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彩的语言艺术:句海泛舟
30544100000021

第21章 在名句的诗情画意中陶醉(3)

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白居易的《忆江南》,流传至今,已是1000多年,这寥寥数语,能如此流行,确实不易。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12年,也就是他67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任满回到京城。为官20余年,竟然凑不足买房钱,只好以两匹马抵偿,由此可见他为官之清廉。此后的白居易,又曾任刑部侍郎等职,但是在离开江南之后,他已不愿再为官了。也许,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垂暮的诗人还会想起那些青山、那些绿水,想起那个没有权谋、没有诡计、没有陷害的地方,那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然后,暗暗问自己一句:"能不忆江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句话出自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首词的意思是: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这首诗是歌咏春天的名篇,"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一向为人所传诵的名句。宋祁于天圣二年(1024年)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排名第一。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与其兄宋庠齐名,时呼"小宋、大宋"。因为他的《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被人称为"红杏尚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足见此句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地位。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话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最后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千古传诵。古人一向把杏花和梅、李、桃称为春花中的"四姐妹"。杏的种类不是太多,大致可分为山杏、垂枝杏、斑杏几种。据王象《郡芳谱》载,杏,树大、花盛、果多而根浅,往往要用石头压根,才能承受,难怪红杏总爱伸出墙头去。

杏花自古就是文人入诗的话题,名诗人元好问写有《杏花杂诗十三首》,可见他也是很喜欢杏花的。其中一首写道:"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是太憨生。"此诗写得极为委婉含蓄。诗人选取墙外一枝杏花,借墙外一枝窥墙内满园,正是化用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句。"宝儿元是太憨生"则来自另一个典故:隋炀帝身边有个司花女叫袁宝儿,虞世南受命起草诏书时,宝儿双目凝视,虞世南写诗说她:"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单袖太憨生。"元诗用阅尽人间春色的司花女看见杏花也不回首的想象来表现对杏花的喜爱之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意思是: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都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话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思是: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王勃,字子安,天聪早慧,6岁能文,9岁时读颜师古所注《汉书》,即能发现其中谬误,并写出《汉书注指瑕》十卷。据《唐摭言》记载,王勃写出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时,年仅14岁。

其中《唐摭言》记载的是: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以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永垂不朽!"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句话出自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位于琅玡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首。它和丰名亭都因镌有欧阳修文、苏东坡字而著名。琅玡山,位于安徽省滁州西约5000米处的群山之中,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琅玡王避难于此,改称"琅玡山"。

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是当时琅玡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专门为欧阳修而建。当时,欧阳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一伙奸党,被贬至滁州任太守后,常在此饮酒赋文,智仙同情他,特建造了这亭子。欧阳修自称"醉翁",便命亭为醉翁亭,并作了传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话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的意思是: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欧阳修曾把杭州和扬州相比:"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苏东坡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而古往今来,只有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才写出西湖的天生丽质和动人神韵,被公推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西湖千古绝唱。

中国民间自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宋代大词人柳永的一阙《望海潮》把杭州的景观着实铺陈了一番:"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据说:"此词流播,金主(完颜)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因此,北宋灭亡之时,众怨难归,因为西湖有一个"西子"的美称,硬是把"祸国"的污水泼向西湖,把西湖作为北宋灭亡的罪魁。

名句索引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3.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5.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6.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

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8.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9.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0.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1.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2.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4.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树樱桃带雨红。--南唐·冯延巳《罗敷艳歌》

17.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

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2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5.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南朝·吴均《山中杂诗》

26.杨柳东风树,青青夹玉河。--唐·王之涣《送别》

27.增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几度春。--唐·白居易《忆江柳》

28.柳送腰肢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宋·陈与义《柳絮》

2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3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张水部》

32.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