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
30335900000003

第3章 取穷人的经——哪些观念会阻碍你成为有钱人?(2)

现如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理财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只要我理财,我就可以成为富翁,或许还可以一夜暴富。然而,事实上并不如此。理财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做到未雨绸缪,想用钱的时候都有钱用。

从前,有两座相邻的山,两座山上各有一个寺庙。寺庙里分别居住着一高一矮两个小和尚。

山很高,山上没有水,两个和尚每天都要到山下挑水喝。但是奇怪的事情在某个夏天发生了,高个子和尚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看见矮个子和尚下山挑水了,觉得很奇怪,决定到矮个子和尚的寺庙里去看个究竟。当高个子和尚来到矮个子和尚的寺庙里时,发现矮个子和尚正在院子里悠闲地打着拳。

高个子和尚一脸疑惑地问道:“小兄弟,你这几天怎么没下山挑水呀?”

矮个子和尚拉着高个子和尚来到后院的一口井边说道:“你看,我每天挑完水、做完功课就来到这里挖一点儿,这口井终于在这两天冒水啦!如今我再也不用每天下山挑水喝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练我喜爱的拳术了。”

高个子和尚这才恍然大悟。

上面的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小和尚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一口水井,他以后再也不用到山下去挑水喝了。这就和我们日常理财一样。

我们不妨来作这样一个假设:我们能像小和尚挖井一样,即使每天只能拿出10块钱去储蓄的话,50年后我们也能存得182500块钱,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生就是要打一口“井”,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打一口“井”,合理地运用这口“井”,就能让我们随时都有钱花,随时都不会为生计而发愁。

更详细一点儿讲,我们可以把这口“井”分成相等的三部分,一部分是救急的钱,一部分是基本生活费用,另一部分是用于投资的钱。首先,人的一生辗转坎坷,不可能一帆风顺。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状况也许就在下一个路口的转角处,都是急需用钱的,所以救急的钱必须储备。救急钱的储备方式可以选用活期或短期储蓄。其次,除了救急的钱以外,我们还必须留下一笔基本生活费用。基本生活费用就是能够维持我们生活基本开销的钱,储备量要尽可能让我们在5~10年内不至于为生计担忧。基本生活费用储备方式可以选择购买国债或进行长期的储蓄。最后,除去救急的钱和基本生活费用,剩下的钱可以用来投资,如买股票、基金,甚至可以做买卖。

总而言之,要想发财,我们就应该去理好财;如果财理得不好,我们就不会发财。

不随意把钱借给别人。钱是个容易伤感情的东西,朋友之间碍于情面借了钱以后,不好意思向人家催要会耽误自己的事情。甚至有的借款人不守信用,向你借钱时讲尽好话,承诺什么时候能还,而一旦把钱借到手后,便以种种理由不还钱,即使是有了钱也不愿归还。

观念6:理财投资等于投机

“投资”和“投机”是两个不可混淆的概念,必须严格区分。比如股票投资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及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购买其股票,以期求得中长期的回报。股票投机关注股票价格的波动,追求买入和卖出的价格差,对股票价格的波动极其敏感,追求短期回报。

曾有个调查机构在作相关的理财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分不清楚“投资”和“投机”各有什么含义。甚至很多在投资市场工作了很多年的人也一下子说不出“投资”和“投机”二者的区别。

理财专家认为,对于逐渐成熟和火起来的投资市场及对投资市场正跃跃欲试或者已经是老手的投资人来讲,这无疑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因为,“投资”和“投机”表面上看起来不会影响我们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市场的运行,但从某种意义上确实影响着我们的投资行为和理财观念。不过好这一关,我们的投资理财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存在风险的。

在当今的市场上,最难区分的概念恐怕就是“投资”和“投机”了。投资和投机的界线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有了这样的调侃:投资就是一次成功的投机,而投机就是一次失败的投资。人们似乎已不太看重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在许多情况下,投资和投机两个概念经常互相换用。更多的情况下,投资已不再是一个严肃的概念,反倒成为投机者手中高举的一面大旗,以此来引诱跟风者。

那么,投资和投机真的可以随意混淆吗?严格地讲是不可以的。

投资通常是长远的,不在乎一时的价格升降。例如,你非常看好某只股票,相信它能为你带来丰厚利润,无论价位升一些或跌一些,都不会出手,长期持有,甚至是几十年,公司发展良好,股价可能翻几倍甚至十几倍,那才是赚钱的好时机。因一时的升跌而急着卖出,有违投资原则。但是,有些股票是不能这样操作的,由于其发行公司的实力不足,只是有人大炒特炒。跟风买入,股价上升,自然获利,但却不能长期持有,因为炒完之后,有人获利抛售,股价就会急剧下跌,这些公司根本不能维持这个股价。急买急卖,不能久守,趁机赚一笔就走,这就是投机。

