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赛依也靠近了病人,刚按捺住的内心激动又重新出现在他的脸上。病人稍动一下,慢慢地转过头……“等一下!”阿列克赛依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对,就是它。”阿列克赛依很快地看完信,喃喃地说,“对,当然是他!”
“他--指谁?”维拉问。
“阿廖沙·切尔顿杰克,我的战友。当时我和他一起去执行任务,我们为了预防万一,互相交换了信件。如果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就把信转给他的亲人。”
他俯身对伤员大声说道:“阿廖沙·切尔顿杰克中士!你听到我了吗?我是阿列克赛依·巴都林,我和你曾在一起战斗,还记得吗?”病人微微点了点头。
“很好,你记得吗?我们约好战后再相见,现在真的见到了!你现在在我家,我们将一起生活,听懂了吗?”阿列克赛依·巴都林说。
弄不清病人是听见还是没听见。维拉和阿列克赛依在他身旁坐了几分钟,然后就坐在桌子旁,阿列克赛依重新讲述起来:在部队进攻之前,他和阿廖沙·切尔顿杰克一起深入德寇后方,经过一场战斗,他俩彼此失散了。阿列克赛依处在昏迷状态时做了俘虏,他落在西方国家管辖区内,所以很长时间不能通报消息。
维拉烧热了水,阿列克赛依洗了澡,刮了脸。她很快地准备好了早饭。他俩坐下喝茶,互相忙碌得竟一时全忘了病人。捷里用大鼻孔喘气的声音才把他俩的注意力引向他,捷里前爪扒着床边紧张地闻了闻病人的脸。
“捷里,干什么?”维拉喊着,按着养成的习惯飞快地走到病人眼前,阿列克赛依也从桌旁站了起来。
这时病人动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他抖动着那苍白的嘴唇,从半开的嘴里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呼哧声。
他俩把病人扶了起来,在他背后垫了一个枕头,他仍然继续抖动着嘴唇。
“阿廖沙,你说吧!”维拉大声喊着。
病人用头做了个动作。
“他听到了!”维拉高兴得脱口而出。
“别做声!”阿列克赛依打断她。
“谢一谢一你一们。”伤员缓慢地但吐字清晰地说,“请一你一们一通一知一我一母一亲……”他深深吸了口气,“我一没一有一被一抛一弃……”他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上去太累了。他的双唇闭上了。
捷里目不转睛地望着主人……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而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本身就体验到了生命的快乐和富足。善良的回报在哪儿都是相通的。
善 良
善良似乎是一个早过了时的字眼儿。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我们当然也知道某些情况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中,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冻僵者或是重伤者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恶狼?我们还要问,宇宙万物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不惜以对付毒蛇与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还可以问一下,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那些倒霉蛋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真的毒蛇和恶狼?如果说,面对毒蛇和恶狼而一味善良便是糊涂的农夫或东郭先生,那么面对并非毒蛇或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之,我们成了什么呢?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呢?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人的。它属于人,它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它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它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利罢了。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我认为即使自以为是百分之百地代表着真理和正义也不应该滥恶。滥恶本身就不是正义了。我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而不是相反。例如在“文革”中,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吗?凶恶不是披尽了“迷彩服”了吗?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善良就如天使的翅膀,可以带来绚烂和美丽。只因你善良的回眸,可能就会使一颗在寒冬中挣扎的心享受到春的明媚。善良又如沙滩上的粒粒细沙,看似平凡琐碎,但又无处不在。
让爱永无止境
韦利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男孩,但他活泼开朗,和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正是因为他的乐观和快乐,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可能随时离开人世的高危病人。
韦利有早起晨练的习惯,尽管医生不让他做高强度和剧烈的运动,但是韦利还是愿意早起看看清晨,看看太阳,看看一天的开始是如何的美丽。
那是一个薄雾和轻烟笼罩的早晨,韦利走到城市中央广场的时候,发现一个人倒在地上,脸色发紫、呼吸微弱,显然他正处在危险之中。韦利早已知道心脏病发作时的痛楚,他对这个陌生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四周很静,真正晨练的人一般不会来这里,而韦利知道自己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扶不起地上这个身材高大的人,怎么办?时间来不及了,韦利顾不上医生的警告俯身拉起他的衣服。就这样,12岁的韦利用尽全身力气一点点地把这个人在地上拖行了200米。终于有人发现了他们,韦利只说了一句“快送他去医院”,便昏倒在地。
韦利醒来后看到的是陌生人一脸的关切和自责,他说自己因贪杯醉倒在街头,如果不是韦利救了他,医生说他会冻死在那里。陌生人愧疚地说:“对不起,医生告诉我说你的心脏病差一点就要了你的命,你是在拿你的命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韦利笑了:“我现在没事了,你也没事了。这就是最好的感谢!”陌生人一定要报答韦利。韦利想了想说:“我真的不需要你对我有什么报答,只是希望你能像我救你一样,尽自己所能,去救助比自己的处境还要差上许多的陌生人,我想这就足够了。”
许多年过去了,韦利活过了比医生的预言长数倍的时间。他还是和以前一样乐观,并且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但是病魔终于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击倒了他。当时韦利正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散步,忽然感到心口一阵剧烈的疼痛,韦利挣扎了几下终于支持不住倒在了地上。
