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精典
30543800000009

第9章 经学(8)

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字延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任信都王(刘嚣)太傅。与兄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据传,《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注解,后来这个本子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孔子定礼

孔子一生以维护和恢复周礼为己任,对各种违反礼的行为都要批评和斥责。他积极地宣传礼、实践礼,即使在周游列国的途中,他也要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

最早的《仪礼》凡十七篇,计:

士冠礼第一

士昏礼第二

士相见礼第三

乡饮酒第四

乡射礼第五

燕礼第六

大射第七

聘礼第八

公食大夫礼第九

觐礼第十

丧服第十一

士丧礼第十二

既夕礼第十三

士虞礼第十四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有司第十七

其中第十三《既夕礼》是第十二《士丧礼》的下篇,第十七《有司》是第十六《少牢馈食礼》的下篇,因而实际只记载了古代的十五种礼仪。据杨宽先生的研究,《仪礼》中的礼,一些是从氏族社会沿袭下来的礼俗演变而来的。如籍礼来源于氏族社会时期鼓励社会成员进行集体劳动的仪式,蒐礼来源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武装"民众孔子讲学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他非但来受到各诸侯国当权者的欢迎,且时常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威肋。对于当时"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有深切的感受,他自认为"斯文(先朝的礼乐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终在为恢复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作为古代第一个开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孔子将礼仪用于课堂的讲授,让学生进行演习。图中是孔子讲课时的情景。大会",冠礼来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乡饮酒礼来源于氏族社会的会食制度等(见《古史新探》)。

礼,反映的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并用此将庶民与贵族区别开来;即使贵族之间,由于等级的不同,也要行不同的礼,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的器物、所穿的衣裳的服色上。如周礼对哪一等级的人能享用何种等级的礼乐作了严格规定。等级的内容包括对乐舞名目、乐器品种和数量、乐工人数等的绝对限定,超出规格就是严重违法。比如,在使用钟、磬、铃方面,只有天子可以使用"宫悬",即在四方悬挂乐器。诸侯、卿、大夫及士等,则按等级,分别悬挂三面、两面或一面的乐器。在使用乐舞的送客图周臣我国古代有特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拜礼。《周礼》胃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此画取唐人杜甫《南邻》诗末句"相送柴门月色新"诗意入画。画中人物所行的就是拜礼。规模方面,天子可以用"八佾"(佾,古代乐舞的队列),每佾八名乐人,共六十四人;诸侯只能用六佾,四十八名乐人;卿、大夫只能用四佾,三十二名乐人。祭祀祖宗,只有天子可以用《雍》的礼乐曲目,这在周朝是有严格规定的;违反此规定,在当时就会被认为大逆不道。《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说的是这样一件事:鲁国的一个大臣季氏在家里开宴会,采用八佾之舞助兴。孔子知道后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料定季氏必然要作乱。不出所料,后来鲁国亡在季氏手里,证明孔子所言不虚。

孔子整理礼经,这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纂述六经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惰"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参、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孔子认为学《诗》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把《诗》当作修养道德、建功立业的手段。图为孔子正在修订《诗经》。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司马迁在文中用了一个"修"字,足证孔子在整理经书时所下的工夫。同上书又说,孔子离开鲁国十四年后又回到鲁国,"追迹三代之礼",从事"编次"工作,"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据此记载,《礼记》的编定,当在春秋末年了。

孔子思想核心--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历代以来,多数研究者持此看法。许慎《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从"仁"字的本意可以推断:"仁"与个体的内心修养及个体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

礼仪中的玉器

周代礼仪制度玉饰明显制度化,除玉礼器的六瑞六器外,主要显示于墓葬礼俗之中的用玉,并且玉器已从自然崇拜中用以沟通天地的灵通之器,转化为可护佑祖先的墓葬。汉代帝国解体之后,胡人南下、南北朝历史时期展开,从而结束了中国上古时期。古代的礼仪制度也随着这种重大变革而逐步瓦解。玉器也在这一重大变化过程中,逐渐丧失其礼仪功能的主流价值,转化成为生活化的艺术品与装饰品。玉器文化在历史时期展开以后,因为逐渐与冠服制度相结合,形成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特色。"仁"的概念在孔子以前就有了。孔子的贡献在于:发挥了前人关于"仁"的学说,提出了"四个原则"和"五种美德"。