从购买股票角度,我们不妨可以对投资和投机作这样的理解:

投资:关注企业的价值及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购买其股票,以期求得中长期的回报。

投机:关注股票价格的波动,追求买入和卖出的价格差,对股票价格的波动极其敏感,追求短期回报。

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认为,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有指望保本并能有一个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叫投机。

总而言之,对投资者来说,投资和投机的项目,必须严格区分。在决定参与一个项目前,应该先搞清楚是投资还是投机。有些投资者最大的失败,就是不知道自己这次参与,到底是在投资还是在投机。原本决定短时间内就出货离场,但眼见形势好,价位持续上升,就忘记了这项目并不适宜长期持有,其随时会大跌,只可以用来炒。结果,化短线为中长线,突然暴跌,被弄得措手不及,亏得折了本。

理财储蓄大忌:攒钱多,消费少。

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与人们勤俭持家的传统密不可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一味使劲攒钱的老观念已经落伍了。理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所以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则应改变这种旧观念,挣钱后科学打理,积极用于子女教育、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等消费,尽情享受挣钱和消费带来的人生乐趣,这才能称得上是科学理财。

观念7:会理财不如会挣钱

为什么“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富人有较多的闲钱可以拿出来用于理财,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如果富人不会理财,很快就会变成穷人。所以说,会挣钱不如会理财。

对于理财,张东一直都没有这个概念,他一直觉得会理财不如会挣钱,只要自己能赚钱,还需要理财吗?因此,张东从参加工作以来,虽然一直都很努力工作,工作业绩也都不错,工资也涨得很快,但一直也没有作过理财规划。

几年下来,张东发现自己虽然工资已经涨到了月薪5500元,但是银行里的存款却没有像涨工资那样直线上升。对此,张东也非常苦恼。直到有一天张东偶然参加了一个理财培训班才恍然大悟:如果自己早一天着手理财,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会理财不如会挣钱”,有类似想法的人很多,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好多都会这样想:我收入高,不会理财也无所谓,会理财不如会挣钱,只要挣得多,还怕活不好?还怕存不下钱?当然,如果你有足够多的收入,而且你的花销不是很大的话,那么你确实不用担心没钱买房、结婚、买车,也不用担心意外风险的出现,因为你有足够多的钱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你也没有必要理财。

但是有多少人的钱是足够的?即使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恐怕也不会觉得自己的钱已经足够多了,没有必要再努力了。你收入颇丰,这样你就真的不需要理财了吗?理财能力跟挣钱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着高收入的人应该有更好的理财方法来打理自己的财产,为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或者说为了下一个“挑战目标”而积蓄力量。对任何人来讲,理财都是必要的。

国美老总黄光裕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过程中,有记者问他:“黄先生,您现在最缺什么呢?”

黄光裕从容地回答道:“我现在最缺钱。”

“为什么?”记者疑惑地问道。

黄光裕说:“我现在正考虑并购的事情,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我现在最缺的是钱。”

黄光裕没钱?黄光裕缺钱?听起来,这好像是天方夜谭。但这是事实,黄光裕的下一个目标是并购,所以即便是他这么有钱的人仍然要考虑怎样弄到足够的资金来达到目的。他为了达到并购的目标,就要去发行股票、去贷款——这都是在理财。

所以,不要把你那点儿可怜的工资放在银行,或者去作购买汽车等无谓的、攀比的、不环保的奢侈消费。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如今的时代正是作投资理财的最好年代。否则,当你一觉醒来,很可能会发现你十年的积蓄还赶不上房子一年的增值。

总而言之,“会理财”和“会挣钱”并不矛盾,相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会理财不如会挣钱”的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摈弃。

理财大忌:看风险多,看收益少。

很多人想投资,又怕承担风险,因此他们首选的是银行储蓄、国债等利率较低但收益稳定的投资方式,而对投资收益率则考虑较少。这是理财的大忌。我们不妨突破“考虑风险多,考虑收益少”的传统模式,适当进行一些风险性投资,比如炒股、炒期货、购买房产等等,也可以选择在银行就能办理的开放式基金、炒汇、分红保险等投资品种。关于风险性投资的比重,可以参考国际理财专家推荐的“最佳投资公式”,即:风险类投资比率=100—年龄,比如你今年35岁,则你购买开放式基金等风险性较强的投资产品的比率最高可以达到65%;到了80岁,风险性投资比率则应控制在20%以内。

