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语言艺术
30674900000004

第4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2)

深描细绘,是指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绘,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的一种语言技巧。因为,具体细致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情节、场景进行详尽的描绘时,能在接受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鲜明生动的形象,从而以立体化的信息强化接收者的心理印象。它要求教师注意选用那些能够描述出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事情发展变化的原因、经过,人物的言语、心理、动作、表情等细腻入微的词语,来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对讲授内容进行细致化和具体化,以使学生获得密集层叠的知识信息。如一位教师在向学生解释“幽静”一词时,如果简单地按字典上的解释告诉学生“幽静就是幽雅安静”,尽管意义准确,但小学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有经验的教师自然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他会紧扣课文进一步向学生描绘说:“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脑子里想象这样一种情景:秋天的夜晚,朦朦胧胧的月光泻在河面上,河水静静地流淌,河边的树林中只有微风悄悄地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处的茅屋,茅屋中不时闪烁出幽暗的灯光,还有断断续续的琴声,以及偶尔响起的蛙鸣……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它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境界。”这段诗一般的语言,就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形象描绘,使学生对“幽静”获得了深刻详尽的印象。

深描细绘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在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中,纤毫毕见的语言同样大有用场。如一位数学教师在讲解“点的轨迹”时,就扬起手中的蓝色粉笔头,放低声音,轻轻地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一只刚从墨水瓶里爬出来的小虫子。现在我让这只小虫子在距离定点A30厘米处爬行,它蠕动着身体爬呀爬呀,身后留下了点点墨迹,它向前缓缓爬动着,这点点墨迹便又连成了一串。你们看呀,这小虫子运动留下的串串墨迹,就是它的运动轨迹。那么什么叫点的轨迹呢?就是书上写的:具有某种性质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也就是:一个点按照一定规律运动时所留下的痕迹,就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听了这段言语,学生都笑了,因为书上那句绕口令式的定义叫他们难于理解,而经过老师几句具体形象的描绘,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这个定义,而且还深深地印入了脑海里。

句式可常变常新

一般说来,汉语句式有其规范性,不能随意改变,但不是不可改变。

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可突破语言的常规,进行创造性的变异运用。

汉语句式变异的情况多种多样,有的侧重在语义,有的侧重在形式。这里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对教师口语中常用的几种变异句式作些分析。

(1)断续句。也就是俗称的半截子话,是指形式上不完整的、断而待续的话,老师只说了上半句,便断了,下半句由学生补说,这样才合成一句完整的话。例如霍懋征老师上《冬晚》:

师:“我”把钱拿出来,把手伸过去,表示对小车夫的——

生:怜悯。

老师的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则由学生接着说完,师生共同把语义表达完整。

断续句的主要作用是引发思考。它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询问句。一般情况下,老师的半截子话后面往往可以补出一个疑问代词“谁”、“什么”或“怎么样”等。学生只有通过思考,动一番脑筋,才能准确地续上老师的话。如上面的例子,老师的半截话,旨在询问学生,“我”不坐小车夫的车却给小车夫钱这一举动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学生若不经过思考分析,就不一定能准确地续上老师的话。再看一位老师上《岳阳楼记》:

师:人说“诗有诗眼,文有文眼”,同学们说说看,《岳阳楼记》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对!这是古仁人的思想境界,更是范仲淹的高尚灵魂的体现,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

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这里老师的半截话,实际上是问学生,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怎么样。学生的后半句是根据课文进行一番思考以后才续上的。

运用断续句还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老师的话说到一半停下来,让学生参与表达,这样能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牢牢把握老师的思路,强化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我们再看一位老师上《石钟山记》的话:

师:科学和探险是一对孪生兄弟。探险首先需要勇气,只有不怕艰苦,身入险境去调查,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东西。苏东坡这样做了,他获得了对石钟山命名的较科学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

生:是告诫世人,追求真理要去掉一个“怕”字,要勇敢地去探险,去求实,千万不要像李渤那样浅尝辄止。

老师以一个断续句提示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在作了一番思考的基础上说出结论。这样既强化了理解,又活跃了气氛。

在小学的中低年级的教学中,断续句的使用频率更高。

(2)插说句。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意的特定需要,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插进一个句子。

口语表达往往受意识流动的支配,有时话说到一半,忽然觉得需要补充、注释、说明、引例、强调或提示等,就常用插说句来表达,教师口语中,插说句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如一位老师上《一只木屐》的教学实录:

学生把第一段段意概括为:“我看见在离船不远的水面上,漂着一只木屐。”老师说:“如果还要更加完整一些呢,就应该把从什么地方看,——我伏在船栏上,看见离船不远的水面上,漂着一只木屐。——也写出来。对吗?”

