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洛阳人,出生于公元前201年,他是西汉前期杰出的政论家和文学家。贾谊十八岁时就以文才出名,二十来岁被汉文帝征召为博士,不久超迁为太中大夫。贾谊曾建议改革制度,更定法令,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遭到权贵的妒忌。由于权贵的不断毁谤,汉文帝逐渐疏远贾谊,后来将他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王太傅的职责是辅佐长沙王治理封国,这一任命实际上是让贾谊远离朝廷。贾谊的政治抱负受到压抑,心中十分痛苦,前往长沙就职而路过湘水时写了一篇《吊屈原赋》,借屈原坎坷的经历以自况不得志的遭遇。三年后,又写了一篇《鵩鸟赋》。鵩(音fú)是猫头鹰一类的鸟,为不详之物,因此鸟飞入贾谊居舍,引起他的伤感,于是作《鵩鸟赋》而再次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又过了一年,贾谊终于被召回京师,但只是改任文帝少子梁怀王的太傅。这期间,贾谊又多次上疏议论政治,但均不被重视。后来,梁怀王因骑马坠地而死,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太傅责任,心中过于自责而常常哭泣。就这样,贾谊郁郁寡欢一年多的时间,于公元前169年去世,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后人将贾谊的著作编辑在一起,名之为《新书》。《过秦论》就是《新书》卷一中的首篇,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之末太史公赞论中也全文收录《过秦论》,只是段落顺序不同,个别字句也有出入。《过秦论》较长,本书收录了其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在《新书》中列为上篇,在《史记》中列为中段。
本文放笔极言秦朝兴盛的过程,以大量的事件和人物进行铺张和渲染,层层推进,直泻而下,大有一发而不可收的气势。可是,待到高潮之际,忽而一转,勾出一群"俛侥起阡陌之中"的"罢弊之卒",竟将"亡秦族矣",令人感叹不已。当读者犹在感叹之际,贾谊却仅以一短句作结,指出秦朝的过失在于"仁义不施",从而点明写作意图,又将思考的余地留给了读者。
【原文】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①,拥雍州之地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③。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④,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⑤。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⑥。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⑦,因遗策,南取汉中⑧,西举巴、蜀⑨,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遁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馀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答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侥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百尺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释】
[1]殽:音xiáo,同"殽",殽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函: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境。
[2]雍州:古九州之一,相当于今陕西省的大部分和甘肃省的东南部。
[3]席卷、包举、囊括、并吞:这四个词都是全部占有的意思。席卷,像卷起席子那样将东西全部收取。包举,用包袱将东西全部包裹起来。囊括,将物品全都装到口袋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这四个词都指全国范围的意思。字内,上下四方都在内。四海,即四海之内,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大海环绕的,所以用四海之内代中国。八荒,即八荒之内,八方荒远之地的范围以内。
[4]商君:即商鞅,因被秦国封于商,号为商君。
[5]连衡:即连横,为秦国分化东方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策略,它主张秦国与六国分别联合,以便各个击破。
[6]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无须费力。西河之外:原归魏国所有的黄河以西地区。西河,黄河从今内蒙古转入今山西与陕西交界处后是由北向南流的,这一段黄河在中原看来位于西方,所以称为西河。
[7]惠文:惠文王,名驷,公元前337年至公元前311年在位。武:悼武王,名荡,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307年在位。昭襄王:名则,一名稷,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
