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写鲁亮侪的奇特是通过对他各方面的描写来表达的。首先是外貌描写,作者所见到的鲁亮侪是"伟丈夫年七十许,高眶,大颡,白须彪彪然,口析水利数万言",给人以一个气度不凡、老当益壮的奇士形象;最后一段中写他年轻时:"吴王坐朝,亮侪黄衤夹衫,戴貂蝉侍侧。"虽然仅写了他的装束,然而一个豪爽倜傥的少年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其次是通过言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奇特,如李令硬要他接受印时,"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亮侪者!"竟怒马驰去。"这种举动与言辞都是出人意外的,然将一个奇伟正直的壮士形象写得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本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也颇为成功,它写出了人物思想的变化过程。如写鲁亮侪对李令的看法,在听到人们对他的称赞之后,作者便说:"鲁心敬之而无言。"见到李令温良文雅的外貌与得知他亏欠官库只是为了迎养母亲时,他便"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良久,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将他不顾自己安危而为李令辩解的决心和盘托出。又如辕门对答一段中写田文镜的心理:他本来是"面铁色,盛气迎之",听了鲁亮侪的一席话便"默然",即由盛怒转为沉思,然后又从沉思转为"变色",即脸色缓和下来了,最后由缓和变为激动和赞叹:"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这种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本文中是写得极为精细而形象。
此文的气氛描绘也很有特色,它在表现鲁亮侪的奇行异志上起了重要作用。文章开头写田文镜的威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亮侪的上级官员都如此怕田文镜,在他面前连向旁看一跟都不敢,而在这种气氛下,一个小小的候补县令竟敢违抗他的命令,就显得格外奇特了。最精彩的是辕门对答一段,先写"田公南向坐,面铁色,盛气迎之"。次写"田公干笑,左右顾曰:"天下摘印者宁有是耶?""遂令堂上的气氛极为紧张,预示着一个严酷的考验等待着鲁亮侪。至"两司起立谢曰:"某等教饬亡素,至有狂悖之员。请公并劾鲁,付某等严讯朋党情弊,以惩余官。""堂上的紧张气氛达到高潮,鲁亮侪眼看要被惩罚,然后才让他说出一番道理,使整个局面转危为安,这就更体现了他大义凛然、特立独行的气节。
总之,本文在塑造鲁亮侪这个人物上是很成功的,体现了人物奇特的个性,这种奇特个性其实是一种高超的人生境界,它是正义感与无私无畏的体现,这在当时官场中充斥着趋炎附势之辈的情况下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文不仅是一篇写人的杰作,而且还是一首赞扬人生崇高精神品格的颂歌。登泰山记
--姚鼐
【读前须知】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桐城(今属安徽)人。乾隆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入四库全书馆,为纂修官,年余南归,绝意仕进。历主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凡四十年。曾受业于刘大櫆,博通经史。工古文,诗亦有法度。主张为文须以"义理、考据、辞章"为重,所作古文,自谓师法方苞而上溯宋代欧阳修、曾巩,为"桐城派"古文之集大成者。为文从容雅澹,不愧名家。选编《古文辞类纂》,以示文章义法。所撰《惜抱轩全集》包括《惜抱轩文集》、《诗集》、《法帖题跋》、《左传补注》、《国语补注》、《公羊传补注》、《惜抱轩笔记》、《惜抱轩九经说》、《五言今体诗钞》、《七言今体诗钞》等十种,可以考见其学术之全。
【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①。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②。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③。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④。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⑤。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⑥。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⑦。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⑧。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⑨。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⑩。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