韦利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身边站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正瞪着一双大眼睛关切地看着他。韦利很感激地握住男孩的手说:“谢谢你,孩子,你救了我。你是怎么发现我的?”男孩很开心的样子:“我早上要去爷爷家陪他,正好路过那个地方,看到你躺在地上,我就想起了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被一个和我一样大的男孩救起来的事。我想我也一定能够做到,于是,赶紧叫来了救护车,我回去后一定要告诉爷爷。爷爷告诉我要尽力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我今天做到了。”
韦利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一次对人施与援手竟会带来一生受用不尽的恩惠。
真正有爱心的人会时刻守护好自己爱的天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始终心系他人的安危,很少关注个人的得失,更不会因为别人的欺骗或者背叛而改变自己的爱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尽自己的所能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像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便会无止境地延伸下去。
幸福源自珍惜,快乐是因为拥有
一天,上帝突发奇想:“假如让现在世界上的每一位生存者再活一次,他们会怎样选择呢?”于是,上帝授意给世界众生发一答卷,让大家填写。
答卷收回后,令上帝大吃一惊,请看他们各自的回答--
猫:“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鼠。我偷吃主人一条鱼,会被主人打个半死。而老鼠呢,可以在厨房翻箱倒柜,大吃大喝,人们对它也无可奈何。”
鼠:“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猫。吃皇粮,拿官饷,从生到死由主人供养,时不时还有我们的同类给它送鱼送虾,很自在。”
猪:“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当一头牛。生活虽然苦点,但名声好。我们似乎是傻瓜、懒蛋的象征,连骂人也都要说蠢猪。”
牛:“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头猪。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干的是力气活,有谁给我评过功、发过奖?做猪多快活,吃罢睡,睡罢吃,肥头大耳,生活赛过神仙。”
鹰:“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主人保护。我们呢,一年四季漂泊在外,风吹雨淋,还要时刻提防冷枪暗箭,活得多累呀!”
鸡:“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任意捕兔捉鸡。而我们除了生蛋、司晨外,每天还胆战心惊,怕被捉被宰,惶惶不可终日。”
最有意思的是人的答卷。
不少男人一律填写为:“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个女人,可以撒娇、可以邀宠、可以当妃子、可以当公主,可以当太太、可以当妻妾……最重要的是可以支配男人,让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
不少女人的答卷一律填写:“假如让我再活一次,一定要做个男人,可以蛮横、可以冒险、可以当皇帝、可以当王子、可以当老爷、可以当父亲……最重要是可以驱使女人。”
上帝看完,气不打一处来:“这些家伙只知道盲目攀比,太不知足了。”他“哧哧”把所有答卷全都撕得粉碎,喝道:“一切照旧!”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习惯于把自己和别人相比:与邻居比,与朋友比,与亲戚比,甚至与兄弟姐妹、爱人比。越比越不平衡,越不平衡越生气,“人比人会气死人”就是这种攀比心理的真实写照。
其实人比人并不会气死人,如果一个人客观地和别人比较的话,结果肯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而会气死人的,只是因为自己拿自己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相比,却忽略了自己的优点,比别人差的地方看得很重,比别人好的地方觉得很普通,甚至忽略看不到,甚至会这么说:人怎么可以跟比自己差的人比呢?要比,当然是与比自己好的人比了。这句话很有道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是向好看齐的达观做法。但问题是,有些人往往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之后,并不是开始好好学习和努力,而是不断地埋怨自己,甚至认为自己该死。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完美无缺的,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
有人夫妻恩爱、月收入数十万,却有不孕症;
有人才貌双全,情路上却坎坷难行;
有人家财万贯,却是子孙不孝;
有人看似好命,却是一辈子脑袋空空;
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画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却如影随形。
如果你能体会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欠缺,你就不会再与人做无谓的比较了,反而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所以,不要再去羡慕别人如何如何,好好数数自己的优点,换位思考,你就会发现你所拥有的绝对比没有的要多出许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并且善待它,你就会坐上人生的幸福快车。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我们眼下所拥有的一切。幸福源自珍惜,生活不是攀比。
中国有句古老的话:“人比人,气死人”,同时亦有“知足常乐”的说法。人生的许多悲剧的产生,都是因为许多人不懂得珍惜,盲目将己之短与他人之长作比较。如果希望获得快乐,就要学会爱自己所有。
论快乐
在旧书铺里买回来维尼的《诗人日记》,信手翻开,就看见有趣的一条。他说,在法语里,喜乐一个名词是“好”和“钟点”两字拼成,可见好事多磨,只是个把钟头的玩意儿。我们联想到我们本国话的说法,也同样的意味深永,譬如“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所以我们又慨叹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德语的“沉闷”一词,据字面上直译,就是“长时间”的意思。《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种神话,确反映着人类的心理。天上比人间舒服欢乐,所以神仙活得快,人间一年在天上只当一日过。从此类推,地狱里比人间更痛苦,日子一定愈加难度;段成式《酉阳杂俎》就说:“鬼言三年,人间三日。”嫌人生短促的人,真是最快活的人;反过来说,真快活的人,不管活到多少岁死,只能算是短命夭折。所以,做神仙也并不值得,在凡间已经30年做了一世的人,在天上还是个未满月的小孩。但是这种“天算”,也有占便宜的地方:譬如戴君孚《广异记》载崔参军捉狐妖,“以桃枝决五下”,长孙无忌说罚得太轻,崔答:“五下是人间五百下,殊非小刑。”可见卖老祝寿等,在地上最为相宜,而刑罚呢,应该到天上去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