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课
30688300000006

第6章 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2)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思是说我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只不过是熟练罢了。这是中国人和西方人明显区别的地方。中国人往往在实践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和技术,却往往难于落到字面上。中国人的智慧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而在西方哲学中,语言本身就是真理。一个不能被说出来的东西,无论如何玄妙,都不能算是真理,因为我们的思维达不到它。在西方哲学家看来,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把真理说得更清楚、更明白、更缜密,而不是抛弃语言本身。苏格拉底的“对话”,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我们如何去说的方法。这也是西方人为什么难以理解“中国哲学”精髓的原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

语言是手段,不是目的。当我们在探寻真理的时候,往往离不开语言的帮助,但是当我们得到或者接近真理的时候,也要适时地从语言中脱离出来,不要为语言所累。庄子讲过一个“得鱼忘筌”的故事:

古代一渔夫到河边捕鱼,他把竹器筌投进水里,全神贯注地观看浮标,终于一条红鲢鱼上筌了。他十分高兴,取下鱼把筌抛在一边,快步回家吹嘘自己的功劳。妻子说这是筌的功劳,问他筌到哪里去了,渔夫这才想起忘记带筌回家了。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这是在批评渔夫的粗心大意,然而庄子却反其道而用之,认为这才是真智慧的境界。庄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谓“知者不言”,并不是说那些智者都闭着嘴不说话,而是说他们其实已经“得意志言”;而“言者不知”,也并不是说那些夸夸其谈的人都是傻子,而是说他们仍然在语言中还没有抽身而出。既然如此,如何才能做到借助语言,而又不被语言所俘虏呢?庄子又举了大鹏鸟的例子来说明: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鲲化成鸟,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如愿飞起的时候,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九万里。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力量便不够。聪明的鹏鸟为了可以轻松一点地托起自己庞大的身躯,便高飞至九万里,这样,呼啸的狂风就在它的身下托着它,然后它便可以凭借风力飞行。一路上,鹏鸟遇到百般挫折,但它为了可以早点到达南海,不顾一切,飞了六月之久,方才停歇下来。

鲲鹏之大,到了一个难以描述的程度,应该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了吧,然而庄子认为不是,因为无论鲲鹏再大,它仍因“有所待”而不够强大。也就是说,这只鸟即使再大,也要有所凭借。比如,它必须依赖海才能邀游,必须依赖空气才能扶摇直上。只要有“所待”,能与外物相区别,它就是可以经验的。尽管它很大,以至于我们只能以夸张的手法来言说它,但它仍然是可以言说的。比如,它毕竟生活在海中,没有海大,它生活在天空下,不能充塞整个宇宙,仍然会受到外物的牵制,不是真正的“逍遥游”。真正的“逍遥游”是完整圆满的,是不损不益、本来具足的,它“无待”“自在”,这也就是“道”的存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表达哲学的方式不是概念化的,而是隐喻式的。正因为此,中国文化形成了一个主“悟”的传统,而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一个主“智”的传统。中国哲学通常是用格言来表达的,内容在于形式之外,需要超越语言的领会。而西方哲学强调语言的承载性,甚至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哲学。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

《论语·宪问》中曾记载着这样一件事:说有一天,孔子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的为人。他说:“听说公叔文子不说话,不笑,不拿东西,是这样吗?”公明贾回答说:“这完全是传话人说错了。”“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意思是说,公叔文子是该说时才说,所以人们不讨厌他的话;高兴时才笑,所以人们不讨厌他的笑;该拿的才拿,所以人们不讨厌他的取。孔子听了很为赞赏地连连问:“真是这样吗?真是这样吗?”

公叔文子之所以得到了孔子的赞赏,在于他的言、笑、取,都合乎了“时中”原则。所谓“时中”,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去做合适的事情,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而是要恰好落在那里。同样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点不同,性质和效果也大相径庭。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说是战国时期,韩国(都城在今新郑市)的国君韩昭侯非要修建一个高大的门楼。他的谋士屈宜臼奉劝他不要这么做,警告韩昭侯说:“如果你非要修建这么个高门,恐怕你等不到这个高楼修建完,你就要死了。为什么呢?因为时机不对。”

屈宜臼说,“国君在自己家修建一个高一点的门楼,搞得气派一些,有错吗?没有错。可惜的是,当年我们国强民富的时候,你如果修建一个高楼,肯走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今天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秦国去年刚刚攻占了我们的宜阳城,韩国元气大伤,你在这个时候偏偏要修建高楼,就是大错特错了,势必会使百姓离心,将士散德,韩国的败落就不可避免了。”结果,韩昭侯没有听屈宜臼的劝告。而屈宜臼的预言也恰恰应验了,高楼还没有修好,韩昭侯就去世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非常深刻。正如屈宜臼说的那句话:“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意思是说,我所说的时间,不是客观的时间,而是参与到整个事情当中来的时间。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件事情,效果会很好;在不合适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往往会很糟。