[8]汉中:今陕西省南部以汉中市为中心的广大盆地。
[9]巴:今重庆市东部和四川省东北部山区。蜀:今四川省中部地区。
[10]平原:赵国公子,名胜,受封平原君,赵孝成王时为相。
[11]春申:楚国人黄歇,为楚国相二十五年,封春申君,有食客三千人。
[12]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在战国之际,除秦国以外就只剩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以及西周、东周等国了。韩:春秋末期,晋国分裂成为韩、赵、魏三国。位于今河南省中部和山西省东南部。燕:音yān,位于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宋: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境。中山:位于今河北省西部。
[13]宁越:赵国策士。徐尚:宋国策士。苏秦:东周国洛阳人,策士,战国时代纵横家的代表。据记载,他曾以连衡策劝说秦王,后又以合纵说游说于诸侯各国。杜赫:西周国策士。
[14]齐明:东周君的臣子,后仕于秦国、楚国及韩国。周最:东周公子,曾仕于秦国。陈轸:夏人,曾仕于秦国。轸,音zhěn。召滑:召音shào。楚怀王的谋士,曾奉命为越国相,以挑动越国内乱。楼缓:魏文侯弟。翟景:魏国人。苏厉:东周国洛阳人,苏秦的弟弟,曾为齐国臣子。乐毅:中山国人,受到燕国礼遇,任亚卿,拜上将军,封昌国君。乐,音yuè。
[15]吴起:卫国人,熟知兵法,后到魏国为魏文侯统兵。带佗:楚国将领。佗,音tuó。儿良:豪杰。儿,音ní,通"倪"。王廖:豪杰,懂兵法。田忌:齐国将领。廉颇:赵国老将。赵奢:赵国将领。
[16]叩:敲打,此处为攻击的意思。关:指函谷关,为秦国的东部门户。
[17]延:接纳,此处为迎击的意思。
[18]逡:音qūn,退让。
[19]矢:箭。镞:音zú,箭头。
[20]北:军队战败。
[21]橹:大盾牌。
[22]施:音yì,延续。孝文王:名柱,公元前250年在位。庄襄王:名子楚,公元前249年至公元前247年在位。
[23]策: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够刺马奔腾。
[24]二周:春秋末期周王室降为小国的地位,战国初在韩、赵两国的干涉下分裂成西周与东周两个小国,称为二周。周王室先依附于东周,周赧王时迁至西周。
[25]履:踩上。至尊:最尊贵的地位,即帝王的权位。六合:天、地与东、南、西、北四方,即天下的意思。
[26]敲:短的棍杖。朴:长的棍杖。笞:音chī,用竹板或荆条抽打。
[27]百越:当时居住在我国南部的越族各部落的总称。
[28]桂林:秦朝的郡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象郡:秦朝郡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以及周围地区。
[29]蒙恬:秦朝将领。恬,音tián。
[30]燔:音fán,焚烧。
[31]黔首:平民。黔,音qián,黑色。首,头。秦人因平民脸黑,故以黔首代称。
[32]堕:音huī,通"隳",毁坏。
[33]咸阳:秦朝都城,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境。
[34]鍉:音dì,通"镝",箭头。
[35]华: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为四岳之一。
[36]弩: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的弓。
[37]谁何:呵问姓名与身份。何,通"呵"。
[38]牖:音yǒu,窗户。枢:音shū,门的转轴。
[39]氓:音méng,流亡者。
[40]墨翟:即墨子,春秋晚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翟,音dí。
[41]陶朱:即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弃官到陶(今山东定陶县境)地经商,成为巨富,号为陶朱公。蠡,音lí。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富商。猗,音yī。
[42]蹑:音niè,脚踩。
[43]俛:音miǎn,通"勉",尽力。阡陌:音qiānmò,田地中间交错的小路,此处指农田。
[44]赢:音yíng,背着。景:音yǐng,通"影",影子。
[45]鉏:音chú,同"锄"。耰:音yōu,农具,形状如大的木榔头,可以捣碎土块,平整土地。棘矜:音jíjīn,酸枣树干做的矛柄。銛:音xiān,锋利。钩戟:带钩的戟。长铩:带长刃的矛。铩,音shā。
[46]絜:音xié,度量。
[47]万乘:按周朝的规定,天子可以拥有兵车万乘。所以,以万乘代指天子。
[48]八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除去秦国原有的雍州,还有八州。
[49]七庙:天子的宗庙要奉祀七代祖先,所以称七庙。
【译文】
