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几乎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它可以让我们充分展现自我,它可以让我们尽情宣泄,它可以让我们忘乎所以,它可以让我们为所欲为。它是安全的!它可以让我们说平时不敢说的话,它可以让我们做平时不敢做的事,它可以让我们扮演平时不敢扮演的角色!它是自由的!我们就好像束缚很久,突然解开了绳索;我们就好像压抑很久,突然释放了心灵!”
“我有他的照片,也不知道照片上是不是他,因为我还没真正地见过他。”
“一个人在网络上表现的个性多半和现实生活中不同。”
“他们多半是没事可做时,在网上聊聊天,随便说些酸话罢了!事后他们也不记得了。”
“网络可以隐藏丑陋,再通过幻想变成美丽。”
柏拉图式的网恋
“最纯粹的网恋应该是从发生到发展再到灭亡都是完全在网络上的。”
“两个人仅仅是网络上的接触,在现实世界里应该是没有任何接触的,不通电话、不写信、不见面,但心灵是相通的。”
“相信我,我是真心的。只因它不需要任何的外在的条件,只因它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美丽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只因它是心与心的爱恋,这一爱将成为人们一生中爱情之绝唱!”
欺骗的网恋
“这只是我和朋友们的一个赌——我扮男士在网上追女孩子。我赌自己一定能轻松搞定。”
“我和你的相遇,与其说是缘分,不如说是蓄意;我的话与其说是缠绵,不如说是耍痞。这就是网络恋情!”
“自己取了‘恋影’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有点女人味,所以我一进聊天室就有很多男孩找我聊天,我第一句话就是:‘我是男的,你要想清楚。’随后就没有人对我说第二句话,可见网上的男子都是骗人的。”
不公平的网恋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网上尽现‘真我的风采’,比如说语言文字能力强的人可能占尽便宜,而那些口拙心慧的人就总是被局限,很难放射出应有的光芒。”
“有人说‘网上无美女’,这句话不无道理,因为大抵美女都会很忙,忙于应付众多的追求者,不会有太多时间上网,最起码网上美女比例要比生活中的比例低得多。”
“也许不久的将来,有人会设计一种程序,能模仿人的性格作出文字对答,到那时,只要我们付费进入某个网站,便可以有一个虚幻的恋人与我们用文字交谈。”
“悲剧的缔造者多为女性!女性是网恋最大的牺牲品。”
“男人玩网恋,就是玩玩而已,在见面之前,他绝不可能轰轰烈烈地投入进去。在生活中觉得‘我爱你’三个字难以启齿的男人,在网上却可以轻松地说:‘爱你爱个日久天长,爱你爱到地老天荒。’另一方面,女人可就惨了,因为网络可以给人一种安全感,觉得一关机就可以全身而退,网上的女人比在现实中要大胆得多。卿卿我我一阵之后,女人就陷了进去,在聊天室就会爱得死去活来。”
“我的女友和别人跑了,就在网上!”
恐怖的网恋
一男网民最后发现网恋两年的“女友”竟是一男同性恋,弄得他心有余悸,发誓从此不再上网了。
2000年7月,家住某市的20岁少女肖华(化名)从数百里外到蓉城赴“网友”之约时,却被色狼“网友”强暴。
两个网迷因上网聊天而相识相爱,然而当双方惊悉自己的最爱都是男人时,这对已深陷爱河的“网上情人”一个要“冲破世俗”,誓将爱情进行到底;一个则选择逃避,欲挥慧剑斩“情丝”。
“小猫永别了!”2000年3月7日因迷恋网络爱情遭受挫折而投江自尽的福州女孩吴某在福州火化。在殡仪馆的吊唁厅里,摆满了全国网友代表送来的花圈。
无聊的网恋
见光(指见面,编者)死:在网络上以为对方风度翩翩或者是长袖善舞,见面了才发现对方獐头鼠脑或是像只恐龙。这种见面往往以嗯嗯啊啊支支吾吾收场。更有甚者,躲在约会的角落里偷看对方,一发现对方的容貌身体与想象中有差距时就避而不见。
拐骗:发现对方对什么感兴趣,马上投其所好刻意伪装,温情脉脉、信誓旦旦把别人骗到身边来。等到木已成舟之后才发现“性格不合真的很苦恼”。
理智的网恋
“网恋只要适度,感觉非常美妙,如果过火就变味了。”
“网恋,是清理人心理垃圾的工具。”
“网恋需要等待,发展网恋需要理智,网恋需要告别盲动期。”
“每天上网的时候也从内心深处希望能有美丽的网恋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但要做到网恋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想至少得整天整夜地泡在聊天室里,否则没有交流哪里去找网恋的故事。”
“恋爱中都是先接触,先看清了对方生理上的优缺点,作出是否继续的结论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这样一个容易接受的方式就成了恋爱的方式;而网恋是从了解到接触,有了心灵的共鸣才决定要接触,是从理性到感性,打破了正常的动物习性,所以是很难为人接受的。现实中可以一美遮百丑,而网络中总是一丑遮百美。”
网上谈情说爱的人大致有这么五种心态:
超越型。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往往带有许多功利主义的色彩,或者受传统观念的约束,许多理想主义者幻想在网络上能够有超越一切的纯爱情。带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很容易在网络上坠入爱河,不能自拔。