如果说“道”是道家学派的核心词汇,那么,“仁”则是儒家学派的关键词语。和“道”一样,“仁”也是无法认识、无法规定、无法言说的。“道”无法规定,是因为它是超越经验之外的绝对,无法落入到彼此区别的“对待”里。而孔子的“仁”,则是我们每个人身边的生活法则。它之所以无法规定,是因为它总是与“时间”“时机”粘连在一起,因而没有固定的内涵和外延。正因为此,“仁”是《论语》中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但孔子却从来没有对它下过定义。

孔子说,“仁”的最高境界就是“时中”和“中庸”。就是能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针对合适的人,不偏不倚地落在那里。因此,“仁”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原则,更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的含义总是随具体的情境不断变化,而非有固定的内涵和僵死的外延。同样的行为,对子路来说是“仁”,对子贡来说可能就不是“仁”了。同样的行为,在这个时候是“仁”,在那个时候可能就不是“仁”了。比如,如果撒谎是不诚实的,那么,向敌人撒谎算不算诚实?如果是这样,诚实怎么会有一个完美的“定义”呢?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知“仁”难,行“仁”更难,正如走在刀刃上。正所谓“仁者,刃也。”因为你要不偏不倚地落在那里,绝不是看几本教科书,背几个教条就能解决的问题。孔子一辈子没有写下一个字,“述而不作”是他的原则。因为他知道,那些凝固在语言里的东西,很容易变成教条和概念,无法牵引着人们进入“时中”的中庸境界。最终,他和苏格拉底一样,选择了随时随地的对话,通过问答的方式启发他的学生去思考。甚至,这种对话也不是记载在纸面上的,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对话。

脚踩两船,有备无患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错基,不如待时。

--孟子

“破釜沉舟”的前提是抱了必死的决心,是在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种两军对垒的困境下发生的,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这样做,运用脚踩两船的策略完全可以让我们有备无患。

管仲与鲍叔牙以及召忽三人很要好,决心在事业上互相合作。他们曾经一起做过生意,但他们更想合作治理齐国。

当时齐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召忽认为公子纠是长子,一定能继承王位,因此对管仲和鲍叔牙说:“对齐国来说,我们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条腿,缺一不可。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继承王位,那干脆我们三人一同辅佐公子纠吧。”管仲说:“这样等于吊死在一棵树上。万一公子纠没继位,我们三人都完了。国中的百姓都不喜欢公子纠的母亲和公子纠本人。公子小白自幼丧母,人们必定可怜他。究竟谁继承王位很难说。不如有一个人侍奉公子小白,将来统治齐国的肯定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这样,不管哪一个当了齐王,我们当中都有功臣,可以相互照顾,进退有路,左右逢源。”于是他们决定鲍叔牙去辅佐公子小白,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

后来,管仲射杀小白,鲍叔牙叫小白装死。管仲以为小白已死,从容地陪公子纠回国继位。不料公子小白已先回国当了国王,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成了功臣,管仲和召忽成了罪人。但鲍叔牙并没有忘记旧情,他在齐桓公面前说情。再加上管仲素有贤名,齐桓公不但没杀他,反而让他当了宰相,协助自己干出了一番事业。

管仲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考虑问题。如果当时管仲三人全辅佐公子纠,那么一旦公子小白掌权,他们三人就都没命了。在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绝不能将所有“赌注”押到一处。生活与政治其实一样,为了求生存,人生不能破釜沉舟,脚踩两船才能有备无患。

虽然“破釜沉舟”一词中体现的不顾一切、拼死一战的精神,已经连同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于项羽的心理崇拜联系在一起,成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但是,对于这个词我们必须冷静分析,切不可在现实生活中生搬硬套。

脚踩两船,用到情感中似乎不太明智,但用到生存上,不失为一大方略。凡事不可做绝,“留有余地”实际上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看问题也不能只看到眼前顺利的局面,看不到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一相情愿地去处理问题,而要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狐狸吃上天鹅肉

天时不作,弗为人客。

--范蠡

竞争需要谋略,逞匹夫之勇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对手不会是完人,再高的警惕性也会有麻痹的时候,只要你肯动脑筋,不言放弃,就有取胜的希望。

