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书画背后的故事
30399700000008

第8章 重金买回伯远帖

书画文物的收藏,历来是政治兴衰的晴雨表,所以,唐代的张彦远明确表示:“图画者,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纲纪也。”这一点,从《伯远帖》的遭际,尤其可以看得清楚。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的真迹,与唐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米芾临王献之《中秋帖》于康乾盛世时并藏于清内府,乾隆帝特加宝爱,将三帖收于养心殿书斋,命名为“三希堂”,也就是三件稀世珍宝的意思。

《伯远帖》实际上是王珣问候亲友疾病的一封信札,墨迹纸本。5行共47字,纵25厘米,横17厘米。因为此帖为王珣的真迹,也是晋人墨迹中最可信、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法书珍品。所以,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其纸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更加珍贵。因此,它为研究晋代书法以及该时期笔、墨、纸张提供了可靠资料。

《伯远帖》在书法史上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这幅字迹,可以考察到当时人所用的毛笔与后世所用的毛笔有所不同。一是硬度比后世的毛笔更高,因而更具弹性。看王珣的字,一点一画,都充满弹性,这是笔硬的结果。二是当时的笔,好像不是非常“圆”而有点方,甚至像刷子一样,所以写出的笔画,特别方整。当然,笔可能是圆的,但当时人的用笔与后世人不同。比如,后世强调笔圆、“藏头缩尾”、“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而当时人用笔,可能与这些理论是不相符合的。

辛亥革命后,清室覆亡,逊帝溥仪携文物出逃,《伯远》、《中秋》二帖正在其内。1937年,二帖售予袁世凯的差官郭葆昌。郭氏是一位古玩商,常将书画、名瓷卖出海外,牟取厚利。后来,此事被张伯驹先生所知,生怕二希流落海外,即请惠古斋的柳春农居间,愿以高价收购二希。郭氏要求搭卖李白《上阳台帖》、唐寅《孟蜀宫妓图》轴等,议价20万元,先付6万元,余款以一年为期结清。不料当年夏天,卢沟桥事变,金融冻结,余款至次年不能付,只能以二帖退还。

抗日战争胜利后,郭葆昌已殁,张伯驹向郭氏之子郭昭俊重提旧事,后者要价黄金1000两,而且不能还价。往返磋商,尚未有成议,此时,宋子文正好以行政院长来京视察,郭子将“二希”向宋行贿,谋得中央银行北京分行襄理之职。这一事件在上海的《新民晚报》“造型”副刊被揭露,一时传说纷纭,引起文艺界正义之士的强烈不满。宋子文因畏物议,不得已将“二希”退予郭子。《新民晚报·艺坛通讯》载云:“希世珍品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前由袁世凯差官郭世五(即郭葆昌)之儿献于宋子文,据悉宋不敢收,已还郭子,刻原件存中南银行,郭子仍待价而沽,国宝之下落如此!”

到了北京解放前夕,郭子从上海取出“二希”,携逃至香港转台湾。《新民晚报》载云:“王珣、王献之二帖,今由郭昭俊自中南银行取出,携至台北,将求善价。此种国宝竟容私人如此匿逃,又竟无人管,怪极!”

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千头万绪,百废待兴,但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的收藏,周恩来总理并亲自过问此事。时郭子居香港,“二希”押于英国某银行,流落海外,几乎已成定局。但因为人民政府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的努力,最后,终于以重金将这两件无价的稀世国宝,重新收回故宫博物院中。

精彩链接:

王生平

王珣字元琳,东晋著名书法家。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官至尚书令。他是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洽,其祖父王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珣之草圣,亦有传焉”。孝武帝司马昌明,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珣以病卒,终年52岁。

《伯远帖》简介

王珣的书法,纵不端正。其用笔、结构,都还是王氏家风,而不是后世摹仿王氏的那些书法家“婢作夫人”的样子。书法的时代性和家族性是比较强的。王珣的书法,虽然成就不如二王和其他王氏杰出的书家,但是他毕竟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家族,所以他的字在书法艺术方面,仍然是有很高价值的。《伯远帖》的用笔,更接近王献之的风格,都属于“外拓”型的用笔法,与王羲之“内敛”型的用笔有所不同。在结字方面,《伯远帖》也还是承袭东晋时代王氏家族书法的基本书风,相对说来,比较保守而缺乏创新意识。跟二王相比,无论结字还是用笔,王珣都缺乏自己的面目也没有灵活的精神。他的字,有些转折、起始之处,没有像二王那样泯尽痕迹。

《中秋帖》简介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后有米芾临摹之说。纸本,手卷,纵27厘米,横11.9厘米。此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6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后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