“……把从什么地方看也写出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该老师在讲到“从什么地方看”时,觉得这里应该补充说明一下,于是就插进去一个句子,进行补充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再如某老师上《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实录:

家里明明很穷,买的衣服都是什么底货,——“底货”就是陈货,就是留在那个“底下”的那些货,可以便宜点。——但是还要摆阔气,好像呢,家庭很富裕,要面子。对吧?

该老师在讲到“底货”时,觉得这个词不易理解,应该解释一下,于是中途插进“底货就是……”一句进行补释,再接着讲完原来的句子。又如,《看云识天气》的教学实录:

这个云的出现,“往往”——也是用了一个“往往”,注意这个副词的运用!“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这里“往往”之后的插说句,旨在强调和提醒,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再看另一位老师上《荔枝蜜》的例子:

师:嗯,好,这(蜂蜜)是个稀罕物。那么这样好的东西,大家一起说——是谁酿的呢?

生(集体):蜜蜂。

这里的插说句“大家一起说”,其作用是提示。又如一位老师上《动物的远游》:

师:人呢?一个人,游完一百公尺,如果是在一分钟以内的——我们班级有没有这样高速度的?有的话,可以参加国际比赛。

这里插说句的运用,由一般的泛说,引到班级的同学,旨在引起同学的注意,增加他们的听课兴趣。

(3)倒装句。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修辞目的而故意颠倒句子成分或分句次序的句子。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的语序,一般情况下,是较为固定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述语在前,宾语在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等等。但有时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也可改变寻常语序,作变异的运用。

倒装的形式,一般有: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偏正倒置等几种。

主谓倒置,就是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如《荷花淀》一课中的句子: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她笑得很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这里谓语“怎么了”出现在主语“你”之前。水生晚归的行动和异常的表情引起了水生嫂的不安,谓语前置,表现她急于想了解水生的迫切心情。主谓倒置的主要作用,在于强调。谓语往往是句子的核心,谓语前置可以突出句子的核心信息。教师口语表达中,这种用法非常多见。如说“回去吧,你们!”“快来呀,同学们!”“唱起来吧,大家。”“很容易,这道题。”等等。

宾语前置,就是把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如某老师上《一只木屐》时,告诉学生木屐就是木头的鞋子,并引用“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诗句说明木屐是有齿的。接着说:

师:这样一只木屐,她看到了。但她感兴趣的是不是就是木屐?

生:不是的。

师:写木屐是为了写谁呢?

生:人。

这篇课文写冰心离开日本时在船上看到水中漂浮着的一只木屐所引起的联想。这里把“看到”的宾语“这样一只木屐”提到了句首。因为前面是向学生解释木屐为何物,顺势先说出“这样一只木屐”,再补说“她看到了”,这样表达是自然的,客观上也有强调宾语的作用。

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定语后置的主要作用,是突出定语,同时也可使句子的主要部分更加简洁紧凑。例如《春》一课中的句子: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这一句也可说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走着。”这是常式表达,语句显得平淡。把“花枝招展的”这一定语后置,作变异的表达,起了强化作用。更加突出了春姑娘的活泼形象,而且读来语气舒缓,变化有致。

偏正倒置,就是把偏句置于正句之后。其作用主要也是强调。例如某老师上《草船借箭》时说:

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借箭,因为这个时候,大雾弥漫,曹军看不清江面上的情况就要放箭,这样就可以借到箭了。他为什么能知道这个时候有雾呢?这不是他能掐会算,而是因为他懂得天文知识。

这段话中该老师用了两个因果倒装句,强化突出了原因。再如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的一段有关口语的话:

口语至少跟文字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口语更重要,因为口语是文字的根本。

这里既有假设倒装,又有因果倒装。分别突出了假设条件和原因。句式的变异,使表达显得更加活泼。

比喻让语言平添亮色

各种修辞手法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重要推进剂,其中又以比喻最为常用。在日常交际中,比喻可以使很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枯燥乏味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我们不妨认真读读下面这两则故事,看看能够品味出什么妙处。

中国的法学家王宠惠在伦敦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外交界的宴会。席间有位英国贵妇人问王宠惠:“听说贵国的男女都是凭媒妁之言,双方没经过恋爱就结成夫妻,那多不对劲啊!而我们,都是经过长期的恋爱,彼此有深刻的了解后才结婚,这样多么美满!”

