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临江首战告捷
临江镇,位于长白山南麓,是鸭绿江畔的一个小县城。长期以来,百里之外即鲜为人知。但在1946年冬天,由于中共东北局南满分局、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亦称“南满军区”)机关驻在这里,临江成了共产党和蒋介石集团争夺的焦点,凝聚了“三国(中、美、苏)四方”军政首脑的目光。
在南满分局七道江军事会议结束的同时,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已完成了继续进攻南满的军事部署。12月17日,副司令长官郑洞国亲自指挥第五十二军之第二、第一九五师,第七十一军之第八十八、第九十一师等,六个主力师的兵力,由辉南、柳河、桓仁、宽甸等地分三路向临江挺进。这天风卷着小雪,寒气逼人。齐装满员的国民党军或许认为,在这种天气里民主联军将“不堪一击”,遂气势汹汹,横压过来。他们企图先攻占辑安、八道江等地,打通(化)辑(安)线直取临江,尔后将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主力就地消灭或困绝于长白山。
这是萧劲光预料中的。七道江会后,萧劲光与萧华等对迎敌方案作了进一步研究,按照既定方针将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展开部署。决心集中主力部队顶住敌人的正面进攻,打掉敌人几张王牌,挫其锋芒,以巩固现有根据地,改变当前的被动局面。
在敌人行动的前一天,即12月16日,萧劲光踏着积雪来到四纵驻地。部队已作过动员,正在整装待发。一直没有棉衣的官兵穿上了军区和分局机关抽出来的棉衣。他们知道,许多衣服带着同志们的体温,是大家为支持他们出征现从身上脱下来的。官兵们既感动,也意识到了担子的沉重。萧劲光在彭嘉庆政委的陪同下检查了部队的准备情况,而后召集团以上干部再次作了动员讲话。他说:“当前的形势大家都清楚,敌人很嚣张,扬言要与我们决战。我们的装备、各方面的条件,不允许在这里与敌人硬拼。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有自己的打法。你们的任务呢,就是突出敌人的包围,到敌人的后方、到外线去打击敌人。有的同志给这次行动起了个名字,说这叫掏心战术,是这个意思。你们要奔袭、奇袭、突袭,破坏交通,围攻敌人的机关,大闹天宫,让敌人不得不分兵后顾,从而减轻我们根据地的压力,为我们部队正面迎敌,内线歼敌,创造契机。你们的任务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在敌人的后方,会有很多困难、艰险。但我知道,四纵是有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一定会胜利完成任务。你们这一步成功了,南满这盘棋就活了!”
国民党军进攻临江的战斗打响后,哈尔滨的民主联军总部密切关注着南满的形势。为减轻临江部队的压力,林彪司令员果断决定,命民主联军第一、第二、第六3个纵队12个师及3个炮兵团,于1947年1月5日越过封冻的松花江南下,向长春、吉林以北地区进击。数日之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歼了其塔木国民党守军及九台、德惠的援军计两个团及保安队一部。迫于形势,国民党军又从进攻临江的部队中抽调两个师北上。
这样,参加进攻临江作战的国民党军就只剩下两个师的部队。原本就信心不足的国民党官兵,无心交战了。在临江地区实施正面抗击的第三纵队,乘机展开反击。三纵官兵打的非常艰苦。战斗于1947年1月2日上午交火。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下,许多官兵没有棉衣,把草捆在身上取暖。战斗打响前,军区保安第三旅旅长彭龙飞到前敌指挥所领受任务。他冒着冷刺肌骨的风雪一路走来,连件大衣都没有。进了指挥所,他眉毛胡子上都是冰,冻得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一个旅长冻成这样,部队的战士可想而知。师、团指挥所还可以在村里找间屋子,营以下单位就宿营、战斗在冰天雪地里。本来大衣、被子就少,但担心因天太冷枪打不响(撞针缩短),还要匀出衣被盖枪。有的战士则干脆把枪搂在怀里。吃的是黑窝头,送上山来已是冰砣,要用枪托砸碎像吃糖块一样含着吃。睡眠不足,营养不良,人员大量减员,冻饿伤亡的人比枪伤还多。为了解决战斗部队人力不足的问题,机关人员上了前线。萧劲光、陈云都解散了自己的警卫班,警卫人员与机关官兵一起参战。考虑到自己到南满时间短,对部队战斗力心中没有底,萧劲光就让萧华在前线指挥所与曾克林一起指挥战斗,自己带着两个参谋乘一辆吉普车,日夜往返于三纵第七、八、九3个师之间。1月中旬,萧劲光发现进攻临江的国民党军连续有大部队撤出战斗,清楚四纵和北满南下部队的行动见效了。敌人担心被深入其腹地的四纵和渡江南下的北满部队抄了后路、端了“老窝”,要撤兵!萧劲光心中暗喜:时机到了!于是,命令第三纵队各部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出动,迅猛反击,命令大蚊子沟的四纵主力相向夹击。一场激战,歼灭了国民党军三个加强营,余敌仓皇退回通化。