①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北,古称"岱宗",又称"东岳",是五岳之长,著名游览胜地。阳:山的南面。汶水:即今大汶河,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流经泰安。阴:山的北面。济水:即沇水,源出河南济源县附近的王屋山,流经山东,现在下游已为黄河改道所占,仅存上游一段注入黄河。作者撰此文时,犹及见济水,故云:"阴谷皆入济"。②古长城: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筑的长城。这个长城沿着黄河依泰山而筑成。③日观峰:泰山顶峰。为观日出之胜地。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齐河:山东县名。长清:山东县名。限:门限,门下横木,这里形容长城横过泰山,像一条门槛。泰安:今山东市名,清代为泰安府治。⑤丁未:二十八日。朱孝纯:字子颍,号海愚,山东历城人,姚鼐挚友,曾为泰安知府、两淮盐运使等。⑥磴:石级。⑦三谷:指泰山东、西、南三天门及东、西、中溪。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著有《水经注》四十卷。环水:泰安护城河。⑧崖限:像门限一样的山崖。⑨烛:照。明烛天南:是说高山上的积雪反照,映亮了南面的天空。徂徕:山名,在泰安市东南。⑩戊申:十二月二十九日。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即五更。日观亭:在日观峰上。摴蒱(chūpú出蒲):古代赌博游戏的用具,类似后来的骰子。极天:天边。须臾:一会儿。正赤如丹:纯红如同朱砂。东海:泛指东方的海。绛:红色。皓:白色。驳:杂。皆若偻:都像弯腰屈背的样子。这几句说,日观峰以西诸峰,有的被阳光照着,呈现红色;有的没被照着,则现白色,红白交杂,都低于日观峰,如同弯腰屈背地站着。岱祠:一名岱庙,是祭祀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祠庙。碧霞元君祠:一称娘娘庙,即宋真宗封泰山时所建的昭应祠,明世宗时改称碧霞宫。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皇帝行宫:清乾隆皇帝登泰山曾住于此。行宫,皇帝外出时的住所。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56-661)。
【鉴赏】
号称"五岳独尊"的泰山,其范围之广,胜迹之多,描写起来决非短短的篇幅所能容纳。本文之所以传为名作,关键在于抓住一般游客或读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迫切心理,将日观峰作为全文的核心,从而形成本篇在组织结构上主次分明、繁简适当的特点,也体现出桐城文追求"雅洁",反对"芜杂"的当行本色。
本文描写和叙述相交织,共分四段。作者集中精力刻画的是第三段的日观峰日出景色。围绕这个中心形象的其余部分,则将描写渗透在叙述里,使中心形象更为突出,从而构成有机的整体。
开头一段,作者宕开一笔,通过叙述汶水、济水怎样分流以及分水界的古长城等,勾勒出泰山的轮廓。用笔简括,却将泰山的地形和位置十分清楚地摆在读者面前了。最后写日观峰和古长城的距离,特别指出日观峰的位置"最高",这就为他这次游览的主要对象埋下了伏笔,预示下文发展的方向,这句话很有分量,对全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段写登山经过。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是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的景物。在这一段里,有叙述,有描写,用笔有条不紊,又极变化之能事。从北京到泰安,作者仅仅叙述了出游的时间和路程。从山麓到山顶,作者详细记述了道途的远近、山路的石级和自己所经由的路线及有关地理知识。登山以后,则完全是描写凭高俯瞰的景物了。三种不同的写法,是与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相适应的。作者完全为了游山而来,因此,从北京到泰安途中是无需记述的。到达泰山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长期的向往,凡是与泰山有关的一切,都有着情感上的联系。特别是文人,当他把书本上得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实地考察相印证时,更会感到亲切有味。所以,作者叙述了泰山的三谷和环水、天门,而且写得那么轻松自然,一点儿也不使人感到考证的繁冗与乏味,且体现了桐城派强调"义理、辞章、考据"三者合一的文学主张。登山的过程是艰难的,但登上山顶以后,陡然呈现在眼底的气象万千的景物,又激动着他的心。"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文章发展到这里,就很自然地由远及近、由略及详,逐渐过渡到下文日观峰的集中描绘了。
第四段里,作者先叙述山上所见到的一些建筑和古迹。这些东西都点缀在日观亭附近或是作者从日观亭下来时路上所见的,与日观峰有着密切联系。然后,再综述泰山景象,着重介绍山的特点。最后,仍然突出"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和前面相呼应,结束全篇。这样不但使文章显得结构谨严,而且全篇脉络通贯,给人以神完气足的感觉,这正是桐城派当行本色之所在。治平篇
