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彩的语言艺术:句海泛舟
30544100000017

第17章 名句中的人伦与亲情(2)

司马懿到了洛阳,魏明帝已经病重了。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魏正始十年,司马氏父子发动兵谏,使司马氏得以独专朝政。魏国有些地方将领本来不服司马氏的专权,司马师废去曹芳后,就有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母丘俭起兵声讨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带兵征讨,打败了文钦和毋丘俭。但是在回师许都之后,司马师也得病死了。接着,司马昭做了大将军。

最后,司马炎建立晋朝,取代了曹魏,并灭掉了吴、蜀,统一了全国。曹魏之所以失败,与其内部兄弟相残有直接关系;而司马氏之所以能够取代曹魏,正是其父子同心协力的结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话出自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也叫作《夜思》,属于乐府诗,郭茂倩把它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无数思乡的故事广为流传。"莼鲈之思"说的是为美食而辞官的一段历史佳话,这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张翰,字季鹰,吴江人。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张翰是个才子,写江南的菜花,有"黄花如散金"之句,李白很佩服他,写诗称赞:"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不过,张翰留名于世,还是因为莼菜和鲈鱼。关于"莼鲈之思",他自己有诗为证:"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这是他在洛阳思念家乡时发出的慨叹。这"莼鲈之思",后来有很多人在诗中提及。把思念故乡的情感,和莼菜鲈鱼联系在一起,确实诗意盎然。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句话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宋之问诗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小诗。宋之问在神龙元年(705年)春被贬为泷州参军,第二年便逃归洛阳,匿居友人张仲之家里。

这首小诗就是他逃归途中所作。广东罗定县与广西岑溪县接壤,地处偏远的群山之中,西有云开大山,东有大云雾山,古时交通极为不便,音书难达。诗人贬罗定后,与家人断绝了音信。后来逃到了襄阳,襄阳是唐代东西两京通向江南、岭南必经的要道。过了襄阳,洛阳已经指日可达。经历了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终于接近家乡了,本该万分激动,但他又担心自己会听到不幸的或可怕的消息。同时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更使他心情复杂,不敢见乡人。

这首诗,把欲听、盼听而又怕听和欲见、急见而又怕见的微妙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首五言绝句影响深远。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句话出自唐代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昔人驾鹤登仙,如今已杳无踪迹,眼前只剩下了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于是诗人登临古迹,睹物思人,即景生情,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写下了这首千古不朽的名作。

宋代著名诗歌理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当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说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也有明显的摹学此诗的痕迹。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十三中以为此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清人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将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了"七言律诗"的首篇。

至于黄鹤楼的得名,传说跟一个道士有关。有一个道士常来这一家酒家喝酒,因为老板不收他的钱,所以他临走时便在墙上画了一只会飞下来跳舞的黄鹤,从此酒家生意兴隆。十年后,道士再来到酒家,骑上鹤便飞走了。后来老板在这里建了一座楼,称之为"黄鹤楼"。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这句话是晋人王赞《杂诗》中的一句。全诗如下:"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鸽鹧鸣,今来蟋蟀吟。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南朝人对这首诗尤其是首句嘉评甚多。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称:

"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钟嵘《诗品》中说:"子荆"零雨"之外,正长"朔风"之后,虽有累札,良亦无闻。"

关于乡愁的诗,从古到今有很多,但要论起今天的乡愁诗,最有名的当然应属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了。1972年1月21日,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家里,写了《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的影响持续了30多年,遍及五湖四海,感动了亿万炎黄子孙。

《乡愁》发表后,最早予以好评的应是陈鼎环。陈在《台湾时报》1972年3月29日、30日发表《诗的四重奏--从余光中的〈乡愁〉谈起》,说它唱的是"自古至今中国人的繁茂幽深、激荡微妙的乡愁"。《乡愁》面世近10年后,于20世纪80年代初登上大陆,在内地热播。香港作家刘济昆把余光中等台湾诗人的诗集,寄给四川诗人流沙河,流沙河把《乡愁》等诗交给大陆的报刊发表。此文刊于大陆的《名作欣赏》1982年第6期,翌年香港的《当代文艺》转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86岁,这时,距他离乡已有50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便写了这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号称"四明狂客",据说贺知章经常与张旭出入民间,见有好墙壁或屏障,一时兴起,即随手挥毫题字。贺知章生性旷达,谈吐诙谐,为人所重并乐与其交往。其姑表兄弟工部尚书陆象先曾说:"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看来贺知章是个很容易接近的人,并且《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也充分说明了他的这种性格。试想,如果贺老前呼后拥,鸣锣开道,小儿们恐怕早吓得躲在路边,哪里有机会笑问他"客从何处来"?贺知章一生官运亨通,退休时,唐玄宗御制《送贺知章归四明》诗赠行,太子以下百官饯行送别,颇有点"空前绝后"的意思。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句话出自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传奇,已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在争夺魏国王位的过程中,曹植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世子。在曹植与曹丕的斗争中,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依然没有改变。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还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名句索引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夫妻反目,不能正室。--《易经》

3.夫妻同道,父子同心。--明·冯梦龙

4.唇齿相依关共运,戚欣与共胜天伦。--明·于谦

5.夫妻死同穴,父子贫贱离。--宋·陈师道

6.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4.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