从1946年12月中旬四纵挺进敌后到1月21日三纵出兵反击得手,前后历时一个多月,经过大小战斗43次,攻克敌据点40余处,歼敌4000余人,收复了通化以南地区。国民党军第一次进攻临江的计划,被彻底粉碎。
二、北拉南打,扭转危局
首战告捷,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央军委先后发来嘉奖电报,辽东军区部队大受鼓舞,萧劲光也无比欣慰。战后,萧劲光组织部队进行短暂休整,针对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战斗实践和中央军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精神,萧劲光决定,将四纵第十师调回临江配合三纵参加正面作战。他心里明白,此战不过是序幕,杜聿明不会罢休,更艰苦的战斗还在后头。
果不其然,不到10天,国民党军又向临江发起第二次进攻。
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条件下损兵失地败退下来,郑洞国懊丧,熊式辉、杜聿明不满,赵公武、廖耀湘等少壮派将领更十分恼火,不服气。特别是国民党第五十二军军长赵公武,他的“千里驹师”(第二十五师)在新开岭被四纵全歼后,一直在埋怨郑洞国“瞎指挥”。经过几天的争吵,杜聿明索兴把前敌指挥权交给赵公武,命赵公武率部进攻,为第二十五师复仇。
1月30日,赵公武指挥第一九五、第二○七、第二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等四个师的部队兵分三路,由通化、桓仁、三源浦等方向向临江发起第二次进攻。其担负主攻任务的中路军主力第一九五师,是赵公武第五十二军的主力,傲慢自负,在国民党部队中向有“常胜军”之称。由赵公武挂帅出征,第一九五师更趾高气扬,求胜心切。出击不久,便孤军深入至通化以北高丽城子地区,其侧后完全暴露。
为打胜这一仗,萧劲光亲自到三纵指挥所直接指挥作战。这是南满最冷的时节,放眼四顾,山路不分,到处白茫茫。大雪没膝,车不能动,马骑不了,萧劲光踏着积雪徒步到高丽城子地区勘查地形,选择战场。发现敌第一九五师孤军深入后,与其他两路部队已拉开差不多有三天的路程。萧劲光当机立断,命令杜光华率领的四纵第十师在二道江压缩通化的敌人,集中三纵部队围歼第一九五师。
第一次临江保卫战后,三纵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整,补给也没有太大改善。不少官兵们身上仍然缠着草趴在冰雪地里待机,但大家无一人叫苦。2月5日拂晓,战斗打响。手脚冻伤,行动不便的官兵们,听到冲锋号一响,个个勇猛如虎。双方激战一天,三纵第七、八、九3个师团团包围了高丽城子。晚10时,第一九五师坚守不住,拼力向通化方向突围,被歼2300余人。6日,国民党军第二○七师一部前来接应第一九五师,孤军深入三源浦。三纵司令员曾克林战场再动员,号召部队发扬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集中部队全力迎敌。匆匆赶来的第二○七师尚未展开,就遭到三纵官兵的猛烈攻击。8日,三源浦被攻克,俘敌团长张勋以下1500多人,毙伤敌200余,迫敌全线溃退。
在此期间,深入外线游击作战的四纵主力,在胡奇才司令员、彭嘉庆政委的率领下,奇袭屡屡得手,相继收复苇子谷等大小据点二十余处。他们响应辽东分局“一边行军作战,一边作群众工作,人人开口,个个宣传”的号召,每到一个地区,就大量写标语、发传单,揭露敌人谣言,宣传党的政策。并派出数十人不等的武工队,团结和组织当地群众,摧毁敌顽政权。从而控制了纵横二百余里的广大地区,钳制安(东)沈(阳)线国民党军主力不敢妄动。至时,国民党军对临江地区的第二次进犯,又以失败告终。
接连失败,国民党军士气大挫,部队上下怨声载道。背负着“校长”的无限希望,且在蒋介石面前拍了胸脯的杜聿明,更是坐卧不宁。第二次进攻临江惨败还不到五天,官兵喘息未定,杜就拖着病弱的身躯(半年多前因肾结石作了左肾切除手术)亲自调集第七十军、第五十二军和新六军等部的五个师,于2月13日,兵分四路向临江地区发起第三次进攻。
萧劲光依然以内外线相结合的办法,挥兵迎敌。
发现国民党军再次向临江发起大规模进攻后,在外线的四纵主力部队遂和地方部队一起,在抚顺、本溪等地展开强大攻势。2月21日,第十一师在碱厂歼敌一千余人,引起了杜聿明的高度注意,遂从正面进攻部队调兵反击。为打乱敌人的计划部署,在运动中歼敌,第十一师官兵在越过安(东)沈(阳)路返回根据地时,8昼夜不眠不休,行程500余里,一共只吃了7顿饭,作战9次。一次次冲破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合击。第十二师也积极捕捉战机,在马家店一带歼敌5个连,给敌新编第二十二师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为配合南满作战,民主联军总部也集中北满主力3个纵队12个师的兵力,于2月22日第二次南渡松花江出击。翌日,在城子街全歼国民党守军新编第三十师第八十九团,继而攻占九台、夺取卡伦。27日,向德惠发起猛烈攻击。杜聿明无奈,急忙从南满抽调2个师会同西满的2个师计12个团的兵力,驰援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