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新策略
陕北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新的革命征程的出发点。摆在中共中央和它的领导人面前的,有三项互相关联的重要使命:一项是巩固、扩大根据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自身能够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再一项是实现从内战到抗战的战略转变,担负起民族解放的重任;又一项是战胜张国焘另立中央的反党分裂活动,引领二、四方面军完成长征,实现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团结、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和红军统帅毛泽东密切合作,为完成这三项历史使命作出了贡献。
1935年秋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危机达到了空前深重的地步。
在这年夏季,日本侵略华北的行动急剧升级。5月,日本借口中国破坏《塘沽协定》,要求中国铲除华北抗日行动,撤退军队及国民党军政机关。6月到7月,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秘密订立《何梅协定》,国民政府全部接受日本的无理要求: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去职;中央军、东北军撤出河北;宪兵第三团南调;河北省内和平津两市的国民党党部与秘密机关一概取消;禁止河北省境内之一切抗日活动。照此办理,实际上把非武装区从冀东各县扩大到了整个河北省。6月底,察哈尔省代主席、民政厅长秦德纯又和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以换文方式订立《秦土协定》,规定取消察哈尔境内的国民党机关,解散抗日机关和团体,免去宋哲元察哈尔省主席职务,撤退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成立察东非武装区。按照这两个卖国协定,国民党嫡系力量基本上退出了河北、察哈尔两省。1935年9月,日本新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又发表声明,鼓吹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联合自治”。10月,日本内阁又通过“鼓励华北自主案”,图谋把整个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11月,日本侵略者嗾使汉奸殷汝耕在北平城东40里的通县组织“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冀东22县脱离中国政府的管辖,成为被日本操纵的一片敌伪统治区。接着,日本又逼迫南京国民政府接受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妄图在北平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虽然名义上仍归南京政府管辖,实际上就是“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翻版。华北主权断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当其时,北平学生爆发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张闻天同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一起,及时地拉开了从内战到抗战这一战略转变的序幕。
0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八拉开从内战到抗战的序幕01935年10月1日,张闻天在甘肃通渭时,就已撰文指出:日本独占中国的侵略政策和行动“将引起国内外各种关系的变化”。英美和日本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群众中正酝酿着反抗日本侵略的怒火。文章宣告:中国共产党与红军“应该更高地举起反日、反帝的旗帜,团结全中国一切反日反帝的民众在自己的周围,开展反日、反帝的民族革命战争,以保卫中国民族的独立与领土完整。”见《察哈尔事件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吞华北》(1935年10月1日),载《前进报》第4期,署名洛甫。
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在这里休整期间,张闻天于10月22日、27日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及时地提出了历史大变动时期的新的战略任务:把保卫和扩大苏区的斗争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据会议记录。这篇发言以《长途行军结束后的新任务》为题收入《张闻天文集》(二)。
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哪些环节、运用怎样的策略来实现停止内战,进而转变为直接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战?
1935年11月13日,张闻天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实现战略转变的任务和灵活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策略。他在会议最后作总结发言,指出:陕北苏区的战略地位是“处在最前线的地位,领导民族革命战争的地位”;我们的“历史任务”是“要巩固和扩大这一苏区成为领导的中心;反日反蒋的根据地”,进而“在陕、甘、绥、宁、新建立反日中心”;当前的任务是“发动群众,粉碎敌人进攻,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据1935年11月13日西北中央局会议记录。这篇总结发言以《把陕北建成领导反日的中心》为题收入《张闻天文集》(二)。当时把反日和反蒋并提的背景是:“华北事变”确实引起了国内外关系的变化。南京政府和蒋介石也从中认识到,日本在华北的扩张,严重危及英、美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蒋宋孔陈等家庭和派系的利益,威胁着蒋介石在华北的统治地位,因此,蒋在1935年11月的国民党“五大”上表示了转变对日政策的意向。然而,蒋当时的基本方针还是“攘外必先安内”,蒋当时积极专注的事情,还是消灭初到陕北、立脚未稳的中央红军。所以,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就成了当时红军的迫切任务,“反蒋”与“反日”也就不能不并提,成为那时互相联系、并行不悖的目标。
在这里,张闻天已将笼统的“反帝”或“反日、反帝”并提的提法改变为“反日”和“反日反蒋”;“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明确地解释为“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显而易见,战略目标开始集中到当前最主要的敌人身上了。
11月13日当天会后,中共中央发布了两个文件,一个是《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一个是《关于开展抗日反蒋运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与上述张闻天在会上所作“总结发言”参读,可以认定,这两个文件无疑是在张闻天主持下写成,或者就是出自张闻天之手。
