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万岁通天帖》在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时展出,在作战室里沉“睡”多年后,在被香港特别行政区誉为内地首次文化盛会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推介活动中出现,引起了极大轰动。
《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藏墨迹,内收王氏家族11代28人共10卷法书。作为“天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已是十分珍贵的墨迹资料。《万岁通天帖》在流传中曾两次遭遇火灾,第一次是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第二次是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但都大难呈祥,几乎没有受到损坏,但从该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烧烤过的痕迹。这两次大火都没有将《万岁通天帖》毁于一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万岁通天帖》是唐摹本,原本的轶失让人扼腕。《万岁通天帖》因是武则天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接受阁臣王方庆进献其先祖王羲之及诸孙辈书翰真迹一事而名。当时,武则天将此帖在武成殿遍示群臣,又命弘文馆用双钩填墨法相摹,可谓隆重之至。此帖摹拓精妙,能传达出原墨迹的神貌,可谓天下真迹。其中尤以羲之《姨母帖》、《初月帖》,徽之《二日帖》,献之《廿九日帖》,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
后来武则天将原本赐还给王方庆后,可他却不知怎么地就把赐还的王羲之《万岁通天帖》真迹给弄丢了。从此,武则天命人临摹的《万岁通天帖》便成了后人唯一能见到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书法作品了。此帖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
《万岁通天帖》历经数代,当溥仪从皇宫中被赶出来的时候,没有忘了把《万岁通天帖》也带了出来,那么《万岁通天帖》又怎么重回博物馆的呢?
这得功归于时任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吉林省主席的郑洞国。1946年,郑洞国来到长春。他很喜欢古字画,就邀来跻身北京琉璃厂经营文物字画的靳伯声,请他代为收购,收购的字画古董中就有这卷珍贵的《万岁通天帖》。1948年10月,郑洞国率部在长春起义时,把装有5件价值极高书画珍品的皮箱,交给了负责接收的解放军部队,珍品中就有《万岁通天帖》。当时说是代管,但事后就无人再提此事了。
1953年秋,故宫博物院要筹办“绘画馆”,靳伯声将此事告诉了正在征集字画珍品的文物局局长郑振铎。郑振铎立即让徐邦达等人开始追踪,最后终于在沈阳某部队一作战室存放文件的保险柜中,找到了那只皮箱。
就这样,《万岁通天帖》又重见了天日。
精彩链接:
三个很巧合的“10月17日”
当年《万岁通天帖》是溥仪从皇宫中带出来的,后来被郑洞国收藏,再后来又被郑振铎派人找回来的。因此说,《万岁通天帖》与这3个人有很密切的关系。而这3个人十分巧合地与“10月17日”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
其一,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67年10月17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61岁。其二,1958年10月17日,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一架客机在苏联的卡纳什地区失事。乘客中有我国前往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访问的文化代表团团长郑振铎。其三,1948年10月17日,是郑洞国长春部下起义的日子。这次起义,使长春和平解放,加速了整个辽沈战役的进程。
武则天与书法
武则天,唐高祖武德七年生,卒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原为太宗才女,后为高宗之后。是我国唯一正式登基的女皇帝。史称武周,她极富才气,工文词、好书法。武则天尤精飞白书和行草书,曾以飞白书把大臣姓名写出来赐给他们,有大臣上表称赞:“蒙恩作飞白书,题臣等名字垂赐,跪呈宝贶,仰戴琼文,如批七曜之图,似发五神之检。冠六文而首出,掩八体而孤骞……钟繇竭力而难比,伯英绝筋而不逮。则知乃神乃圣,包众智而同归;多才多艺,总群芳而兼善。”武则天的书法书写水平高,整篇布局整齐美观,行间距和字间距都非常清晰整齐,字迹形态大多为正方形,比较紧凑,没有展放的线条,书写时速度比较徐缓,压力较均匀,用笔凝重,线条圆润,拐角的地方是园弧形,字迹的起笔和收笔都比较认真、仔细。所谓“字如其人”,她的这些书写特点正和她的很多性格相符合,比如武则天办事稳重踏实,细心谨慎,情感自律,不易外露,善于思考,思维严谨缜密,为人处世很有弹性,懂得采用方式方法,沉稳而不事张扬,深沉于内而温和沉静于外,每有重大行事之前都会经过深思熟虑,善于克制忍耐,对自己目标的追求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等。
王羲之的后代子孙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曾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11代祖至曾祖28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走进乾清宫
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所建。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能高枕无忧。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雍正元年曾下诏,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也曾在这里举行过千叟宴。现按当时宫廷原状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