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书画背后的故事
30399700000009

第9章 鸭头丸帖背后的辛勤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经父亲王羲之的悉心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鸭头丸帖》作为王献之的书法真迹,绢本行草书,纵26.1厘米,横26.9厘米,2行15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因起首“鸭头丸”三字得名。用笔开拓跌宕,情驰神纵,流美清秀,无一点尘俗之气。吴其贞《书画记》称为“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鸭头丸帖》是被后人称为“一笔书”风格的代表之作。《鸭头丸帖》笔法墨采飞动,气势充沛,上下笔笔相连,就是其中有不连笔的字,而笔势仍相衔接,可以看到前后呼应的笔意和笔法上的丰富变化。

王献之的“一笔书”,并非是要通篇一笔写完,而是指笔断处意不断,甚至在换行的时候都不间断,所谓一气呵成。同时《鸭头丸帖》用墨枯润有致,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全帖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鸭头丸帖》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影印本行世。

《鸭头丸帖》之所以如此神妙,这里还要讲一个故事。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持之以恒,切莫只有三分钟热度。“书圣”王羲之刻苦磨炼,精研体势,独辟蹊径,坚韧而行的精神,一直是后人的楷模。传说他曾在浙江绍兴兰亭池畔“临池学书”,日复一日,废寝忘食地苦学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顺手涮笔的方便之处,日久天长,一池清水被染得墨黑,便留下了个心无旁骛、专心从学的感人故事。

王献之从小随父亲王羲之练字,几载之后,书法居然可观。王献之年小志大,决心要赶上父亲的名望,便有些急于求成。一日,他趁父亲表扬他的机会,向父亲讨求练字的秘诀,王羲之听罢微微一笑,招招手把献之领到庭院中,指着院中十八口大水缸说:“练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口缸的水里,从明天起,你就用这缸里的水磨墨,直到十八口缸中的水全用完了秘诀也就知道了。”

王献之非常聪明,知道父亲话里的深刻含意,就毫不贪懒、日以继夜地舀水研墨,越发苦练起来,终于练得一手好字,直到后来的成就竟与父亲齐名,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后来,许多人拿王献之用十八缸水写书法故事,说明苦练的重要性。当然,学习中还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强调勤学苦练的重要是同时,还要借助池中之水、缸里之水来鞭策人们恒定心志,学而不辍,这样才可成大事。

精彩链接:

简读王献之

王献之(公元344~386年)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为王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墨林快事》评其书曰:“笔画劲利,态致萧辣,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唐太宗与王献之

历史上虽然以“二王”并称,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献之书艺自有其独特价值,这与唐太宗李世民密切相关。唐太宗在《王羲之传论》云:“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枋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唐太宗的评论完全倾向于王羲之一边,王献之的字在这里被贬得不堪入目。但是,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有的学者认为,在初唐李世民要学书,必是从王献之入手,因为那时王献之的手迹比其父的容易得到。后来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迹。李世民也许不甘心居于王献之之下,便把其父抬了出来。由于李世民推崇大王、贬低小王,当时人士慑于皇帝的旨意,遂把有王献之署名的遗迹抹去其名字,或改为羊欣、薄绍之等人姓名。

但是唐人学小王者仍很多,特别是“唐人草书,无不学大令者”。欧阳询的真、行便既学大王,又学小王,而别成一体。近人沈曾植也说:“率更(指欧阳询)行草,实师大令而重变之。”虞世南和其他一些书家也学王献之。唐人对王献之的草书很重视,尤其是狂草。张旭的草书就从王献之化出。唐蔡希综《法书论》云:张草“雄逸气象,是为天纵”,“议者以为张公亦小王之再出”。怀素也皈依小王,其《圣母帖》“轻逸圆转,儿贯王氏之垒,而拔其赤帜矣”(见赵岫《石墨精华》)。由此可见,尽管李世民贬低小王,但终唐一代,还是有很多人向王献之学习的。

五代后周杨凝式兼学“二王”,学习王献之取得卓越成就。米芾服膺王献之,并且心仪手追这种“天真超逸”的意趣。米书与小王书血脉贯通。蔡襄追慕晋韵,其媚趣研润则与小王近似。黄庭坚也称赞“大令草入神品”,黄书“运笔圆劲苍老,结体紧密纵横处,从颜柳诸公上接羲献”。即如苏轼,其书而目虽与“二王”不类,但也有相通之处。元明清以来学小王书法而成就卓著者有元代赵孟頫,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王铎等。这些例子说明,王献之对后世影响深远,自有独立的价值。

关于执笔的松与紧

民间盛传王献之小的时候,一天正在练字,他的父亲王羲之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竟然没有抽掉,于是,王羲之高兴的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有大名气。后来的人们多依据这个故事来说明执笔以紧为好,实际这是一种误传。一味强调执笔紧是不完全正确的。执笔紧,易于稳健;执笔松,便于灵活。但是执笔过紧则不能灵活运笔,使点画受到制约。执笔过松,则会失去对笔的控制,使点画难以成形。因此,执笔的松紧要依据所写字体,风格及字形的大小来决定,应以松紧适度为宜,这个度就是在写一种字时能执笔稳健,又挥洒自如。

什么是“鸭头丸”呢?

原来魏晋时期文人都喜欢服药求仙之说,而鸭头丸正是一种中药丸药,唐朝王焘和的《外台秘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医书,都提到过,是一种利尿消肿的药。从这一帖的语气来看,应当是有人已服用过鸭头丸,但感到效果不好,因此写信告诉王献之这个情况,王献之服后,觉得果然如来信所说,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天聚会并将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