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珍宝背后的故事
30401800000007

第7章 神秘的司母戊鼎

今天,我们可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陈列大厅里看到一个庄严、厚重的商代大方鼎——司母戊鼎。鼎的整体呈长方形而略有倒拔,上口径长110厘米,宽78厘米,通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世界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鼎的两侧连着口沿的地方铸有两个大立耳,耳的外侧饰有虎噬人的图案。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大鼎的腹内长壁上有3个铭文“司母戊”。这3个铭文如何解释?为什么会在鼎的腹内雕刻这3个铭文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业内专家的解释吧。

目前学术界有三种说法:

(1)一般的解释认为这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司”解释为职司、官司、典司。

(2)另一种解释认为这是一个氏族的名称。

(3)第三种解释把“司”释为祠。“祠”就是祭祀的意思。

也还有把“司”释作王后的“后”字的。“母戊”是谁呢?最早的推测,母戊是殷王武乙的配偶妣戊,即文丁的母亲,作器者则为文丁。卜辞记载文丁的配偶为批癸,而帝乙的配偶却不见记载,因此有专家认为,“母戊”可能是帝乙的配偶。据此,则大鼎为殷墟晚期的器物。另一种意见认为,“母戊”可能是指武丁的法定配偶或祖甲的法定配偶。因此作器者可能为祖庚、祖甲、或廪辛、康丁。这样,该鼎就是殷墟前期的遗物了。

可是,那个年代的古人造这么大的鼎,究竟有什么用途呢?

话说古时的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就是说鼎有三只脚着地,两个耳稍用来搬动。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关于鼎,在古代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夏禹曾收集管辖地的金属铜,在荆山脚下浇铸了九个鼎。为什么要筑九个呢?九个就是象征着华夏的九州岛,即九块领土。并在每个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从商朝到周朝,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鼎作为一个普通的物件发展成了政治权力的象征品,可见鼎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在那时,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方鼎。

我们不妨先来读一则与商鼎有关的故事。商王武丁名昭,在位59年,史称商代的中兴之主。武丁执政时,就像他的先祖一样尊神,并率领民众“事神”,循规蹈矩地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这种利用民众信神敬天的心理来统治民众的政治称为神权政治。有一次,武丁举行祭祀祖先成汤的仪式,这是商代为期两天的重大祭祖活动。武丁率领大臣和巫师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宗庙里陈列着乐器,广场上排列着九个大方鼎,鼎里烧煮了牛羊猪三牲,各种酒器里倒满醇厚的酸酒,其他青铜礼器中也盛满了时令食品。在举行了必要的仪式和祷祝后,由主祭者把鼎里肉食分发给大家。乐师们奏起了音乐,人们在酒足饭饱后载歌载舞地狂欢。突然有一只美丽的雉鸟飞来,雉鸟就是野鸡,大胆地降落在方鼎的立耳上,高声地鸣叫起来,大有要分享一杯羹之势。人们立即停止了狂欢,随即纷纷议论起来。商王武丁也大感惊讶,就向在场的贤臣傅说、祖己等人询问。祖己乘机向武丁灌输了一番“修政行德”的道理。由于武丁把这起“飞雉登鼎耳而峋”的事件视为神的警戒,听取了祖己的建议,一心修政行德,遂使殷商中兴。

然而,“雉鸟登鼎”的那个鼎是否就是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鼎是否是这九个大方鼎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一般的殷商社会用于祭祀祖先的灵器;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它就是商代的九个大方鼎之一了。然而,这一说明显有牵强附会的感觉,所以,支持的人并不多,如此看来,我们还需要更加有理有据的、科学的、合理的解释,不过至今,这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司母戊鼎是我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有人曾用光谱定性分析它的合金成分,结果表明大鼎的成分和殷代一般铜器的成分基本相同。人们又对铜、锡、铅三元素用化学分析的沉淀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鼎的合金成分是:铜占84.77%,锡占11.64%,铅占2.79%,这一分析与《周礼·考工记》上说的“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记载基本是相符的。

精彩链接:

“问鼎”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发生于春秋时代的“问鼎中原”事件,是这种观念的延续。历史上关于“问鼎”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青铜上的文字——金文

古代把铜称为金,所以人们把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青铜最早出现在商周,形成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化。

西周中期起,青铜器中出现了大小相次的编钟,它是祭祀和宴食的主要礼器。青铜器中的鼎多用作煮牲畜祭天敬祖的祭祀用器,后来钟鼎还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由于钟与鼎是青铜器中重要的礼器,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