超脱型。现实生活中爱情往往不可避免地与婚姻联系起来,这大大限制了人们对情感、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网上可以爱得死去活来,但不必非得娶或嫁给对方。
游戏型。有些人只是想在网络上体验一下交友的感觉,他(她)们既无意于真诚地爱一个人也无意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他(她)们追求的只是一种感觉。带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比较潇洒,不必担心被爱情这把双刃剑刺伤。
实用型。由于网络具有影响广、时效快、手续简便等特点,很多有意于寻找终身伴侣的人把网络作为一种手段,或者说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带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会主动挑明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因为他们不想浪费时间。
恶作剧型。有些人以在网络上勾引异性为快感,当他们成功地勾引到一个异性,使对方爱上自己时,就悄悄地退出了,对方越是痴情,他们越是有快感。
二、中学生网恋行为的心理透视
“今天在网上有一个男孩儿好像对我有意思。你说,他是不是爱上我了?”一名女中学生向自己的同伴咨询。“他说什么话了吗?”同伴问。“其实他根本没说什么,只是我的感觉。但我觉得他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你说我该不该对他表示一下?”“我也没有经验。”“对了,咱俩今天说的这些话你千万别告诉我妈,不然她又要唠叨了。”
以上是两名高中女生的一番对话。
家住青岛市李沧区的一名18岁高中女生在两个月里竟悄悄约见了8个“网上情人”,这名女生的家长多次在晚上从网吧里找回女儿,经严加“审问”,才对这一情况略知一二。
另一名17岁高中女生的母亲察觉,近日往家里打电话找自己女儿的陌生男孩突然多起来,后来母亲才知道,他们是女儿在网上认识、并留下了联系电话的网友。
郭女士从正读高二、年仅15岁的苗苗(化名)衣袋里发现了一张从电脑上打印下来的聊天记录单,整日忙于上班的郭女士真不敢相信一向文静的女儿居然正和一个网名叫“情哥哥”的男孩谈恋爱。聊天记录上的“甜言蜜语”,令郭女士“羞”红了脸,更让人难以相信那是出自一对少年之口。而且,女儿还向“情哥哥”称自己是他的“最佳老婆”。
有份对241名中学生网恋心理的调查结果显示,30%的中学生有过或正在进行网恋,4%的学生准备尝试“网恋”,48%的学生认为“网恋需要每天联络,不然时间会冲淡感情”。在回答“网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时,选择“浪费时间,成绩有所下降”的比例高达38%,只有1%的学生认为网恋可以促进学习。
网络毕竟是虚拟世界,网恋的神秘和美丽来自对彼此的容貌、年龄、身份、性格、兴趣爱好的一无所知,以及为了吸引对方的自我吹嘘和取悦对方的相互奉承。在现实面前,当虚假的面纱被揭开时,网恋就脆弱得不堪一击,甚至由原来的心驰神往演变成不堪回首的情感悲剧,这无疑会对中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
要避免网恋对中学生的危害,必须从“心”入手,预防为主,了解中学生网恋的心理动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中学生网恋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好奇心的驱使
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对新奇事物有一种本能的接近和探究的渴望。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种通过敲击键盘产生恋情的新的恋爱形式,其本身就有较强的神秘性和吸引力,加上各种媒体对网恋或褒或贬的报道,更是激发了对爱情充满憧憬与渴望的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把童话变为现实,美梦成真。在这种好奇心驱使下,许多中学生掉进了网络虚拟世界编织的美丽谎言的陷阱——网恋中。
2.性成熟的心理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他们的身高、体重迅速增加,性器官明显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女子初潮和男子第一次遗精的出现,意味着中学生已进入性成熟期,他们的性意识迅猛觉醒,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神秘感,有了接近异性、了解异性的愿望和需要,甚至对异性产生爱慕。他们开始探索和尝试相恋的新奇和甜美。但由于学校对中学生恋爱的各种禁令及家长的约束,使他们在恋爱的问题上多了一些渴望,少了一些行动。而网络的虚拟性所提供的隐蔽而安全的环境,无疑为中学生驰骋自己的爱情幻想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3.排遣孤独与寂寞