从前有一个狡猾的狐狸,想吃美丽的天鹅,可是天鹅飞得很高,狐狸只能望鹅兴叹,却毫无办法。但是终于有一天,狐狸如愿以偿吃到了天鹅肉。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一群天鹅有组织地互相偎依在沙滩的草丛里,美美地睡觉。它们的哨兵忠实地站在岗哨位置上,一有异常情况便发出警报,如有鹰类进攻,它们便群起反抗,张开翅膀扑打,并用坚硬的喙去反击。

一只对天鹅群偷袭多次并失败的狐狸,总结了经验。它趁着夜色轻轻地、悄悄地向沉睡的天鹅群摸去。草发出了轻微的沙沙声,天鹅哨兵发现了异常,立即发出警报,一声长鸣后,群鹅立即惊醒,互相呼唤,做好准备。然而,狐狸就地扑倒,一动不动,连大气也不出。天鹅群以为没有敌人,虚惊一场,便又各自睡觉去了。

狐狸明白了,它可以用这种办法麻痹天鹅。于是,它用自己的尾巴摇了摇,又把草打响了,天鹅哨兵又发出警报,天鹅群再次从沉睡中惊醒。狐狸还是一动不动。天鹅群又认为是虚惊一场,对天鹅哨兵的警报逐渐不以为然。第三次,当狐狸再次拨动草响时,尽管天鹅哨兵仍然发出警报,天鹅们却懒洋洋地不当一回事了。天鹅对警报已失去了信任。如此多次,当狐狸轻轻走向熟睡的天鹅时,虽然它走路的响声引起哨兵的警报,但天鹅们已经完全不理睬这警报了。于是狐狸迅速一口咬住一只半醒半睡的天鹅脖子,那只天鹅疼得怪叫起来,群鹅这才发现敌情是真的,惊慌逃去,留下了这只同伴给狐狸做了美餐。

狡猾的狐狸没有翅膀,不能在空中捕捉天鹅,但是它善于利用聪明的头脑来击溃天鹅的警戒。天鹅哨兵是尽忠职守的,每一次的敌情它都会及时警告,但是制造了虚假的景象来麻痹其他的天鹅,使它们对警报失去了信任。狐狸趁势一击,终于吃到美味的天鹅肉。狐狸的成功在于它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利用谋略麻痹对方。

兵不厌诈,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必须智取,不能强攻,此时,有效的心理战术是最有效的途径。高手之间博弈,能力的差距往往只在毫厘之间,要想取胜,必须从心理上战胜对方。面对无懈可击的竞争对手,放弃意味着失败,要想让对手放松戒心,我们必须采取策略制造假象,迷惑对方。在其被假象迷惑得摸不着头脑而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时机,利用自身的优势战胜对手,赢得竞争。

渔夫在自己的誓言中饿死了

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

--管子

誓言是一个督促人行动的约定,不要让它成为制约你行为的模具,更不要让它左右你的行动方向。挣脱誓言的锁链,灵活变通,可能带来一生的改变。

人生旅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其中不少障碍是自己设置的,誓言的桎梏让许多人充满烦恼却又无可奈何。想做好任何事都要有变通意识,切不可拘泥于某种方式或方法,对于善于变通的人而言,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变通是解决困难最好的方法。面对困境,不要消沉,不要焦虑,拓展一下思路,也许成功就在转身间。

一个渔夫生活在海边。他有个习惯,每次出海捕鱼之前,都要立下一个誓言。

一天,当他去捕鱼的时候,便立下誓言:今天只捕带鱼。然而,一网下去后,捞上来的全是海虾。于是,这天他便空手而归。

晚上,当饥饿的渔夫躺在冰冷的床上时,他十分后悔:“我怎么能扔掉了海虾呢?海虾在市场上虽然价钱不高,但一网下来,卖掉的钱解决我的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于是,他又发誓明天只捕海虾。

第二天,渔夫又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鱼。没想到一网下去,捞上来的全是黄鱼。于是,他又把黄鱼都放回了大海。当他两手空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他又后悔了,决定明天只捕黄鱼。

第三天,他又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鱼。然而,这次他捞上来的全是沙丁鱼。于是,渔夫又一次空手而归。

后来,渔夫便在自己的誓言中饿死了。

渔夫是愚蠢的,更是悲哀的,他用自己的誓言把自己活活饿死,不懂得变通,必然走进思维的窄巷。虽然现实中不一定有像渔夫这样愚蠢的渔民,但是一定存在渔夫般愚蠢的誓言。不要把自己装进誓言的牢笼,每立一个誓言,都要切合实际,当其无法实现时,就要灵活变通,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被誓言所困的“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