秦孝公凭据殽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拥有雍州的地盘,君主与臣下齐心牢固地把守着,且又暗中窥探周王室的虚实,心怀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意图,胸藏并吞八荒的心思。正当此时,有商鞅前往辅佐,对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农耕与纺织,修造防守与进攻的武器;对外采取连横的策略,挑动诸侯相互攻伐。就这样,秦国人不用武力而拱手取得了西河以西地区。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王先后继承旧有基业,遵循孝公遗留的策略,向南取得汉中,西进攻占巴、蜀,往东割据肥沃的土地,收取了占据险要之地的各郡。诸侯都害怕了,就结为同盟,设法削弱秦国。他们不爱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人才,并采用合纵的策略结成联合阵线,互相交往而联合一致。就在这样的形势下,齐国出了孟尝君,赵国出了平原君,楚国出了春申君,魏国出了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聪明而有眼光,忠诚而讲信义,心胸宽厚而对人满怀爱怜之心,尊敬贤明而重用士人。他们相约实行合纵的策略去消除秦国对六国的连横策略,从而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的部众。在当时六国的士人中,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一类人为诸侯出谋划策,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一帮人为诸侯联络关系,有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一班人为诸侯统领军队。他们曾经凭着比秦国大十倍的土地,率领百万军队,进击函谷关以攻打秦国。秦国人敞开关门迎击来犯之敌,九国的大军退却逃还,不敢再向西进军。秦国没有耗费一枝箭和一只箭头,可是天下的诸侯却已经处于困境。这样一来,合纵联盟瓦解了,各国都争先恐后地割让土地去贿赂秦国。于是秦国有了富余的力量,利用各国的弱点去制服他们,秦军追逐被击溃逃亡的诸侯军队,诸侯军队倒地的尸体多达百万,流血之多可以把大盾牌漂浮起来。秦国就此有利的形势,抓住良机,割取大半天下,分裂了各国的河山。原先强盛的国家向秦国表示顺从,弱小的国家赶到秦国去朝拜。
秦国王位延续到孝文王和庄襄王,他们享有王位的日子不长,国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等到秦始皇登基,他就发扬以上六代国王遗留下来的辉煌功业,驱马奔驰,统驭天下,吞并二周,灭亡诸侯,登上皇帝宝座,手执长棍、短棒、鞭子来笞打天下,从而威势震动四海之内。秦始皇向南夺取百越的土地,设立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酋长都低下头,脖子系上绳索,委身听命于秦朝的下级官吏。秦始皇就派蒙恬在北方建筑长城,作为捍卫边塞的屏障,并将匈奴赶退七百多里。从此北方胡人不敢到南边来放牧战马,原来诸侯各国的士人不敢拉弓搭箭报复冤仇。于是,秦始皇就废弃古代帝王治国政策,焚烧记载诸子百家言论的书籍,目的要使百姓愚昧无知。他又毁坏有名的城邑,屠杀豪杰俊才,将天下的兵器收集到秦都咸阳,熔化刀剑和箭头,铸成十二座铜人,用这样的办法来削弱民间的力量。然后,秦人登上华山,将它作为城墙;依仗黄河,将它作为护城河;凭借这亿丈高峻的城墙和百尺深渊的河水作为坚固的屏障。接着,秦始皇派优秀的将领,使用强有力的弩,守住要害的关隘;又派可靠的大臣,率领精壮的兵卒,布列锐利的兵器,呵问过往的行人。就这样,天下已经占定了,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以西十分稳固,就像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这真是子子孙孙做皇帝的万代基业啊。
秦始皇死后,遗留下来的威势仍然影响到遥远的地方。可是,出了一位陈涉,他不过是用破瓮口当窗户,用绳子绑门的流亡隶户,后来又成为被派去守边的刑徒。他的才能比不上普通的人,并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能,也没有陶朱、猗顿那么多的财富,却立足戍卒的队伍之间,奋起于农田之中,率领疲乏困苦的士卒,指挥几百个人,调转矛头来进攻秦朝。陈涉等砍下树干当作兵器,举起竹竿当作旗帜,天下的人就像云彩那样地集合起来,就像回声那样地响应召唤,他们背着粮食就像影子一样追随陈涉。于是殽山以东的豪杰就都一起行动,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比较而言,秦朝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和减弱,雍州的地盘,殽山、函谷关的坚固,也都依然如故。陈涉的地位远不如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的君主,锄、耰和酸枣木的矛柄比不上带钩的戟和带长刃的矛锋利,因罪守边的戍卒也不能与九国军队匹敌,至于深谋远虑和指挥军队、运用兵法的策略就更比不上过去那般士人了。但是,成功与失败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建功立业的情况也正好相反。假使让殽山以东各国与陈涉去量长比短,比较权势与力量的大小,那是不能放在同一年代谈论的啊。秦国以小小的雍州之地,夺得了天子的权位,号令其他八州,迫使本来与秦平等的诸侯都来朝拜秦国,这样延续了一百多年。然后,秦始皇才把天下统一为一家,将殽山、函谷关当作他的宫门。忽然,一个普通人发起反抗,竟使秦朝宗庙毁坏,皇帝之身死于他人之手,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朝不施行仁义的政治,所以才使攻打天下和守卫天下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啊!
治安策
--贾谊
【读前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