观念8:我还年轻,理财太早

“自己还年轻,理财以后再说吧”,这是眼下很多年轻人持有的观念。在这些人眼里,人应该老了以后才理财。但是人老了以后怎么理财呢?专家认为,理财应该和我们的生命共始终,贯穿我们的一生,年轻人更应该尽早理财。

王杰是学金融的,对理财非常感兴趣。但是王杰家境非常富裕,从小就生活在“蜜缸”之中,从来没过过什么苦日子,也没吃过什么苦。毕业之后,王杰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同事们一天到晚谈论的都是如何理财。这让王杰很头痛。王杰一直都认为,自己还很年轻,刚刚毕业,也没什么家庭负担,先要好好享受生活,理财先等等吧!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年,两年后的今天,王杰一分钱也没有存下,上次住院做阑尾炎手术还是老爸老妈拿的钱,真是惭愧!

“我还年轻,理财太早”,这不仅仅是一种理财观念,标榜的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眼下的年轻人,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他们刚刚步入社会,刚刚参加工作,又正好处于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他们充满青春活力,信奉“活在当下,享受现在”,注重享受眼前的幸福生活,不太顾及将来会怎样。为此,他们还号称“零储蓄”,自诩为“月光族”(意指每月都将薪水花得精光),有的人还自我标榜为“负资产人士”。

可想而知,像这样的“月光族”,他们没有过多的家庭负担,在这个花花世界中尽情享受着生活之乐,他们精彩的生活背后肯定存在着诸多无奈。现在不考虑并不代表将来不面对,现实是残酷的,人生的许多风险可能会不期而至,与其到时被弄得措手不及、焦头烂额,不如现在就未雨绸缪,及早准备。

亚洲首富李嘉诚在总结自己理财经验的时候说:“理财要趁早。”这可是亚洲首富的经验之谈。

以上表格列出的是分别从25、35、45、55岁每个月投资500元一直到65岁在不同年收益率下的收益情况。根据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每月投资500元钱直到65岁,如果你从25岁就开始的话,那么到时就有174万(按年收益率8%测算);而晚10年,从35岁才开始投资的话,到时的积累只有25岁时的一个零头——74万。如果以12%的年收益率来测算的话,早投资10年更是达到3.3倍之多。可见,尽早理财是相当重要的。

可见,理财投资是越早越好,理财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我还年轻,所以应该尽早理财,否则就真的来不及了。

理财存储大忌:活期多,定期少。

现在银行利率不高,再加上还要扣利息税,于是很多人在存款的时候就不再存定期了,而更愿意存活期。然而,尽管储蓄利率较低,但时间长了,积蓄的金额大了,这种损失就会越来越明显。例如,对于长期不用的存款来说,定期存款利率比活期储蓄利率高很多,存款的实际收益也相差很大。因此,在存钱的时候还是要多考虑一下。

观念9:风险太大,折腾不起

理财都有风险,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理财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风险,不要因噎废食,错过了好机会。风险也有它的可爱之处——风险报酬。

2007年5月份,股指一路飙升,小刘身边的人都因为炒股赚了钱。大家在刚刚入市的时候,都劝小刘也一起进去。但是小刘一向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他一直都认为:炒股风险太大了,就像买彩票一样,赚钱的时候肯定很少,还是把钱存进银行比较安全。

结果大伙都赚钱了,小刘为此非常后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数钱。等他也决定进入股市的时候,股市行情已经开始回落,高潮已经过去了。就这样,赚钱的机会被小刘白白错过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听说谁买的基金两个月以后涨了20%,就想我为什么不去挣钱,我如果拿出钱来买,有可能我也挣钱了。这就是一种财富效应和一种从众心理在作怪。从本质上讲,投资都有风险,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我们尽管厌恶风险,但关键是如何看待风险,如何来处理风险。理财肯定要面对风险,风险管理是理财的重中之重。例如大家都了解,期权业务的风险是较大的,汇率波动有时会波澜壮阔,但通过一些手段,完全可以降低相应的风险。

也就是说,要想获得超额收益,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诸多投资理财方式中,虽然储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稳定的一种,但是连续降息加上征收利息税,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存款实现个人资产增值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一旦遇到通货膨胀,存在银行的个人资产还会在无形中“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