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西点军校送给男孩一生的礼物
30635800000029

第29章 礼物七:自信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奋斗底气(1)

坚定自己的信念

军事演习正在进行着,一位指挥官的吉普车陷进了泥里,他看见附近几个学员正懒洋洋地坐在地上,便叫他们来帮忙。

"很抱歉,先生,我们已经阵亡了,什么也不能干。"指挥官转向他的司机:"卫兵!赶快从这些死尸里找两具出来垫到轮子底下,好让我们快点上路。"他的车很快就被推了出来。

"没有什么不可能",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位学员的工作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积极动脑,想尽一切办法,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托辞。

据说西点军校和美国陆军不管遇到什么事、什么任务都只有一个口号和一个态度,那就是"Wecandoit"(我们肯定能完成它)。

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曾访问一个退休的西点将军,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一生当中,最让你感到沮丧的事是什么?"老将军思索了长达10秒钟,然后坚定地说:"没有,我从来都蔑视任何挑战。"每一个从西点走出来的人,自信都来自于实实在在的"4年的苦日子生涯",来自于百折不挠地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生命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也就是人的潜能到底可以开发到何种程度?相信下面的故事会给你一个答案。

一个铁块的最佳用途是什么呢?第一个人是个技艺不纯熟的铁匠,而且没有要提高技艺的雄心壮志。在他的眼中,这个铁块的最佳用途莫过于把它制成马掌,他为此竟还自鸣得意。他认为这个粗铁块每磅只值两三分钱,所以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加工它。他强健的肌肉和三脚猫的技术已经把这块铁的价值从1美元提高到10美元了,对此他已经很满意。此时,来了一个磨刀匠,他受过一点更好的训练,有一点雄心和一点更高的眼光,他对铁匠说:"这就是你在那块铁里见到的一切吗?给我一块铁,我来告诉你,头脑、技艺和辛劳能把它变成什么。"他对这块粗铁看得更深些,他研究过很多煅冶的工序,他有工具---有压磨抛光的轮子,有烧制的炉子。于是,铁被熔化掉,碳化成钢,然后被取出来,经过煅冶,被加热到白热状态,然后投入到冷水或石油中以增强韧度,最后细致耐心地进行压磨抛光。当所有这些都完成之后,奇迹出现了,他竟然制成了价值2000美元的刀片。铁匠惊讶万分,因为自己只能做出价值仅10美元的粗制马掌。经过提炼加工,这块铁的价值被大大提高了。另一个工匠看了磨刀匠的出色成果后说:"如果依你的技术做不出更好的产品,那么能做成刀片也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你应该明白这块铁的价值你连一半都还没挖掘出来,它还有更好的用途。我研究过铁,知道它里面藏着什么,知道能用它做出什么来。"与前两个工匠相比,这个匠人的技艺更精湛,眼光也更犀利,他受过更好的训练,有更高的理想和更坚忍的意志力,他能更深入地看到这块铁的价值---不再囿于马掌和刀片---他把生铁变成了最精致的绣花针。他已使磨刀匠的产品的价值翻了数倍,他认为他已经榨尽了这块铁的价值。当然,制作肉眼看不见的针头需要有比制造刀片更精细的工序和更高超的技艺。但是,这时又来了一个技艺更高超的工匠,他的头脑更灵活,手艺更精湛,更有耐心,而且受过顶级训练,他对马掌、刀片、绣花针不屑一顾,他用这块铁做成了精细的钟表发条。别的工匠只能看到价值仅几千美元的刀片或绣花针,他那双犀利的眼睛却看到了价值10万美元的产品。

也许你会认为故事应该结束了,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又一个更出色的工匠出现了。他告诉我们,这块生铁还没有物尽其用,他可以让这块铁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在他的眼里,即使钟表发条也算不上上乘之作。他知道用这种生铁可以制成一种弹性物质,而一般粗通冶金学的人是无能为力的。他知道,如果煅铁时再细心些,它就不会再坚硬锋利,而会变成一种特殊的金属,富含许多新的品质。这个工匠用一种犀利的、几近明察秋毫的眼光看出,钟表发条的每一道制作工序还可以改进;每一个加工步骤还能更完善;金属质地还可以精益求精,它的每一条纤维、每一个纹理都能做得更完善。于是,他采用了许多精加工和细致煅冶的工序,成功地把他的产品变成了几乎看不见的精细的游丝线圈。一番艰苦劳作之后,他梦想成真,把仅值1美元的铁块变成了价值100万美元的产品,同样重量的黄金的价格都比不上它。

