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外生物故事
30637600000020

第20章 奇异罕见的遗传和进化故事(7)

章鱼的喷水器不仅是捕食工具,而且是它们恶作剧的最好工具。曾有这样的记载,当潜水员们给水族箱里的动物喂食时,一些章鱼藏在非常隐蔽的地方,向从旁边路过的管理员吐唾沫。最严重的一次是一条章鱼竟然将水族箱里的排水阀卸掉了,造成水的大量流失,差一点酿成事故。最有趣的是,水族馆的工作人员曾发现,半夜里一条章鱼从其栖息的水箱里偷偷爬出来潜入另一个水箱里,在那里饱餐一顿其他鱼类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自己的水箱里。

关于章鱼恶作剧的行为,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当时的自然历史学家克罗迪亚斯曾写道,”很显然,搞恶作剧和玩弄诡计是这种动物的特性。“自然界中,伪装是动物自救和防御天敌的最好武器,像蚱蜢、树栖昆虫以及青蛙等动物,其身体颜色能与周围保持高度协调,但它们的这种模仿仅仅是一种静态模仿,而无法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情况作动态模仿,最近科学家发现章鱼可以做到这一点。

科学家们在印度尼西亚发现了一种名叫印度马来亚的章鱼。为了躲避食肉动物的袭击,它能将自己变幻成各种海洋生物,从外形、形态到颜色模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它能根据附近的敌人来决定模仿哪种动物,比如,当它遇到小热带鱼袭击时,就会模仿敌人最大的天敌———带条纹的有毒海蛇来吓走攻击者。当模仿海蛇时,它的体色马上会变成黄黑条纹,同时将另外六条触须藏匿起来,伸出两条触须在水中晃动,看起来就像是两条海蛇在游动。为了节省体力,它们还常常在海底用它的触须模仿海洋植物的样子,在水中随着海流轻轻地摆来摆去,凭借这种摆动力量推动它向前。除此之外,印度马来亚章鱼还能模仿海葵和水母等动物。

它们不仅会模仿其他动物,还能模仿同类的样子。有人就曾看到一条雄性章鱼为了能与别人的”老婆“偷情,将自己变换成了与那条雌性章鱼一模一样的颜色、花纹和形状,骗过了把守在洞口的”丈夫“,溜到洞内与雌性章鱼云雨了一番。

自我疗伤背后的绝活

每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总是请医生为我们医治。动物也会生病,也会感到不舒服,那么谁能给它们医治呢?只有自己!动物在同各种疾病的斗争中,学会了给自己治病。

中医中很多药材都取自野生植物。动物也能够识别野生药材,用草药为自己治病。有一种鹿拉肚子的时候,常常去吃槲树的皮和嫩枝。原来,这些东西含有鞣酸,能够止泻。大花猫,患了肠胃炎腹泻不止时,也会急急忙忙地找一种带苦味的有毒植物———藜芦草吃,然后呕吐不止。大花猫为什么单单选择藜芦草呢?原来藜芦草里面含有一种生物碱,有催吐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肠胃炎。

假如我们误食了有毒的物质,我们会选择”洗胃“的方法把毒素从体内清除出来。聪明的狼也有一套清毒的好办法。在进化过程中,狼的胃壁肌肉能够自由伸缩。当它们怀疑自己吃了有毒食物时,会立即收缩胃肌,把胃里的东西一股脑全部吐出来。

温泉浴是一种用来治病的物理疗法。说来有趣,熊和獾也会用这种办法来养生和治病。美洲灰熊有一种习惯,年纪大了以后,喜欢跑到含有硫黄的温泉中去洗澡,浸泡在里面,好像在治疗老年性关节炎似的。母獾也常常把长疮的小獾带到温泉中去沐浴,治疗皮肤病。

野牛得了皮肤癣后,即使需要长途跋涉也要跑到湖边,在泥浆中”沐浴“一番。然后爬上岸来,慢慢将泥浆晾干。然后反复几次,直到把癣治好为止。其实洗泥浆浴并非野牛的”专利“,犀牛和河马等也有这一爱好。因为泥浆浴不仅能治病疗伤,还有防病作用。

黄羊也有治疗伤口的好办法。曾经有一位猎人发现,受伤的黄羊总是往一个山洞里跑。后来猎人跟踪到山洞后,发现黄羊总是把受伤的部位紧紧贴着陡峭的山壁。有趣的是,黄羊离开那儿时,已经没有了先前病恹恹的样子,而是变得容光焕发了。后来,人们在黄羊走过的峭壁上发现了一种黏稠的黑色液体,犹如野蜂蜜,就是这种奇特的液体治愈了黄羊的伤口。但是这种奇特物质到底是什么,目前人们还不是很清楚。