王宠惠笑着回答:“这好比两壶水,我们的一壶是冷水,放在炉子上逐渐热起来,到后来沸腾了,所以中国夫妻间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后慢慢就好起来,因此很少有离婚事件。而你们就像一壶沸腾的水,结婚后就逐渐冷却下来,听说英国的离婚案件比较多,莫非就是这个原因吗?”

还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的。

当时有人问中国著名作家陆文夫对性文学是怎么看的。

陆文夫不失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与会者发出会心的笑声,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运用这种似乎与本体事物风马牛不相及的类比物形成的奇妙比喻能使听众有新奇的感觉,也常常使我们的说话增色不少。

不但生活中如此,在教学中使用比喻,也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多用、善用比喻,以使自己的语言锦上添花,并由此而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实例。

在一堂作文课上,一位教师为鼓励学生认真修改作文,说了这样一段话:

同学们,大家常常写文章,可知道什么叫文章吗?《辞海》上说:“绘图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文谓文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也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笑声)古今中外,各色人等,尤其是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大笑)你看吧,她们每天早晨起来梳妆,对着镜子用增白蜜反复揣摩(涂抹),再用胭脂、唇膏精心润色(大笑),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笑声、掌声)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使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成为“真由美”(真优美),不在“修”字上下一番功夫行吗?(笑声)著名文学家何其芳同志说:“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看来,这是一条至理名言啊!

要求学生认真修改文章,本来是一个很严肃、很宽泛的话题,但这位老师有意以人的脸设譬,把写作修改和女性的梳妆打扮巧妙地联系起来,既生动形象又诙谐幽默,收到了激趣扬情的课堂效果,体现了教师的独到匠心。

比喻,就是取比喻意。它要求比要取得类同贴切,意要喻得巧妙自然;要真正实现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直言的道理曲折化,裸白的道理文雅化。惟其如此,我们的语言才会进入美学境界,并散发出艺术的魅力。下面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劝喻就因此而给人一种审美享受。

这是一位很知道爱护自己学生的班主任。有一次,他发现自己最得意的班干部——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滋长了骄傲情绪而与班上同学闹起了对立。这位教师分析了他好强争胜的性格特征以后,决定不直接触及他的缺点,而是寻找合适的机会从侧面敲打敲打他。一天晚自习时,他到教室巡视,看见这个学生在做数学题,正忙着在本子上划着圆圈。突然“两个圆圈的比喻”闪现在他的脑海,机会到了,这位教师便和学生聊了起来:

“我给你出个小题,做做如何?”

“好啊!”

“甲乙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圈,哪个接触的圆外面积大?”

“当然是大圆圈了。”

“为什么?”

“圆圈大,圆周就大,接触的圆外面积自然大喽。”

教师继续用探究的口吻往下说:“如果圆圈的面积代表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圆圈以外的广大面积代表人们还不知道的无穷领域,那么,怎样才能扩大那未知的领域呢?”

“去不断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扩大自身的圆圈面积呗。”

至此,教师的谈话已经开始切入正题了。“这个比喻,你知道是谁提出来的吗?这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所设的比喻。它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若有所悟,说:“它说明,知识多的人才能知道有更广阔的未知世界;而知识少的人,以为没什么未知数了。”

“你说得对。造诣越高的人,越知道探索学问的路漫长得很,因而就越能坚持学习,越能保持谦逊的作风。相反,知识甚少或偶有一得的人,才自命不凡,得意忘形。”

似乎是一问一答的闲聊,然而就在这种轻松和谐的交谈中,教师通过取比设喻巧妙地将自己的规劝渗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认识到自己骄傲情绪的不当,并暗中立志要争做“大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