金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礼记》说:“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汉《铭论》说:“钟鼎礼乐之书,昭德纪功,以示子孙。”以此显示,金文主要是为统治者祭天敬祖和歌功颂德之用的。铭文的书法艺术与青铜器的造型艺术是一个整体,正是金文线条章法的书法艺术与瑰丽的造型装饰艺术相辉映,使青铜器成为美的化身。

商代中期起青铜器开始加铸铭文,商代后期到西周前期,青铜器变得厚重,制作日趋精美。常以云雷纹为底,衬托饕餮纹和夔纹,给人一种深沉神秘、狰狞威严的气氛。金文是用泥范浇铸的,这一点与用刀刻的甲骨文有很大区别。

《司母戊鼎》是商代的代表作品,金文文字以事物的形象构形,点画采用描写事物的天然曲线,常用一二根线条高度概括客观事物的特征。金文的书法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书体娴熟、优美、奔放。当时金文主要有三类风格:第一类,运笔舒展,字迹端正,笔画均匀,代表作品有《静簋》、《大克鼎》、《毛公鼎》等;第二类,笔势圆润,形体遒劲华丽,疏密得当,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准;到了西周末年,出现了如《虢季子白盘》一类字形方整的铭文,成为另一种风格,这类风格开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书风。

中国青铜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金文的书法艺术是书法园地中的一支奇葩。

关于殷代文明

殷的先世本是游牧部族,向无定居生活。成汤以前就迁徙过8次,成汤至盘庚,又迁都五次。那时牧畜业异常发达,从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到祭祀时大量用牲的现象。中叶后由牲畜进入农业生产。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手工业和文化艺术都有很大的进步。就拿工艺来说,殷代青铜器中有各种各样的祭器、食器和兵器,有的上面还有铭文。近年出土的“司母戊鼎”重1700市斤,花纹精美,可见殷代的冶炼工业技术已达到高度的成就。而那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祭祀和享乐,音乐歌舞也极为发达。文献所载汤时的乐歌乐舞如“大攫”、“晨露”、“九招”、“六列”、“桑林”之类,或不可信。但“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巫风”早已普遍流行,直至殷末纣王之时,还使乐师作新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周武王数其罪状,斥为“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史记》)这些都证明殷代的音乐歌舞是十分发达的。不难想象,在此种情况下,必有不少诗歌配合演唱,但因年代久远,没有流传下来。

殷代宗教迷信之风最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国王事无大小,必须请示鬼神,预测吉凶祝福,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从事这方面活动的有两种专职人员,那就是巫和史。他们通过卜筮方法代表鬼神发言,凡繇兆、祝辞、神告、占卜的记录以及国王的讲话等,无不写成书面语言,或刻于甲骨,或书于典册,这些就是殷墟中的甲骨卜辞,《周易》中的封、爻辞,《尚书》中的殷商文告等。巫史在当时都是为迷信服务的,巫能歌舞娱神,史掌文字记录,他们对后来的诗歌、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司母戊鼎发现之谜

司母戊鼎是怎么被发现的?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1939年的某月某日,有一个农民在安阳武官村的某处探知地下有物,于是约了几个朋友进行挖掘,十分意外而又惊喜地得到了这件珍宝。其二,说是一个农民在挖井时发现了这件珍宝。如果是前一说,那就有盗墓的嫌疑。若是后者,则属意外发现。

根据专家介绍,大鼎的一个立耳曾经被砸掉,是后来才铸接上去的;鼎的柱足还有锯痕。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大鼎出土的消息传到京城的古董商那里,有一个傅姓商人跑到了安阳武官村,愿以高价收买,但因大鼎太重,要求农民们进行肢解,于是农民们就拿来榔头把立耳砸下来了,又用木工锯锯柱足,当然无法锯断坚硬的青铜柱足,只能留下浅浅的锯痕。后来商人突然想起,一旦把鼎肢解后,就卖不出价了,遂停止了肢解。二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就有一些文化侵略者跑到安阳,企图掠夺大鼎。武官村的农民认为国宝不能落人敌人之手,就七手八脚地拿来了斧头锯子,试图把鼎肢解后埋进土里。好不容易才砸下一个立耳,只得把大鼎埋入地下,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人们把大鼎交给了政府。

大鼎的铸造方法

关于大鼎的铸造方法,根据考古工作者的观察分析,认为大鼎是采用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到一起灌注铜液。从铸造痕迹来看,司母戊鼎是用20块范铸成的。司母戊鼎出色的铸造技术,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