还有不少动物能为自己作”复位治疗“。肚皮被划破了,内脏漏了出来,它们能将内脏塞进去,然后躲在安静的地方”疗养“,等待伤口愈合。一只青蛙被石块击伤了,内脏从口腔里露了出来。这时,青蛙静静地呆在原地,不慌不忙地把内脏慢慢吞了进去。3天以后,等器官基本上复原了,又跳进了水塘。

动物也会为自己”输液“。一条蝮蛇的头部被另一条毒蛇咬伤了,起初出了一点血,不一会儿头部便肿了起来,连嘴都肿得合不拢了。于是,它开始拼命喝水,14分钟里接连喝了216口水。2小时以后,毒素渐渐排净,蝮蛇头部的肿胀也渐渐消退了。这让我们想到了医生抢救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时的情景,那时,医生往往给患者大量输液,加快毒液排出的速度。

为了食物而疯狂

动物界中鳗鲶与大多数鱼类一样都是通过将水吸入口中带入食物的方式进食的。然而生活在热带非洲加蓬及其他地区的鳗鲶却有着别具一格的惊人之处,它们能够捕食到生活在陆地上的许多昆虫。

而这种鱼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它们将自己的脖子曲起来以便使嘴能够向下伸出,然后牢牢地抓住猎物———这种方法也许早在数亿年前,当它们首次从水中来到陆地觅食时就学会了。

该发现报告的撰写者———比利时的博士研究生山姆·凡·华生伯格说:”对于鱼类而言,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凡·华生伯格先生是专门研究鱼类的进食机制的,他最初对这种鱼粗大的颚部肌肉非常感兴趣。他们将一些鱼的肚子破开,并对鱼胃里的食物内容进行研究才发现,里面竟然装满了甲虫。

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这种鳗鲶在空气中也能像在水中一样呼吸。并且尽管没有关于它们上岸行为的报告,但他们还是猜测它能够到达陆地捕捉到这些东西。凡·华生伯格先生说:”我相信这种动物主要是在夜间捕食,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不曾看到它们的行为的。“不过研究者可以在实验室中观察到它们的行为。这种鱼没有鳍,它们扭动自己15英寸长的躯体上到岸边,昂起头,用长长的尾巴保持稳定,然后拱起脖子使嘴能够向下。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捕捉到地面上的昆虫的。

人类大脑的终极归宿

长期以来,被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性命的人对于濒临死亡体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形容像走在一条隧道里,隧道的出口就是光明;有人感觉像被象征温暖和宽容的光线所笼罩;还有人觉得自己俯视着躺在手术台上的自己,令他们更加深信人死后还有灵魂……总而言之,许多有过濒临死亡经验的人都表示他们看到了一些景象。而一项最新公布的科学研究成果证实,濒临死亡体验是一种具有科学依据的生物性体验。

美国神经学研究院学刊《神经学》发表的一份科学报告提供证据显示,濒临死亡体验是一种有科学依据的生物性体验,并不是所谓的灵魂出窍或者上天堂。

报告的作者是美国肯塔基州大学的神经学专家凯文·尼尔森教授。尼尔森认为,濒临死亡的人容易陷入一种类似做梦的状态。这个时候,大脑里活跃的区域和人在做梦时活跃的区域是一致的。

尼尔森说:”尽管如此,我并不愿意把这种状态等同于做梦或者梦游。这是首个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关于濒临死亡体验的假说。“根据尼尔森的定义,濒临死亡体验是指生命垂危的人的一系列感受,包括感觉离开自己的身体、触觉异常敏锐、看到强光和感觉平和安详等。

尼尔森曾经把55位有过濒临死亡体验的人和另外55位没有这种体验的同龄、同性别的人士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濒临死亡体验的人,体内有一种睡眠———清醒的机制,睡眠和清醒两种状态的分界线并不是那么清晰。而且,他们的做梦状态(此时眼球急速转动)能够侵入正常的清醒状态里———此时人感觉有意识,但是不能动弹(即”睡眠瘫痪“)。在有过濒临死亡体验的人当中,有60%的人曾经有过”睡眠瘫痪“的体验。

尼尔森认为,这说明”做梦状态侵入清醒状态“与濒临死亡体验有关。此外,还有其他因素能够证明这个理论。例如,很多濒临死亡的体验都与做梦的体验相似,像感觉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或者被光所笼罩。