但是,铁块的价值还没有完全被发掘,还有一个工人,他的工艺水平已是登峰造极。他拿来一块钢,精雕细刻之下所呈现出的东西使钟表发条和游丝线圈都黯然失色。待他的工作完成之后,你见到了几个牙医常用来勾出最细微牙神经的精致钩状物。1磅这种柔细的带钩钢丝,如果能收集到的话,要比黄金贵几百倍。

铁块尚有如此挖掘不尽的财富,何况人呢?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隐藏着无限丰富的生命能量,只要我们有自信,不断去开发,它就可以是无限大。工匠们都在生铁里看到了经过加工后的成品,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灿烂的前途,并去把它化为现实。如果我们只目光短浅地看到马掌或刀片,我们所有的努力与辛劳都不可能产生"钟表发条"与"游丝"。我们必须目光远大,必须勇于拼搏、经受考验并付出必要的代价,这样我们就能把我们的生命能量发挥到极致,而且还要坚信,我们所经受的痛苦和所做的努力最终都会成为一种财富。

在普通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如果当事人能从潜在意识去认为"可能",也就是相信可能做到的话,事情就会按照那个人信念的强度如何,而从潜意识中流出极大的力量来。这时,即使表面看来不可能的事,也可以完成。

希尔认为一个人是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但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纳粹德国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马尔比·D巴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成功是正确思维的结果。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被称为"全球第一CEO"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过:"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凭着这种自信,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20年中,韦尔奇显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韦尔奇的自信,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韦尔奇的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培养他的自信心方面。因为她懂得:有自信,然后才能有一切。

韦尔奇从小就患有口吃症,说话口齿不清,因此经常闹笑话。韦尔奇的母亲想方设法将儿子这个缺陷转变为一种激励。她常对韦尔奇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于是从小到大,韦尔奇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因为他从心底相信母亲的话:他的大脑比别人的舌头转得快。在母亲的鼓励下,口吃的毛病并没有阻碍韦尔奇学业与事业的发展。而且注意到他这个弱点的人大都对他产生了某种敬意,因为他竟能克服这个缺陷,在商界出类拔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迈克尔就对韦尔奇十分敬佩,他甚至开玩笑说:"杰克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韦尔奇的个子不高,却从小酷爱体育运动。读小学的时候,他想报名参加校篮球队,当他把这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便鼓励他说"你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好了,你一定会成功的!"于是,韦尔奇参加了篮球队。当时,他的个头几乎只有其他队员的四分之三高。然而,由于充满自信,韦尔奇对此始终没有丝毫察觉,以至几十年后,当他翻看自己青少年时代在运动队与其他队友的合影时,才惊奇地发现自己几乎一直是整个球队中最为弱小的那一个。

青少年时代在学校运动队的经历对韦尔奇的成长很重要。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是在球场上训练出来的。他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信心建立的基石。"在整个学生时代,韦尔奇的母亲始终是韦尔奇最热情的拥护者。亲戚、朋友和邻居几乎都听过韦尔奇母亲告诉他们的关于她儿子的故事,而且在每一个故事的结尾,她都会说,她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在培养儿子自信心的同时,她还告诉儿子,人生是一次没有终点的奋斗历程,你要充满自信,但无须对成败过于在意。

韦尔奇的自信源于他从小培养起来的一种心态,而这样的心态又让韦尔奇受益终生,最终帮助他成为商界精英、一代奇才,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西点军校教官约翰·哈利在教导学生的时候说,"没有办法"或"不可能"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再冷的石头坐上3年也是会热的,关键在于你相信石头会热,然后再坚持去做。这里有很重要的两点:相信和坚持。

如果你只是相信能而不坚持去做,那么这句话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了。很多人知道做什么事是正确的、是能够做到的、是会成功的,但真正坚持下去的没几个。坚定自己的信念,持之以恒不放弃,你就会进步、成长、成功。

信心能改变你的命运

在西点军校的考试前夜,麦克阿瑟感到非常焦虑,母亲告诉他:"我的儿子,你必须相信你自己,否则没有人相信你;只要你抛弃了内心的怯懦,你一定能赢;尽管你没有把握成为第一,但你必须做最好的自己。"当西点军校的考试成绩公布时,麦克阿瑟名列第一,后来,凭着自信,他成为美国著名的将军。

西点的学生都很"阳光"、"积极"、意气风发、沉着稳健。当他看着你时,眼睛总是明亮中透着坚毅,焦距在你的眼睛上,没有任何恍惚的目光,让你立刻感到他积极的心态和战胜一切的能力和信心。