《决定》指出:“陕甘苏区是处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掠的前卫地位”,“目前陕甘苏区党前面最迫切的任务”,是“扩大与巩固陕甘苏区,准备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决定》对实现任务的途径作了具体说明:“使土地革命战争转变为民族革命战争”就是“由反蒋战争进到反日战争”。
《宣言》指出:“抗日反蒋是全中国民众救国图存的唯一出路”,“抗日”与“反蒋”的关系是“不可分离两位一体的任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文件在提出战略任务的同时,还着重提出了策略路线问题。重申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愿在1933年1月“共同抗日三条件”之下与任何武装队伍订立共同对日作战协定;愿意实际地援助一切方式的抗日反蒋的组织。强调要运用1934年4月20日发表的民族武装自卫的“六大纲领”并使之具体化与实际化,来发动广大群众,开展抗日反蒋运动。文件对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与灵活性作出了新的解说,提出:“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都应该联合起来”,“一切斗争方式”“都应该用来”抗日反蒋。
过了四天,11月17日,张闻天又写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新进攻与民族革命战争的紧迫》一文。载《斗争》第74期(1935年11月21日),署名洛甫。收入《张闻天文集》(二)。除了对《决定》和《宣言》进行阐述和发挥之外,文章在分析当前“国内外各种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对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有不少极其重要的发展。在这篇文章中,张闻天将实现策略转变,灵活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提高到党的中心任务的位置;他明确提出为了达到“抗日”这个崇高目的,要利用上层统一战线的策略,重点对象是同蒋有矛盾的各派军阀的武装队伍。文章还明确提出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的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与红军担负着“民族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任务,要把中国民族革命战争“放在自己的领导之下”。而这种领导者的地位,要在灵活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取得。
总之,毛泽东、张闻天等率领中央红军落脚陕北以后,就同中央领导集体中其他成员一起,根据当时新的政治形势,独立作出判断,开始实行从内战到抗战的转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已经逐渐明确,战略转变的序幕已经拉开。
“国际代表”到达瓦窑堡
就在张闻天、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根据当时新的政治形势,独立作出判断,开始战略转变的时候,受共产国际派遣从莫斯科回中国的张浩(本名林育英),于11月18日到达瓦窑堡。
张浩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5年七八月间,他参与了《八一宣言》全称为《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8月1日由中共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名义签发。10月1日在中共于巴黎创办的《救国报》上发表。的酝酿、讨论和修改工作,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鉴于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同中共中央的电讯联系已经中断将近一年,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内容急需向中共中央传达,中断的电讯联系亟待恢复,所以,在国际七大会议中途,通过两个决议案之后,张浩就被派回国。
张浩1922年2月入党,是中国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在国内长期从事白区工作,斗争经验丰富,智勇双全。他在党内有相当高的威望,是人们熟知的工人运动领袖和党的活动家,所以共产国际挑选他当此重任。张浩回国,走的是蒙古这条艰苦的近路。他风餐露宿,跨越沙漠。为应付盘查,他穿一件光板皮袄,挑一副货筐,装扮成货郎,沿途打听消息。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寻到了在瓦窑堡的中共中央。
张浩到瓦窑堡后,张闻天即同他彻夜长谈。张浩向张闻天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关于改变以往对社会民主党的策略,不再将中间力量看做危险的敌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人民阵线等精神,以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的以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名义发表的《八一宣言》关于抗日联军、国防政府等内容。张浩还带回了与共产国际联系的密码。所有这些,都不可能带书面材料,全凭记忆。
11月20日,张闻天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陕北土地问题,即请张浩出席。会上对富农问题有不同意见。张浩发言说:“反富农要注意”,“目前阶段策略上最紧急的要反对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蒋介石及地主。”现在不要提“没收富农,消灭富农”。张浩还指出,现在宜提“人民共和国”。如果要没收富农、消灭富农就势必牵涉到中农、白区斗争、知识分子等许多方面。富农还是长期的斗争问题,不是一下就能消灭的。张闻天这时在对富农问题上也还没有摆脱“消灭地主,反对富农”的政策的束缚。他在发言中认为:“消灭富农是不对的”,“对地主的应声虫富农应反对”。在张浩发言之后说:“在白区发展大的斗争时,可暂与他们妥协”,“在阶级斗争深入的地方则不同。”据会议记录。不过,他很快就按照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改变了对富农的策略。
张浩受共产国际派遣回国,带回来共产国际转变策略的重要的新精神,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都很敬重他,称他为“国际代表”。此后,他就以“国际代表”的身份在党和红军中活动,特别是在制止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促成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上发挥了很大作用,立了大功。
张闻天毛泽东的配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