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遇事不要慌张,不管是琐碎小事或者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谦逊:要向耶稣和苏格拉底学习,要抵挡住享乐的诱惑,要抵得住金钱的诱惑,不要有非分之想,不为别人的行为而动,不为别人的言论而动。即不可能有任何诱惑和利益会使自己去做明知道是邪恶的事情。这样,就会终生快乐。
富兰克林还常常自省,有时坏习惯没有彻底改变,或是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时,他就再延长矫正一周,直到好习惯代替了坏习惯为止。后来,富兰克林成为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的爱国者,著名的科学家,成为最受美国人尊敬的人物,享有“美国革命之父”的美名,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这些成就都是与他改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分不开的。
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好习惯需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每天坚持的培养,不管在思想上,在言语上,在行为上,都必须坚持。思想上有任何负面的,消极的思想进来,要立刻排除,用积极的、正面的思想来替代;有任何负面的、否定的话语进来,必须马上用积极的、正面的话语来替代。成功与失败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往往就是取决于习惯的好坏。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类的主宰。”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生。习惯的力量往往是强大而无形的。好习惯的养成是一辈子的财富,在许多成功学家看来,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好习惯的养成基于坚持之心。
克隆成功者,无非目的在于像他们一样成功,甚至是超越他们,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学主旨。成功者的一切行动皆有思想,只有清晰了他们的想法,再加以效仿他们外在的表现,别说一定会成功,就是赶超他们也是很有可能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想成功,从现在起,就不要像“邯郸学步”那样盲目模仿,而是要学根,学本,像成功者一样拥有一双洞察细微的双眸,一颗远虑之心。
从克隆中走出死胡同
一个大型企业把新招进来的一批刚刚毕业的实习大学生,全部安排到车间里实习锻炼。刚招进车间里的一个小青年引起了同事及领导的注意,大家发现,这个小青年从衣着打扮、说话时的神情语式,都在刻意地模仿老板。这还不算,在后来的几天里,小青年又夹起了与老板一模一样的文件包,戴上了与老板一模一样的眼镜。
企业内部有不少员工开始对他的行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老板对小青的做法及为不习惯,为了少见他几眼,一纸调令把他调入了销售部,让他到全国各地跑营销去,以免公司内部的员工整日议论此事。谁料,这个小青年不但模仿能力强,而且对于公司交办的销售任务完成的也非常出色,他在销售部工作得如鱼得水,销售部的人员用了6个字对他作了评价——抓速度,重效率。当同事们向他讨教无往而不胜的业务技巧时,他直言不讳地相告:自强自信加上这身让人瞧得起的行头。
尽管他的业务在公司无人能比,而且对公司也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可老板的心里还是不平衡,甚至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压力,对于他刻意模仿自己言行的行为还是不能接受,本着为公司利益着想的原则,老板不便开除这个企业骨干,但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想把这个骨干调得远远的,半年之后,机会终于来了,企业要在海南建立分支机构。于是,又是一纸调令,小青年被派往遥远的海南。
小青年同几位公司中层管理的领导下了飞机,海南分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在候机厅迎接他们,在很多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情又上演了,前来机场欢迎的海南公司的负责人第一个握手的竟是那个小青年,误把他认成了公司派来的最高领导人。就连先期到达的该企业的顶头上司——企业局的领导们,也没弄清这个小青年的真实身份,在招待宴会上,硬是拉他坐在显要的位置……
就这样,海南分公司正式开张之了,这个既没背景又不是干部的小青年,就在一阵欢迎后,稳稳地坐上了这里的第二把交椅。半年之后,他成为海南分部的总管;一年之后,海南分部发展成为该企业的总部,他仍是这里的总管。
有不少例子,事业的成功、人生的辉煌就是从全身心地效仿成功者开始的。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小青年为成功打下了坚而实的基础,就是刻意模仿老板的样子,老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老板的穿着打扮,在此基础上强化自己的工作能力。模仿老板,使他具有老板的身段,老板的气魄,但自己的能力也是日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不言而喻,也就是说在写文章时,如今很多人都喜欢抄袭别人的东西,但是,抄袭也是分机械抄袭与高明手法的“抄袭”。很多人虽然看不起文章“抄袭”者,然而,很多人又迫于社会现实,经常做这种事情。
说到机械的抄袭使我想到了一则寓言故事:
在公园的一个小池塘里,有许多只青蛙,清晨早早地来此散步的游客们远远地就可以听到这里的蛙鸣。有一只与众而不同的青蛙,它最羡慕人类用两条腿走路,它认为那是天下间最优美的姿势。每每看到人类行走的时候,它就想自己四条腿走路太难看,每天它都几乎在做相同的梦:希望自己像人类一样,可以用两条腿行走。终于有一天,它不在沉默了,它着手行动,并不停地向神灵祷告,祈求神灵赐予它力量,可以像人一样地走路。它开始模仿人类的走路姿势,慢慢地它的两条腿开始直立起来。青蛙迈开长长的两条后腿,大步流星地走起路来,同伴们看见了它的异常行为都鼓圆了眼睛,被它走路的姿势惊呆了,青蛙在兴奋的同时也很快地发现:自己明明是想往前走,却为什么一直往后退,越想远离河边,反而却越靠近河边,不光是走路弄得青蛙莫名其妙,在它欲捉蚊虫吃的时候,却也是力不从心,青蛙走累了,又饥又渴,最后它瘫痪倒在地上死掉了。