--洪亮吉
【读前须知】
洪亮吉(1746-1809),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提督贵州学政。后因上书批评朝政,触怒嘉庆皇帝,远戍伊犁。不久遇赦还乡,自号"更生居士"。博览群书,专事著述。精研经史、音韵训诂之学,长于舆地。论及疆域沿革,尤为精审。又能以诗文名家,骈文尤负时誉。经学与孙星衍齐名,诗与黄景仁并称,骈文与孔广森颉颃。著作繁富,诗文有《卷施阁诗文甲乙集》、《更生斋诗文甲乙集》。
【原文】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①,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②,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③,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④。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⑤,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⑥,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⑦,是不下十人矣⑧。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⑨,度足而居⑩,吾以知其必不敷矣。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元焉,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其间有户口消落之家,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势亦足以相敌。
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注释】
①治平:安定太平。②户口:户指合居的一家,口指一个人。③视:比照。④不啻(chì赤):不止。⑤高、曾:高祖、曾祖。⑥身:己身、自己。⑦佣作:雇工。⑧是:这样。⑨量腹:估算人的饭量。⑩度(duó夺)足:量量脚要占多少地方。不敷:不够。曾:生曾孙一辈。元:即"玄",指生玄孙一辈。丁男:成年男子。繁衍:繁多。相敌:相当。或者:有的人。隙地:空地、荒地。闲廛(chán蝉):空房子。颠踣(bó搏):跌倒。法:办法,指控制人口增殖的办法。不幸:指不幸死去。君相:君主和宰相。种民:佃农。仓廪(lǐn凛):粮仓。悉:全部。府库:财物仓库。赈:赈济。所以养人者:给予人们生活的条件。子弟:年轻的子侄。率教:听话。率,遵从。不事:不务正业。上:指君相。
【鉴赏】
《治平篇》的论题好,好在新。它抓住人口问题做文章,见前人之所未见,发前人之所未发。文章中指出了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状况,揭示了人口问题的要害。《治平篇》在二百多年前就看到了至今存在并日益尖锐的这个社会问题,确有先见之明,从而使文章具有了重大的历史价值。要抓住一个好论题,并非轻而易举。本文是作者关心社会、研究历史、同情民生疾苦的结果。作者看到贫穷百姓饥寒颠踣、比比皆是的惨状,从历史发展中敏锐地发现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为之忧虑,为之疾呼。
《治平篇》首段总提论述中心,中间三个段落步步深入地展开论述,末段总结归纳。这种格局,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框架结构,它布局严谨,平稳凝重,自然顺畅,易于为人接受。
《治平篇》采取逐步深入的论证方法。在文章开篇,简洁明快地提出了人口迅速增殖问题之后,首先论述了人口迅速增殖的状况。作者以一家为例,作了具体的描述。从高祖、曾祖到曾孙、玄孙,人口繁衍可达五六十倍之多,而田与屋并未相应增加,于是不得不"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其次,以增加田与屋的可能性方面来论证,作者认为可利用的闲田空屋是有限的,最多只能比原有的田屋增加一倍至三五倍,而人口却增加十倍二十倍,从而推出了"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的论断。例证确凿,论述简明,极有说服力。面对这样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作者推进一步论述"调剂之法"。一种办法是天地自然界降灾,如水旱疾疫使人口减少,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见社会的冷酷,人民的悲惨。另一种办法是统治者的政策,例如移民开荒、酌减赋税、禁绝奢侈,开仓赈济等等。其实,这只是作者的建议与愿望而已,封建统治者不可能切实推行这些惠民措施,因而也不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作者就把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在较为深广的社会背景上揭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