现在的城市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有的只是父母的说教和无尽的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父母共同语言越来越少,而许多父母为了生计,在激烈竞争的现实面前无暇顾及子女的情感教育,孩子难得与父母谈心,甚至见面也很难,而学校对中学生的关心侧重于学业而非情感,这样伴随孩子的必然是内心的孤独、寂寞。上网聊天便成了他们解除寂寞和孤独的途径。网上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尽情倾诉,如果网友是异性,日久生情,便会发展为网恋。当然,也有些中学生为了摆脱孤独与寂寞,刻意到网上寻找网恋情人,甚至网婚。正如一位女中学生所说,网上十分自由,和别人聊什么都可以,不会有人来管你。
但是,网恋毕竟缺少现实生活的依托。一位刚从网恋中挣脱出来的女孩坦言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只觉得情感的力量是可怕的,它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存在。有一次无意进入一个自建聊天室,一个女孩问我你来这里做什么?我就反问她。她说她在等她的男朋友。我知道那就是网恋。后来我在网上遇到一个男孩,让我体验到什么是网恋。我在网络世界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但那是不现实的感情。我们每天通电话。他说他想我,给我写了许多的信。但现实中的我和他又是怎样的呢?谁也不知道。因为谁都怕失去,我们都不敢也不想知道得太多,更不想把它带入现实生活中。现在回过头来一想,觉得最好还是不要网恋。现实中的人们都渴望真实的感情,在虚幻的空间里找到的往往是伤害。现在我更相信现实生活,相信有一天,缘分会把生命中所属的那个人带到我身边。”
正如传播学博士蔡绍基所说的那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时间和各种身体语言来慢慢建立信任。而网络的速度很快,缺少了需要建立信任的时间,也削弱了情感中所需要的重要元素。”通过网络“传情表意”,所感知的只有文字,只有优点,而不可能调动各种感官获得全方位的信息。这些靠各种符号制造出来的“眉目传情”,是没有基石的虚拟爱情。
网络是虚拟世界,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判断能力较差,网恋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家长和学校应研究和了解中学生沉迷网恋的心理动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引导,以免学生误入歧途。
网络孤独症
网络制造孤独与冷漠
(一)在认识自身情绪方面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到底是谁”。青少年网民在网上的“身份丧失”,使他们倍感网络的随意、自由,网上的相互攻击、谩骂,不受约束的“网恋”、“网婚”,大量的色情刺激等都容易使青少年对情绪的认识产生错位,严重的还会造成情绪障碍。
(二)在控制自我情绪方面
主要弊端是产生网络成瘾、情感冷漠症以及网上暴力等问题。网络成瘾者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上网后行为不能自制,并时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淡漠、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有的不上网时手指会不停地运动,严重时全身打颤、痉挛、摔毁器物。有的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甚至采取自残、自杀等手段。情感冷漠症则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网上暴力的认同者受到暴力或者武力手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价值观念诱导,认为暴力并非都是违法行为,甚至崇尚暴力。
网络造成青少年认知他人情绪的困难,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有许多人会将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也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在认知上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对“知识英雄”的盲目崇拜,认为个人修养无足轻重,只要学好技术就可以包揽天下。
(三)在自我激励方面
解决网上的游戏难题可以带给青少年成就感,这些都有利于青少年培养自信、乐观、豁达的情怀。可是,网络的挑战性是无极限的,网上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每一次网上游戏大多以失败告终,屡次受挫折也会使不少青少年变得悲观、抑郁、消极,甚至颓废、沮丧、绝望。有不少人将这种消极悲观情绪带到学习、生活中,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此外,网络上信息的易逝性造成青少年短期行为盛行,他们对网上信息的频繁变换也会产生厌倦,觉得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不知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致使部分青少年产生一种及时行乐的倾向。
(四)中学生的网络孤独症