原来青蛙学人能站立起来走路后,它的眼睛却只能望见后面,这样感觉两腿在往前走,而两眼却只能往后看。可怜的青蛙至死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青蛙这种机械的克隆最终导致自己的惨败,付出沉重的代价。
事实上,被有些人嗤之以鼻的“抄袭”,也并非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成功的克隆是不单一的抄袭。如果像青蛙一样,只是一味地去模仿人类,而不加以思考,不加以变通,就算它模仿得再逼真,最终也是因为不适合自己而自取灭亡。没有改变的拿来,的确就是一种令人鄙视的行为,这种做法就是“抄袭”。与之相反,如果在别人的启发下,写出自己的东西来,不是“抄袭”,而是“创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克隆成功”。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会“克隆”的作者是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不会“克隆”的作者是自己走进剽窃和雷同的死胡同。
人非生而知之,并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的,用优秀的文章来激发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只有在学习和模仿优秀者的过程中,我们才会迅速地写出好的东西,有价值的文学。每个文学家的成功起步就如同刚出生的小孩学走路一样,不会走路,这时他只能模仿大人的样子慢慢练习;不会说话,看着大人的口型,听着大人发出的声音,跟着一遍遍的模仿,只有这种方法,才是他们学习最快的一种方法。言归正传,如果是刻意的克隆、低层次的克隆、简单表面的克隆,而不是“克隆成功”的话,很容易使克隆者走进“生产”的死胡同。具体到写作上,走进的“死胡同”就是写文章很容易导致文思枯竭。
我们已经知道,克隆也绝对不是直接抄袭或者生搬硬套。克隆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例如,在模仿写作方法时,我们应该与仿写紧密结合。要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经过自己对范文的消化吸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再写作。如此,其思维方能达到新的高度,逐渐地,创新意识也就悄然而生。否则,光是表面上的模仿,随便改变几个无关紧要的字眼,是很容易走进写作“死胡同”的。
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克隆,“偷意”、“偷气”为克隆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克隆”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克隆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再譬如: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你知道吗,他的不朽作品是怎样产生的?他是继承了海顿、莫扎特的传统,吸取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成果,集古典派的大成,从而再创造出来的。特别是《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欢乐颂》的合唱,是克隆法国作曲家卡比尼创作歌曲的结果。贝多芬在这里的克隆,既有思想克隆,又有音乐与风格的克隆,还有作曲技法上的克隆。
最近看到一篇报上登的文章,叫《卖水果的老汉》,发现它跟一篇名为《卖蔬菜的老汉》的文章极为相似。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语言描述,人物环境,以及老汉的特点都极为相似,如果两篇文章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卖蔬菜的追究卖水果的剽窃责任一点都不为过,最少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雷同的。前者走进雷同的死胡同。写作千万不要“雷同”,否则,前方的路就是绝头路。
那么,如何从模仿中走出死胡同呢?经验告诫我们:“博览群书,取众家之长”是从克隆中走出死胡同的惟一办法。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曾经说过:“创作一定要借鉴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仅看一个人的作品,那样会被束缚住。”鲁迅先生说的就是取众家之长,从克隆中学习到别人的东西,写出自己的风格。要想避免走进“死胡同”,就惟有博览群书,取众家之长,才能逐渐培养出自己的风格,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不管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是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以学习为基础的,从最起码的知识开始学习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在克隆中辨别不正确的方法,不当的成功途径。
在治学领域,中国有一句名言,叫做“厚积薄发”。其含义是:做学问,一定要先经过一个长期、艰辛的积累知识的过程,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通过某一个突破口有所创新,做出真正学问。克隆成功,走出克隆的死胡同,也需要“厚积薄发”。
从克隆中走出死胡同。不妨从清朝文人刘熙载对李白诗歌评价的一段话中来品味品味:“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俊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这段话道出了模仿前人与自成一家之间的关系。
例如,《钻工》就是以《白杨礼赞》为依据,又看了大量的写人的散文而写成的,由此及彼地写出自己的特点,写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和感受,就有了自己的作品。
当你陷入克隆中的“死胡同”时,不妨理解一下前边所讲的例子吧,这样,你或许就能够很快地走出克隆的死胡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领域。就有了自己的作品。
当你陷入克隆中的“死胡同”时,不妨理解一下前边所讲的例子吧,这样,你或许就能够很快地走出克隆的死胡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