"仁"的四个原则: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已经杜绝了四种缺点:对人不要凭空猜测,不要什么都纳为己有,不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孔子认为,这四个原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仁"的五种美德: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五种美德,才达到了"仁"的境界,完成道德自觉的过程,使之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仁智统一的君子。

儒家的义利观

义,指思想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利,指某种利益,与"弊"、"害"相对。春秋战国时期九大学派中,关于义与利的观点各不相同,唯儒家的义利观对中国人影响最大。

儒家的义利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利玉冠

古代的成年男子按礼仪戴冠,在汉朝时又多为玉冠。玉在这里不仅是审美意义上的点缀,更附加有一种礼仪功能。重义,就是重视道义,强调个人行为要与道德、道义相符。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等等。

但是,如果仅仅从孔子上述谈话中引申出"儒家重义而排斥利"的结论,那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孔子同时也说过这样的话: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译文:孔子说:发财和升官,是人们都想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办法去获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困和卑贱,这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手段去摆脱他们,君子就甘愿受穷而不去摆脱他们。)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译文: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即使去当一名手拿皮鞭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得,我还是做我所喜欢的事情吧。)

可见,在儒家的心目中,并不排斥利,儒家反对的是非义之利、违义之利,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不义之财"。

二、儒家把"利"作了"公利"和"私利"的划分

儒家认为"天下之利"是公利,其他的是"一身之利"的私利。儒家把公利放在第一位,对私利,主张一要符合道德规范,二要节制,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要"舍生取义"。

在儒家义利观影响下,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其精神境界,为后人所乐道。

古礼举隅

男子冠礼周代的冠礼(加冠仪式)是由氏族社会后期的"成丁礼"演变而来的。男子到二十岁,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日(选定日期)、筮宾(来宾)。行隋文帝冠礼是一种为了增强成年的年轻人的自信心相责任感而举行的仪式。出自儒教礼教的冠礼,在我国与"家礼"一起随历史的发展被固定下来。在儒教中,人的一生要经历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而冠礼就是四礼之一。帝王家庭非常重视冠礼的施行,这种礼仪通常在宗庙举行。汉惠帝行冠礼时,曾大赦天下。《北史·隋文帝经》记载的隋朝成人年龄为21岁,图为隋文帝像。礼时由来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从此有治人、服兵役、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来宾给冠者取"字"。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下面是《仪礼·士冠礼第一》中记载的举行男子冠礼的程序:

【原文】

前期三日,筮宾。如求日之仪。乃宿宾,宾如主人服。出门,西面再拜。主人东面荅拜,乃宿宾。宾许,主人再拜。宾荅拜,主人退,宾拜送。宿赞冠者一人,亦如之。

【译文】

举行冠礼前三天,通过占筮选择一位为孩子加冠的宾客,其礼仪与筮目一样。宾选定后,主人便速往约请宾至。宾着与主人一样的服装,从门的左侧出来,面向西向主人行再拜礼。主人站左门的西边,面向东回礼答拜,邀请宾为孩子行加冠礼。宾应允了。主人再次向宾行拜礼以示感谢,宾回礼答拜。主人退去,宾行礼拜送。主人又邀请了一位赞冠者,礼仪与邀请宾一样。

孔子

《仪礼》就是孔子编订的《礼经》,原书已经不全,现在所见的是汉朝儒家的传本。该书与《诗经》、《尚书》、《乐经》、《周易》和《春秋》被统称为"六经",是儒学的全面而系统的文字载体,成为儒学的根本依据。【原文】

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译文】

第一次加冠,宾致祝辞道:"在这良月吉日,你首次加冠。希望你以此抛弃稚气,顺利地修养成德行。如此则可以长寿吉祥,洪福远大。"

【原文】

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译文】

第二次加冠,宾致祝辞道:"在这良月吉日,你再次加冠。希望你保有成人的威仪,善良谨慎地修养自己的德行。如此则可以长寿万年,永享无穷之福。"

【原文】

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圣迹图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gǒu)无疆,受天之庆。"

【译文】

第三次加冠,宾致祝辞道:"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你三种冠都依次加上了。兄弟们都在这里,目睹你完成了成人之德。祝你如黄发老者那样长寿无疆,享受上天赐与你的福庆。"