西点军校是这样定义自信的:"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即便是受到压力,又得不到所需要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无误地采取行动。"自信心来自于个人的能力,它是以掌握的技能为基础的,有能力才能担当艰巨的任务,贡献个人的力量。自信也来源于主动寻求各种可以考验能力、提供学习机会的挑战。没有任何挑战能让你投降,这就是自信的精髓。

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首先你就得相信自己。只有强大的自信才能感染别人,影响别人,进而征服别人,让别人因为受到你的影响而相信你。

1988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到香港访问,柳传志得知后,马上让当时联想的外事负责人王晓琴盯住负责安排周光召行程的特别助理马雪征,想办法说服她让周院长给联想剪彩。

但马雪征并不想去,马雪征比香港人清楚,联想只是一家小公司,不是外界纷传的大集团,在等级森严的科学院中,联想的总经理最多算个处级干部,与部级的周院长隔着遥远距离。

周光召在香港见的是威尔逊总督,见完威尔逊总督,就开始挨个见大学的校长,然后见贸易发展局局长。他的行程安排已满,联想名气又小,马雪征哪里愿意周光召去为柳传志的小公司剪彩。

然而王晓琴黏在那里,她并不理会马雪征的借口。她笑眯眯地站在门口不走,马雪征没办法只好让她坐。王晓琴一坐下就开始说联想现在怎么困难,但前景如何光明。马雪征被她说动了。

当马雪征第一次接触联想,印象极其深刻。她原以为既然香港灯红酒绿,香港联想一定甚是阔气,谁知竟如此破烂。她在柴湾见识了联想的那间小办公室。"我确实没有想到,科学院的科学家柳传志,能在这地方上班,而且他自豪得不得了。"柳传志邀请周光召参观公司的办事处。马雪征想,那办事处再差也得是玻璃墙的写字楼才是,谁料想完全不是。她被柴湾吓了一跳,觉得那是在深圳都见不着的破地方。"甭说深圳,"她说,"像惠州都见不着,破成那样。叫做工业大厦,其实只有一部客梯,剩下全是货梯。"那些大货梯的大台阶都很高,为了铲车"卡板"。

马雪征随周光召走进去,还以为人人西装革履,谁知那儿的人全光着膀子,搭条毛巾,踏双人字拖鞋,穿着大裤衩,推着卡板。她记得,柳传志对周光召客气道:"您先进。"他的确得让周光召先进去,然后卡板才能进去。周光召跟他们一起挤到电梯最里边。电梯停下来的时候,得卡板先出去,他们才能出去。

参观完了办公室,柳传志又颇为戏剧性地邀请周光召坐船游河,说是要汇报工作。坐在船上,风拂浪激,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感觉与在柴湾破办公室中有天壤之别。柳传志向周光召讲了他的三部曲,讲了整个联想战略布局。他斩钉截铁的语气宣告着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马雪征想起这段往事就想笑:"你要坐在船上听,会觉得这是一家有宏伟蓝图的公司。但想到那部电梯和那间办公室,你根本不可能觉得它会很伟大。怎么在那种地方办公的人会有这么一个蓝图?"她开始觉得柳传志是一个奇特人物。

马雪征后来在海淀剧院参加了联想的一次誓师会,听了柳传志的讲话。柳传志在那里声嘶力竭,讲的话又特别震撼。她又在想:这个公司怎么这么奇特?那么丁点儿的一个公司,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那儿?她不知道那些人是公司员工还是从外面弄来凑数的。

在为香港联想剪彩后,过了两年,马雪征加入了这家奇特的公司。

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自信,是一种感染力,是一种通向成功的先兆。即使是身处困境,别人也会从你的自信中看到你未来的希望。相反,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还如何能企望别人来相信自己?

福布斯集团的主编大卫·梅克在下属们忙着组稿时,总会传话说:"在这期杂志出版之前,你们中有一个人将被解雇。"听到这话,大家都很紧张。有一次,一个员工实在紧张得受不了,就去问大卫·梅克:"大卫,你要解雇的人是不是我?"没想到大卫·梅克却说:"我本来还没有考虑谁被解雇,既然你找上门来,那就是你了。"就这样,那名员工被解雇了。

这就是不自信的代价,如果你没有自信,觉得自己很弱的话,别人也往往会随着你的思路和暗示认为你就是那个最差的人。不要抱怨,这就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