居民集合在一起,有利于将分散的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起来,使人们的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合理、有序,也有利于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流锻炼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活动环境,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的感情交流,促进社会的和谐。
众所周知,体育设施是影响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体育场地设施是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们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的改变和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投资健康,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高涨。这使得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显得更加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社区体育健康正常发展的关键原因。因此,改善城市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现有条件下,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理念,要逐步改善体育运动的条件,为大众提供参加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为此除了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兴建与扩建体育场馆、增加体育健身器械以外,各个相关的职能部门还应积极主动,地相互协调、联合起来,挖掘和开发现有体育场馆、健身器械的功能和利用率。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对社区内的企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所拥有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科学合理有序的开放、使用和开发,以缓解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最大限度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可利用的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尽可能地解决和满足社区居民就地就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从而加快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使更多的社区居民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和丰富他们的生活方式,增进身心健康,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是社区居民,其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不同体育基础、不同体育锻炼需求、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工作时间、不同经济状况的各种人群。为了能尽可能地满足各种人群的不同体育需求,在设计与组织社区居民健身活动时要力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服务居民,统筹兼顾各种人群的需要。在设计与组织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社区,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
城市社区体育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群众体育活动,其目的是满足该区域内成员的体育需要。因此,在设计与组织时,必然是要立足于这个特定的区域,根据该特定区域内居民的体育需求、场地设施、经费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体育锻炼的计划,有序、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
二、因人而异,一切从实际出发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对象是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全体居民,其中包括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有男性也有女性,还有残疾人参与。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同时,由于经济条件、文化层次、地域环境、职业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都不一样,他们的体育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与组织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时,一定要从本社区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参与者的具体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地给予区别对待,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体育需求。
三、量力而行,注重科学性、实效性
开展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是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服务,要加强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的宣传,使锻炼者能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立见成效,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有循序渐进地坚持体育锻炼,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锻炼过程中要结合参与者的个体差异,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帮助和指导。活动应量力而行,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锻炼;有效地预防锻炼中伤害事故和疾病的发生,使锻炼者切实从中得到实惠,达到增强体质、提高锻炼效果的目的,让参与者更加积极主动、充满信心地从事体育锻炼,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乡镇体育辐射扩大
乡镇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在乡镇开展以健康、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在我国,主要作用是以其辐射作用促使农村体育网络化,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乡镇体育是指乡镇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增进人们身心健康,让大家更好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含非奥运项目)。该项目是被群众公认具有广泛的参与面和活动开展经常性,且能促进该项目运动技能的提高。
乡镇是比农村集市更高级的市场形态,它上联城市,下通集市,成为城乡商品交流的桥梁。若想发展好乡镇体育,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府职能
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支持,特别在当前农村体育处于起步发展的情况下,政府理应起到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真正把农村体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特别是要抢抓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和经济后盾。
二、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组织机构
农村由于存在设施落后、居住分散以及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困难,如果缺乏组织,体育活动将很难开展。因此,在乡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非常重要。每个乡镇都应建立体育工作(或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由乡镇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设立健身指导站和文体站(体育站),县级文体部门对其实行目标管理,配备热心体育、精于业务的专干。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同时,为改变农村乡镇体育骨干少的现状,县级体育部门和乡镇文体站应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从而逐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
三、因时因地制宜,广泛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