女子笄礼古代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古代女子盘头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插上簪子后结发加笄,表示已经是"成人",可以结婚。下面是《仪礼·士冠礼第一》中记载的举行女子笄礼的程序:

【原文】

女子许嫁,笄而醴(lí)之称字。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若祖庙已毁,则教于宗室。

【译文】

女子许嫁之后,要举行加笄礼,之后要向她行醴礼并给她取字,从此就用她的字称呼她。如果女子的高祖的庙尚未迁毁,那她出嫁雕花骨笄前就要先在祖庙中受三个月教育;如果女子的高祖的庙已迁毁,那就在族中大宗的家里对该女子进行教育。

侍奉君子之礼古代的"君子"所指颇广。此处指朝中的卿大夫及国中贤者。下面是《仪礼·士相见礼第三》记载的晚辈侍奉君子时的注意事项:

【原文】

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夜侍坐,问夜、膳荤,请退可也。

【译文】

凡是在君子身边侍坐,如果君子食之礼仪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设也有规则。甚至在饭菜的食用类别上,礼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来体现长幼尊卑的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神疲而打哈欠、伸懒腰,并问时间是否已晚了,就告之他,晚餐已经做好了。如果君子改变坐的姿势,说明他已经很疲倦了,这时就可以请求退下。如果夜晚在君子身边侍坐,君子问现在是晚间什么时候了,并且吃荤辛食物以止倦意,也可以请求退下了。

进食之礼古人关于饮食的礼节非常讲究,尤其是贵族的飨宴,十分繁杂。下面是《礼记·曲礼上第一》记载的古人进食之礼。

【原文】

凡进食之礼,左觳右胾(zì),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脍炙处外。醯(xī)酱处内,葱渫(xiè)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qú)右末,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殽之序,遍祭之。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辩殽,主人未辩,客不虚口。

青铜何尊【译文】

向客人进食之礼,是把带骨的肉放在客人左边,把不带骨的肉放在客人右边,饭放在客人左边,汤放在客人右边。切成薄片的肉和烤熟饮食用品

礼在讲求饮食规格和饮食活动的同时,也促使饮食用具变得相当考究,在分类上已发展有碗、盘、壶、勺等饮食用具。其由如漆器在汉代就被普遍用于宴饮,其做工精美,质地优良。的肉放在外侧,醋和酱放在内侧,葱、蒸葱放在末端,酒浆放在右边。如果再置放脯、脩两种干肉,就将弯曲的部分朝左而放在右边末端。客人的地位如果低于主人,在主人陪食时要拿着食物站起来推辞,表示自己到堂下用饭。这时,主人站起来,对客人要到堂下用饭的表示进行劝阻。之后,客人就在堂上就坐。主人引导客人行食前祭礼。祭祀的食物,从先进上来的开始,先用带骨的肉祭祀,之后,遍祭各种食物。客人吃过三口饭后,主人引导客人吃不带骨的肉块,然后客人遍吃各种食物。主人没有吃遍各种食物之前,客人不用酒水洁口。

晚辈和长辈在一起吃饭的礼节:

【原文】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jiào),少者不敢饮。

【译文】

晚辈陪侍长者饮酒,长者递酒给晚辈,晚辈要站起来,到陈放酒器的地方向长者行拜礼然后接受酒。长者对晚辈向自己行拜礼表示推辞,然后晚辈返回到席上饮酒。但如果长者没有把杯中的酒饮尽,晚辈则不敢饮酒。十二哲孔庙祀典在未有"四配"之前,先有"十哲"。十哲是根据《论语》"从我于陈蔡间"一章中的弟子而名,计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其后,颜子配享,补上曾子。曾子配享后,补上子张、有若和朱熹,由十哲改为"十二哲"。竹林拨阮图南宋"国学"定义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前,并没有"国学"这一说法。近代,西学东渐,为了与外来文化相区别,学者纷纷著文,企图给传统文化下个精确的定义,但时至今日,国学的定义仍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邓实1906年在《国学讲习记》中的一段话: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实这段话说得很宽泛,只是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当代多数学者认为,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除了经、史、子、集外,它的外延还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