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出自清代王永彬著的《围炉夜话》。原文是:"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孝"的道德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也留下了很多有关"孝"的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于是,年龄幼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终于使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
《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这样一句话。这里的"香"指的是东汉时的黄香。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冬天,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这就是"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曾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也曾在《祭母文》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伟人们的孝子情怀的确让人景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借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地吹为比喻,感叹孩子想要孝敬双亲时,父母却已亡故。
另外,《琵琶记·第三十七出》记载了一则故事:"孔子听得皋鱼哭啼,问其故,皋鱼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故事是说,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就上前去看怎么回事。啼哭的人叫皋鱼,皋鱼解释了他啼哭的原因:"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却已经双双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这好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我想要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经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此句借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地吹之为喻,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后喻事与愿违,不尽如人意,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话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意思是: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原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50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这首诗是孝敬母亲的名篇,而孟郊也是孝敬母亲的典范。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有名的孝子,岳飞孝敬母亲也是很出名的。尽管军务繁冗,但只要不出兵,岳飞总是晨昏侍候母亲,无微不至。甚至为了照顾母亲的休息和调养,连走路和咳嗽都不敢出声。岳飞在克复襄汉六郡后,就因母亲病重,"别无兼侍,以奉汤药",上奏恳请暂解军务,可谓难得的孝子,也应了"自古大孝无大恶"那句古话。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句话出自唐代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全诗的意思是: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漫长,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想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岑参,天宝三载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
这首诗写于诗人赴安西途中,恰遇入京使者,因而捎带口信。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年),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所作。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句话出自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便托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攸即将作乱,急流勇退,但张籍作这首诗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从诗人的履历来看,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与晋人张翰是同乡。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并且同时在北方做官,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他和张翰却极其相似,虽然不能像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却在诗中体现了这种浓浓的乡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安史之乱的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15岁开始作诗,20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17岁时作的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九中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也就是说有《诗经·魏风·陟岵》的意味。《诗经·魏风·陟岵》末章写道:"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王维这首小诗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地吟诵这两句诗了。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一直有重阳登高的习俗,这来自一个传说:晋朝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那里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听了他的话,果然避免了灾祸。以后就有了重阳登高的习俗。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这句话出自唐代武则天所撰《臣轨·诚信章》。武则天之所以有如此的说法,是有感于唐初李世民父子之间的不睦。唐朝建立以后,唐高祖李渊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唐高祖听信宠妃的话,跟李世民渐渐疏远起来。李世民多次立功,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后来,突厥进犯中原,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为主帅后,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这样,他们就可以放手杀害李世民。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李世民感到形势紧急,于是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死了太子和齐王。过了两个月,唐高祖让位给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而李渊之所以会家庭不睦,就是因为父子不信,最后导致儿子们兄弟相残的悲惨结局。
内睦者,家道昌
这句话出自宋代林逋的《省心录》,意思是:家庭内部和睦的,家庭就昌盛。三国时,曹操父子和司马懿父子之间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三国时,曹丕兄弟相残,大大削弱了曹氏集团的内部力量,从而给了司马氏集团以可乘之机,而司马氏父子之所以能够取代曹魏,与他们内部的团结也是分不开的。
司马懿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了重要职位,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由于他长期带兵在关中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落在他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