尼尔森解释说,由于这个时候大脑关掉了身体活动的功能,肌肉失去了张力,因此会容易令患者产生自己正在死亡的感觉,同时也会令旁观者觉得患者的生命确实在渐渐结束。

最早的生命大探索

我们地球上,有生命历史的最早部分被称为前寒武纪时代,人们对它只有很模糊的认知。所有生物都有柔软的身体,只留下很少化石供我们研究。接着,在寒武纪时代,动物发展出硬壳和角质的覆盖物,我们常可找到这类东西的化石。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也许是海水的化学成分改变了,使动物长出了硬体。不管怎么说,从寒武纪开始,岩层中就充满了化石,显示出生命进化的迹象。

在谈到恐龙的故事时,有两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脊椎动物的发展和移上陆地。最初的脊椎动物,亦即有脊骨的动物,是鱼类。这是从像虫一样的生物进化出来的,这种生物有一根直直的杆状体,支撑着长长的身体。

在最初的鱼类身上,那直直的杆状体变得分开成几节,使它像锁链一般可以弯曲。在身体两边进化出鳍,使它们能在水里游动。这些动物前端的脑变成装在一个”盒子“,也就是脑盖骨里,加以保护。鱼的基本形状———有脊骨、鳍和头壳骨———在泥盆纪时期已进化出来了。

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当大海中最初的原始动物出现时,最初的原始植物也进化出来了。植物吸收阳光,作为制造食物的能量,它们释放出氧气。当生命仅存在于大海时,氧气从海草及其他原始植物身上,像气泡一般浮上水面。最后,到了志留纪时期,大气层中已有足够的氧气,可以支持生命离水上陆了。

笨重的鸭子也会”飞檐走壁“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赶鸭子上架“这句话形容强迫某人去做根本办不到的事,因为鸭子根本不会上架。人们自然会说:”鸭子不会上架,哪还能上树呢?即使野鸭会飞,但也是在江河湖泊中生活!从没听说鸭子还会上树的。“鸭子不会上树,这是一般的情况,但是也有特殊情况,长白山地区就有一种会上树的鸭子,叫作”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稀有珍贵鸟类,繁殖于内蒙古西部的呼伦贝尔、黑龙江北部的小兴安岭、东部的镜泊湖和吉林省长白山地区,越冬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的江河与湖沼中。雄中华秋沙鸭的嘴细长,鼻孔位于头峰中部,头上有长长的一对冠羽,好像姑娘的一对辫子。整个头上背均为黑色,下背、尾上腹为白色。两翅上各有一白色翼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鳞状斑纹,因此又叫”鳞肋秋沙鸭“。雌中华秋沙鸭体型比雄的小,羽色也不同,头部和颈呈棕褐色,背部为蓝褐色,也相当美丽。

由于中华秋沙鸭实在太珍贵太稀少,一般难以见到,要对它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就更困难了,因此有关中华秋沙鸭的生态习性一直是不解之谜。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动物学家才揭开了中华秋沙鸭的秘密,原来它竟是一种会上树,在天然树洞中繁殖的鸭子!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是一种夏候鸟,每年3月末,它们从南方飞往北方,在长白山茂密的原始森林的河流中生活。它们都是很好的”潜水运动员“,小鱼、虾、蛄和水生昆虫都是它们的食物。每天早晨3点多钟,天还蒙蒙亮时,它们就开始活动,直到天黑才停止活动。

中华秋沙鸭通常一雄一雌,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个别的一雄多雌。雄的在一起时,常常发生激烈的争偶斗争。中华秋沙鸭的巢设在混交林中小溪边上的大青杨树洞中,距地面高度一般在11米以上。巢中除树木本身的碎木屑外,其他就是中华秋沙鸭本身的羽毛和少量杂草,条件极其简陋。中华秋沙鸭每窝产卵10~12个,卵白色,光滑无斑,和较大的鸡蛋差不多。

雄鸭交配后即”离家出走“,孵卵和哺育后代全由雌鸭承担。雌鸭孵卵时每天只趁中午气温高时去找一点吃的,不到1个小时就匆匆忙忙赶回来。每次离开时还要从自己身上拔下一些绒羽,严严实实将卵盖好。在孵卵后期,雌鸭甚至整日整夜不离巢,什么东西也不吃。这时候,你即使在树下敲锣打鼓、放鞭炮,甚至上树去捉它,它也不飞走,真是为了下一代连命也不顾了。

在雌鸭的精心孵化下,经过35天后,一个个小生命终于破壳而出,来到这个大千世界。

中华秋沙鸭属于早成性鸟类。小鸭出壳后即已睁眼,全身长满了金黄色(间杂着一些黑色)的绒羽,并能鸣叫和跳跃。小鸭行动敏捷,不仅善于潜水,而且善于匿藏,一遇到危险就像一支箭一样,逆流而上,激起一道波纹,十分壮观。

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特有的稀有鸟类,目前已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